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油耳是什么
油耳比较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就是外耳道里面有油性的耵聍,这种情况存在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一般来说,对于身体健康并没有直接的危害,不过如果油耳屎比较多的,就需要考虑做清洗。如果说没有及时的清洗,就有可能会引起相关的临床症状,比如外耳道异物感,耳朵疼痛,闷塞感,还有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
这种情况就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可以做一下耳内镜检查,把油性耵聍完全清洗出来,同时观察一下有没有出现急性中耳炎或者是急性外耳道发炎。
(1)油性耳朵泡什么扩展阅读: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人体基因能决定耳垢干湿。受基因变异影响,多数东亚人的耳垢是干的,欧洲及非洲人的耳垢多是湿的。耳垢干湿本无伤大雅,但研究却指耳垢湿的人多有腋臭。长崎大学研究全球33个种族,发现多达95%东亚人的耳垢是干的,逾97%欧洲及非洲人的耳垢却是湿的。
研究员发现,耳垢干湿取决于ABCC11基因,此基因能控制分泌耳垢的细胞管道,影响耳垢成分。若这基因出现突变,就会改变细胞管道的结构,影响耳垢的干湿。他们估计,这细胞管道的改变,先在亚洲东北部出现,继而遍及全亚洲,甚至影响从亚洲移居的美洲印第安人及爱斯基摩人。
‘贰’ 油耳需要注意什么
油耳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可用力抠耳鼻,擤涕时也不可用力过度。
2.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咽鼓管周围的器官炎症,例如鼻炎、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避免这些部位细菌蔓延到咽鼓管。
3.注意保持耳内清洁,预防鼓膜外伤,已有鼓膜外伤未愈或者陈旧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和游泳时须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叁’ 什么是油耳
油耳一般指耵聍。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油耳那是基因决定的,所分泌的耵聍液(耳屎)是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其味苦,呈黄褐色,存在于耳内。耵聍在耳道起着屏障的作用,如果缺乏耵聍,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此外,耵聍常驻耳道,是耳朵的忠诚卫士,它的油质能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或小飞虫。所以无需要治疗,形成栓塞影响听力的时候才要找医生处理,平时可以用棉签蘸白醋擦拭耳道清理。
(3)油性耳朵泡什么扩展阅读:
耳道分泌物多数人是干燥成鳞屑状,略呈淡黄色的痂块,叫干型耵聍。少数人分泌物始终呈油状或糊状粘稠的、颜色为深褐色的物质。
“油耳”的发生与人种和民族有关,有人统计,虾夷族占100%,白人和高加索人占90%,蒙古人为20%,日本人在20%以下,而我国汉族的发生率最低,在5~7%。
“油耳”无自觉症状,但常有腋臭。这油耳和腋臭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可是,它们的关系却如同一对“胞兄弟”,是由遗传规律所引起的。
“油耳”不传染别人,但是油脂样物质若堆积过多,堵塞外耳道,影响声波传入,则可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和耳部不适感,称为耵聍栓塞,此时需要治疗。
可以用棉签蘸3%双氧水、7%酒精、4%硼酸酒精(任选一种),轻轻卷擦外耳道分泌物。卷擦过程不可将棉签探入耳道过深,以0.5~1公分为宜,当心擦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如已形成耵聍栓塞,应及时请医务人员取出。
‘肆’ 我是油性耳朵,我想洗一下耳朵用什么液体可以洗
生理盐水就可以。拿个20ml 注射器去掉针尖,抽上生理盐水,向耳道上壁方向冲洗。
‘伍’ 我是油性耳朵,我想洗一下耳朵用什么液体可以洗
最好不要自己清洗哦,去专业的地方清洗,可以去医院的哦
‘陆’ 油性耳朵平时有什么要注意的能掏耳朵嘛
1、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 3天预防感染。
‘柒’ 油性耳怎么治啊
油耳那是基因决定的,所分泌的耵聍液(耳屎)是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其味苦,呈黄褐色,存在于耳内。耵聍在耳道起着屏障的作用,如果缺乏耵聍,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此外,耵聍常驻耳道,是耳朵的忠诚卫士,它的油质能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或小飞虫。
所以无需要治疗,形成栓塞影响听力的时候才要处理。你可以去药店买瓶双氧水,每天用棉棒沾双氧水擦试耳道,用空就擦,回有冒泡泡的声音,每次擦完,用干棉棒把耳道擦干,这样可以暂时减轻你的烦恼
‘捌’ 关于油耳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1、注意保持耳内清洁,预防鼓膜外伤,已有鼓膜外伤未愈或者陈旧性穿孔者不宜游泳,洗澡和游泳时须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2、不可用力抠耳鼻,擤涕时也不可用力过度。
3、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咽鼓管周围的器官炎症,例如鼻炎、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避免这些部位细菌蔓延到咽鼓管。
清除方法:
1.较小或成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
2.耵聍钩取出法。
3.外耳道冲洗法。冲洗前需将耵聍膨化,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
4.抽吸法。
5.合并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
6.目前有耳内镜的科室可在监视器下通过耳内镜吸取耵聍。
‘玖’ 油耳的最佳清洁方式是什么
1、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3、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