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油性皮肤 > 玉米油皮虫该用什么农药

玉米油皮虫该用什么农药

发布时间:2022-08-24 16:43:08

A. 玉米里有虫子用什么农药呢

看是什么虫,如果是蓟马危害,可以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或者烯啶虫胺或者吡蚜酮或者吡虫啉或者啶虫脒或者噻虫嗪或者藜芦碱一种或两种混配喷施防治。

玉米螟,可以选用苏芸金杆菌或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或甲维盐.虫酰肼或阿维双氟酰胺。

1、苗期管理

玉米苗期是在出苗到拔节期前,一般是生长到7-8片真叶时,这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这时要做好蹲苗措施,首先做好土壤的干湿度,保持上干下湿状况,土壤水分要在60%左右,使用翠姆菌剂加根碧多,可促进根系发育膨大,还能使根系扎根更深,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有利于生长中期的吸水抗旱性。另外在也要做好防旱防渍措施,在天气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当阴雨天气时,未免根系渍水,要及时开沟排水防涝。

2、拔节长穗期管理

拔节长穗期主要是在拔节到出雄穗的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月,这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一起进行的,主要是以穗分化为主。这时主要注意的是水分管理,在拔节期极易遇到春旱,是否觉定浇水要视当地的降水量而定,在此期间如果当地的降水量不足,就要及时浇水保持植株水分需求。而且这时气温升高,蒸腾作用较大,水分极易被蒸发,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要及时灌溉才能获取高产。在玉米抽雄时间段,对水分极为敏感,干旱时必须浇水,否则会影响到产量,如遇大雨要及时排水防涝,而大风气候要及时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

开花结实期在玉米抽雄到成熟这段时间,一般历时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此时时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影响它的产量的因素有授粉、水分以及光照等,在抽穗杨花时,水分不足,植株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而且还易导致茎叶早衰,这时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而在灌浆期浇水要慎重,不宜盲目的浇水,到了灌浆前期要适当的控水,到了后期在增加水分,达到增加粒重的目的。而这时也是植株早衰的使其,要及时施肥防止植株早衰,还要做好大雨气候的排水防涝措施,避免土壤积水过大,导致通透性较差,使根系不能正常呼吸,影响养分的吸收。另外增加植株间通风透光性,可减少空杆现象的发生,在授粉不佳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B. 玉米除虫药都有哪些

叶面害虫可以菊酯类农药,地下害虫可以用含辛硫磷的呋喃丹。

玉米耐药性很高,灭多威,氰戊菊酯,功夫菊酯,48%毒辛乳油都可以,打钻蛀性害虫时最好加有机硅。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4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10毫升)安全高效 ,对人畜微毒(毒性比食盐还低),在玉米采收期也能安全使用。


施用辛硫磷过量可致叶片局部或大部分变白,致叶片干枯似冻害状。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产生变色等药害的机制是。

疏水性强的有机磷农药被叶绿体或其周围组织吸附,致叶绿体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阻碍电子传导反应,即希尔反应,抑制光合成,出现变色,药害越严重,其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减少,全氮量相对增加。

C. 玉米的病虫害有很多,怎么防治玉米病虫害

玉米一共有26种病害,它们分别为顶腐病、纹枯病、锈病、黑粉病、小斑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粗缩病、蓟马虫害病、玉米螟、弯孢菌叶斑病、蚜虫、棉铃虫以及除草剂药害、缺锌、和施肥不当等带来的病害。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可危险苞叶,发病初期为青灰色小点,后逐渐蔓延,在整个叶片布满大片不规则斑点,斑上有黑色霉状物。小斑病危害叶、茎,发病时出现椭圆形或长方形斑点,可用阿迷西达稀释喷洒可预防和铲除。

当玉米萢花儿秀穗的时候还需要一次病虫害防治。可以选择悬挂人工赤眼蜂 。可以有效防止玉米食心虫的发生。同时,还会减少大田来年的病虫害发生。大田悬挂人工赤眼蜂,要大面积投放。

D. 玉米虫害用什么药最合适

玉米灰飞虱灰飞虱的主要危害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病毒,玉米一旦染病难以控制,轻者减产30%以上,严重的绝收,该病也被称为玉米的癌症,必须及时尽早防治。药剂防治要抓4个关键时期,选择低毒高效农药,统防统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1)播种期:种子带毒或使用含有内吸性杀虫剂的种衣剂或玉米拌种剂处理种子(2)5月中旬小麦灌浆初期:采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等农药处理杂草;(3)成熟期:在灰飞虱迁飞初期每亩用噻虫嗪或用吡虫啉20-30克与病毒A50克混合兑水喷雾,隔3-5天一次,连喷3-4次(4)感病初期: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加入玉米专用液肥混合后喷施蓟马玉米蓟马主要为孤雌生殖,成虫会取食玉米从而造成作物减产。会使植株叶片上出现成片的银灰色斑,叶片褪绿发黄,被害株率可高达80%~90%。当蓟马为害严重时应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玉米螟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在2—3龄幼虫期,可用下列药剂:48%毒死蜱乳油70—90ml/亩;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50ml/亩;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5.7%氟氯氰菊酯乳油30—40ml/亩;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10ml/亩:8000IU/ml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g/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注意事项1.蓟马在玉米心叶内危害,喷雾时药液应喷进玉米心内。2.灰飞虱善于飞翔,最好相邻地块一起喷雾防治,并且采取由四周向中间推的防治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

E. 玉米打虫用什么药

常见的是玉米螟或者黏虫等,可以选用苏芸金杆菌或多角体病毒杀虫剂或甲维盐.虫酰肼或阿维双氟酰胺或杀虫单.氟苯虫酰胺或茚虫威或者中化9080等药剂防治。推荐配方:大公司的苏云金杆菌或者甲维盐+中化9080+有机硅喷施,连用2-3次,每次间隔5-7天!
苗期地下虫害,例如地老虎和二点萎夜蛾等。建议甲维高氯基部喷施,傍晚的时候使用敌百虫拌炒香麦麸诱杀。
另外还有刺吸性口器的,例如蓟马和蚜虫等,可以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或者烯啶虫胺或者吡蚜酮或者吡虫啉或者啶虫脒或者噻虫嗪或者藜芦碱一种或两种混配喷施防治。

F. 打玉米虫怎么打

用药液灌心或丢施
一、防治方法:玉米螟大螟,在小喇叭口期至大喇叭口期,颗粒药剂、毒土;粘虫三龄前、锈病、纹枯病大小斑病发病初期用药剂喷雾防治。
二、选择药剂:
(一)玉米螟大螟
1、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3%毒死蜱颗粒剂1.5—2公斤在早晚无露水时丢心。
2、亩用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3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80毫升选其一兑水1—2公斤配成母液,加入过筛细泥土15公斤制成毒土,每株丢5—6克。
3、亩用10%阿维.氟酰胺3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100毫升或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克或40%丙溴磷乳油80克选其一兑水30公斤药液灌心,每株9—10毫升。
(二)粘虫
1、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克兑水60公斤喷雾;
2、2.5%溴氰菊酯乳油3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
(三)锈病、纹枯病、大小斑病
用20%井岗霉素40克、15%三唑酮100克等农药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

G. 玉米生虫子怎么办用什么药治哪

玉米虫害
(一)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
1、生活习性: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危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危害习性不同。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收叶或嫩叶;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危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四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消灭在三龄以前。
2、影响地老虎发生的因素:秋季多雨是两种地老虎大发生和预兆。早春2—3月多雨,4月少雨,此时幼虫刚孵化或处于一、二龄时,对地老虎发生有利,第一代幼虫可能危害严重。相反,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中雨以上的雨日多、雨量大,造成一、二龄幼虫大量死亡,第一代幼虫危害的可能就轻。
3、防治方法
地老虎的防治,必须采取诱蛾、除草、药剂、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①诱杀成虫:诱杀成虫是防治地老虎的上策,可大大减少第一代幼虫的数量。方法是利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
②铲除除草:杂草是成虫产卵的主要场所,也是幼虫转移到玉米幼苗上的重要途径。在玉米出苗前彻底铲除杂草,并及时移出田外人饲料或沤肥,勿乱丢乱扔。铲除杂草将有效地压低虫口基数。
③药剂防治:出苗后经定点调查,平均每平方米有虫0.5个时为用药适期。
选用包衣种或用药剂拌种:可用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按玉米种子重量1%拌种。也可用50%辛硫磷乳剂0.5千克加水30—50千克拌种子350—500千克。
施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备用量1.5千克,或50%甲胺磷乳剂每亩0.5千克,加细土40千克混匀撒施。毒饵诱杀:对4龄以上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较好。将0.5千克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清水5千克左右,喷在炒香的油渣上(也可用棉籽皮代替)搅拌均匀即成。每亩用毒饵4—5千克,于傍晚撒施。
(二)玉米螟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世界性玉米大害虫。玉米螟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的作物是玉米、高粱、粟等。
1、症状识别:玉米螟幼虫是钻蛀性害虫,造成的典型症状是心叶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出现整齐的一排排小孔。雄穗抽出后,玉米螟幼虫就钻入雄花危害,往往造成雄花基部折断。雌穗出现以后,幼虫即转移到雌穗取食花丝和嫩苞叶,蛀入穗轴或食害幼嫩的籽粒。另有部分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茎秆易被大风吹折。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严重减产。
2、生活习性:玉米螟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1年可发生1—6代,以幼虫在玉米秆和玉米芯中越冬,部分 幼虫在杂草茎秆中越冬,发生期极不整齐,并出现世代重叠现象。
3、虫害发生的因素:
①虫口基数:虫口基数大,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严重的危害。②温湿度:玉米螟适于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发育。各个虫态生长发育的适温为16—30℃ ,相对湿度60%以上。玉米螟主要发生在6—9月。③玉米品种:玉米品种不同,被害差异很大。玉米组织中存在一种抗螟物质丁布,成虫将卵产于丁布含量高的玉米品种上,其孵化的幼虫死亡率很高。某些品种玉米的组织形态,可避免成虫产卵而减轻螟害,如叶面茎秆上的毛长而密,则螟害很轻。④天敌: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对玉米螟抑制作用较大的是赤眼蜂。
4、防治方法
①越冬期防治:玉米螟幼虫绝大多数在玉米秆和穗轴中越冬,翌春在其中化蛹 。4月底以前应把玉米秆、穗轴作为燃料烧完,或作饲料加式粉碎完毕,并应清除苍耳等杂草越冬寄主,可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②心叶期防治:在心叶末期被玉米螟蛀食的花叶率达10%,或夏秋玉米的吐丝期,虫穗率达5%时,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可有颗粒剂和药液灌注。用3%辛硫磷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千克兑5倍细砂,制成毒砂,撒在玉米心叶。药液灌注法可用80%敌敌畏乳油,稀释成2500—3000倍液,每株玉米灌10—15毫升,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同时对玉米蓟马有兼治效果。
③穗期防治:用50%敌敌畏乳剂0.5千克,加水500—600升,在雌穗苞顶开一小中,注入少量药液,1千克药液一般可灌雌穗360个。
④生物防治:赤眼蜂在消灭玉米螟方面有很显着的作用,并且成本低。在玉米螟产卵的始期、盛期、末期分别放蜂,每亩放蜂1万—3万个,设2—4个放蜂点。用玉米叶把卵卡卷起来,卵卡高度距地面1米为宜。另外利用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7216、白僵菌等。施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灌心叶,用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菌粉1千克加水1000—2000千克,灌注心叶。另一种方式是配制成菌土或颗粒剂,菌土一般用1千克杀螟杆菌加细土或炉灰100—300千克。颗粒剂一般配成20倍左右(白僵菌粉1千克与20千克炉渣颗粒混拌即成),每株施2克左右。
⑤选用抗虫品种。
(三)粘虫
粘虫是一种暴发性的毁灭性的害虫。俗称绵虫蝗、行军虫、夜盗虫、剃枝虫。
1、症状识别:粘虫的幼虫裸露在植物表面取食危害。一、二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或叶鞘中昼夜取食,但食量很小,啃食叶肉残留表皮,造成半透明的小条斑。五、六龄幼虫为暴食阶段、蚕食叶片,啃食穗轴。
2、生活习性:粘虫无滞育现象,条件适宜,可连续繁殖。喜产卵于干枯苗叶的尖部,并具有迁飞的特性。幼虫有假死性,对农药的抵抗力随虫龄的增加而增加。
粘虫对温湿度要求较严格,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高于30℃或低于15℃,成虫产卵数量减少或不能产卵。迁飞的粘虫蛾遇风雨,被迫降落,则当地粘虫发生危害就重。但是天敌对粘虫发生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粘虫的主要天敌有:寄生蝇、寄生蜂、线虫、蚂蚁、步行甲、红蜘蛛、花蜘蛛及一些菌类。
3、防治方法:防治粘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①诱捕成虫(蛾):用谷草把和糖醋液诱杀。糖醋液配比:糖3份、酒1份、醋4份、水2份,调匀即可。夜晚诱杀。
②诱卵、采卵:利用成虫产卵习性,把卵块消灭于孵化之前。从产卵初期到盛期以后为止,在田间插设小谷草把,在谷草把上洒糖醋酒液诱蛾产卵,效果很好。及时采摘卵块加以消灭。
③药剂防治:玉米地苗期百株有虫20—30个,生长中后期百株有虫50—100个,即应用药剂防治。可用2.5%敌百虫粉,每亩喷2—2.5千克,或2.5%敌百虫粉2千克左右对细土10—15千克,拌匀后顺垄撒施,防老龄幼虫;或90%敌百虫1000—2000倍液、50%的1605、80%的敌敌畏2000—3000倍液喷雾,效果都很好;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没1500—2000倍液防治。
(四)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属于螨类,又称火龙、火蜘蛛、红砂等。
1、症状识别:红蜘蛛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危害玉米,发生早的年份,在玉米6片叶时即开始危害。红蜘蛛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被害叶片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以后逐渐退绿变黄,最后干枯死亡。被害玉米籽粒秕瘦,造成减产。
2、生活习性:玉米红蜘蛛成虫在根际土缝内潜伏越冬。早春气温上升后红蜘蛛出土,集中于一些杂草上取食、繁殖,待春玉米出苗后,再通过风吹、爬行等途径,转移到附近的玉米苗上危害。
红蜘蛛在田间呈点片状危害,从虫源所在地扩散到玉米全田,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在大雨后数量下降,干旱少雨,则数量上升。
3、防治方法:
①消灭越冬成虫:早春和秋后灌水,可以消灭大量的越冬红蜘蛛。
②药剂防治:用40%乐果乳剂和20%三氯杀螨醇混合液(1:1)1000—1500倍,效果很好。
③利用天敌:玉米红蜘蛛的天敌有深点食螨瓢虫、食螨蓟马、草蛉等。
(五)蚜虫
蚜虫的繁殖与一般害虫不同,具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交替繁殖的特性,所以它的生活史比较复杂,往往出现几代“同堂”,1年可发生20个世代以上,虫中密度很大,危害时间又长,对玉米造成的损失也较严重。
防治方法:
①药剂防治:用40%氧化快乐果3000倍液喷雾;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75千克喷雾。在玉米田灭虫,可用40%乐果乳剂原液1千克,加水5—6千克,在被害玉米的茎基部,用毛笔或棉花球蘸药涂抹,把茎部半节的周围都涂过,好可通过内吸杀虫。
②利用天敌:玉米蚜虫的天敌主要有蚜茧蜂。
(六)玉米蛀茎夜蛾
玉米蛀茎夜蛾又叫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一般在苗期危害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是玉米主要害虫之一。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玉米蛀茎夜蛾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卵在杂草上越冬,来年5月上中旬孵化。初孵化幼虫先在返青的杂草上取食,6月上旬转至玉米上危害,定苗前后是危害盛期。幼虫多从玉米幼苗茎的地下部分蛀入,逐渐向上取食,被害玉米幼苗枯心,少数甚至切断玉米幼茎,幼虫危害期约一个月左右,6月末在被害株附近地下5-15厘米处化蛹,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7-8月成虫羽化飞至杂草上产卵,每头雌蛾可产卵200余粒,以卵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有相互残杀的习性。5月雨水协调、气侯湿润,利其发生。
2、防治措施:
⑴ 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⑵化学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亩用药液200千克。也可用92.5%敌百虫粉1千克,拌细土20千克,撒施于玉米根周围。
(七)玉米旋心虫
玉米旋心虫俗称玉米蛀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谷子。近年来其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该害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0余粒,多者20-30粒,成团。幼虫从玉米苗基部蛀入,向上危害,然后从蛀孔返回,钻入地下。蛀孔处褐色,轻者叶片上出现排孔、花叶,重者常造成花叶、萎蔫枯心或形成枯心苗,分蘖较多,植株畸形,俗称“君子兰苗”,不能正常生长。老龄幼虫于根际附近2-3厘米深处作土室化蛹。
2、防治措施
⑴合理轮作避免连茬种植,以减轻危害。
⑵可用25%甲萘威(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1.5千克/亩,拌细土20千克,在幼虫危害初期(玉米幼苗期)顺垄撒在玉米根部周围,杀伤转移危害的幼虫。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喷雾,每亩喷施药液 60-75千克。
(八)蒙古灰象甲
蒙古灰象甲俗名向鼻虫,放牛小、灰老道。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内蒙古等省,是玉米苗期害虫。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甜菜等的幼苗、嫩叶、心叶。危害重时,可将叶全部食光,咬断茎部,造成缺苗断垄,干旱年份危害较重。
1、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一般每两年发生一代(部分个体需3年),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年以幼虫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羽化后仍蛰居土内,以成虫越冬,第三年出土。成虫有群居特性,低温时潜伏于幼苗周围的土缝中,升温后爬出活动,喜食幼苗和茎的嫩芽,易造成大面积缺苗断垄现象。雌虫在5月上旬产卵于地面。5月下旬孵化出新的幼虫,幼虫取食腐殖质和植物根系,9月幼虫做土室越冬。
2、防治措施:用克象螟乳油20-27毫升/亩或5%甲胺磷乳油,稀释500-1000倍液喷雾,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九)红棕灰夜蛾
红棕灰夜蛾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等地,该虫食性杂,主要危害大豆、玉米、苜蓿、甜菜、桑、棉花、豌豆、葱、胡萝卜等,幼虫危害玉米心叶并咬成缺刻。
1、生活习性:一般一年发生二代。以蛹在土中越冬,4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成虫发生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及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及10月上旬为化蛹期,成虫在植物叶片上产卵。
2、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35%伏杀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或50%亚胺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亩喷药液50-60千克。
玉米生育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穗腐病和玉米螟(即钻心虫)等。玉米被害后,导致减产降质。
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除及时清除病株、残叶,减少病原、虫源,疏通田间"三沟",搞好健身栽培外,重要的是克服玉米植株高大、田间郁闭的困难,适时进行药剂保护。
当玉米大喇叭口期(心叶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200克,拌无菌细土20-25公斤撮施于玉米大喇叭口内,不仅防效高,成本低,持效期长,简便易行,而且井冈霉素系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残留,对天敌也无不良影响,还可克服水源缺乏的困难和操作麻烦两大难题。采用井冈霉素毒土1次性撮施于心叶,不仅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5.8%,比同等用量1次性喷雾的效果高出12.4个百分点,比两次喷雾的效果也高出5.1个百分点。直到玉米成熟期,防治效果仍能达到71.2%-86.6%,而且还可兼治玉米穗腐病,其效果可达86.3%。这是由于药土撮心法,药土撮入玉米喇叭口内,药土集中,不会流失,有利于玉米植株缓慢吸收;而喷雾则由于在喷雾过程中,至少有20%左右药液流失,因而药效较差。若在毒土中混拌杀菌剂(如稻瘟净)、杀虫剂(如敌敌畏、杀螟丹)等,则可兼治多种病虫,一举多得。
当雌穗灌浆中、后期,玉米钻心虫会钻入果穗中咬食籽粒,每亩可用50%敌敌畏乳油0.4公斤,对水10公斤,喷雾或用棉球均匀涂抹在雌穗顶端和花丝上,亦可收到同样的防治效果。

H. 玉米腻虫用什么药最好使

用吡虫啉两包加水40斤喷杀很有效。今天喷,明天就没了


玉米蚜虫属重大农作物虫害之一,寄主范围广、繁殖代数多、危害重,是玉米病毒病害的主要传播者。在玉米开花授粉阶段,蚜虫的为害使玉米雄花败坏授粉不良,形成不孕果穂,同时蚜虫刺吸玉米汁液使玉米早衰甚至枯死,排泄的蜜露粘着在玉米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

玉米蚜虫爆发成灾有三个原因:一是七月中下旬高温干热的气候适宜于蚜虫的繁殖,有翅蚜数量大,传播速度快;二是蚜虫的天敌数量少,七星飘虫百株虫量不足五头,草蛉很少发现,天敌控制不了蚜虫的蔓延;三是玉米汁液丰富,为玉米蚜虫的大发生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如不及时控制,将会在大范围内进一步蔓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玉米起起蚜虫必须得打药,如果不打药将一直危害到秋收,减产特别明显。防治腻虫的第一种方法可以打乐果,第二种方法可以打抗蚜威。建议打这两种农药时均按说明书的要求来。最好用普通喷雾器,就是背后喷雾器进行喷洒,不要因为费事,采取如扬洒、熏蒸的方法,那样效果不好。另外建议是群防,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否则在自家地打完药后,由于受周围玉米地的影响,用不了多久还会起腻虫。同时提醒农民,喷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I. 玉米田有虫打什么药

玉米田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螟,这种虫子长期的使用农药杀虫,已经具有很高的抗药性。
所以应该选用新型的杀毒剂,首选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虫效果好,不产生抗药性,而且高效低毒,不会污染玉米,土壤和水

阅读全文

与玉米油皮虫该用什么农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8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6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51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3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6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3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5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7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8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6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5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7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81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5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52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5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9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2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