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问下,为什么这红木的桌子,平时看的时候很灰亚,但是用水一擦,灯光打下去就有很强的荧光
你好,这是大红酸枝无疑。你这桌子没有上漆,是原木光泽。平时不用的话有积尘,所以亚光。用水抹过,再加强光照射,出现荧光反光是正常现象。是木头的特性,不用担心。
⑵ 水泡能出荧光液体的红木有哪些
红木中用水泡能出现荧光的树种只有小叶紫檀和花梨木,别的都没有。
1、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紫檀
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永不掉色。
2、花梨中有一层淡淡的荧光,如果把一小块花梨放到水中就能发现,水里漂着绿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发出一种荧光。如果是下雨时淋湿了堆放的花梨木,从流出的雨水中也能看到这种荧光。
这是红花木水泡后出现的荧光现象。谢谢
⑶ 怎么区分大叶紫檀和小叶紫檀
1、首先,叶紫檀和小叶紫檀不是一个种类。大叶紫檀的全称是卢氏黑黄檀,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而小叶紫檀又名檀香紫檀,是产于印度的。
2、纹理不同。大叶紫檀,刚开出来为桔红色,放置时间长氧化了会变深紫,这一点和小叶紫檀差不多,但是大叶紫檀的纹理是带有黑色条纹的,而小叶紫檀的纹理就显得自然融入了。
3、气味不同。小叶紫檀的气味是淡淡的檀香味,而大叶紫檀的气味是那种酸酸的香气(所以称酸枝)。
4、纹理质感不同。大叶紫檀的纹理质感是比较粗糙的,并且切面的纹理也是又黑又宽很有规则感,是那种比较直,比较粗,而小叶紫檀的质感是很细腻的。
是比较粗糙的。小叶紫檀的导管充满了紫色素和红色树胶 ,而大叶紫檀的导管线色深。纵切面小叶棕线不规则,大叶棕线通直,横切面小叶棕眼小而密集,大叶棕眼粗而分散。
5、通过泡水法可区分。泡水的意义是为了看到荧光效应。把小叶紫檀木屑的碎沫沫和大叶紫檀木屑的碎沫沫分别放到不同的水杯里,经过几十小时的浸泡,在自然的紫外线下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大叶哪个是小叶。因为印度小叶紫檀是有荧光反应的,而大叶紫檀是没有荧光反应的。
6、通过是否掉色区分。可以找来棉球,沾点酒精,分别涂在小叶紫檀的表面和大叶紫檀表面,这样更能鉴别出是大叶还是小叶,因为涂在小叶紫檀上的棉球会变红掉色,而大叶紫檀的棉球是不会变色的。
⑷ 如何鉴别黄花梨
黄花梨木鉴定:
①纹理:黄花梨的木纹或隐或现,生动多变,像麦穗形状、蟹爪纹,要仔细观察纹理是否清晰、自然、流畅。
②手感:黄花梨木质坚硬,手感温润,不会有粗涩、戗茬的感觉。
③颜色:黄花梨木的心材和边材颜色差异较大,鉴别此类黄花梨也有一定难度。心材呈浅黄色、金黄色、红褐色、深褐色等深浅不一的颜色,常带有黑褐色条纹;边材呈灰黄褐色或浅黄褐色。用刀削一些木屑观察颜色,削掉的碎末,放在水里,上面会有一层像机油一样,闪闪发着幽蓝的光。
④气味:沉香佛珠新切面有刺鼻的辛辣味,放置一段时间,有清淡的香味,这种黄花梨的鉴别较为简单。
⑤鬼脸纹:鬼脸纹是黄花梨的鉴别特征之一。海南黄花梨木的结疤处呈现无规则的美丽花纹,称鬼脸,也有人称之为狸斑。这是由黄花梨的生态特征所决定的。
注意:鬼脸纹是鉴定黄花梨的重要木材特征,但鬼脸纹的有无不能作为鉴定黄花梨木家具的主要识别特征,在黄花梨的鉴别纵断面上,鬼脸纹不明显。此外,在红木、紫檀等木材中,也有“鬼脸纹”,只是不如黄花梨的鬼脸纹美丽、生动。
越南黄花梨同样有“鬼脸纹”,但纹理松散,略显呆滞,杂色较多。(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的区别详见越南黄花梨。)还有一种草花梨木,也有鬼脸纹,但木质粗疏,棕眼大,纹理粗糙,木色由浅黄色至黄色,干涩无光泽,与黄花梨木相比,品质相差甚远,较容易区分,但是对于这种黄花梨的鉴别方法也要特别注意,需要注重细节。
⑸ 如何鉴别黄花梨
黄花梨的香味:
海南黄花梨都具有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触到的海黄香味却有许多的“变味”,有的甚至是臭味。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别”海黄的误区。 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
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因此,不要以为你的宝贝闻不到香味了,就开始怀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黄。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海黄也会散发出悠悠降香。当然,也有千年难遇的老料,这样的老料做出来的宝贝,哪怕上蜡也难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黄花梨的花纹:
海黄除了香味能让人上瘾,就是花纹也能令人陶醉。海黄的花纹有千奇百怪的“鬼脸”,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样的纹路。新玩家往往凭这些概念来判断海黄的真假与好坏。其实,海黄的花纹、纹路、线条有许多种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鬼脸”和“鬼眼”。
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多为海南东部黄梨;
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海南西部油梨。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什么花纹,却又很值钱。
黄花梨的材质:
谈黄花梨就不得不说到它的材质,以材质花纹来区分海南黄花梨本身就有无数种,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
材质也是海黄跟越黄较大的区别,大家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腊后什么荧光感,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越南黄花梨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腊反而要好看的多。
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越黄就毛孔较粗,看起来材质有些疏松,感觉吸光,上腊后二者对比就更加明显。
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0.94/cm³,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
黄花梨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做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
(5)油性很大有荧光感是什么红木扩展阅读:
不同品种:
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
黄花梨是一个文学名称,从古到今没有一种树叫“黄花梨树”。它有一个新学名,叫“降香黄檀”。至于这种木材有几个品种,没有准确说法。以肉眼观察,黄花梨木大致分两类。一类色浅,呈棕黄色;一类色深,呈棕红色。这两类黄花梨木区别明显,其特征有同有异。
浅色和深色黄花梨的差异:
浅色黄花梨的光泽一般较强,即便年久失蜡,稍加整理,就会闪着幽幽的光。份量略轻,纹理清晰流畅,不暖昧。这种浅色黄花梨所制的家具,北方发现的占大多数,尤其城市中的明式家具,以浅色黄花梨多见。
深色黄花梨以目测感到油性大,因而光泽不如浅色黄花梨。两者比较,深色黄花梨份量重一些,纹理上也不如浅色的清晰。这类黄花梨家具的出身往往南方多于北方。
⑹ 如何判断小叶紫檀的“油性”小叶紫檀
对于所有好的小叶紫檀来说,无一例外都会谈论到“油性”,油性的确是判断小叶紫檀好坏的标准之一,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判断小叶紫檀的油性呢?有什么方法呢?
以上都是用来辅助你判断小叶紫檀油性的一些方法,但是最佳的鉴别方法还是以自身实践为主。
⑺ 这是帝王血龙木吗 油性很高 灯照里面有点开裂样子 哪位大神鉴定一下谢谢
是血龙木,血龙木是木之王,印尼语称为:agathis alba,或者raja kayu。木材为印度国家王室专用木材,故被译为“帝王木”。在印度这是种珍贵稀有的木种,被其国王推为国木;在神秘古老的宗教国度里,血龙木常被嵌以宝石,制作成权杖,代表宗教的权威和信仰。血龙木主要生长在越南、印度、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原始森林中,还有东南亚热带雨林的加里曼丹岛和其他地方的马来西亚和文莱、印尼。
⑻ 红木怎么辨别
红木的简易识别方法主要包括看、闻、问、切、浸。
一看:观察木材的三切面,即横切面、弦切面和径切面。木材的大部分特征可以在前两个切面上观察到。如鸡翅木在弦切面上有明显的鸡翅花纹。
二闻:不同种类的红木有各自的气味特点,或香或酸或无殊味,就如香水有不同香型。如: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具酸香味,大果紫檀具淡淡的奶香味,降香黄檀(黄花梨)则具降香味,且淡雅。
三问:询问木材名称、产地、密度、含水率等信息。
四切:在购买家具等产品时,最直接的是用手触摸,摸木材的材质,掂量木材的重量。必要时,要切或刮开木材表面(通常是背面或隐蔽部位),看切面的纹理。这样一来,在科学检查前初步的鉴定都能做到位了。
五浸:一些紫檀属的红木,如紫檀木、花梨木用水浸泡一段时间后,会呈现出一层蓝绿色的荧光。到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堆放原材料处,遇水浸泡或雨水天就可见其水积处液面的蓝色荧光,就可初步认定是花梨木。
红木家具日常保养方法
摆放:应摆放平正,不宜暴晒,不宜摆放在距离窗口、门口等空气流动较强或者潮湿的地方,不宜贴近墙壁。
搬运:不宜硬拖猛拉,应轻抬轻放,以免造成卯榫部位松动断裂。
清洁:遇到家具表面污染,可用少量肥皂水清洗,等表面干燥后,再上蜡恢复原貌,防止酒精等溶剂洒在表面;除尘时忌用鸡毛掸、毛巾抹拭,可用软布轻擦。
⑼ 通过看木材有没有荧光 看木材
我记得除了紫檀,还有一种会有荧光,只是忘了叫啥
⑽ 红木的分类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呢
1. 紫檀木:俗称小叶檀,是红木种类中的极品,木材散孔材,其心材新切面为桔红色,久则转为紫红或近黑色;结构甚细至细,木质坚硬,手感沉重,沉于水;年轮成纹丝状,波痕可见或不明显;纹理纤细,有不规则蟹爪纹;香气无或很微弱,紫檀木又分老紫檀木和新紫檀木:老紫檀木呈紫黑色,浸水不掉色;新紫檀木呈现褐红色、暗红色或深紫色,浸水会掉色。
2. 花梨木:俗称紫檀属花梨,又称香红木,木材散孔至半环孔材;心材红褐至紫红色,常带黑色条纹,纹理呈雨线状;其木质坚硬,重量较轻,多数能浮于水中;形似木筋,结构甚细至细,色泽柔和,波痕可见或不明显;有香气或很微弱;木刨花水浸出液有荧光现象;紫檀属的树种;主要产于缅甸、泰国、老挝等世界热带地区。
3. 香枝木:俗称黄花梨,木材散孔至半环孔材,心材红褐或紫红褐色,常带黑色深浅相间条纹;香气浓郁,木材结构细;重至甚重;波痕可见;
4. 黑酸枝木:木材散孔材,心材黑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木材结构细至甚细;生材锯解时或干材水湿后微具酸气,重至甚重,绝大多数沉于水;波痕可见或不明显;有酸香气或很微弱;黄檀属的树种;产于热带地区。
5. 红酸枝木:木材散孔材;心材主为红褐或紫红褐色;木材结构细至甚细;重至甚重,绝大多数沉于水;纹理交错在径切面上常形成带状花纹;黄檀属的树种;生材锯解时或干材水湿后微具酸气;主要产于东南亚、南美及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