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油性皮肤 > 武汉方言鸡油皮是什么意思

武汉方言鸡油皮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12-20 10:33:05

1. 武汉的方言。全部。谢谢。

1、老特(=爸爸)

2、老俩(=妈妈)

3、拐子(=哥哥)

4、外外(=外甥)

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6、老亲爷(=岳父大人)

7、老亲娘(=岳母大人)

8、老几(=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

9、麻木(=人力三轮车)

10、扁担(=挑夫)

11、蛮扎实(=厉害)

12、苕吃哈胀(=猛吃很多东西)

13、条子(=身材)

14、胯子(=腿,胯读3声)

15、灵醒(=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16、称透(=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17、打赤巴(半裸)

2. 求武汉比较搞笑的方言.

凼子:陷阱,笼子。
老姆妈,我的老姆妈:表示叹气,遇到了让人吃惊的事。
吖(伢)秧子:小孩,未长成熟的女孩。
闷倒怀里:偷偷地,不让人知道。
骷了髅,穷骷了髅:负了极,实在坚持不住了。
从盘古到瘪鼓:时间很长,从来没有过的事。
乌拉希,坏货:很没有用,很差劲。
傲的不得了,泡闪,装鸟(diao ??),鸟得不得了:装出一种很神气,趾高气扬的样子。
讲胃口:大方,潇洒。
裹筋,罗练:很缠人,很难缠。
足死人:说话很冲,不留余地,让人下不了台。
负了极:实在不能忍受了,狗急跳墙。
不识荷,:不知道厉害,不知道好歹。不懂板:不知道人情世故。
起篓子: 赚大钱。
起了篓子: 赚了大钱,突然发了一笔大财,发了横财。
撮虾子: 干本职工作以外的事赚点小钱。
来菜: 很赚钱。
掉得大: 吃了大亏。
吃弹子,闪杆子: 被人骗了,搭白没算数。如:闪了老子一杆子;让老子吃了弹子。
闹醒幌,闹窑: 把消息弄错了,有点象造谣,让别人吃了弹子。
打撮牌,日哄: 撒谎,把别人哄骗了。俗称‘开弹子房’
闹眼子,斗散房: 把别人哄骗了,不是真心真意为别人做某事。
打嗝: 放屁!但语气比直接说放屁婉转些。比较亲密的朋友间常用。
拆(chuo)白: 撒谎。没有说真话。
扯耶子: 找理由,找由头不想做某事。
茅赖: 装不清楚,找由头不想对某事负责或不想兑现承诺。
一鼻涕搭到身上了: 有把柄在别人手里,脱不了身。
答白算数: 说话算话,兑现,不会让别人吃弹子。
滂腥: 娇气,撒娇。经常撒娇。
絮子罗唆、带把子: 说话带渣滓,语言不干不净。
念条,嚼(jiao2): 劳叨,说起来没完。或说了几句别人不喜欢听的话。
嘀哆: ?嗦,喜欢念条。
络联: ?嗦,办事不干脆利索。
穿名牌: 意大利有一种名牌时装叫“迪那多纳”,武汉人简称'迪多',和武汉话的 ‘嘀哆’一个音,因此武汉人说‘穿名牌’指的就是这个人很?嗦。俗称''你真是个名牌',意思是:你这个人真?嗦。
过家家,办酒酒 小打小闹,演一盘,赚点小钱。
架(ga)势,搞: 准备开始,开始行动。如已经摆好了架势。
信邪:服气。我信你的邪!:我真是服了你!其实心里还是不怎么服气!
打祧(tiao3)胯(kua):裸体,没有穿衣服。 做业务,卖粉:卖淫!
谈朋友:正搞着对象。
挂眼科:只看不买。
挑土:顶替别人一下。
洗了睡:下岗,退休或失业。什么事都不干了叫洗了睡。俗称最低消费-洗了睡。
在外头晃:不务正业或下班不回家。混点:混时间,上班不认真。
摆平,搞定:事情办好了。
一碗(晚)算我的:全部由我来买单。很大方的意思,同‘Cha的’。
占香因:占别人的便宜。 搭个香边,就个便:顺便帮个忙。
瘌痢跟着月亮走,吃肉喝汤:跟着别人后面获利,占香因。如散户跟大户。
带一脚(juo2):车停一下,有人要下车。
大德的兄弟:晓得!意思是:我知道了!
凑角:凑到一起玩游戏,算一分子。
斗地主:两人打一个人的一种扑克拍的玩法。
对挖(wa2):麻将桌上夫妻打对家。挖通:两个人打关三家。
跑梭:扑克牌游戏,5张牌组合比大小,同花顺最大。
槽子来了:不停地来好牌,手气开始好转。
跑得快:打扑克的一种,第一个出完牌的人赢钱。
坐了的士:跑得快中第一个人已经出完了还没有出一张牌的人。俗指什么都没有搞。
开了和:总算做成了笔生意,开了个张。
玩条:搞假,短斤少两,玩游戏时做假。
做笼子:托,合伙引别人上当,哄骗别人的财物。
码卡子:打麻将时故意为自己码好牌。跳卡子:有间隔的好牌。
打跛了,打断了:钱快输光了或已经输光了。
绳子赶细的断:赌博时钱带少的容易先输光。
撮了:抢先赢了牌或赚了钱,或把别人的牌局或生意搞黄了。
单挑:一个对一个打架。
擂肥、闹环境: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搞钱;敲诈别人。强行要别人弱者出钱。
撞猴子:做笼子抢骗别人的钱物,擂肥的一种。
撮反水:和别人对着干。
不屑谈得:不用说了。 邪得没得米了:太不象话了,太邪了!
要不得:这样做不对。
抖扈,麻皮高头烫刀,赌一机:孤注一掷,玩命一赌。
抖狠,赌狠:说很厉害的话吓唬别人。北京话称叫板。发彪:说大话,抖狠。
要丢要磕由你选:打架前赌狠的话。
稀皮流水:没救了,一去不复返了,没办法。
流猫尿:哭了,流着眼泪。
丢堆子,屙粑粑,蹲点,埋地雷:拉大便。
屙尿:小便。 偷萝卜,有人偷萝卜:指男人随地小便。偷白菜:指女人随地小便。
搭倒:摔了交。烦搭倒了:指很烦人。
掬倒:追女孩。 挖过来,挖倒:把别人的女朋友或男朋友追过来。
皮倒:和别人保持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瞒倒:不让别人知道真相。
平到:态度放好一点,站在一边尽量少说话。
弯倒,弯倒一边去:不说话,不许掺合这件事。
拼(品)倒搞: 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比试。
撑倒搞,犟倒搞,运泡(pao1)子: 打肿脸充胖子,没有钱而坚持和有钱人一起娱乐,赌博等。
巴倒: 以某东西或人为依靠。如巴倒门锵子狠,指在自家门口显示厉害。
冰倒: 用话把别人稳住。或指冷落别人,放在一边不理。
拽倒,拽味: 趾高气昂,不愿意出手帮助别人。看不起别人。
拢倒,椟(dou)盒子,椟盒盒: 把别人往笼子,陷阱里引。合伙骗别人的钱物。
挂倒: 不重用某人,让某人下岗,闲置不用。
上倒: 贿赂别人,给别人送钱物。如:把烟上倒沙!上烟。
悚倒: 胆子小,站在一边该做声而不做声,该行动而不赶快行动。
喷倒喷倒搞: 用很尖刻的话刺激别人,封住别人的嘴,不让别人发表其它意见。
捕(bu)倒,拐倒: 抓起来。
相倒: 停着,不动。打麻将时当上相公就叫相倒.
擂倒:逼着,抓紧办某事。阃倒:蹲在地上,樾在一个角落。
拣倒,捡倒:把你那套不中神,不切合实际的的理论收起来。
怪倒鬼,背时,背火:运气,手气都不好。
扯皮拉筋:扯皮,很缠人,搞不清楚。
算了,算了沙:到此为止,互相再不计较,不扯皮了。
过早:吃早餐,点子话讲的是早上干那个事。
消夜:吃夜宵,点子话讲的是晚上吃了喝了玩了以后再干那个事。
派:买单,付帐,请客消费。是那个事:差不多就行,是那个调调,指神通广大。
坯子坏了:习惯没有养好。
拣的当买的,花了一百块的:不想把东西还给别人。
钓鱼:坐着搀瞌睡。用钓鱼的方法在晚上钩别人的东西。偷东西的一种。
吹灯:把别人眼睛打伤了,或打瞎了。
吃蚕豆:嚼东西时被硬物品把牙齿磕了一响。用手叩一下别人的下巴让别人牙齿磕出响声。
吃花生米:被枪毙了。
占档:原指抢位置,现多指当保镖,站在老板旁边。包括守场子,照场子。
犯嫌:用语言和行为表现出很不服气的态度,气很大。
有板眼:有路子,有本事。
照直说,不为烫: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不算小气,胆子小,也不算冒犯。
打伙求财:和伙做生意,多指大家一起共同富裕,人人有份。
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大家都很有本事。
镝(di2)了它,镝断:把线扯断。
七不害人,八不害人,酒害人:喝酒容易误事。
要哭不得嘴瘪:正没有办法,没有台阶下。
骗你是地上爬的:发誓没有撒谎。
飞单,跳伞:不给钱,不买帐。
送到六角亭去:这人精神有点不正常。六角亭是武汉市精神病院所在地。
望倒,望倒搞:期望,迫不及待地想。
抱的儿子不心疼:无谓地瞎大方。
射垛子:推卸责任,把目标和责任推到别人那里。
膏趔子:使绊子,伸腿使别人摔跟头。
装赖:假装无能力。装穷而不想负责任。
发拖:委婉地提无理要求。
养血,养穴,养腰子:知道如何享受;很享受的事。
乎人:打人一个耳光。
混倒过:不怎么计较,凑合着过。
谈鬼,那谈鬼:没什么好说的。挺不错的。
没得么捞么:没什么油水可捞。
怄气:生气。
松一着眼,宽一板:对人或事不怎么追究了。给别人一点余地,一个台阶。
诈倒搞,诈倒裹:浑水摸鱼,不懂装懂。
翻洋,翻呛:抖狠,不服气,显得很不服气。
拿我们当点混:不认真对待别人,不负责人。
闹眼子:开玩笑,对某事不负责任。
空手套白狼:想做无本生意。打麻将时不带钱,或带很少的钱。
头都是疼的:不高兴,很烦,事情不顺利。
散了黄:就象散了鸡蛋黄一样,事情被弄糟了。
带采,武汉分类信息网,挂花:收了伤,流了血。
带彩,带点小彩:玩游戏时赌钱,赌点小钱。
凑(dou1)散房:合起伙来闹眼子,骗人。
阔心,阔腰子:开别人的玩笑,拿别人开玩笑。
照板:很买别人的帐。同意别人开出的苛刻条件。
办熄:使某人,某事搞不成。
下陡坎子:差别很大,让别人损失相当大。
脱不了糊,下不了地:下不了台,脱不了干系。
用锈刀子割:卖商品时赚了很多钱,狠狠地宰了别人一笔。
转弯:不再钻牛角尖,不再犟下去了。
接条:接受任务。
不接条:不接受任务和条件。
承(shen)托:承担责任。
定,定一顿:狠狠地打一顿。
搂一到:重新过一遍,复查一遍。
耍单边,挑单边:一个人,没有伴侣或伙伴。
来慌子:没有说真话。
上条:上烟。 上菜,会帐:付帐,收钱。牌桌上输了钱的人付帐。
上添:向领导打小报告,告同事的状。
醒倒媚,屁的屁气,媒地媒气地:在女士面前表现自己。
紧媚紧媚:磨磨蹭蹭。
Diang4,慢慢地Diang4:走得很慢,车子开得很慢。
打了瓦:错过了,没有能干成某事。
滑了丝:原指螺丝的丝扣磨坏了或水管水龙头漏水,关不紧。多指小便频繁,忍不住,
丢温,点温:放屁。
刺人:说话或穿着很让人受不了。
上山:武汉人死了以后一般都埋在山上,如石门峰或扁担山。把死人埋了才叫上山。
爬山:武汉人把女人的乳房当成两座小山。可想而知怎样做就叫爬山。所以出门游山时一般是不说上山和爬山的,一般只能说登山。
挂空挡:老婆(或老公)出门在外,晚上一个人在家没事干,干不成两个人可干的那个事。
服水,我服你的嘬,我识你的黑,我信你的邪:你真是让我服气,实际上是对别人不怎么服气。
昂,惊昂鬼叫:叫喊,大喊大叫,大惊小怪。
闷鸡子啄白米,肉闷到饭里头吃,闷倒怀里:独自享受或忍受一些事情不讲出来。偷偷享受,不做声。
有一腿: 和某人有暧昧或不正当的关系。
点拨: 开导开导某个不明事理的人。
抽条: 条,指身材,指短时间内长高长瘦。
紧螺丝: 提醒,强调某事。
情况: 小蜜,情人。
皮袢: 情况,情人,但多指主要为性事交往的男女
洗了睡: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心里冒得数(念sou):糊涂的意思,不知道轻重
糊鸡:糊涂蛋
掉得大:结局很悲惨
男将:男性
去(念ke)了回 :下课、完蛋的意思
老菜苔:菜苔是武汉特产蔬菜,但老菜苔吃起来就非常不爽。在武汉方言中,老菜苔用于形容年纪已不太年轻的女性,通常带戏谑口吻。
尖板眼:稀奇、古怪的东西
起篓子:发财,运气好
霉得象腐乳:在武汉方言中,把“暧昧的关系或行为”叫作“媒(念第二声)”。
菜:意指差劲和打败。同意词有“水、水货”。
苕、苕货:苕,俗话就是地瓜,武汉人用它指人脑死板不灵活。
抬庄:给人面子,帮着喝彩捧场的意思。
撮、撮虾子:指无正当的固定职业,靠东跑西颠打杂工取得钱财过日子。
挖地老壳(念kuo):指在马路上摆地摊的小贩。
过点细:不屑的意思。
定人:打人
头都是大的:形容遇到麻烦事、烦心事时的状态。
铆起、铆到:使劲的意思
麻木:人力或电动三轮车
挑瓜:裸体
带一脚:公共汽车还没有到站的时候,有人要下车,就让司机带一脚。
挑土的:指夜班出租车司机,通常是车主另找的人。
遣远点:离我远一点!
打糍粑:光膀子
扎心:恶心的
鬼款:乱说话,胡说八道
拐子:哥哥
蛮扎实:厉害,有佩服之意
丢弹子:骗人
翻锹(也可以说翻洋):对着干、使坏
家家:外婆
屁:小气
抖狠:想吵架,打架的意思
么板眼:怎么回事
六角亭出来的:神经病
夸(念第二声)也可以说呼:煽耳光
那谈鬼:那还用说!
岔巴子:多嘴多舌的人
拉瓜:脏

3. 买鸡,鸭心,豆腐皮什么意思

就是嘴硬。豆腐心就是。软。豆腐软。心软

4. 武汉方言和翻印

可以提。比如说武汉某句方言是什么意思?例如:
洗了睡
快完蛋了,赶快歇着吧。通常用于蔑视的口吻
例句:算了、算了,就你这水平,还不回去(念ke)洗了睡。

心里冒得数(念sou)
糊涂的意思,不知道轻重
例句:你心里冒的数吧,他你也敢动!

糊鸡
糊涂蛋
例句:你心里有点数沙,每天象个糊鸡。

掉得大
结局很悲惨
例句:我今天才是掉得大,钱包被偷了。

男将
男性
例句:亏你还是个男将,跟个女的去闹。

去(念ke)了回 :下课、完蛋的意思
例句:你上班还敢玩游戏,不怕老板捉到了去了回。

老菜苔
菜苔是武汉特产蔬菜,但老菜苔吃起来就非常不爽。在武汉方言中,老菜苔用于形容年纪已不太年轻的女性,通常带戏谑口吻。
例句:她都是老菜苔了,还打扮得象个妖精。

尖板眼
稀奇、古怪的东西
例句:他那里总有一些尖板眼,不晓得从哪里搞的。

起篓子
发财,运气好
例句:他昨天晚上起了篓子,牌桌上就他一个在和。

霉得象腐乳
在武汉方言中,把“暧昧的关系或行为”叫作“媒(念第二声)”。
例句:他们两个人霉得象腐乳。


意指差劲和打败。同意词有“水、水货”。
例句:你看,红桃K的某某某,打起球来简直就是一菜包子,水得一塌糊涂!

苕、苕货
苕,俗话就是地瓜,武汉人用它指人脑死板不灵活。
例句:他简直是个苕,这种话也去(念ke)信。

抬庄
给人面子,帮着喝彩捧场的意思。
例句:小张他们都来了,你又不来跟我抬个庄。

撮、撮虾子
指无正当的固定职业,*东跑西颠打杂工取得钱财过日子。
例句:我屋里隔壁的,下了岗,每天就在外头撮虾子。

挖地老壳(念kuo)
指在马路上摆地摊的小贩。
例句:几烦人呢,马路本来就窄,还尽是挖地老壳的!

过点细
1、细心一点;2、因对方得罪了自己而必须与其较较真,给点颜色看看,语含
不屑的意思。
例句:1、过点细沙,走路又不看到。2、你跟老子过点细,把老子搞烦了,把
你定一顿。

定人
打人
例句:兄弟,帮个忙,老五要找人把我定一顿。

头都是大的
形容遇到麻烦事、烦心事时的状态。
例句:头都是大的,明天就要考试了,我书连摸都还没(念mao)摸。

铆起、铆到
使劲的意思

麻木
人力或电动三轮车
例句:那远,还不如叫个麻木。

挑瓜
裸体
例句:这大了,还打挑瓜,又不怕个丑。

带一脚
公共汽车还没有到站的时候,有人要下车,就让司机带一脚。
例句:师傅,帮个忙,我拿到东西在,您家在前头拐弯的地方带一脚。

挑土的
指夜班出租车司机,通常是车主另找的人。
例句:他下了岗,在帮别个挑土。

遣远点
离我远一点!
例句:跟老子牵远点

打糍粑
光膀子
例句:太热了,蛮多人都打糍粑在外面晃

扎心
恶心的
例句:这种事情你也做得出来!几扎心嘞~~

鬼款
乱说话,胡说八道
例句:莫鬼款,刚才我还看了的。

拐子
哥哥
例句:我屋里拐子回了。

蛮扎实
厉害,有佩服之意
例句:伙计,你蛮扎实咧!

丢弹子
骗人
例句:莫跟老子丢弹子,我还不晓得你!

翻锹(也可以说翻洋)
对着干、使坏
例句:你再跟老子翻敲!

家家
外婆
例句:我家家住在汉口。


小气
例句:这个人蛮屁。

抖狠
想吵架,打架的意思
例句:你还敢跟老子抖狠!

么板眼
怎么回事
例句:这是搞的么板眼那?

六角亭出来的
神经病
例句:你象是从六角亭出来的。

夸(念第二声)也可以说呼
煽耳光
例句:老子一巴掌夸死你的!

那谈鬼
那还用说!
例句:那谈鬼,我做事你放心!

岔巴子
多嘴多舌的人
例句:那个人谁么司都跟别个说,象个岔巴子!

拉瓜

例句:一星期不洗澡,几拉瓜的人嘞!

腰子国拉
很隐蔽的地方
例句:他天天在外面晃,腰子国拉的地方都晓得。你黑我
意即你吓我。此处黑读核之2声。"黑"同"吓"。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与此关联的还有歇后语:非洲伢的爸爸—黑(吓hé)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黑(吓hé)老子一跳
挑土
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撮虾子
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冇(音同“冒”)戳出么名堂";
擂肥
"肥",是指身上有几个钱的人;
"擂",更确切说应该是累,是积累的意思;这里指打的意思,以打为威胁。
"擂肥集团"意思就是说流氓集团同时向很多的身上有钱的人收刮,一次不多,对一人也不多。但积累起来就很多了。"擂肥"就是指这样的一种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抢劫。您明白了吧?但愿你不要成为"肥"。
擂肥现常指外面的一些不良少年抢中小学生身上的钱,也叫“洗钱”.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20 汉腔里,形成了三大方言特色:
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找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即便是武汉的近邻荆门等地区,卷舌音都相当厚重。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武汉语音中可以清楚分出五个声调,可是没有轻声。而是在三声调旁边加了一个调,比如“污、物、武、吴、误”这五个字的字音,武汉话区分的非常清楚,在北方话里,“武吴”分不开。音阶多可以使得音色丰富,可是没有轻声调,又使得语音过硬,。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经典武汉话,一学就会
一、 称谓常用语
1.老特 (=爸爸)
2.老俩 (=妈妈)
3.拐子 (=哥哥)
4.外外 (=外甥)
5.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6.老亲爷 (=岳父大人)
7.老亲娘 (=岳母大人)
8.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有个老几“
9.麻木 (=人力三轮车)
10. 扁担 (=挑夫)
二 、生活常用语
1.蛮扎实 (=厉害)
2.苕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赤巴 (赤裸上半身,多用于男性)
8.打挑瓜 (全裸)
9.条举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笔”)
12.灶妈子 (=蟑螂)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11 11:31 三、聊天常用语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冇,音同“冒”。)
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7.喔涩 (意思同上,“喔“读2声)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
10.豆里 (=里面)
四、吵架常用语
1.你莫跟OOXX“翻"。 (意:你不要惹我。“翻”:招惹,反对,对着干)
2.OOXX“呼"你两哈的。 (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4声)
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2声
4.你要“么样”(唦)? (意:你想怎么样? ;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很脏的骂人话,含义和用法类似于“你他妈的”)
7.谍务 (=故意地)
8.心里冇得数 (=心里没有数。“数”读作“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OOXX等倒起...)
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
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楚”、“这题目满裹人”
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敲死(=(广州话)衰人)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 (=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U>嘀哆(dí ō )</U> (=罗里罗唆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
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chà)巴子 (=多管闲事)
25.检倒(jiǎndǎo)(=收起来,不要这样了)
形容词
屁 pì 小气
刮气 guì'qì 帅
裙 diào 强(多用作感叹)
喝 hēi(一声)非常

5. 武汉方言文化有那些

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和赣语区。武汉话,属西南官话武天片,有武汉老城区方言和新城区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汉三镇老城区的方言。包括武昌地区北至积玉桥,南到武泰闸,东至宝通寺(及关山地区),西临长江以司门口为核心的地区以及汉口铁路内城区和汉阳鹦鹉大道建港以北,汉阳大道七里庙以东片区。在建国之前,武汉三镇之间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词汇和语调不完全一致,有细微差别,建国之后,三镇往来互通,三镇老城区方言几乎已完全相同。
中文名
武汉话
外文名
Wuhan Dialect
使用地区
武汉及其周边地区
语 系
汉藏语系-西南官话-武天片
目录
1 简介
▪ 汉腔汉调
▪ 三大特色
2 理论研究
3 变调现象
4 常用口语
▪ 你吓我
▪ 闹眼子
▪ 挑土
▪ 撮虾子
▪ 起篓子
5 形成原因
▪ 称谓常用
▪ 吵架常用

简介
编辑
根据中国社科院《中国语言地图集》和《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所做的归类,湖北方言分为三区,即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和赣语区。武汉话属于西南官话区。[1]
西南官话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的绝大多数汉语地区。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许多武汉人在外地,一开口说武汉话,就容易被误认为是四川人。
其他属于西南官话的湖北城市还有,荆州、襄阳、十堰、宜昌、恩施等;而属于江淮官话区(楚语)的有:黄冈、孝感、黄石等;属于赣方言区的有:赤壁、咸宁、大冶等。
方言片区的划分,主要是基于语音的共性特征,比较特殊的语音和地域的整体性这三点。[1]
“武汉人不讲武汉话讲么事咧?”武汉人说武汉话天经地义,很少有人会去追问武汉话的起源。其实,武汉话是漂在长江里、系在码头上的,它在三镇贩夫走卒的肩膀上晃荡,随着武汉商业的兴旺而发扬光大。

汉腔汉调
武汉话,属西南官话武天片,有武汉老城区方言和新城区方言之分,其中最正宗的是武汉三镇老城区的方言。包括武昌地区北至积玉桥,南到武泰闸,东至宝通寺,西临长江以司门口为核心的地区以及汉口铁路内城区和汉阳鹦鹉大道建港以北,汉阳大道七里庙以东片区。在建国之前,武汉三镇之间方言也有所不同,有些词汇和语调不完全一致,有细微差别,建国之后,三镇往来互通,三镇老城区方言几乎已完全相同,被汉口话所统一。青山区、洪山区方言武汉话中普通话的成分更强。各新城区与武汉主城区的语言略有差别,但是大体上与武汉话相同,因此很容易的互相沟通。其中黄陂话差一点被法定成普通话,有人用汉腔来编排电视剧,有人在挖掘武汉调曲艺,其心在于与时下流行的津腔川调一争高低,捍卫本土的方言文化。
北方寒冷多风沙,说话时口型不宜太大,因此语音中多卷舌,鼻音重;四川多山,山上山下喊话,要着力提高语言尾音,更有山体回声,悠扬委婉;江南气候宜人,说话时可以细声慢语,不会有语言障碍。
武汉当年是湖区,多数人必定靠湖而生,采摘莲藕摸些螺蚌,男人划着木筏下湖,女人烤熟了一只野鸭,会对着湖面喊叫:“回来奇楼(吃肉)……”,率直响亮。

三大特色
没有卷舌音。和北方大量的卷舌音相比,武汉语音中几乎找不到:zh、ch、sh、r这些卷舌音,
没有卷舌音的结果使得语音过于裸露,少了一些修饰。
前鼻音和后鼻音分不清。武汉话里,“陈程”不分、“身生”不分、,“真争”不分。

理论研究
编辑
所谓五度标记法,就是按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设计原意和国际音标的规定,用类似于音乐的do·re·mi·fa·so的五个音高(及五度)来表示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据理论证明,5度已经足够表示所有声调语言的声调变化。因此,此处给出武汉话的五度调值及其与普通话调值的对照表,以方便对有兴趣者对武汉话的学习。


武汉话

普通话

阴平

45

55

阳平

12

35

上声

21

214

去声

15

51

但是请注意几点:①此处的调值系单读调值,多字连读时会有变调现象,后面将会讲到。②武汉话作为官话里的一个分支,具有明显的官话特征,即只有“三声”—平声·上声·去声,相比与中古汉语少了入声,不过这里的三声不是说这有三个声调,因为平声分出了阴平阳平两个声调,所以仍然是四个声调。所谓入声,就是有以-k·-p·-t为塞尾的音节,是因为武汉话隶属的西南官话有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入派阳平,后面将会详细解说。③所谓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就是指官话(如普通话)里的一二三四声,武汉话学习者可以将其与普通话一一对应然后改变发音调值即可,不过由于入派阳平的存在,并不是能够完全对应的,这也是武汉话的特色所在。

变调现象
编辑
所谓变调现象,就是指声调语言中的由调音节在一定情况下发生音调变化的情况,如我们都知道的普通话中存在两个三声(上声)连续时前一个三声念二声的现象(严格来说是变调为24·214,和35·214有区别)。武汉话中也有这个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
①上声变调
与普通话的上声变调类似,武汉话的上声也存在变调,但规则不同:
只有上声字单读或者在语言停顿的末尾,它才保持原调;其它情况均变调为22.
例:你洗了澡冇?&我已经洗了澡,你咧?
前一句中的“澡”字,由于在句中,故变调为22,而后一句的“澡”保持原调,即21.
这个变调的变化幅度不明显,造成很多人在学习武汉话是出现声调方面不地道的现象,但地道武汉话母语者,则很容易区别这两者的区别。
②调化阴平
这种变调是普通话中没有的,它的规则如下:
1.叠词的称呼
如“爸爸”“爷爷”“浩浩”“婷婷”等叠音的称呼词中,第二个字一律变为阴平声,即一声;但若两字原调为上声,可变可不变,如“奶奶”“姐姐”。
2.习惯的变调
这类词没有规律,需记忆,亦为第二个字改念阴平。此处进行一定总结:
屋里 角落 得罗 姑娘 麻木 笤帚 里面
这个现象很类似于北京话或普通话中的轻声现象,因此语言学家推测这是由于在清朝时受满语影响造成的。
入派阳平现象
由于入声的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全部转为阳平(二声)的现象。这是西南官话特有的,而其他官话如北京话或普通话中,古入声字转入其它各各音调,因此有很多武汉话,普通话异读(即不能一一对应)的自出现。此类字无任何规律,需记忆,但对于母语为现今仍保留入声的粤语,吴语,闽南语,客家话等的武汉话学习者来说,就很容易了,因为只需要把入声字全部念为阳平即可。这类字数量极其多,本文列举一些常用字,更详细的可以自行网络一下“入声字大全”。
数字里有:一,六,七,八,十。
常见物品:物,屋,笔,轴,竹,肉,雀,药,月,力,粒,客,脚
常用动词:得,乐,觉,没(沉没),接,
颜色:黑,白,绿。
助词:别,不,皆,
其它:叔,薄,落,
(备注:“,”表示没有列举完“。”表示该类列举完全)
(以后将会推出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包括武汉话特殊的声韵母问题和特殊的语气助词问题)

常用口语
编辑

你吓我
这是时下武汉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与此关联的还有口语:非洲伢的爸爸—吓(hé)老子;非洲爸爸跳绳子—吓(hé)老子一跳。

闹眼子
源自武汉话,黄陂话。眼子,闹眼子,两个词是有区别的,眼子,本身是指的一件事,准确来说是一件已经不被人相信的事。而闹是动作是指已经在做了。闹眼子的含义大为广泛,但总的来说可以归结出两种含义:一种是不诚信、欺骗;另一种是胡闹、瞎闹。根据这两种意思我们可以得出,所谓眼子是指一切不诚信、欺骗和瞎胡闹所存在的结果与事实。而闹眼子是指造成一切不诚信、欺骗和瞎胡闹所存在的结果与事实的行为。注意,闹眼子是一种行为,闹最终的结果是眼子。另一说法则是由一着名的山寨版配音的恶搞影片出名。经常涉猎网络的网友应该看过一部经典的黄陂话恶搞片《无间道黄陂话版》。

挑土
暂时代替某人做某事。来源于麻将。因为打麻将又称 "修长城",打麻将手气不好时让人替打几把,好像帮人家挑土一样。后来又扩大到"的士"司机的换班以及帮人做事了。

撮虾子
指偶尔赚点小外快,撮(或戳),相当于北京话的"捣斥"或广州话的"炒耕",如:"戳来戳去冇(音同“冒”)戳出么名堂"。

起篓子
撒网捕鱼后,起网时捞起很多鱼。形容一下子发财了。

形成原因
编辑
现今的武汉话是在古代汉阳府官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吸收周边迁来居民的方言而形成的不同于原先汉阳官话的方言。“上古时代的楚国语言,经过动乱和移民,融进了北方语。而到明代初期,汉江改道,汉口从汉阳分离出来,名为汉口镇,并崛起为新兴码头,但仍从属于汉阳府管辖,内部通汉阳官话,汉口镇交通的便利迅速吸引周边地区的人们来此经营、定居,逐步形成了以汉阳官话为基础、融进周边移民语言成分、具有独特色彩的汉腔。至上世纪40年代末,三镇合一,原来的方言内部的差异逐步缩小,形成基本统一的武汉话。

称谓常用
1.老头[te,发音为第二声] (爸爸)
2.姆妈=老娘 (妈妈,"木"带鼻音)
3.拐子 (哥哥)
4.侨资(朋友)
5.外外 (外甥)
6. 伙介(伙计,朋友)
7.舅辫子(=妻子的弟弟)
8.老亲爷 (=岳父大人)
7.老亲娘 (=岳母大人)
9.老几 (=人,常与“个”连用。如“那个老几才是过瘾”,“有个老几”。
10.麻木(=人力三轮车,另有嗜好的意思:例如酒麻木,形容饮酒成瘾。)
11. 扁担 (=挑夫)
12.儿子(自己的儿子)
13.姑娘(自己的女儿)
14.儿子伢(男孩)
15.姑娘伢(女孩)
16.娘娘(亲叔叔的老婆,发音一声,边音liang)
17.的哥(男出租车司机)
18.的姐(女出租车司机)
生活常用
1.蛮砸实 (=厉害)
2.苕七哈胀 (=猛吃很多东西)
3.条子 (=身材)
4.胯子 (=腿,胯读3声)
5.灵醒[ 醒去后鼻音xin,发第三声] (=整洁、好看,也有聪明之意)
6.称透 (=整洁,好看之意,“称“读1声,“透“读3声)
7.打磁巴 (赤裸上半身,多用于男性)
8.打挑夸 (全裸)
9.条居 (扫帚)
10.浮子(毛巾\抹布等)
11.滋 (=擦,如橡皮擦叫做“滋皮”)
12.灶妈子 (蟑螂)
13.奏(做)
14.六,肉,绿(这几个音的词,都发"楼"的音)
15.灰面(面粉)
16.拉刮(脏)
17.国拉(角落)
18.抖狠(逞强)
19.闹眼子=闹醒黄(瞎胡闹,走过场)
20.撮白(撒谎骗人)
21.板沙(闲不住)
22.板(动)
23.发抛/装精(类似于装B)
24.造业(可怜类似)
25.搓格子(搓澡,格子是指死皮)
26.提提(跟班)
聊天常用
1.么斯(什么)
2.冇得(=没有。准确地说,冇,音同“冒”。)
3.是说唦 (=表示赞同)
5.耍拉 (=麻利)
6.铆起/铆倒 (=一个劲儿地、努力地干某事)
7.喔涩 (意思同上,读作"哦丝")
8.是/不是那个事 =(①是/不是那回事; ②像/不像样)
9.晕 (=慢性子,一般指做事)
10.豆里 (=里面)
11.紧搞个么斯唦(=表示一直在干么件事)
12.克鸟冇(=去了没)
13.敌到(=抓到)
14,谁哪个(无论是哪个人)
15.谁么斯(无论是哪个东西)
16.贼(聪明)
17.板眼(本事)
18.昂(叫,喊)
19.非洲人滴爸爸跳高{吓[黑](武汉话中"吓"发音同"黑")老子一跳}

吵架常用
1.你莫跟OOXX“翻"。(意:你不要惹我。“翻”:招惹,反对,对着干,OOXX)
2.OOXX“呼"你两哈的。(意:要打人了,而绝不是叫人。哈读2声)
3.你不识“黑”是吧? (意:你是不知道我的厉害吧?。黑读核3声
4.你要“么昂”(唦)? (意:你想怎么样? ;你是不是想打一架?)
5.苕头日脑 (=很笨)
6.板马日的 (很脏的骂人话,含义和用法类似于“你他妈的”;“个板马”意思类似语气较轻,更为常用)
7.叠误 (=故意地)
8.心里冇得嗽 (=心里没有数。“数”读作“瘦”。常用于①识时务者为俊杰; ②跟OOXX等倒起...)
9.弯管子 (=很蹩脚,极不正宗)
10.搞么斯唦 (=搞么名堂唦;你想干什么)
11.搞不清白 (搞不清楚,或指头脑不清醒)
12.裹筋 (=纠缠不清或理不顺。裹=搞或复杂的意思,如“裹不清楚”、“这题目满裹人”
13.扳沙 (=不停地动)
14.拷死(拷同敲,敲打,敲死)
15.翘胯子 (=①翘二郎腿 ②呜呼哀哉)
16.不中神 (=不行了)
17.鬼款/瞎款 (=胡说、乱讲)
18.翻翘 (=不服气,“翘”读1声,也用“扳沙”的意思,如长辈警告小孩子说“你莫带那里翻翘哈”)
19.德罗 (=得意,“德”读3声)
20.掉得大(=出丑、吃亏)
21.掉底子 (=丢人)
22.嚼叽/嚼腮/<U>;嘀哆(dí ō)</U> (=啰哩啰嗦烦人得紧,三词大意相似)
23.蛮扎得 (=喜欢乱嚷嚷)
24. 岔(cà)巴子 (=多管闲事)
25.检倒(jiǎndǎo)(=收起来,不要这样了)
26.扯皮(吵架,打架)
形容词
词汇汉语拼音释义 例句
屁 pì 小气
刮气 guaqì 帅
裙 diao 强(多用作感叹)【三声】
喝 hē (一声)非常
聊撇(liaopie)(用普通话解释,大概就是简单一点,直接一点的意思)【撇读成一声】
武汉人都是活雷锋(用武汉话读,挺好玩的)
老张开车克武汉——擂鸟!
肇事司机抖过狠——闪鸟!
多亏一过武汉伢,
送克医院钌五针— —好鸟!
老张丢他两活烟,牌子怀鸟他不要,
他说—— 我们乐滴都是武汉人,
我们乐人讲胃口滴很,
我们乐滴冇得乐种人,
擂鸟人那兴抖狠。
我们乐滴都是武汉人,
我们乐滴麻孟多滴很,
我们过早都七热(音同“乐”,读3声)干面,
我们抽烟只抽 “黄鹤楼“!
拐子,借过火~~!

*** 动 词 ****
过克 冒得 不晓得/找不到;奇饭咽菜;过早 宵夜;拉希 喔尿(sei)喔耙耙
赫得一噻(吓一跳)喔斯的昂 嚎丧 死尔的得 卯得搞 嘎得搞 顶得搞 鬼搞 紧搞
玩朋友 有情况 撩她(逗)豁她(哄)屁倒她(宠)呕她(气)阂她(咯吱)咔她(掐)
抖狠 抬杠 纠筋 结根 骗赖 犯嫌 服卓 嘎事 亡命 找歪 以歪就歪 搓反梭子 希皮流水
窟到地哈(蹲)捅到荷包逗里 闪侉子 擂脑壳 挝一脚(zhua) 呼一巴掌 夯一棍子
哒哒一高(摔一跤)咖过克(跨过去)扎开(敞开)学冰棒(xuo吮吸)过不得(同情)
翻扬 翻眼陋吼;闹醒惶 醒到媒;嘴劲 瞎款 款鬼话 嘀嘀嗒 嘀多 嚼牙腮 炒宪饭
装啧 装濑 装佯 装闪 装抛 抛闪 吊妖 要味 讲胃口 钌几针 厥几针 趋几针 欣莫规矩
酣吃哈睡苕长肉 臭屁懒耳得 洞庭湖里吹喇叭 我才是不信你的个邪咧
**** 形容词 ****
有板眼 有哈数;拖脖子 扬天神;好吃佬 懒居;屁鸡油子 姨娘;万金油 搅屎棍
琛透 玩味 俏皮;滥约 栽卓 爷乌;汀头 差火;啰粘 耍拉;闹哟 闷鼓子
林醒(净)拉瓜(脏);韩(咸)塔(烫)摁(硬)
拐(坏);楼(鲁莽);拽/吊(酷);衩(开放)衩得搞;插(多嘴多事)插巴子
敖(厉害)怀(差);贼(聪明)苕(傻);狠(猛)赖(弱);苕货 怀货 赖货
苕头二脑 苕得不汀进 苕脱了节 糊米酒 哈巴子 懂懂呛(tiang);个板马养的……
像个尿灯(sei)流鼻涕嗒涎 瘦脊骨勒子 嘎生半吊子 斩板(义气)八万(摆架子)
穷得发吼 尖屁货 抠屁眼吮指甲 揢斤卡两 得罗不过(得意)蒙扎了的(愣)毛金火辣
歪七唆八 撒到俄国二 黑漆妈曲 乌漆妈黑 光门(只)随么斯/哈寺(都)
蛮窝心 蛮淘神 蛮磨人 蛮扎实 蛮造爷 蛮过瘾 蛮须服 蛮享福 蛮养血
参考资料

6. 网络语嘎嘎板正的意思是什么

有两种意思,分别是:

1、嘎嘎板正的意思是最好的最棒的,说人嘎嘎很板正大概是说人长得很好,板正通俗点说就是像板子一样正,用来形容人五官端正。

2、一般来说,南方人尤其是广东香港那边是正点漂亮的意思,但北方这边基本差不多都是正直正派正义的意思了。

嘎嘎是方言(部分地区):

1、莱阳南部方言(许多胶东地区亦有使用),指的是鸭子这种动物。

2、蒙古语,嘎嘎是漂亮的意思。

3、藏语,嘎嘎翻译为亲爱的

4、四川方言川渝地区或者西南官话地区,外婆或外公的意思,念一声。四川、重庆东北、中西部与“肉”的【朒朒】同拼音字母声调不同,【朒朒】【gǎ gǎ】三声,嘎嘎【gā gā】是平声。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嘎嘎

7. 土话老公鸡打油是什么意思

老公,鸡打油的意思就是说胡搅蛮缠,这是一种地方方言,其实也中歇后语

阅读全文

与武汉方言鸡油皮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0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1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9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1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0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