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仔猪油皮病的防治
仔猪油皮病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育成猪和母猪乳房上。
仔猪油皮病即仔猪渗出性皮炎,病原是葡萄球菌。
本病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染,损伤的皮肤黏膜是主要的入侵门户。严重病例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病在一些猪群的仔猪中可呈低发病率的散发性发生,也可引起一些猪群仔猪流行性发作。
症状:小猪通常在感染后4~6天发病。开始时,皮肤排出物多,呈红色或铜色。首先在腋部和肋部出现薄的、灰棕色片状渗出物,富含脂质,3~5天扩展到全身。患猪背毛粗乱,可出现口腔溃疡,蹄球部角质脱落。食欲不振和脱水是本病主要特征。发病严重的猪体重迅速减轻,并在24小时内死亡,通常在3~10天内死亡。病猪不出现瘙痒,发热也不常见。同窝仔猪发病表现和严重程度不同。耐过猪生长明显变慢。
预防:修齐初生仔猪的牙齿,保证围栏表面光滑,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发病率。母猪进入产房前先清洗、消毒,然后放进清洁、消过毒的圈舍。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及时进行治疗,有助于预防本病发生。
猪病治疗:及早治疗效果较好,严重感染则可能不见效。葡萄球菌对新型的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低,应作为首选药物,其它如庆大霉素也可考虑联用或单用,同时可配合使用维生素B1及维生素C,效果更佳。对仔猪用葡萄糖盐水输液进行全身性治疗,可降低皮肤病变的程度,使之仅发生浅层病变,并促进愈合过程。用发病猪场分离的菌株制成自体菌苗来免疫产前母猪,对仔猪可能有保护作用。
‘贰’ 猪身上出油脂怎么回事
仔猪身上冒油是仔猪油皮病,也叫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本病多发生于5~6日龄哺乳仔猪。
‘叁’ 猪的皮肤病怎么治疗
猪常见的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如下:
现场诊断要点:
(1)主要由血虱传播,其它昆虫如蚊、蝇等也有传播作用,多发生于4-6周龄仔及断奶仔,成年有抵抗力。由痘苗病毒引起的痘,各种年龄的均可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
(2)病体温高,精神食欲不振,鼻、眼有分泌物。
(3)痘病先发于背部、腹部、腹股沟及大腿内侧,病变开始为丘疹,然后发展成水泡,水泡破后结痂,若继发感染会形成脓疱。大多数痂皮在感染3周后脱落。
鉴别诊断:在临诊上应与疥癣区别,无并发性皮肤病的痘不会发痒,不难做此类症鉴别。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灭虱、蚤、蚊、蝇等,新购入的要隔离观察1~2周,防止带人传染源。病隔离治病。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后涂上碘甘油,或试用康复。
‘肆’ 母猪吃什么油最好
橄榄油比较好。
猪是杂食动物,喂青饲料当然是低纤维,多汁的叶菜型青饲料好,如甘蓝、白菜、青菜、苋菜、甘薯藤、甜菜茎叶、胡萝卜茎叶等。
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大约为20%~35%,有的场高达60%,是广大养猪生产者深感困扰的问题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母猪精神、食欲不振,排粪困难,粪球干硬如算盘子状,有的出现分娩过程延长甚至难产,严重者出现死胎或产后泌乳障碍,给养猪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对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母猪便秘的发生是养猪者必需注意的一个问题。
一.母猪便秘发生的原因
1母猪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虚火旺盛、胃肠蠕动减慢是母猪便秘的直接因素。
2高温应激。盛夏季节,持续数日35℃以上的高温可引起母猪高热反应,导致水盐代谢紊乱而发生便秘。
3缺乏运动。①限位饲养。因现代工厂化养猪新工艺的引进使用,实行钢架栅栏限位饲养。使母猪长期缺少运动而致便秘;②非限位饲养条件下管理不良,如密度过大、拥挤、缺乏运动等也可导致便秘。
4饮水不足。各种原因引起的饮水不足是母猪便秘的重要诱因。
5饲料配制不当。①怀孕母猪的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或过高,都可能引起妊娠期母猪的便秘。适宜的粗纤维含量(8%~10%),能促进母猪胃肠的蠕动,防止便秘发生;②饲料中沙砾尘土等无机物含量过高,或大量吞食褥草也能引起母猪消化不良、排泄不畅而致便秘;③日粮能量蛋白水平过低,粗纤维太高,缺乏青饲料,微量营养如微量元素、维生素不足也可引起体质虚弱性便秘;④饲料加工不当、粒径过大亦可引起便秘。母猪饲料粒径99%应通过2.8毫米编织筛,不得有整粒谷物,1.4毫米编织筛筛上物不得超过15%。
6.
药源性便秘:现时养猪由于疾病较多,养猪生产者为了预防疾病而采用不定期地向猪群投喂药物来预防疾病。如为了预防弓形虫病而在母猪料中加入磺胺类药物,为了预防附红细胞体病而在饲料中加入阿散酸及土霉素,在产仔前后加入支原净等。有些饲料厂家,在做母猪料时为了达到防病目的,而不是考虑母猪本身的特殊性,在饲料中也添加一定剂量的抗菌促生长剂,如金霉素、杆菌肽锌等。母猪胃肠道长久处于抗菌药物作用下,必然会造成母猪肠道中水分被过度吸收,菌群失调而出现便秘的现象。
7、
有些母猪患有一些热源性疾病也会引起便秘,如猪瘟(多见于温和型)、弓形虫病及兰耳病等感染均会造成母猪便秘现象发生。
二、母猪便秘的防治对策
1合理调制日粮
①科学地设计配方。应根据母猪的饲养标准设计合理的配方,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要,提供合适的能量水平,平衡钙、磷,并注意有机硒和多种维生素的添加。
②选择优质饲料原料。要严格控制原料中杂质的含量,特别是要避免无机杂质(砂、尘等)掺人;妊娠母猪日粮中稻壳糠之类原料用量不宜超过10%。
③在妊娠期日粮中加入20%~30%的小麦麸,在泌乳期日粮中加入8%~10%的小麦麸,对防止母猪的便秘十分有益。产后料中添加2~3%的糖蜜,对母猪可起到润肺、济肠、通便的效果,且有提高母猪采食量的效果。或添加2%菜油。对于由于母猪便秘造成不食的母猪应停喂精料。
④大量投喂青绿饲料。在妊娠前期,可喂青绿饲料1.0~1.5千克/头•天;在妊娠中后期和泌乳期,可喂1.5~2.0千克/头•天。较优质的青绿饲料有:苦荚菜、包菜、莴苣、红薯叶、菊苣、南瓜等。青绿饲料喂前切碎,既可拌入精饲料饲喂,也可单独投喂。给母猪适量饲喂青绿饲料能起到增加食欲、补充天然维生素、促进泌乳、预防便秘、节省成本的综合效果。
2保证充足饮水
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证为母猪提供充足、符合卫生质量标准的饮水。在妊娠期间。每头每日不应少于8~12升的饮水(平均10升/头•天);在泌乳期间,每头每日不应少于8~20升饮水(平均15升/头•天)。对于母猪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敞开供应清洁饮水。水槽应干净、容积大、便于接近。水管和饮水必须畅通,水量流速要求1.5~2.5升/分钟。饮水缺乏会引起母猪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便秘、代谢紊乱、泌乳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不可不重视.
3适当运动
母猪在刚配种1~3周和临产前1~2周内可减少运动,使之保持安静,以防遭到意外刺激引起流产或早产。在妊娠中期(配种20天后至妊娠100天)应让母猪有适当的运动和光照,有利于促进胎儿正常发育和防止便秘与难产。
4加强环境调控,减少冷热应激
猪场应注重环境调控技术的应用。夏季要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要认真落实防寒保暖措施,为母猪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高温、高湿、寒冷对母猪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也会成为便秘的诱因。
‘伍’ 仔猪、仔猪油皮病怎么治疗
仔猪油皮病主要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要早发现早治疗,通过补液、消毒、抗生素注射三管齐下,同时治疗最佳。
推荐用头孢赛夫,恩诺,磺胺加林可打针
用凡士林加头孢混合涂抹
体表消毒
碘酊等。
民间偏方
1斤75%酒精泡香烟两包,泡一天后喷到体表,几天就好了。
谨记:经常发病的猪场,一定注意环境卫生消毒,按标准断尾剪牙,防止小猪争斗,必须头孢混悬液做三针保健。
猪业科技公众号里有详细关于油皮病的讲解和猪皮肤病的鉴别,希望能帮到你。
‘陆’ 怎么做猪油渣
步骤:
1、猪板油切成两三厘米见方的小块,清洗干净
2、放入炒锅中,加入小半碗水,大火熬开。然后转小火慢慢熬即可,图为熬了30分钟左右(加水是为了防止肉块突然受热而变焦。这样熬出的猪油冷却后更白更香。水开后一定要转最小火慢慢熬,会看到水逐渐消失,而油慢慢变多)。
3、熬了1小时左右,肉丁缩成很小块,微黄即可,不可熬过了。全程都是小火,避免火太大了油渣变焦而破坏了油的味道和成份,整个过程不用盖盖,只在开始油少时稍微搅拌几次,避免受热不均匀。捞出油渣,油彻底冷却后倒入容器中密封冷藏保存(注意不要把锅底的碎渣倒入),若一时吃不完,也可以分袋冷冻。
这个一般家庭是比较难做的,因为正宗的猪油渣是压出来的,家庭没那个条件。
还是去外面买吧,你是温州的吧。
我们家里一般替代着吃,就是拿略肥的猪肉,抹上葱糊,放到油里去炸,撒上盐,不过这种猪油渣,太油了,而且很不健康,我基本上没吃过几次。这种都是外地的吃法,相对容易家庭制作。
外面的流程,我告诉你一下,你要是有办法,可能自己也能做。
1.用低温炼猪油(恒温,温度比较低,能让猪油溶出就行,不会向我们家里炼猪油烟熏火燎)
2.然后把剩下的猪油适当加温压榨,把油都榨出来后,再加入少量的熟土番薯粉(越细越不少吃),再加上酱油,或者豆酱,白糖,味精,盐,白酒,黄酒,还有一些香辛料(可以自己调)再次压榨定型。
3.最后一般再次加热,烘干,去除多余水分就可以了。
‘柒’ 猪油(油皮)怎么做好吃,猪油(油皮)的吃法
猪油烙饼的做法
1.面粉加水揉成面团,擀成长条,分成一个个小面团。
2.事先把猪油切成小块,放姜末、料酒、盐、葱花、鸡精,腌制半小时。
3.把猪油包进小面团里,压扁,平底锅加少许油,煎成两面金黄。
4.另取面团压扁,放白糖包起面团,再压扁,用擀面杖稍滚一下,擀成椭圆形,同样放入平底锅煎成两面金黄即可。
‘捌’ 用猪肉炼出的油和用猪板油炼出的油有什么不同
猪肉提炼出来的油与猪板油提炼出来的油性质没有区别,营养价值也是相同没有区别的。只是猪肉没有猪板油提炼出来的油多而已。
【熬猪油步骤】:
材料:猪油,板油,清水,花椒。
1、板油2斤。板油就是猪肚子里面的油,熬猪油最好就是使用板油,板油出油量大,熬出的油脂味道也更香醇。
(8)练肥猪油皮怎么起泡扩展阅读:
【吃猪油有什么好处】
1、提高食欲
猪油具有独特的香味,用猪油烹调菜肴,可大大地提高人的食欲。
2、保护眼睛
因为猪油中含有胡萝卜素具有保护人眼睛视力的作用。适量的β-胡罗卜能促进视紫质达到正常含量,从而避免了缺少维生素A所致的暗视野适应迟钝,也避免暗视野之后出现强光对眼睛所造成的损害。此外,还可以预防夜盲症、干眼症、角膜溃疡症以及角膜软化症。
3、滋养五脏
猪油可以滋养五脏,尤其针对脾胃和肺。猪油味甘,可以使脾脏变得强健,有助于食物在体内更容易被消化,所以猪油可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身材瘦弱的人群。
4、润肠通便
猪油质地细滑,食用后经过大肠,猪油可以起到润滑肠道的作用,使人排便通畅,因此,猪油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
‘玖’ 仔猪渗出性皮炎怎么治
猪渗出性皮炎是由猪葡萄球菌引起,主要发生于哺乳仔猪和刚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和超急性感染。猪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常寄居于猪的皮肤、黏膜上,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破损时,病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发病。
一般多发生于仔猪,猪只突然发病,先是仔猪吻突及眼睑出现点状红斑,后转为黑色,接着全身出现油性黏性滑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与皮屑、污物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像全身涂上一层煤烟,手触之黏手如接触油脂样感觉,故称之为“油皮病”。之后病情更加严重,有的仔猪不会吮乳,有的出现四肢关节肿大,不能站立,全身震颤,有的出现皮肤增厚、干燥、龟裂、呼吸困难、衰弱、脱水、败血死亡。患猪常出现全身性皮炎,并可导致脱水和死亡。
剖检病猪全身黏胶样渗出,恶臭,全身皮肤形成黑色痂皮,肥厚干裂,痂皮剥离后露出桃红色的真皮组织,体表淋巴结肿大,输尿管扩张,肾盂及输尿管积聚黏液样尿液。
【防治措施】
(1)本病的预防应注意搞好圈舍卫生,母猪进入产房前应先清洗、消毒,然后进入清洁、消毒过或熏蒸过的圈舍。母猪产仔后10日龄内应进行带猪消毒1~2次。
(2)接生时修整好初生仔猪的牙齿,断脐、剪尾都要严格消毒,保证围栏表面不粗糙,采用干燥、柔软的猪床等能降低发病率。对母猪和仔猪的局部损伤立即进行治疗,有助预防本病的发生。
(3)一旦发病应迅速隔离病猪,尽早治疗。皮肤有痂皮的仔猪用45℃的0.1%高锰酸钾水或1∶500的百毒杀浸泡5~10分钟,待痂皮发软后用毛刷擦拭干净,剥去痂皮,在伤口涂上复方水杨酸软膏或新霉素软膏。对于脱水严重的病猪应及早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并保证患猪清洁饮水的供应。没有条件进行药敏试验的偏远地区猪场可尝试应用青霉素、三甲氧节二氨嘧啶、磺胺或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等抗生素肌内注射,连用3~5天。
‘拾’ 猪感染了葡萄球菌怎么治疗。
首先介绍一下葡萄球菌病,猪的葡萄球菌病感染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前者,猪葡萄球菌主要是引起猪的渗出性皮炎,俗称“油皮病”,后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可造成猪的乳腺炎、坏死性皮炎和猪乳房的脓疱病。
葡萄球菌可以感染新生2日龄至8周龄左右的仔猪,典型病例表现为全身性皮炎(不痒),皮肤病变很快,从发现一小片后,在24小时至48小时内就蔓延到全身。
发病猪食欲不振和脱水,发病初期在眼睛周围、耳廓、面颊及鼻背部皮肤,以及肛门周围和下腹部等无毛处出现红斑,成为3至4毫米大小的微黄色水泡并迅速破裂,渗出清朗透明的黏液。这些黏液经常与灰尘、泥土、粪便等等混合,干燥后形成黑褐色坚硬厚痂皮,并呈现横纹、龟裂,并且有臭味,用手一摸,像是接触棉油一样,故称为“猪油皮病”。严重的病猪体温迅速减轻并会在24小时内死亡,大多数是在发病10天左右死亡。
此病,不只是产房仔猪和保育猪发病、死亡,其实大的到50公斤以上的病猪也有!甚至母猪也有出现!只是日龄较大的猪多表现为局限性病变,病变多出现在猪的耳尖、头部、肷部和四肢末端。
近期我们的平台就遇到的一个特殊案例,一个1000头的育肥猪场,有三分之一的猪死亡竟是因为这病!并且都是体重在30公斤-40公斤的猪!经过到相关实验室做细菌分离试验,我们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这种病同时也是人兽共患病,人在感染后同样会出现皮肤溃烂,化脓等炎症。
猪葡萄球菌其实是猪场常在菌,是成年猪皮肤上的正常菌群。病猪的感染多是因为由于外界因素等造成表皮的创伤、裂口而导致。所以,我们的执业兽医师建议猪场产房饲养人员要加强对仔猪的护理,避免仔猪间因为争抢奶头等而争斗!同时,剪牙、断尾、断脐等要严格按照标准规程去做。其他阶段的猪,要经常巡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采取措施!
建议:猪舍用碘制剂消毒剂消毒。对早期发病的猪可以用碘酊涂抹清洗或者用凡士林+青链霉素涂抹出现炎症的地方。配合恩诺沙星+头孢肌注,一般3-5天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另外推荐一个小偏方,供参考!用一斤75%的酒精泡两包烟,泡一天。第二天喷猪身上,一次见效,四五天后自然康复。严重感染后期的猪,不建议治疗,应及早淘汰处理。一般情况是,仔猪往往发病较多,整窝仔猪感染,且死亡率高。经常发病的猪场,可以用商品苗(葡萄球菌灭活疫苗)分别于产前第4周和第2周对母猪进行免疫。
总而言之,本病重在预防,养猪场在做好基础性疫苗(如猪瘟、圆环病等)之外,环境控制是首要任务!猪舍环境依旧脏乱差,再好的治疗方案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