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类风湿吃什么药好的快啊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弥漫性的结缔组织病,也是世界公认的疑难病,从目前看来还没有能够治愈的药物。在临床中需要以下3种药:1、非甾类的止痛药,就是常说的止痛药。2、慢作用药物,包括来氟米特等等化学药。3、最近几年比较火爆的生物制剂。很多的病人会选择中医药来治疗,包括一些植物药制剂、中药制剂,另外中药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会开一些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活血止痛以及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的方剂来治疗。笼统来说吃什么药最有效这是很难判定的,中医是按照病人的症状,要辨证论治的服药。类风湿也有一些就是比较良性的,在临床中用一些初始的治疗方案就很容易控制病情,还有一部分是比较难治的类风湿,可能几经修改方案病情也都不容易控制,会持续出现血液活动指标比较高、关节破坏等等,这一部分的类风湿就建议要中西药联用,充分发挥中西药连用祛邪又扶正、改善病人症状以及降低检验指标的作用。
㈡ 风湿病用什么药最好
吃痹神丹,补肝肾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散寒,补血活血理血,通经络止痛治痛。
㈢ 请问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比较好啊
风湿性关节炎吃什么药好呢?
一、非甾类抗炎药。在风湿病的临床严重中,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这种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消炎缓解阵痛等特点,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颗粒,双氯芬酸以及吲哚美辛和萘普生药物等,我们需要提醒患者的就是对于不同体质和不同症状的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所以患者在用药时要注意。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上,在风湿病临床上这种药物的主要的作用就是抗炎和对人体起到免疫抑制的作用,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这种药物可以短时间内缓解风湿病带来的不适的情况,对风湿病患者的关节疼痛与肿胀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三、抗风湿药物。临床上,这种药物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药物在对临床上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不同的,因此建议患者在选择这类药物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风湿病药物治疗,不能擅作主张,否则就有可能会导致药害,这样其实反而不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建议患者在选择这类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咨询医生。
上面的三种药物就是治疗风湿病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但是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选择什么样的药物还需要专家的诊断,这样才能将药物给我们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一些药物的剂量我们还是要根据风湿病专家的建议,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帮助我们治疗疾病,以避免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
㈣ 多年的风湿病吃什么药能好
抗风湿病的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改变病情的抗风湿药及生物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药物有塞来昔布
、阿司匹林
、双氯芬酸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起到抗炎、解热、镇痛的效果。该药应用广泛,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但不能控制原发病的病情进展,以及对消化道、肾脏、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副作用,应用时需要随访。
糖皮质激素
短效药物包括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药物包括泼尼松
、泼尼松龙、甲泼尼龙
、曲安西龙
等,长效包括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等。该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因而被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是治疗多种结缔组织疾病的一线药物。长期大量服用可见感染
、高血压
、高糖血症、骨质疏松
、撤药反跳等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药物剂量,并监测其不良反应。
抗风湿药
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柳氮磺砒啶、羟氯喹
、艾拉莫得、硫唑嘌呤
、环磷酰胺
、环孢素
、雷公藤总苷等,该组药物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改善病情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可以防止和延缓关节的骨结构破坏。但一般起效较慢,通常在治疗2~4个月后才显效果,病情缓解后宜长期维持。
生物制剂
指通过基因工程制造的单克隆抗体或受体融合蛋白,如以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为靶点的生物制剂率先在RA、脊柱关节病的治疗中获得成功,其他还包括利妥昔单抗
、IL-1和IL-6受体拮抗剂、阿巴西普、贝利单抗等,可用于治疗相应疾病。该类药物是利用抗体的靶向性,通过特异地阻断疾病发病中的某个重要环节而发挥作用。
㈤ 风湿病最好的药是什么
推荐外敷的疗法:防己30g,威灵仙30g,苍术30g,马钱子10g,生川、草乌各10g,南星10g,生姜40g,当归30g,木瓜30g,牛膝30g,樟脑30g,红花30g,防风30g,生半夏7g,生附子6g,桂枝35g。将上药共研末,用酒拌湿,装入布袋。将药袋围摊于关节周围,缠扎,外用热水袋热熨30分钟,每日3~4次。用后要认真洗手,切记! 另外,一般西医对 风湿病治疗 的首选药物多为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另外还有慢作用抗风湿药,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必要时可以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还要注意功能锻炼,配合针灸、理疗效果也不错。 建议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㈥ 风湿病吃什么药效果好
一般引起风湿疼痛往往会有三个致病因素:风、寒、湿三种邪气混杂侵入人体。风邪偏重的人,疼痛处游走不定;寒邪偏重的人,关节疼痛遇冷加重;湿邪偏重的人,关节酸沉,且反反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于这些风湿疼痛,在自我调理时,可以选择方便服用的同仁堂国公酒,是经典名方,有着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的疗效。谢谢您这么认可我的回答,祝工作顺利
㈦ 风湿病的人应该吃什么药好
风湿病的人吃以下这些食疗较好: (1)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g,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2)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g,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4)苡米粥:苡米3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5)防风苡米粥:防风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6)木瓜汤: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kg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 (7)葱白粥;煮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不拘时食,食后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8)生姜粥: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食后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9)川乌粥: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温服。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本方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0)老桑枝煲鸡: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11)猪脚伸筋汤: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2只,放于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 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般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节制。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 (2)饮食宜清淡。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又长期以药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茶饭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 (3)饮食不可偏嗜。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应搭配合理。 (4)正确对待食补与药补。无论食补还是药补,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须根据病情及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来进行。如牛奶、豆浆、麦乳精、巧克力虽是营养佳品,但体内有湿热或舌苔粘腻者,多食反而腹胀不适,不思饮食;人参、白木耳、阿胶虽能补气养血,但脾胃不和或湿热内蕴者服之反而壅气助湿,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
㈧ 风湿病一般吃什么药比较好
风湿病的中药方剂孔氏验方馆的类风湿康复汤:
【组成】制氏草200g制草禾20制尖白15g制工草15g青风藤20g海风藤20g地龙15g防己15g桂技15g川牛膝15g甲珠15g白芷20g白藓皮15g甘草15g关节发热者加漏芦30g发凉者加附子10-30g(先煎一小时)麝香1羚羊骨6坎炁5(研冲)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每付药先泡3个小时左右,临煎药时把药压实,水超过药1厘米左右,煮开后再煮30分钟左右,第2次,第3次加水与药平即可;连续煎3次,倒在一块,分3次喝,每日喝2-3次,20付是一个疗程;
食疗
风湿病关节炎患者在治疗用药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有相得益彰之功。
(1)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g,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2)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g,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3)苡米粥:苡米3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4)赤小豆粥: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5)木瓜汤:木瓜4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1kg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
(6)防风苡米粥:防风10g,苡米30g。水煮,每日1次,连服1周,能清热除痹。
(7)生姜粥:粳米50g,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加葱、醋。食后覆被出汗,能解表散寒。
(8)葱白粥;煮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不拘时食,食后覆被微汗,能解表散寒。
(9)老桑枝煲鸡:老桑枝60g,雌鸡1只约500g,加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喝汤吃肉。能温经散寒,清热除湿。
(10)川乌粥:生川乌头3~5g,粳米30g,姜汁10滴,蜂蜜适量。将乌头捣碎研为极细末,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川乌头末改文火慢煎,熟后加入生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一二沸即可。宜温服。患者有热性疼痛,在发热期间及孕妇忌服。本方不可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等中药同服。此粥能祛寒止痛。
(11)猪脚伸筋汤:苡米、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g,用纱布包好,与猪脚1~2只,放于锅内,文火煨烂,去渣,不放盐。喝汤吃肉,分两餐食用。能祛风湿,补肝肾。
如吃药,建议吃“准字号”药,准字号药属治疗药,它需要在多家三甲医院经过三年的临床,临床达到一定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国家才能批准上市。而“健字号”“食字号”药就不同了,它不需要临床,生产后就能上市,因为它只是保健品或食品。某些“健字号”“食字号”常号称有治疗功效,请患者小心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