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和田玉籽料更容易出油
和田玉籽料的第一标准就是要有油性,温润,越玩越油,这才是玩籽料的乐趣所在。
但籽料本身并不会出油的,这种油性来源于它独特的玉质结构。籽料的油性跟它的玉质结构息息相关,包括细度、糯性、致密度等各方面都会对它的油性产生影响。而籽料的那种恰到好处,就构成了它独有的油润性。一般来说油皮的籽料油性都比较好,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皮的油润度很高,看起来就像是往外冒油一样。
此外,越老熟的料子油性越好,不管是皮色老熟或是玉质老熟,都会给人一种油油的感觉,这就是大家喜欢老熟料的原因,即使放了很长时间,拿出来之后仍然油性十足。
② 为什么和田玉籽料不完美
玉龙喀什河的流水,带来了籽料皮色,柔润灵动,也让籽料“吸入”了大量的外来物质,融合了外力作用如碰撞、冲击、挤压、翻滚千万年,皮色生长,瑕疵跟着生长,肉质变老熟,瑕疵亦根深蒂固,慢慢渗透,这便是籽料的双面性——所以说,灵石有性,玉如人生。
裂、水线、絮、脏、僵...这些都是大自然丢给籽料的胎记与附着物,玉质日益温厚,老熟,出油,籽料的骨骼即结构亦跟随变化,这些附属矿物如同籽料的身份证,天生带来,好像刻以铭记一样。
裂:是籽料最常见的特征,人们称之为“十籽九裂”。死裂与浅皮裂都无大碍,不影响美观也不影响玉质,不用理会,玉雕师也会想办法借掉;浅皮老裂较浅,形成的时间较长,这种裂伤往往带有沁色,我们也把这种裂称为“带沁老裂”,一般不会再发展。
和田玉”裂“
僵:分为硬僵和穿僵,硬僵籽料上的肉质部分大多细腻、浑厚,我们说“僵边出好肉”,就是此意;穿僵原石则比较隐性,是最没把握的料子,有可能你外面看着很美的一块料,里面是一包稻草那么差,几乎不能用。
水线:实际上,水线这东西,业内本身就存在着争议,我们玩玉无需过多纠结。一部分人认为有水线的籽料质地更加细腻,另一部人则表示水线影响玉石本身。和田玉中的水线的形成与成矿流体的多次活动有关,通俗地讲,就好像是人的皮肤伤愈后的疤痕一样(不知这个比喻准确与否)。
脏:和田玉中的矿物杂质。常见有裂纹处的铁质,呈褐色或褐黑色,肉眼可辨。事实上和田玉中含有其它多种别的矿物常见有磁铁矿、黄铁矿、透辉石、白云石和石英等等,几乎就没有纯粹的透闪石成分籽料;还有的脏是水中离子或离子混合异物沁入籽料,形成一些黑点,比如石墨成分。
山料大块完整,山流水平滑浑厚,俄料纯白少裂...
可以说,籽料是最多瑕疵最不完美的玉石料种。
有人说,籽料是最丑的玉石,白度最好不出在籽料,完整最好不出在籽料,细腻最好亦不出在籽料...
但正因为这样,籽料才相比其他料种更加有灵性。
因在流水中浸润千万年,籽料温润而泽,充满变数,所以籽料也是最容易玩出温润,玩出油性,玩出变化的玉石。
籽料脾气古怪,你不知道每一块原石下边暗藏怎样的玉质,它如人一样,有脾气,有性格,所以它优缺点集一身,优缺点共显共生。
③ 籽料为什么不戴不油,一戴就油
古人常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温润的感觉其实就是和田玉籽料油性的一种表现。
那么就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和田玉油性的那些事儿。
而真正的油性是一种玉质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所以,当一块和田玉,你放在那里,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依然散发着精光内敛的油性感,那么它无论是山料还是籽料,都是一块非常值得收藏的和田玉了!
④ 和田玉青花籽料油性不够怎么回事
细度不到位油性自然不够 青花细度好的不多
⑤ 和田玉的油性是什么意思
和田玉最大特点是温润而泽,其表面泛油润光泽而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其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其实这是光学上的一种“漫反射”现象,平行的光线射到和田玉器的细微又凹凸不平的表面,导致反射光弥漫地射向四面八方。优质和田玉的单个结晶体半径较大,结晶体与结晶体之间结合部分作用力远没有结晶体内部作用力大。通俗一点就是颗粒度大,韧性强。所以切割抛光等过程后,就造成凹凸不平的表面。而恰恰是这种颗粒度,对光的漫反射造成一种高雅而特殊的油脂光泽的感觉。结晶体半径再小一点,就会泛玻璃光泽,再大一点,则会显蜡状光泽。而其他像硬玉翡翠、单结晶体如水晶等,或结晶体小,或韧性差,在加工后,表面对光线会形成镜面反射,就会泛玻璃光泽。
⑥ 和田玉籽料开始摸油润后来没有
放到一个地方常时间不戴会有你说的这种情况,因为和田玉本身就含一定的水分,常时间没有水的滋润你会发干,不佩戴也要常喷喷水,小的可以一直放在水里。
⑦ 和田玉牌没有油性怎么回事是什么玉料
非常欣赏你很重视和田玉的油性,油性是和田玉区别其他玉石最重要的特性。
但是,并不是所有和田玉都有油性,绝大部分的青海料、韩料和俄料都没有油性,60%甚至更多的新疆料也缺乏油性,甚至和田玉籽料中,总量看,50%的也缺乏油性。
⑧ 和田玉籽料为什么不出油
可能是本身质地不太好、可能是青海或俄料等地方料。与你日常盘玩、手掌是否油性皮肤也有很大关系
⑨ 和田玉籽料油性不好怎么保养
和田玉经常佩戴不需要保养,越戴越油润,不戴的时候打点玉石保养油,装自封袋密封。
⑩ 和田玉为什么会油油的
和田玉质润泽细腻,若有“油性泛出”则很可能是人为泡油导致。
和田玉的光泽属于油脂光泽,它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射率有关。反射率越大,和田玉的光泽就越强。
通常情况下,光线照射到玉石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由于和田玉是由很多微小的矿物颗粒组成的集合体,矿物颗粒间的缝隙及颗粒大小不同致使进入玉石的光发生漫反射、散射等光学效应,从而使反射回人眼的光相比入射光更柔和。
柔和的反射光加上和田玉本身的玉质便形成了特殊的光泽:弱于玻璃光泽、强于蜡状光泽的油脂光泽,即视觉上的“油脂感”。
和田玉上手看的时候,用餐巾纸擦拭玉体,确认无油腻方可细看;一般在自然光下转动和田玉仔细观察玉面反射光泽,就可以看出是强油脂光泽还是一般油脂光泽,也可以分辨是否玻璃光泽。
所谓和田玉的“脂粉”指的就是和田玉的凝脂度。和田白玉一般都会不同程度地泛青,羊脂玉则泛黄、泛粉。像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看着就像块羊油,密度高、色纯,羊脂表现的不仅仅是白度,还有脂粉,没有脂粉的白度,只是羊脂白,不能称为羊脂玉。而像青海和俄料都比不上和田,子料的脂粉度都比山料或者山流水料高。脂粉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肉)冻状脂、凝脂、像鱼冻、荔枝肉,还有像牛奶、奶酪、奶油等,往往是粉状脂的表现。
和田玉的特征之一就是油性。有的看上去干的,玩久了会出油,有的看上去油的,玩久了会干。决定油性首先是看料子的结构。很多好子料,并不一定用皮和毛孔来证明他的身份。就像一团面粉,山料是加了一杯水,揉了半小时的面粉的话,山流水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2小时的面粉,那么子料就是加了一杯水,揉了6小时的面粉,这样的料子,看起来温润柔和,密度肯定是比流水料和山料上一个档次的。
若担心人为浸泡油脂造假,建议去鉴定!
手感上的油性包括两方面,一是视觉上的油润光泽,二是手感上油润的感觉。上面讲的是视觉上的油性,好的料还须具备手感上的油性。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象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上手后如同在盛夏你身上穿的绸缎滑溜,如同你洗手时摸打肥皂的油滑。
随着把玩时间的累积,油脂在玉石表面逐渐形成包浆,“出油”的感觉越发的明显。这也是和田玉油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