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鱼池水起泡沫怎么处理,鱼池泡沫多最简单的处理方法
1.鱼池水起泡沫的话,需要适当换水,平时还要减少喂食,最好种植一些水生植物,这样泡沫就会消失。
2.有泡沫说明水比较肥,这种水养鱼是有风险的,一方面容易爆藻,另一方水质也不好维持,想要养鱼的话一定要保持良好的过滤,这样水质就能维持住,养鱼也就能养得活了。
② 鱼塘起绿泡沫如何处理 鱼塘起绿泡沫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起绿泡沫是因为鱼池长绿藻,严重影响池塘的水质,致使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生长缓慢,更有甚者还造成鱼种死亡,鱼池绿藻灭杀常见方法如下:
1、施草木灰法:选择晴天上午,每亩水面用草木灰(干灰)25公斤~30公斤,站在鱼池上风口的岸边抛酒,使草木灰均匀覆盖在绿藻上面即可,一般施草木灰3天后绿藻开始死亡,7天内全部死亡下沉。
2、猪消除法:每亩鱼池用250公斤~300公斤鲜猪,泼撤在绿藻生长稠密地方,一般在10天内将绿藻清除干净。
3、施枫树叶汁法:每亩水面用枫树30公斤,加水50公斤~100公斤,烧开后再煮半小时,取煮好的枫树叶汁全池波洒即可。一般4天后可全部杀完池塘绿。
③ 鱼池玻璃上老起茧怎么办
鱼池玻璃上老起茧,可以放一些盐或者是高锰酸钾定时清洗
④ 鱼池起泡和有腥味是什么原因
腥味太浓起泡就不正常!
属于:投喂鱼虾含量高的鱼食会带来腥味;水质老化、水肥、鱼体粘膜增多会有腥味和起泡。良好的水质不会有什么难闻的气味的,有的就是大自然河水、湖泊的清新味。腥味太浓就换水。
诊治方案:如果在养鱼虾池中施放有益微生物 EM生物活性细菌,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尸体、残饵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同时能均衡地给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池塘水色。
⑤ 鱼池水面起好多泡泡是什么原因
导致水中有泡沫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鱼的密度大,投饵量多,鱼体上鳞胶等脱落也多,加之喂食后排泄多所致。这种泡沫较小。
2、死鱼或活饵多量死亡(未发现而遗留在角落或暗处),并已开始严重腐败发臭, 水中已有腐尸味。这种泡泡比较大,但也会大小均有。
3、投喂鱼粉饵料制品,因饵料散开污染了水质或者饵料中过度使用如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等凝固剂而使水的粘度增加所致;还可能因为颗粒饲料等未被鱼吃完而变质造成水污染。这种泡沫较大,伴有少数大泡。
4、投喂大量水蚤,尤其是大型水蚤,有一部分水蚤死后分解所致。这种泡沫为中、小泡泡。
5、水蚯蚓急性死亡(细菌引起)所致。水极混浊,泡沫一般较小,宜及时清去或清池。
6、油性类食物造成水表面张力大,通透性差。
7、繁殖期若不注意,亲鱼排出的卵一部分被鱼吃掉另外一部分或遗留在角落或流进 过滤槽里,时间一长会发霉腐败。
8. 水面有白沫:下雨会引起白沫 鱼密度大 氨氮超标会有 鱼生病了会有 解决方法鱼生病治病 鱼多减少鱼的密度 一般过滤一段时间会消失 ,如果不行客户比较着急 就让客户慢慢的换水 根据池子大小 比如10吨以内的 就每次换个5分之一 在添新水 但是不能天天换 换完一次 隔个两三天在换一次 注:(不能一次换大量水的原因,因为新水对鱼的刺激性很大,而且一般自来水里面有漂白粉等东西,对鱼池里的水会有影响 )换水时更加不能去刷洗池子底部和池子壁因为基本上硝化菌耗痒菌这些菌类是依附在上面的 水体里面有但是很少,所以如果把这些菌类去除掉 等于这个池子的生态系统全部破坏掉了,要从新建立生态系统最起码要1个多月的时间.
另外鱼池新换的水 水生也会引起起白色泡沫,过滤一段会有好转
⑥ 鱼池水出现白色泡沫怎么办
鱼缸里面有白沫是水换的不勤,没有给鱼缸消毒导致水受到污染,鱼不能适应污染出现死亡。
改善措施:
1、换水每次换三分之一,新注入的水须放置两天。
2、鱼缸消毒,把鱼捞出,单独对鱼缸进行操作。
3、开上水泵使水循放置适量盐,放置1到2 天即可。
4、增强水过滤,定期清洗滤棉。
5、更换那些易散或投饵后有较多泡沫的劣质饵料。
6、经常检查有否鱼吃剩下的饵料,及时清除。
7、喂冰冻水蚤或红血虫时暂时关掉过滤器15分钟,以免流入过滤槽里引起腐败。
8、泡沫比较严重,应分二、三次调整三分之二的鱼缸水或全部换水,清洗缸壁。
⑦ 鱼塘上为什么有泡沫
1、藻类老化:表现为泡沫的颜色是黄褐色或绿色,硅藻为黄褐色,绿藻为绿色,夏季高温天气下,光照强度大,藻类繁殖快速,藻类在超过30度的养殖水体容易引起倒藻。
2、溶解的有机质过多:通过氧机不断搅动水体,产生的气浮分离作用,将水体中溶解的有机质分离出来,表现为泡沫的颜色是白色后者黄褐色。
3、养殖池塘的底质恶化:在增氧机等增氧设备的搅动,水体对流等作用下,导致底泥的有机质溶解到水体中,增氧机开动时间一长,泡沫就不断聚集。
池塘养鱼管理
1、面积和水深。池塘的大小和深浅,与鱼产量的高低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生产实践证明,成鱼塘的面积以4—10亩以宜,水深最好是2—3米。鱼种塘的面积则可在5亩以下,水深1.5米左右。
2、土质和底质。鱼塘多是挖土修建而成,土质对水质的影响极大。池塘的土质以黑土最好,粘土次之,砂土最差。
3、水源和水质。良好的水质,要求溶氧充足,酸碱适中(PH值7—8.5),水温较好(最好25—30℃),营养盐丰富,水质较肥(水色为绿豆色、黄绿色、黄褐色和淡酱油色,透明度为25—30cm),不含有毒物质。
⑧ 为什么我家鱼池里的鱼身上起了一层白色的东西
有白点,那是有寄生虫或者鳞片发炎了,不理它的话几天就翘翘了.推荐特效药物:人类使用的消炎药物(头孢拉定),就是打针那种,一瓶就好哦.好像啥病都有用.对鱼平常状态有好处的是(孔雀石绿)这是偏方,到兽药店买几块钱.(告诉老板你是放家里鱼缸养鱼,不是市场卖鱼的,不然他不会卖的).每次换水,放一点点点点就好.我初期是这样对付这毛病的----换3分之一水--一包海盐砸下去--下头孢拉定.这样过两天就完全好了.
⑨ 鱼池水面有机油怎么消灭
一般水面有油墨都是水质不好,建议用卡利净过滤系统(包含:生化过滤
物理过滤
面水油膜处理)
如果是简单的机油撒进去了,可以多放些水把他满出来就可以了
。
⑩ 鱼池里的鱼大量死亡,鱼身上还长出白色的东西(看起来有点像毛)请问高人 是怎么回事
这是水霉病。
水霉病(Saprolegniasis)常感染体表受伤组织及死卵,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又称覆棉病或水棉病。又称肤霉病或白毛病,是水生鱼类的真菌病之一,引起这种病的病原体在到目前已经发现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该病是由真菌寄生鱼体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门鞭毛菌亚门藻状菌纲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属和绵霉属。
鱼体受伤或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等都易引发鱼类水霉病。表现为病鱼体表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柔软棉絮状物,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衰弱而死。
防治:
(1)发病鱼池用0.04%食盐和0.04%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
(2)受伤亲鱼可用4%磺酒涂抹患部;
(3)鱼卵可用4%福尔马林浸洗2-3分钟。
(4)水族箱中水温升到30度(不适用于冷水鱼),加1%的盐(不耐盐的鱼类不加盐),第天换三分一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