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油耳
油耳一般指耵聍。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油耳那是基因决定的,所分泌的耵聍液(耳屎)是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其味苦,呈黄褐色,存在于耳内。耵聍在耳道起着屏障的作用,如果缺乏耵聍,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此外,耵聍常驻耳道,是耳朵的忠诚卫士,它的油质能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或小飞虫。所以无需要治疗,形成栓塞影响听力的时候才要找医生处理,平时可以用棉签蘸白醋擦拭耳道清理。
/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9be6f91d1fdfa9ec8a13cda3"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9be6f91d1fdfa9ec8a13cda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3087bf40ad162d99be6f91d1fdfa9ec8a13cda3"/>
(1)什么叫油性耳扩展阅读:
耳道分泌物多数人是干燥成鳞屑状,略呈淡黄色的痂块,叫干型耵聍。少数人分泌物始终呈油状或糊状粘稠的、颜色为深褐色的物质。
“油耳”的发生与人种和民族有关,有人统计,虾夷族占100%,白人和高加索人占90%,蒙古人为20%,日本人在20%以下,而我国汉族的发生率最低,在5~7%。
“油耳”无自觉症状,但常有腋臭。这油耳和腋臭虽然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可是,它们的关系却如同一对“胞兄弟”,是由遗传规律所引起的。
“油耳”不传染别人,但是油脂样物质若堆积过多,堵塞外耳道,影响声波传入,则可引起听力减退、耳鸣和耳部不适感,称为耵聍栓塞,此时需要治疗。
可以用棉签蘸3%双氧水、7%酒精、4%硼酸酒精(任选一种),轻轻卷擦外耳道分泌物。卷擦过程不可将棉签探入耳道过深,以0.5~1公分为宜,当心擦伤外耳道皮肤及鼓膜。如已形成耵聍栓塞,应及时请医务人员取出。
㈡ 油性的耳垢适合佩戴助听器吗
油耳朵”又名湿耵聍、湿耳朵、软耵聍、油状耵聍等。只是有的人耵聍腺和皮脂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物质,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眼里,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团,这些统称为软耳屎,俗称“油耳”,医学上叫油性 爱可声耵聍。
注意防止出声口堵塞,只要你清洁耳道、助听器,及时更换耵聍挡板,“油耳朵”完全不影响助听器的使用效果
㈢ 怎么判断油耳朵跟干耳朵
根据耳屎来分辨,干耳的耳屎是片状的,油耳是糊状的。
㈣ 耳朵里感觉油油的是怎么回事
一般说来,人耳朵中的耵聍腺体会分泌出屑体,即耳屎。如果一个人在分泌这些物质时,也会排出一些呈棕黄色的油性的粘稠物质,而这些粘稠物质通常未干燥前就堆积在耳道中,有些甚至会流出耳朵外,那么,就说这个人是油耳,医学上也叫油性耵聍。
㈤ 油耳是什么
就是耳朵属于油性的,耳朵有沙耳 油耳之分。 油的当然就是油油的 沙的就是比较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