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耳朵会有很多耳屎
耳洞里面的耳屎是由于耳内分泌的耵聆引起的,一些人的耳屎多而且发硬这都是正常的。自己不要用东西去挖,包括手指.这样很容易损伤耳道皮肤,引起外耳道炎症,甚至弄破鼓膜,引起中耳炎。
建议:以用湿布将外耳道擦拭干净.用干的棉棒插入耳朵不超过1厘米处,轻轻稍作旋转,即可吸干水分和清除秽物,必要时可以去医院耳鼻喉科由医生帮助取出比较好。
/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3947fd2201f3d7ca7bcbd55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3947fd2201f3d7ca7bcbd55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wowtcgdb.com/pic_21a4462309f790523947fd2201f3d7ca7bcbd556"/>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⑵ 什么是油耳
油耳一般指耵聍。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油耳那是基因决定的,所分泌的耵聍液(耳屎)是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其味苦,呈黄褐色,存在于耳内。耵聍在耳道起着屏障的作用,如果缺乏耵聍,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此外,耵聍常驻耳道,是耳朵的忠诚卫士,它的油质能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或小飞虫。所以无需要治疗,形成栓塞影响听力的时候才要找医生处理,平时可以用棉签蘸白醋擦拭耳道清理。
/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9be6f91d1fdfa9ec8a13cda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9be6f91d1fdfa9ec8a13cda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www.wowtcgdb.com/pic_03087bf40ad162d99be6f91d1fdfa9ec8a13cda3"/>
(2)为什么有油性比较粘稠的耳屎扩展阅读:
耳道分泌物多数人是干燥成鳞屑状,略呈淡黄色的痂块,叫干型耵聍。少数人分泌物始终呈油状或糊状粘稠的、颜色为深褐色的物质。
“油耳”的发生与人种和民族有关,有人统计,虾夷族占100%,白人和高加索人占90%,蒙古人为20%,日本人在20%以下,而我国汉族的发生率最低,在5~7%。
“油耳”无自觉症状,但常有腋臭。这油耳和腋臭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可是,它们的关系却如同一对“胞兄弟”,是由遗传规律所引起的。
“油耳”不传染别人,但是油脂样物质若堆积过多,堵塞外耳道,影响声波传入,则可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和耳部不适感,称为耵聍栓塞,此时需要治疗。
可以用棉签蘸3%双氧水、7%酒精、4%硼酸酒精(任选一种),轻轻卷擦外耳道分泌物。卷擦过程不可将棉签探入耳道过深,以0.5~1公分为宜,当心擦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如已形成耵聍栓塞,应及时请医务人员取出。
⑶ 为什么有的人的耳垢是油的,而有的人却是干的呢
耳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有事没事,我们总喜欢去掏一掏。今天我们来讨论的就是这个常见的“人体垃圾”耳屎。耳屎,是一种由耳道分泌的淡黄色或者橙色的分泌物,其中还可能混有灰尘和皮屑组织,在医学上被称为“耵聍”。
还有一些朋友会采用耳道清洁液来除去耳屎,但其中可能含有甘油、过氧化氢,会造成耳痛以及听力困难等症状。在你使用耳道清洁液的时候,用注射器先轻轻喷到耳道中,倾斜头部,让液体慢慢流出,这样循环几次,可以保证清洁的效果。
⑷ 戴耳机总是有耳屎
首先入耳式耳机的确是很容易伤害耳朵的,有人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同一音量下,入耳式耳机比其他传统的耳机要高5.5分贝左右,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内佩戴入耳式耳机,耳朵受到的刺激更大,不注意音量和佩戴时间的话,很容易给听力造成损伤,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头晕等症状,其次入耳式耳机更容易滋生细菌,佩戴入耳式耳机需要插入耳道内,耳机都在耳朵里不通风,而内温度升高很容易滋生细菌。有实验表明,在佩戴了一个小时后,入耳式耳机内的细菌,繁殖了将近五倍,耳塞式耳机只繁殖了三倍,而且大多数人很少会去清洁耳机,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身体抵抗力下降,这些细菌就会趁虚而入,通过耳道进入人体,危害我们的健康,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入耳式耳机能够流行,也有它的优势,只要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听歌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并且定期给耳机消毒,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的。但是长期戴耳机还是会引起耳朵内的细菌滋生,引起耳朵不舒服,我们就会去掏耳朵,那么耳朵到地能不能随便掏呢?当然可以,但是不可以经常掏,或者让别人来掏,因为你在掏,咱们也不是孙悟空,也掏不出什么金箍棒来,而且掏耳朵也并不能让你耳根清净,一不小心还会导致鼓膜损伤,让你进入安静的世界,所以小棉签掏耳朵,是超级不正确的做法!用棉签掏耳朵,有时候呢,会把耳屎推到深处,会影响鼓膜,如果外耳道在进水,发炎最终导致,损伤听力,从此你的世界就只有静静了,所以掏耳朵,这种极端享受的行为要不得!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而是这种物质的存在,是有其价值的,不要因为其叫做耳屎,而认为是人体的废弃物,其实呢,它还有一个学名,叫耵聍,小的碎片可以通过咀嚼活动,而自行排出耳道,另外,还可以通过外耳道皮肤,从里往外生长的生长方式,而带出体外。而有的人耳屎会很油,其实这是正常情况,正常的耳屎分为两种,一种是干性的,一种是油性的,油性的耳屎是由于耳屎里面油脂成分比较多,通常这个人皮肤比较白,跟遗传有关系,那么我们的干性和油性耳屎,当然也和遗传有必不可少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