❶ 中耳炎一般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1、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首先应当针对耳痛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通过局部使用滴耳剂缓解疼痛,或者口服解热镇痛药,减轻耳痛。如果考虑细菌感染,则酌情应用抗生素。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务必彻底。①鼓膜穿孔前:应用局部药物滴耳,比如苯酚甘油滴耳,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则禁用。如果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鼓膜穿孔引流不畅等,则行鼓膜切开术,引流中耳脓液。②鼓膜穿孔后:用过氧化氢溶液洗耳,再用氧氟沙星耳浴,待流脓停止后,鼓膜穿孔不愈合者,行鼓室成形术。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对于单纯慢性中耳炎,应当及时去除中耳炎反复发作的诱因,避免感冒或耳道进水等。当急性发作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并辅以局部滴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耳浴。待干耳一段时间,再行鼓膜修补术。对于中耳胆脂瘤,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根治术目的首先是清除病灶,获得“干耳”,其次是改善听力,酌情采用鼓室成形术重建传音结构。4、分泌性中耳炎首先应尽早清除中耳积液。早期可以通过恢复咽鼓管功能加强中耳引流,从而利于积液排除或局部吸收。如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可通过鼓膜穿刺、鼓膜切开置管等方式清除中耳积液。其次加强对咽鼓管抗感染治疗。可经导管向咽鼓管咽口吹入泼尼松龙,口服促排剂稀释咽鼓管分泌物。同时积极实施全身性的治疗,选用红霉素、头孢呋辛等抗生素口服或静滴。二、药物治疗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可选用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等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分泌性中耳炎时,成人用药3~5天,儿童用药1周。急性期可加用糖皮质激素,选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一般用3天短期治疗。三、手术治疗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
❷ 为什么耳朵经常会“流油”要怎样去治疗才可以
耳朵对于我们人类十分的重要,它不仅起到听觉的作用,还起到承担文化、知识载体的作用。耳朵的清洁对身体健康也十分的重要。还有些人耳朵里面容易出油,平时都不敢跟人近距离的接触,怕别人看到十分的尴尬。耳朵容易出油是因为耳朵里面的皮脂腺产生过多的油脂所引起的现象。只要平时注意清淡的饮食和平日注意卫生清洁就可以防止和减缓这种现象的发生。
有油耳朵的人不用害怕,也不用感到自卑。因为这是耳朵内油脂分泌过盛所造成的症状,只要注意正确的饮食方法、保证耳内的清洁与干净,如果有水进入耳内一定要及时有弄干等等注意事项就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油耳朵的作用。如果油耳的状况十分的严重,要去医院进行详细的诊治,以免让情况越来越严重。
❸ 得了中耳炎,一般怎么治疗呢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决非短期内能治愈,即使经治疗漉脓停止,亦极容易复发,故长期坚持治疗,防止复发,才能有效。
1.西医药治疗:正确使用外用药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关键。在流脓期间,多用药水治疗,常用的有3%双氧水,先用该药彻底清洗外耳道的脓液,待脓净后,再滴人抗菌素药水,每次点人3-5滴即可,然后将头偏向健耳一侧5分钟,以使药液充分进入中耳。切忌在流脓期间喷人药粉,妨碍引流。
2.中医药治疗:中医认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肾元亏损及脾虚湿困,上犯耳窍所引起。
治法:补肾健脾,祛湿排脓。
方药:党参10克、黄芪10克、茯苓12克、川芎6克、皂刺6克、泽泻12克、苡仁12克、白芷6克、炙甘草6克。脓多者加鱼腥草10克、冬瓜子10克;急性发作期可加菊花10克、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0克。脓有臭味者加桃仁10克、红花6克、穿山甲10克。
[预防与调养]
1.注意经常清除耳内脓汁,保持外耳道清洁。小儿患病,要注意喂养姿式,不要让小儿平卧吃奶或喝水,以免引起呛咳后将奶水经耳咽管呛人中耳。如病人在短期内流脓增多,脓色灰黑味臭,并出现头痛、发热、神志不清等,要及时将病人送入医院,进行治疗。
2.预防感冒及各种流行病,如麻疹、猩红热、水痘等。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防止患耳进水,有鼓膜穿孔者不能游泳。洗头、洗澡时可先用棉球或耳塞将患耳堵住,以免污水入耳,引起发作。
4.少食鱼、虾、羊肉等食物,饮食以清淡为宜,戒除烟酒。
❹ 耳朵里老是感觉油油的是怎么办
可以去采耳的店清理一下,自己处理的话,可以洗个头,然后用洗发水泡沫或者洗面奶,把耳洞里清理一下,然后清水清洗干净。记得一定要用棉签把水吸干。
❺ 中耳炎怎么自己治疗
1、用热的橄榄油缓解疼痛:在疼痛发作之后在患耳内滴入一两滴橄榄油可以帮助暂时减轻疼痛的症状,也可以使用矿物油滴耳内同样具有相同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使用前应该把药物加热,,并且为了避免烫伤耳朵,还要在在滴入前测试一下温度。
2、热敷:热敷是可以减轻耳内疼痛症状的,在平时患者自己可以使用的热敷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准备一块毛巾,然后把毛巾放在暖气片或者是电暖风前加热,敷在疼痛的耳朵外就可以了。第二种是使用吹风机,并且调到最低档吹耳朵通道帮助加热。但是要注意的是使用吹风机的距离应保持在6到12厘米之间,时间也不能超过5分钟。
3、多喝水:在平时患者可以多喝水或者是新鲜的果汁,也可以帮助耳朵减轻疼痛不适症状,而且在平时如果可以经常进行吞咽动作,能起到清理耳咽管的作用。
4、柿子饼粥治疗:可以使用柿子饼两到三枚,大米使用150克。制作的时候需要将柿子饼洗净然后切粒,大米同样需要淘洗干净入锅加水煮沸,把柿子饼粒倒入其中,在大米熟烂之后即可食用。
❻ 中耳炎要怎么治疗
中耳炎
引起中耳炎的原因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1.咽鼓管功能障碍
基本病因:
(1)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
(2)功能障碍:司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也易患本病。
2.感染
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细菌产物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病变迁延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如果有耳朵流脓,听力下降,首先考虑是化脓性中耳炎。多和上呼吸感染或者耳朵内进入污水感染等有关。急性期应该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慢性期主要是耳内滴药冲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的话,则需要点鼻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检查,如果是化脓性中耳炎,耳屎味道很大,是一定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有胆脂瘤的情况,对于长期发作者,可以考虑行听力重建术+鼓室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