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么分辨羊脂玉的真假
羊脂玉的鉴别要点必须满足五个方面,即质地纯、结构细、水头足、颜色羊脂白、油性重。
1、质地纯
羊脂玉中透闪石矿物含量达到99%。羊脂玉存在于围岩蚀变最完美的地段。围岩蚀变形成了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透闪石岩三种岩相,羊脂玉就赋存于透闪石岩岩相中。羊脂白玉硬度为6~6.5,仅次于翡翠,韧性和耐磨性确是玉石中最强的,质地致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
2、结构细
羊脂玉中透闪石呈显微纤状变晶结晶及成集合体,在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下可对透闪石结晶粒度进行测定,羊脂玉中透闪石纤维状长度(纵向)0.033-0.01mm,宽度(横向)0.0006-0.001mm,这些显微纤状、绒毛状、毡状透闪石晶体互相交织在一起,组成绒毛状结构、毡状结构、交织结构。
3、水头足
水头、灵地都是玉石透明度的称谓,在透闪石玉中常从厚度2mm为标准,白玉在这准则中呈现半透明—不透明,羊脂玉的水头足说明呈现半透明状。
4、羊脂白
羊脂白不是纯白,不是瓷白,而是带有油脂光泽的白,最好的羊脂玉在白色中微微透一点点粉色调的白,其次是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黄色调的白,质地弱的是在白色中微微透一点点青色调的白,质地最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浅灰色调的白。
5、油性重
羊脂玉在人们手掌中不断的触摸过程中,自而然之,在玉石表面产生一种“油性”感,在一些和田细白玉中也有此现象,当羊脂玉坠于水中,提起玉体,可滴水不粘,因此油性重的羊脂玉绵性也特好,所谓绵性,也就是韧性。
(1)玉石包装袋内的油性东西是什么扩展阅读:
羊脂玉的保养
1、避免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完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剂。对于严重污染的旧玉可到生产、清洁玉器的专业公司用专业的超声波清洗保养。
3、玉器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4、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度。翡翠、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带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玉器阳光暴晒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尤其是水晶、玛瑙等受到高热会发生爆裂,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过于干燥的环境容易使水分蒸发,从而损害玉的品质。
㈡ 请各位看看这个是新疆和田玉吗因为是快递来的,为什么镯子还用塑料袋包了,镯子上面一层油
你这个没有附带图片。要是像你说的快递过来的,用塑料袋包着很正常,但是镯子上面有油就是不正常了。因为这个真正的玉石需要人佩戴。用人体的油养玉,所以这个我觉得你说的就不是新疆和田玉
㈢ 玉石油性是什么
玉石在佩戴过程中会吸收人体皮肤上的油脂,使玉石看起来更加润泽
㈣ 和田玉的油性是什么意思
和田玉最大特点是温润而泽,其表面泛油润光泽而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其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其实这是光学上的一种“漫反射”现象,平行的光线射到和田玉器的细微又凹凸不平的表面,导致反射光弥漫地射向四面八方。优质和田玉的单个结晶体半径较大,结晶体与结晶体之间结合部分作用力远没有结晶体内部作用力大。通俗一点就是颗粒度大,韧性强。所以切割抛光等过程后,就造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而恰恰是这种颗粒度,对光的漫反射造成一种高雅而特殊的油脂光泽的感觉。结晶体半径再小一点,就会泛玻璃光泽,再大一点,则会显蜡状光泽。而其他像硬玉翡翠、单结晶体如水晶等,或结晶体小,或韧性差,在加工后,表面对光线会形成镜面反射,就会泛玻璃光泽。
㈤ 和田玉为什么会油油的
和田玉质润泽细腻,若有“油性泛出”则很可能是人为泡油导致。
和田玉的光泽属于油脂光泽,它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泽就越强。
通常情况下,光线照射到玉石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由于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矿物颗粒组成的集合体,矿物颗粒间的缝隙及颗粒大小不同致使进入玉石的光发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从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质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泽:弱于玻璃光泽、强于蜡状光泽的油脂光泽,即视觉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时候,用餐巾纸擦拭玉体,确认无油腻方可细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转动和田玉仔细观察玉面反射光泽,就可以看出是强油脂光泽还是一般油脂光泽,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泽。
所谓和田玉的“脂粉”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凝脂度。和田白玉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泛青,羊脂玉则泛黄、泛粉。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看着就像块羊油,密度高、色纯,羊脂表现的不仅仅是白度,还有脂粉,没有脂粉的白度,只是羊脂白,不能称为羊脂玉。而像青海和俄料都比不上和田,子料的脂粉度都比山料或者山流水料高。脂粉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肉)冻状脂、凝脂、像鱼冻、荔枝肉,还有像牛奶、奶酪、奶油等,往往是粉状脂的表现。
和田玉的特征之一就是油性。有的看上去干的,玩久了会出油,有的看上去油的,玩久了会干。决定油性首先是看料子的结构。很多好子料,并不一定用皮和毛孔来证明他的身份。就像一团面粉,山料是加了一杯水,揉了半小时的面粉的话,山流水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2小时的面粉,那么子料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6小时的面粉,这样的料子,看起来温润柔和,密度肯定是比流水料和山料上一个档次的。
若担心人为浸泡油脂造假,建议去鉴定!
手感上的油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上面讲的是视觉上的油性,好的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象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上手后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绸缎滑溜,如同你洗手时摸打肥皂的油滑。
随着把玩时间的累积,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渐形成包浆,“出油”的感觉越发的明显。这也是和田玉油润的原因。
㈥ 和田玉的油性怎么来的
和田玉本身不出油,油性只是通过把玩或者佩戴沾染人体的油脂。
有的和田玉密度高,把玩后感觉油性好。有些和田玉密度低把玩油脂渗透进去了感觉干就是就是这个道理。
㈦ 买的玉镯包装袋子里有很多水是什么原因
那应该不是水,而是保养油一类的东西,出于保护玉器表面并使玉器看起来更油亮,一部分商人会这样做
㈧ 买的玉镯包装袋子里有很多水是什么原因
有的装的是油有的装的是水,玉石在加工后表面会有点干涩,如果加水或者油的话会让镯子显得更加水润,有些玉石会随着水分的蒸发变得干涩甚至起棉,所以需要用水或者油保湿
㈨ 文玩中的“油性”到底是什么 为何所有文玩里都能听到
文玩的种类那可真的是海了去了,菩提类的、檀木类的、葫芦类的、玉石把件也各有各的不同。但是哪一种的都能听到“油性”这个词,连玉石都有油性的说法,那么这个万金油的文玩词汇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油性好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很好的手串,但是很好的手串油性一定不会太差的。
㈩ 玉石切开里面有很多岩石颗粒一样的东西是什么
还是玉石,只不过可能是玉石内部颗粒比较粗,或者因为裂纹多造成的内部皲裂纹看起来像颗粒构造而已。具体上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