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切削油来源与类型都是什么
(1)纯矿物油:使用煤油、柴油等轻质油料和全损耗系统用油等低粘度润滑油,其中轻质油主要用于铸铁件的切削和珩磨及研磨加工,有利于铁粉和砂轮灰的沉降。纯矿物油成本低、稳定性好,对金属不腐蚀,使用周期长。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有少量的切削油漏入齿轮箱、轴承和液压系统中或部分润滑油漏入切削油中,也不致影响机床性能。但纯矿物油由于不含润滑添加剂、润滑效果差,承载能力低,一般只适用于轻负荷切削及易切削钢材和有色金属的加工。对于要求低温流动性好的切削油,可用聚烯烃等合成油,其凝点可达零下三十摄氏度,但价格较贵。
(2)脂肪油(或油性添加剂)+矿物油:脂肪油曾被广泛用作切削油,一般用作精车丝杆、滚齿、剃齿等精密切削加工,常用的有硫化棉籽油、硫化猪油等。脂肪油主要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对金属表面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其缺点是易氧化变质,并在机床表面形成难以清洗的黏膜(即“黄袍”)。脂肪油也可按一定比例(约10%~30%)加入矿物油中,以提高矿物油的润滑效果。但由于脂肪油为食用油,货源较少,近年来逐渐被油性添加剂所代替。
(3)非活性极压切削油:由矿物油加非活性极压添加剂组成。所谓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是指切削油在100℃、3h的腐蚀试验中,铜片腐蚀在2级以下(中等程度均匀变色)。这类切削油的极压润滑性好,对有色金属不腐蚀,使用方便,被广泛用于多种切削加工工艺。
(4)活性极压切削油:由矿物油和反应性强的硫系极压添加剂配制而成。这类切削油对铜片的腐蚀为3~4级,对有色金属有严重腐蚀。他有良好的抗烧结性能和极压润滑性能,可提高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刀具的使用寿命,对刀具积屑瘤有强的控制能力,多用于容易啃刀的材料和难加工材料的切削。
Ⅱ 常见的切削油种类都有哪些
1、纯矿物油:使用轻质油和全损耗系统油,其中轻质油主要用于铸铁件的切削及衍磨及研磨加工,有利于铁粉的沉降。纯矿物油成本低、稳定性好,对金属不腐蚀,使用周期长。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有少量不锈钢切削油漏入齿轮箱、轴承和液压系统中或部分润滑油漏入不锈钢切削油中,都不致影响机床的使用性能。但纯矿物油由于不含润滑添加剂、润滑效果较差,承载能力低,一般只适用于轻负荷切削及易切削钢材和有色金属的加工。对于要求低温流动性能好的切削油,可用聚烯烃等合成油,其凝点可达-30℃以下,但价格较贵。
2、脂肪油(或油性添加剂):脂肪油曾被广泛用作不锈钢切削油,一般用于精车丝杆、滚齿、剃齿等精密切削加工,常用的有菜籽油、豆油、猪油等。脂肪油主要由脂肪酸甘油酯组成,对金属表面有强的吸附性能,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其缺点是易氧化变质,并在机床表面形成难于清洗的粘膜(即“黄袍”)。脂肪油也可按一定比例(质量分数,下同约10-30%)加入矿物油中,以提高矿物油的润滑效果,但由于脂肪油为食用油,货源较少,近年来已逐渐被油性添加剂所替代。如15%的精密切削润滑剂+85%矿油,摩擦系数可达到菜籽油的水平,用于精车丝杆、插齿、刨齿、拉削等均获得良好效果。
3、非活性极压切削油:由矿油加非活性极压添加剂组成。所谓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是指切削油在100℃、3小时的腐蚀试验中,铜片腐蚀在2级以下(中等程度均匀变色)。氯化石蜡、磷酸酯、硫化脂肪油等属非活性极压添加剂。这类切削油的极压润滑性好,对有色金属不腐蚀,使用方便,被广泛用于多种切削加工。
4、活性极压切削油:由矿物油和反应性强的硫系极压添加剂配制而成。这类切削油对铜片的腐蚀为3-4级,对有色金属有严重腐蚀。它有良好的抗烧结性能和极压润滑性,可以提高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刀具使用寿命,对刀具积屑瘤有强的控制能力,多用于容易啃刀的材料和难加工材料的切削。
5、复合切削油:由矿物油+油性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配制而成。使用油性添加剂如高级脂肪酸、脂肪油等,能在金属表面产生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形成一个分子膜吸附层,可降低切削时的摩擦阻力,但这类添加剂只有在较低的温度时才有效,当温度高于200℃时,极性化合物产生解吸和分解而失去润滑作用,这时需要由极压添加剂发挥作用。同时含有油性剂的硫、磷、氯极压添加剂的复合切削油,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润滑状态。
Ⅲ 切削油的技术参数
型号 粘度@40℃ cSt 闪点 颜色 适用材料 说明 15 170 棕色 铁、合金钢、不锈钢高镍钢、模具钢等黑色金属 透明深棕色,含多量极压添剂,低油雾、具良好渗透冷却性。适用各种高硬度金属于深孔鑚、枪鑚、攻丝、拉削等重负载及高速切削加工。该产品不适合铜加工。 32 196 深棕色 铁、合金不锈钢、高镍钢、耐热钢等黑色金属 含多量高活性极压剂,专用于难切削金属的重负荷加工,提供极佳的产品表面光洁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适合高硬度金属的多工序加工,用于自动车床及加工中心。 17.5 185 淡黄透明 铸铁、不锈钢、合金钢、高低碳钢、高抗力钢 是一种由深度精制基础油调制而成的油性切削油,含有非活性硫及氯极压添加剂,适用与多种材料的高速切削,鑚孔、攻丝、拉削、拉扎、滚齿及刨齿等加工。 31 198 浅黄透明 铸铁、不锈钢、合金钢、高低碳钢、高抗力钢 是一种由精制矿物油及非活性硫、氯极压添加剂调制而成的油性切削液,适用于多种材料的攻丝、鑚削、铣削、车削、等加工。 22 183 浅黄 铁、合金钢系不锈钢、耐热铜、工具钢、铜合金、铝合金、铝等 浅黄色透明、低油雾、环保配方、不含硫/氯类添加剂,对有色金属无腐蚀,并对铁类金属有1-3个月的防锈。专利技术,对铜、铝及不锈铜、碳铜均有极佳效果适中粘度,可同时用于液压/道轨/齿轮润滑,用途广泛。 14 185 微黄 镁、镁铝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碳钢 专为镁铝、铜等及有色金属而设计的专用切削油,含特殊添加剂,杜绝镁合金加工中的火灾隐患,并防止有色金属氧化。低气味,低粘度,低油雾。 5 130 浅黄 铸铁、碳铜、合金钢、黑色及有色金属 不含硫和氯,极低粘度,快速散热及冲洗功能,防止铁屑粘附在砂轮上,并具有出色的防锈功能。优异减磨性能,推荐用于多种材质的研磨和高精密度的研磨加工。 32 198 浅黄 所有金属 新世纪最新科技,系采用纳米技术合成的百分百耐极压抗磨添加剂,浅黄透亮,无速激气味。可与任何油品相溶。 不含硫、氯成份,对任何金属无腐蚀,对人体无影响。 以1-10%的比例添加在切削油、齿轮油、发动机油、液压等中,可以使油品的抗磨抗压极压性能成倍提高。
Ⅳ 油基切削油的基础油,应该用什么油
油基切削油的基础油都是矿物油,国内大油田的产品都可以使用。
在水基切削液中的微乳化切削液已经可以使用植物油来作为基础油了,比矿物油还要好。
Ⅳ 切削油可分为哪些类型
国内外对于切削油分类,研究制定了许多方法,目前看来都有一定的缺陷。切削油按组成分类,是一个传统的分类方法,也是一个在实际中客户容易掌握和接受的分类方法。切削油的品种繁多,作用各异,但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即油基切削液(即金属切削油)和水基切削液。
油型仍可分为普通型切削油(也称复合油)、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活性极压切削油三种。
水型可分为乳化油(可溶油、乳化液)、半合成液(微乳液)、合成液(化学型切削油或无油切削液)三种。
普通型切削油的主要成分是矿物油,为改善其性能往往加有防锈、抗氧等添加剂并与各类动植物油复合使用。脂肪的复合量一般为5-20%。(有时也可用合成脂取代部分脂肪)。
极压切削油是在普通型油中加入一定量的含S、P、CL等元素的极压剂所得的切削油。
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是未加含S等极压剂的的切削油。
乳化油是由切削油及乳化剂、偶合剂、杀菌剂等所组成的。乳化油在使用时需加水稀释。稀释后的工作液呈乳白色(称为乳化液)。加水前的乳化油称为油基(也可称可溶油)。
半合成液与乳化油的区别是其油基中含有较多的乳化(表面活性剂)、防锈等添加剂,较少或甚至完全没有矿物油,同时还加有相当数量的水和水溶性添加剂。油基经水稀释成工作液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这是因其油相的液滴较小所致)。有些半合成的工作液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由透明状变为不透明的白色乳化状(这是因为其中的乳化剂被吸附在切屑上逐渐被带走,他状液的颗粒也由小变大所致)。
Ⅵ 什么是非活性极压切削油
非活性极压切削油:由矿物油加非活性极压添加剂组成。所谓非活性极压切削油是指切削油在100℃、3h的腐蚀试验中,铜片腐蚀在2级以下(中等程度均匀变色)。这类切削油的极压润滑性好,对有色金属不腐蚀,使用方便,被广泛用于多种切削加工工艺。
Ⅶ 油性切削油与水溶性切削液都有什么区别
一、水溶性切削液
水溶液是以水为主要成分的切削液。水的导热性能和冷却效果好,但单纯的水容易使金属生锈,润滑性能差。因此,常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防锈添加剂、表面活性物质和油性添加剂等,使其既具有良好的防锈性能,又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在配制水溶液时,要特别注意水质情况,如果是硬水,必须进行软化处理。
基本特质:(1)良好的冷却性和清洗性,保持机床和工件的清洁,减少粘性物残留;(2)环保配方:不含氯、三嗪、 二级胺 、芳香烃 、亚硝酸钠等对人体有害成份,对皮肤无刺激性,对操作者友好;(3)排油性配方具有良好的沉屑性,提供切削屑及切削细分的快速沉降,维持系统清洁及容易清洗排除污染物,浮油很快在切削液的液面上完全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