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食品上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哪些
表面活性剂是分子里含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能集中在溶液表面、两种不相混溶液体的界面或者集中在液体和固体的界面,降低其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一大类化合物。如吐温一80等。
表面活性剂和淀粉可形成络全体,能改善食品结构,提高食品质量,延长保鲜期等。最近,使用低碳脂肪酸进行单酰基甘油化的方法,申请了许多以己酸/辛酸/癸酸的单酰基甘油为中心的食品保藏专利。例如甘油一酸酯能与淀粉形成络合物,在面包中起柔软作用。原生淀粉分子间因有大量氢键而形成小晶粒,使淀粉酶难以进入而不易消化。在适当温度和水存在下,淀粉晶粒吸水膨胀,破坏氢键后形成易消化的膨胀粒子,即α-化粒子,但其不易保存,添加基糖酯/甘油脂肪酸酯可保护淀粉的α-化粒子,从而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例如2.5%的蔗糖酯可使脂油面包的保鲜期延长5~6d;在蒸制米饭时,添加2%的蔗糖酯,可使米饭成饭体积增大20%,保鲜期由4h延长至48h。在焙烤食品中,乳清蛋白的功能包括了持水性/黏附性/塑性/起泡性/乳化性/扩展性,当然还有营养和风味,最近Flowers工业有限公司的CharlieMoon研究认为乳清蛋白它的pH值低,可以作为未加防腐剂的面包类产品的防腐剂,它能满足所有的自然要求。
2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一些食品制作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大大地改善加工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延长食品保鲜期等。例如,冰淇淋的制作,没有表面活性剂,就无法控制产品的品质结构,无法提高膨胀率;又如微胶囊化技术,若没有表面活性剂的很好乳化性/成膜性,包埋就难以进行。总的来说,高质量的食品加工,是离不开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的。
表面活性剂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推动了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目前,世界食用乳化剂的年总需求量约为25万吨,其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单甘酯,其次是蔗糖酯。增稠剂的世界年产量约240万吨(1985年)。水溶性蛋白乳清制品的生产,美国有200多家厂家,它广泛地被应用在肉类加工和焙烤制品上。目前全世界乳清蛋白产量达7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营养/质量和品种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⑵ 请问哪几种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油性体系粘度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成分: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用于毛,丝织物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成分:氯化十八烷基三甲基季铵盐)用于工业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⑶ 胶囊剂的填充条件有哪些
1. 油性药物及低熔点药物最适宜制软胶囊。油性药物及在常温下是液体或半固体的药 物,以往为了制剂,常在制备时采用吸附、固化等技术处理,由于加入吸附剂等辅料,使体积增大,或在制备时需加热干燥处理,此时药物又易从吸附剂等辅料中游离或渗出,使主药损失,影响疗效。但软胶囊剂是将油性药物及低熔后药物用旨溶性溶剂溶解或制成乳浊液进行填充或滴丸,省去了了吸附辅料,不但制剂小型化,也避免药物的游离和渗出等问题的出现。如牡荆油胶丸和消炎痛法尼酯胶丸等。
2. 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易氧化的药物可制成软胶囊。有些药物如挥发油等对光敏感;有的药物遇湿热易分解、挥散;有的药物在制备和贮存时易氧化。为防止药物遇光分解,可以在制备胶囊的囊材中加入二氧化钛或氧化铁等遮光材料,会取得良好的光稳定性。为防止药与空气接触,可在制备过程中通入惰性气体。软胶囊的囊材由甘油和明胶等组成,壁较厚,又无透气性,因此软胶囊剂是防止药物氧化的优良制剂。如维生素E胶丸、活性维生素D3胶丸及罗钙全胶囊等。
3. 软胶囊可制成直肠栓剂。方法是:将主药溶解或制成油溶性混悬液制备软胶囊,再以此胶囊剂制成栓剂。与一般栓剂相比,直肠胶囊栓在直肠内更容易扩散和吸收,且制备方法较一般栓剂简单,使用方便。现国外已上市的品种有倍他米松和消炎痛等直肠胶囊。
4. 具不良气味的药物及微量活性药物软胶囊剂能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已是众所周知的特点。一些微量活性药物剂量很小,如阿洁骨化醇和骨化三醇(每粒均含药量0.25μg)最宜制成软胶囊剂。
5. 具有挥发性成份,易逸失的药物软胶囊既可保证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损耗,又能避免制剂放置后挥发油的逸失,提高了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6. 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如环孢菌素水溶性差,将其与油性载体制成微乳剂后装入软胶囊,可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若采用其他固体制剂,这类药物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⑷ 软胶囊的附加剂
软胶囊内容物应具有:稳定性高,疗效好易于生产及填充物所占容积应尽可能小的优点,但是填充药物必须达到所需治疗量。
从方便生产及减小填充物所占容积两方面来看,低熔点的药物最适宜制成软胶囊。在室温下呈液体或半固体状的低熔点药物,若制成固体剂型,需经固体吸附剂处理,仅吸附剂一项,就使填充的容积加大,如将此类药物制成软胶囊剂,则药物不论以原形或用适当基质溶解或制成混悬剂,均能使成品达到小型化的目的,且贮存中药物亦不会析出。制备软胶囊剂除少数液体药物(如鱼肝油等)外,药物均需用适宜的液体辅料溶解或混合,常用的辅料有植物油、芳香烃酯类、有机酸、甘油、异丙醇以及表面活性剂等。 将药物用适当的油脂或非油性辅料溶解或制成混悬剂,可提高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同时也增加药物稳定性。例如用聚乙二醇溶解药物制成硝苯啶胶丸(软胶囊剂)或用中级脂肪酸甘油酯溶解药物,均可提高药物的疗效。
用5%~10%的甘油或丙二醇可使聚乙二醇对胶壳的吸水作用得到改善。油类能增加甾体药物的溶解度;低粘度的稀释剂可增加胶囊内容物的流动性。例如,选择稀释剂是制备硝苯啶软胶囊剂的关键,以聚乙二醇(PEG)400为辅料,按下述处方压制获得的胶丸质量较好。处方(每丸用量):硝苯啶5mg、PEG400 220mg。
难溶于水的药物用油分散溶解,加入表面活性剂或其他吸收促进剂后制成软胶囊,其中的药物是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油中,在体内油相因表面活性剂的作用,自发形成乳剂,经淋巴进入血液,不受首过效应的影响,因而产生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中国有疏水性抗疟药物芴甲醇加入吐温-80、油酸后制成的胶囊,其疗效较未加吐温者提高3~6.8倍。但吐温-80等含聚氧乙烯的表面活性剂,有溶解红细胞膜产生溶血作用的缺点,故开发使用了更安全的聚甘油酯、蔗糖酯等表面活性剂,制成软胶囊剂以达到高效的目的,例如红霉素硬脂酸酯加入聚甘油酯后其生物利用度较普通红霉素制剂高出1~2倍。同样维生素E、吲哚美辛、地西泮等的生物利用度也较普通制剂高若干倍。
软胶囊中填充固体药物的混悬液是比较常见的,其中的药物粉末至少过80目筛。混悬液的分散介质常用植物油或PEG400,还应加入助悬剂,对于油性基质加入的助悬剂为10%~30%油蜡混合物,其组成是:氢化大豆油1份,黄蜡1份,熔点为33~38℃的短链植物油4份;对于非油性基质,常采用1%~15%PEG6000。在填充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搅拌,使充填精确度提高,含量均匀度亦可保持在1%~2%以内。
⑸ 油酸乙酯在什么样的表面活性剂中有使用原理是什么
下午好,油酸乙酯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属于HLB值很低的w/o型油包水,一般是配合非离子的如NP、OP和吐温80等聚氧乙烯醚或者阴离子的FMES、SBDS等钠盐使用,禁忌与强酸和强碱配伍。原理无非是改变水和油两者之间定向排列的斥力结构形成稳定乳浊体系,它和吐温80、单硬脂酸甘油酯相似,都是以降低水中的表面张力为主的,请酌情参考。适用它们的环境是油多水少。
⑹ 常用的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有哪些
极性强的基团亲水疏油,如-OH、-CHO、-COOH、-NH2、-SO3H等
极性弱的基团疏水亲油,一般就是烷基、苯基、环烷基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有羧酸基、磺酸基与磷酸基等。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有氨基、季铵基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有由含氧基团组成的醚基和羟基与羧酸酯、嵌段聚醚等。
化妆品中所利用的表面活性剂不仅仅是其单一的性能,而是利用其多种性能。化妆品中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皂、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六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钠和大豆磷脂(卵磷脂)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为高碳烷基的伯、仲、叔胺和季铵盐,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2—14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钠等化妆品中常用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包括: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咪唑啉等化妆品中常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失水山梨醇单水桂酸脂、环氧乙烷加成物、月桂醇聚氧乙烯醚、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油酸单甘油酯、聚氧乙烯蓖麻油、和聚氧乙烯羊毛脂等
⑺ 去工业重油污用什么表面活性剂好
对付这个可以用阿克苏226SA高效除油表面活性剂,他是阿克苏主推的一个水性环保产品,一个具有分散,乳化,润湿为一体的表活,可以直接添加,对于油污自动分解有很好的效果!需要可以看下图联系我试样品!
⑻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在制剂中表面活性剂常用作载体。载体可以分为无水载体、脂膏载体及水乳载体。常用品种有非离子型的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及其聚氧乙烯醚、蔗糖脂肪酸酯、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脂肪酸聚乙二醇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羊毛脂的聚氧乙烯醚等,以及某些阴离子型的活性剂。非离子型活性剂与大多数药物有较好的相容性,与阴离子型相比,刺激性与毒性也较低。在大多数情况下,阴离子型适合偏碱性配方中,而阳离子型适合酸性配方中。
2、用作增溶剂
某些亲油性药物不溶于一些溶剂或溶解度比较小,可以借助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使其溶解。例如:维生素油可以用Tween80或甘油草蓖麻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增溶。利用这一作用,可以将很多药制成稳定、透明、均一的液体,这在制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阳离子型活性剂的毒付作用比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大,所以用作药物增溶剂的多使用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活性剂。其中以非离子型用途较广,可以用于外用、内服、注射等制剂制备,常用品种有Tween、Myri、AEO等牌号产品。阴离子型多用于外用制剂制备,最常用品种有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
3、用作乳化剂
近年来在国外乳关液制剂发展较快,其主要原因是乳液制剂使用方便,特别是作为口服药,更适合儿童、老年病人服用,显效速度与效果比传统的片剂好。作为注射药,肌肉对乳剂比油剂有更快的吸收作用。
在制备乳剂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定HLB值的乳化剂进行乳剂配制。乳剂可以W/O、O/W或W/O/W型。制备W/O型乳剂,所需HLB值为3-8,O/W为8-18。但在配制时,往往在分散相中要加入少量的助乳化剂、分散剂。乳化剂则加在连续相中。这样,可使乳化易于进行,制品有更好的乳化稳定性。
国外用作乳化剂的品种比较多,其中包括非离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及两性型的各种表面活性剂。
4、用作润湿剂
某些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润湿剂广泛用于疏水性药物的混悬剂、混悬型注射剂以及气雾剂液体等制剂中。润湿剂也常作为浸出剂的组分。润湿剂可促进药物释放或缓释,控制药物释放速度,以达到合理给药和充分发挥疗效,尤其是对痊剂和膏剂这一作用尤为重要。在酚类消毒剂中加入润湿剂如磺基琥珀酸辛酯一钠,可以增加杀菌剂向细菌细胞壁的渗透,从而增加杀菌剂进入细胞的浓度而提高酚系数。
用作润湿剂的常用品种有数十种,如脂肪醇或脂肪酸的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某些牌号的Span和Twween、蔗糖酯等非离子型活性剂以及阴离子型的烷基醚硫酸钠、酸基琥珀酸酯—钠盐等。但用作内服制剂中时,对安全要求更为严格,常用品种为Tween类和磺基琥珀酸—钠盐。
5、用作药物
某些表面活性剂可以直接用作药物,如长链季铵盐类可以用作杀菌剂。表面活性剂碘络合物用作杀菌剂比传统的碘酒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对皮肤的低制激性。某些壬基酚或脂肪醇的聚氧乙烯醚具有很强的杀精子作用而用作避孕药。某些表面活性剂具有对血管的舒张作用。一些非离子型活性剂可作为便秘润滑剂和人体对脂肪吸收促进剂。阴离子型的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可以作为缓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