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油性皮肤 > 拔火罐用什么润滑油皮肤

拔火罐用什么润滑油皮肤

发布时间:2022-12-28 05:54:14

A. 拔火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夏季避免风扇直吹,冬季做好室内保暖,避免感受风寒。注意清洁消毒。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拔罐用具必需常规消毒瘀血、小水珠、瘙痒、拔罐可以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和出血点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若局部没有瘀斑,或虽有潮红,但起罐后立刻消失,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B. 为什么拔罐时不能用红花油做润滑剂

只有走罐的时候才用润滑剂,拔罐时会是毛孔扩张,如果用红花油这种刺激性比较强的药物做润滑剂,很有可能会灼伤皮肤,一般用BB油或芝麻油之类的。

C. 怎样使用拔火罐

拔火罐是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相信许多人尤其 是中老年人都不会对它陌生,因为其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也曾经一度被老百姓 当作是重要的家庭日常救治手法。怎样在家安全有效地使用火罐?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 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 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 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 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 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 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 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 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 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 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要讲方法

专家提醒: 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 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 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 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 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 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 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 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 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 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0—15分钟就 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 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 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 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 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 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拔火罐也讲辩证 专家特别谈 到了拔火罐的一些禁忌,如饱腹、空腹都不宜操作;早起要先排便;同一部位不 能天天拔,在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等。而对于某些人群,则属于拔 火罐的禁忌人群,有心脏病、血液病、皮肤病、皮肤损伤、精神病或神经质的人 ,肺结核及各种传染病、各种骨折、极度衰弱、孕妇、妇女月经期、过饱、过饥 、过渴、醉酒等,均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过于瘦弱的人也不宜用火罐。头部 、心脏处要慎用,不能什么伤痛都用火罐,外伤、内部肌肉撕裂等都不可用火罐 ,否则将适得其反。

作为传统的中医外治法,拔火罐同样要讲辩证。比如治疗头痛,一般都配合取穴治 疗,这时就要分清症候,在前额及太阳穴拔火罐,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头 痛较剧者,可选太阳、阳白、中冲等穴;高血压性头痛可选双太阳、印堂;如果 胀痛以前额为剧者加双攒竹;疼痛以头顶为甚者加百会;颈项活动不便者加双风 池;眩晕、眼花、耳鸣等症状突出者加双头维穴。这时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操作的了,需要医生指导下,按照中医经络学说来操作。

D. 拔罐过程中出现水泡如何处理

中医拔罐属于中医理疗,以调节人体内循环已达人体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下面介绍中医拔罐的常见情况及处理方法。 在拔罐过程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青紫:拔罐后可见有的拔罐部位青紫,有的殷红,有的则不变色。青紫及发红部位往往病情较重,瘀阻较重。有时这些部位并非是疼痛最重的部位,只要坚持在原处拔罐,青紫就会慢慢消退,疾病也能治愈。 (2)发泡:这种情况比较多见。有的一日起泡,有的则至三五日甚至十余日起泡。所起的泡有较为清亮的水泡,也有紫红的血泡等。发泡现象多为局部病情的反映,一般受病情轻重(一般瘀阻较重的发泡较快)、季节(夏天较易发泡而冬季则较慢,这也是拔罐治疗提倡冬病夏治的一个原因)、皮肤疏密(一般皮肤细嫩的易发泡,如青年女性,而壮年男性则发泡较慢)等因素影响。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管内渗透压和血管壁通透性处在一较恒定的水平,拔罐的抽吸很难将其改变,不易起泡。 发泡后可用消毒针灸针将较大的泡刺破,放出其中的液体。对于发泡后的创面如何处理,如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为防止感染,用无菌纱布覆盖,按时换药,直至愈合;另一种观点则是继续在发泡部位拔罐,以抽吸其中的病理产物。笔者比较倾向于后一种。大家都知道,以前有血罐的治疗方法,即在拔罐前先用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拔罐部位,可以抽吸出一些暗紫色的血液凝块,疗效比较明显。但缺点是如何确定被拔罐部位是瘀血瘀阻的部位呢?如果确定准确,能够抽出瘀血,症状明显减轻,如果确定不准,将会拔出红色血液,症状也不能减轻。现在拔罐发泡已经证明局部有病,所以更应该在发泡处继续拔罐以抽吸出病理产物。 实践发现,在发泡处继续拔罐,的确可抽吸出不同的病理产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暗紫色瘀血:大多病程较长,瘀滞日久,多因劳累引起。 ②黄色粘稠胶冻样物:多因感受寒湿引起。 ③无色清稀水样物:多因受凉引起。 如果病程较长,瘀阻较重,则这一阶段历时较长,一般10天左右病理产物出净,出净后拔罐处即结痂愈合。 在拔出病理产物的过程中,尚可见类炎症反应,即发泡部出现红肿,根部发硬,按之疼痛,这是病理产物聚集导致,一般只需在原处拔,待病理产物抽吸净后,类炎症反应即可消退,根部自然柔软,触之如同正常肌肤,结痂愈合,疾病治愈。如发泡后不在原处拔罐,则拔罐出不易结痂,愈合亦慢。愈合后皮肤可留有黑疤,也可慢慢恢复至正常皮肤的颜色。 传统的走罐疗法,用新式拔罐更为方便。方法:在拔罐口涂适量润滑油(用红霉素或以凡士林和甘油按适当比例调和),拔住,不宜太紧,缓慢移动罐体,可同时起到拔罐和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且平滑的部位,如颈、肩部及腿部等,皮肤有破溃者不宜用此法。

E. 给别人拔火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F. 拔罐术简介

目录

1 拼音

bá guàn shù

2 英文参考

cupping glasses

ventouse

3 名称

拔罐术

4 适应证

拔罐术适用于局部拔罐多用于风寒阻络证。若辨证取经配穴,可用于黧黑斑、粉刺及其他各种损容性疾病。

5 禁忌证

皮肤高度敏感,皮肤破损、溃烂处,外伤骨折部位,静脉曲张处,恶性肿瘤部位,全身高度水肿,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

6 准备

罐具,95%乙醇棉球,75%乙醇,2.5%碘酊,消毒的三棱针、毫针,镊子,火柴,凡士林等。

7 方法

用镊子夹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然后根据病情分别选择以下操作法。

1.留罐 一般留置10~15min,待术区的皮肤充血或淤血时将罐取下。若罐大而吸拔力强,应适当缩短留罐时间,以免起泡。

2.闪罐 用闪火法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5~7次,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

3.走罐 须先在罐口及术区皮肤涂以凡士林等润滑油,吸罐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向后倾斜,慢慢向前推动,在皮肤表面上下、左右或循经来回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

4.针罐 先施行针刺法,留针时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留罐10~15min。

5.刺络拔罐法 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点刺出血后,再将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上,留罐10~12min。

起罐时用左手夹住罐具,右手拇指或示指在罐口旁边按压一下,使气体进入罐内,即可起罐。

8 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的部位不宜拔罐。

2.初次治疗及体弱、紧张、年老的就医者,宜选小罐且拔罐的个数要少,并选卧位。

3.拔罐时要根据术区面积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罐。操作要稳、准、轻、快,罐的吸附力要适当。

4.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棉球蘸乙醇不可过多,以免火随乙醇滴燃烧伤皮肤或引燃床上卧具。

5.拔罐处局部呈现红晕或淤血造成的紫癜为正常现象,数日后可自行消退。烫伤或留罐时间太久而致皮肤起水疱时,小者可待其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沿皮穿刺,放出液体,涂以甲紫,覆盖消毒纱布保护,数日内即可痊愈。

6.拔罐时嘱就医者不要移动 *** ,以免罐具脱落。拔罐数目多时,罐具之间距离不宜太近。

G. 怎样用塑料拔罐器

通过飞秒检测发现塑料拔罐器主要由抽气筒及各种规格的罐体组成。手柄、拉杆等采用符合GB/T
12672-2009标准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注塑而成;弹簧由弹簧钢丝制成;罐体采用符合GB/T12671-2008标准的聚苯乙烯塑料注塑制成。通过负压源使罐体内产生负压,从而吸附在肌肉上。也叫罐疗仪、电动拔罐器。拔罐器旋转活塞排气法替代了传统的点火排气法,无烫伤之忧。
(1)留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于皮肤后停留10分钟左右,儿童3分钟左右,皮肤细嫩者根据人体耐受度为限。待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时起罐,若罐大而吸拔力强时,可适当缩短留罐的时间。病重,病灶深深及疼痛者拔罐时间可稍长,病轻或病灶浅及麻痹性疾患拔罐时时间宜短;冬天拔罐时间可稍长,夏天宜短。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疾病均可采用。
(2)走罐法:亦称推罐、行罐。即拔罐钱,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将罐拔住,然后沿着经脉或者需要拔的线路来回推拉真空罐,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可起到拔罐与刮痧的双重作用。适用于面积较大、皮肤平滑、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背部、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即将真空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如此反复多次地吸拔起下,直至皮肤潮红。本法一般多用于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以及颜面等不宜留瘀斑的部位。
治疗结束时,提一下真空罐尾部的活塞放气即可起罐。

H. 刮痧或者拔火罐能用橄榄油代替刮痧油吗

可以。如果没有刮痧油,用酒,食用油·白开水·润肤霜等都可以。这些的作用在于润滑皮肤,让皮肤不受伤。刮痧油有的有活血化瘀开窍等的作用,可能更好一些而已。刮痧只要把毛孔打开了,就算不用刮痧油效果一样的很好的。参考资料:汉唐阁

I. 拔火罐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用棉签蘸上95%酒精点燃,在罐内绕一周迅速退出,随将罐口罩在应拔部位。一般拔5~1O分钟左右,待局部皮肤充血,淤血呈紫色便可。起罐时,以右手拧住罐身,左手食指从罐口旁将皮肤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便可取下。具体运用时还有以下4种方法。

(1)闪罐法:按上述方法拔紧后,随即取下又拔,每次少许移动所拔部位,拨至皮肤充血潮红为止。

(2)推罐法:先在应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润滑油,按上述方法把罐拔住后,将罐在应拔部位上、下、左、右推动,致使皮肤充血潮红为止。

(3)坐罐法:按上述方法将罐拔住不动,直至局部皮肤呈瘀血为止。镇痛效果较好。

(4)刺血拔罐法: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在患部浅刺出血,再进行拔罐,使所拔部位瘀血消散。用于急性扭伤。

J. 拔罐常见的方法 拔罐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拔罐常见的方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
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5、投火法: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
6、滴酒法: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1~2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的部位上。
拔罐后,凡肌体及内脏功能失调者,均会出现不同颜色的火罐印迹,对于诊断和指导保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那么拔罐后的皮肤颜色要怎么鉴别呢?下面的内容会详细告诉大家拔罐后皮肤颜色鉴别的方法。
拔罐后为什么皮肤会痒
拔罐后,边缘会由于局部罐口的刺激和充血而发生紧缩瘙痒感,这是正常的现象。中医表示有风邪和湿气,先痛后痒表示体内有火毒。遇到皮肤痒不必惊慌,是病气外排的必然现象。连续治疗,坚持一段时间,反应自然消失,一般不会很长,有的1--2天,个别严重的需要1--2周左右。
但有一部分是对于罐子材质的过敏而导致的,多数是瓷罐或竹罐,尤其是竹药罐,由于药物的熏蒸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过敏现象。一般的玻璃管是不会出现过敏现象的,但如果拔的时候罐口太烫或拔得时间长了,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佳,出现红肿、水疱甚至破溃现象。
拔罐后,一般火罐的印子会在3-5天消退,很多在第二天就会出现痒痒的,这是很正常的,这是末梢破坏组织的修复的过程,不用担心。如果症状持续,建议皮肤科就诊,用点外用药物。
拔火罐的方法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颈椎病的拔罐疗法
椎病的手法治疗是脊髓型以外各型的首选疗法,罐疗也可以改善颈痉挛状态。我们在临床中,常将拔罐作为手法治疗之前的放松手段使用,实践证明:这一手段简捷高效,明显节约人力,可供医道同仁参考。下面把颈椎病的拔罐方法介绍如下:
血瘀型:症见颈骨硬痛,固定不移,痛若针刺,兼见肢体麻木。选穴:肩贞(在肩部后面,正腋后纹头上方一横指)、天宗(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阿是穴。操作:上述穴位拔火罐10分钟,起罐后局部按摩,头部做旋转动作,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风寒湿痹型:症见肩臂疼痛、麻木,肌肉萎缩无力,颈项沉重酸痛,僵硬不能活动,恶寒畏风。选穴:大抒(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风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阿是穴。操作: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时还应注意长时间屈颈工作时,经常做颈部及肩部功能锻炼,避免感受风寒,枕头高低适中。
涌泉穴拔罐法
人体的生长发育与衰老均与肾气的盛衰直接相关,肾气充足则生长发育正常,精力旺盛,骨坚齿固,发泽耳聪;肾气衰弱则生长发育迟缓,精力不足,骨松齿脱,发枯耳背。所以古人非常重视人体的肾脏,称之为“先天之本”、“生长发育之源”。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位于人体的最下部足掌心处,体内湿毒之邪重着粘腻,容易蕴积于下,不易排出,日积月累,阻塞经气,或随经气传至身体的其他部位,造成多种疾病。所以涌泉穴经常拔罐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湿毒浊气,疏通足少阴肾经的经气,肾气旺盛,人体的精力充沛,具有固齿乌发、聪耳明目、延缓衰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涌泉穴刺血拔罐效果更好。
大椎穴拔罐治疗和预防感冒
大椎穴乃督脉之穴。“督”有总督、督促之意。督脉行于人体脊背正中,上至头面,入络于脑,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脉气的作用,故督脉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说。大椎穴位于人体背部极上,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故为阳中之阳穴。具有统领一身之阳气,联络一身之阴气的作用。所以经常在大椎穴拔罐,具有调节阴阳,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预防感冒、咳嗽、头痛、中风等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穴位拔罐增补元气
关元、气海、命门穴拔罐具有增补元气的作用。由于气海和关元同属于任脉,距离较近,所以可将此二穴同时吸拔于一个罐内。
关元与气海穴都具有强壮作用,为中老年保健的重要穴位。古人认为气海穴“为元气之海”;关元穴亦称为丹田,是人体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交会穴;命门穴位于背部正中第二腰椎棘突下,是督脉的重要穴位,为“生命之户”,乃真气出入之所,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人至晚年往往肾气虚损、阳气衰微,所以经常拔这几个穴位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延年益寿的作用。
要想调血补血,就拔三阴交穴
中医上讲:三阴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赖后天的滋养,后天赖先天的促动。
经常三阴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的气血,三经气血调和,则先天之精旺盛,后天气血充足,因而可以达到调补精血,健康长寿的目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的中医拔罐疗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群。主要特点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具有现代文明病之称。其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
中医认为,拔罐疗法是以罐具吸拔病变部位或穴位,以通畅气血,疏导经络,拔除病气,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最后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因此,中医认为,拔罐疗法具有 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祛湿逐寒,泄热除毒等作用。
拔罐治疗糖尿病的操作方法
方法一:
(l)取穴:①三焦俞、肾俞。②石门。③三阴交。
足三里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脉,从头一直到脚,纵贯全身,主要分布于头面、胸腹部及下肢外侧的前缘。所以足三里穴拔罐除了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的功能外,对于头痛、牙痛、精神失常、发热、鼻炎、口眼歪斜、口唇生疮、哮喘、心悸、高血压、腹痛、泄泻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效果,故有“肚腹三里留”之说。
有关足三里的经络理论已经被大量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足三里穴对大脑皮层功能有调节的作用,对心血管功能,胃肠蠕动和内分泌功能都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民间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经验之传。既古时候,民间常用灸的方法使足三里起泡流水,预防疾病。其实只要经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同样的甚至更有效的保健作用。
格鲁吉亚是世界上着名的长寿地区,在那里盛行着一种放血方法,即采用极为简单的工具,从腿膝的外侧(正好是足三里穴)刺入使血滴出。每年用这种方法定期放血,一般是在体力充沛,体内毒素过剩时使用。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位114岁的哈拉吉亚老人回答道,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做了,他曾祖父教导说:“不这样,你就不能长寿。”
四关穴拔罐的保健作用
四关穴即合谷、太冲穴的总称。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四总穴之一。位于第一、二掌骨之间,也就是俗称的“虎口”。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和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合谷穴与太冲穴都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两穴合称为“四关穴”,意即人体生命的关口。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出发,沿着手臂外侧,终止于头面部的迎香穴。因此头面部以及五官的疾病,如头痛、咽喉肿痛、口干、流鼻血、牙痛、口眼歪斜等均可通过合谷穴拔罐进行治疗和预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之说。同时合谷穴经常拔罐还可保持大肠经的气血畅通,使体内的代谢产物和毒素及时排出体外。
足厥阴肝经从足出发,沿着下肢内侧,绕过生殖器,循着两胁,上达头顶。肝藏血,主疏泄,肝主筋,开窍于目。太冲穴为肝经的输穴和原穴,因此太冲穴拔罐可以防治人体的精神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肝胆系统疾病,以及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筋脉拘急等疾病。太冲空经常拔罐可以调整血压,使血压趋于正常,并具有增强性功能,调整情绪,清头明目的作用,使人具有的精力和舒畅的情绪面对生活。
肚脐上拔罐的作用
肚脐的穴名叫“神阙”,是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胎儿通过脐带从母体接受营养,所以脐是“生命之根蒂”,神气出入之门户。任脉总领一身之阴经,循行于胸腹正中,上联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所以神阙穴为经气之海,五脏六腑之本,经常在神阙穴拔罐具有健脾强肾、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通滞、活血调经的作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敷脐药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而治病的,如果能在拔罐之后直接将药物敷于脐部,则效果更加显着。
神阙穴拔罐应注意,罐内的负压不易过大,拔罐时间不易过长,最好选择负压罐,因为负压罐容易调整负压,而且不易烫伤皮肤,当皮肤出现充血或轻度瘀血时即可起罐。
拔火罐的误区
火罐疗法,又称拔火罐,是借用杯罐的吸力,吸附于人体穴位或某个疼痛的局部,造成皮肤红晕、紫红而达到治疗目的。很多人拔火罐习惯在家里进行,由于缺少专业指导,易产生一些误区。例如:
拔火罐后马上洗澡 很多爱在浴池洗澡的人常说“火罐和洗澡,一个也少不了”。确实,温热的澡水和温热的火罐,洗完再拔,拔完再洗,想想都舒服。可是这顺序还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后拔火罐,但是绝对不能在拔罐之后马上洗澡。
拔火罐后,皮肤是在一种被伤害的状态下,非常的脆弱,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话,由于皮肤处于一种毛孔张开的状态,很容易受凉。所以拔火罐后一定不能马上洗澡。
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不少人说火罐这一拔最少要半小时,有的人认为拔出水疱来才能体现拔火罐的效果,尤其是一些老人持这样观点的比较多。而拔火罐真的是时间越长越好吗?
拔火罐根据火罐大小、材质、负压的力度各有不同。但是一般以从点上火闪完到起罐不超过十分钟为宜。因为拔火罐的主要原理在于负压而不在于时间,如果说在负压很大的情况下拔罐时间过长直到拔出水疱,这样不但会伤害到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阅读全文

与拔火罐用什么润滑油皮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0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0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0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