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黄的鉴别
黄花梨,在海南当地则被称为“降压木”,据传黄花黎木泡水饮用,可治疗高血压,它还可作为中药的引药使用。一般鉴定海南黄花梨,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纹理:海南黄花梨的纹理为斜纹或交错,纹路变化多端,如行云流水般,给人柔和文静之感。或有变化多端的“鬼脸”,鬼脸是由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跟普通树不同,它的结疤没规则,所以人们叫它“鬼脸”,也可优雅地称为“凤眼”,但不能说是黄花梨木都有鬼脸。
2.颜色:海南黄花梨的颜色初始偏黄,久之则慢慢加深,呈紫红、褐红之色,却始终难掩那一抹金黄,在岁月的年轮中淡淡透出。
3.重量及手感:用手掂,质地坚实,颇有分量。因为油性重,入水即沉。触手则如玉般温润。
4.气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刮下一小片黄花梨,会闻到一股微香。
5.烟色及灰烬的颜色:仍然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锯一小块黄花梨出来,用火烧,会发现黑烟直上,但是燃烧后的灰烬却是白色的,这也是因为黄花梨油性重的缘故。燃烧时,黄花梨的香味非常浓郁,却没有一般木的酸味。这种香气一旦闻过便记忆深刻
黄花梨为制做红木家具的上好木材,市场上现存的少之又少。平常我们能够见到的,大多是产自越南的黄花梨。由于越南与海南地理位置相近,又基本是在同一个纬度上,所以越南黄花梨与海南黄花梨非常相近,尤其是产自越南东部,与海南隔海相望地方的木材。如何对两种木材进行识别,可参考以下四点:
一、相对而言,海南黄花梨纹理(棕眼)细,越南黄花梨纹理粗一些。
二、海南黄花梨味道大一些,即所说的降香,而越南黄花梨香味略小。
三、海南黄花梨纹理好,鬼脸多,即所谓的虎皮纹,越南黄花梨相对差一些。
四、颜色上二者也有区别,海南黄花梨颜色深一些,越南黄花梨浅一些。
希望能够解决您的问题。
② 海南黄花梨怎么鉴别
1.闻一闻,海南黄花梨木本身是中药闻起来辛辣味扑鼻,久置香气微弱,但是稍经刮削变香气扑鼻,香是浓郁型的。
2.摸一摸,海南黄花梨木质坚硬,硬度高,摸起来手感好,靠乎感去摸。表而细腻,光滑如婴儿皮肤,粗而不刺,并能感觉到油性,甚至摸后手上余香萦绕。
3.看一看,海南黄花梨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
4.尝一尝,海南黄花梨用舌头品尝味道微苦。
5.泡一泡,用小刀削一些碎末,放在一个杯子里面,用滚烫的开水泼上去,上面会有像机油一样的一层,闪闪发着幽蓝的光,还有木屑经浸泡后,水是绿的。
6.海南黄花梨的颜色差别很大,从黑、红褐、黄、白、红不等,但极其珍贵的黑红色的黄花梨已经极其难觅。另外其芯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芯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③ 如何辨识海黄与越黄的区别如何辨别海黄与越黄
海黄,海南黄花梨之谓;越黄,越南黄花梨之称。由于两者长在气候相同、地理相近的同纬度地区,材质、纹理、香气很接近。但大部分好辨识,有些则到了比孙悟空与六耳猴还难辨识,愣是观世音菩萨也被难倒的地步。海黄,现在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学名称“降香黄檀”,因为它有一种中医里称为“降香”的味道,连泰斗王世襄也认为,这个称呼最合适。越黄,有的人则归之为紫檀类,叫“越柬紫檀”。但这个归类总感觉未必妥当,因为越黄未必发“紫”色,它与海黄颜色、香气、纹理,真是“何其相似乃耳”。
海黄与越黄都有哪些异同?
相同:都很“香”,即锯解后,都芳香四溢,甚是迷人;都很“花”,即打磨完花纹绚丽多彩;都很“黄”,即颜色大致都是金黄色;都很“密”,即毛孔都很小;都很“滑”,即手感极顺溜;都很“莹”,即打磨后光洁如镜,局部莹光闪烁;都很“鬼”,即有很多结节,鬼脸纹都不缺。
这里主要讲区别。
1、香气
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近来海南昌江等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了一些这种料。
2、纹理
如以中国画来比喻二者,可大致说,海黄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越黄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海黄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黄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3、色泽
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海黄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4、密度(毛孔)
海黄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因此,海黄横切面毛孔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但包括许多行家、经营者,都把密度给绝对化了。实际上,有时候海黄毛孔要粗大于越黄,比如长在地底下的根部,由于吸收水份之需,毛孔则粗;长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缝间,由于体内油性被石质反抽,毛孔也大;长在水土丰茂、阳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长快,毛孔也大些。
5、手感
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之故。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而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
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而越黄则显得轻飘些。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料。
6、莹光
海黄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3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还有,海黄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越黄则较少见,即使有,也不生动。
7、鬼脸
我们所能在专家写的书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黄的特征归之为有“鬼脸”。事实上,所谓“鬼脸”,就是结节、疙瘩。所有木材,其实都有,只不过它们生长快速,比如杉木,结节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缩小一百倍,其纹理就似海黄了)。鬼脸不仅是越黄的明显特征,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之(为什么许多专家学者和传统都认为“鬼脸才是海黄的唯一”,以至以讹传讹,笔者会在另篇专述)。但海黄的鬼脸更多、更鬼,面上布得更密集、鬼脸更丰富而多姿。除了传统上大家说的“狸猫”、“凤眼”外,最精彩的应是写实的真鬼脸。笔者手头有一个梅瓶,上有钟馗头像,怒目圆睁、须髯倒竖,颧骨高耸、头上长角。假如临摹下来,就是典型的人物工笔画。此外,海黄的鬼脸还应包括其他的飞禽走兽、自然物象,比如笔者手上就有飞兔、中国地图、裸女、蝴蝶等图案。而越黄的鬼脸形象则单调,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如何鉴别海黄和越黄?
海黄和越黄属同一树种,都是香枝木,俗称黄花梨,却因为产地的不同造就了海黄与越黄的区别。对于海黄与越黄的区别,市面上众说纷纭,外行人听完就有云里雾里的感觉。然集各家之所说,细细分辨就会发现海黄与越黄的区别其实也就五点。
海南黄花梨材质器件,俗称海黄;而相对的越南黄花梨木材质器件,俗称越黄。由于海南和越南的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等条件不同,香枝木在海南和越南就像“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一样造就了海黄与越黄在木材本身的颜色、纹理和气味上细微的区别:
1、颜色。海黄颜色较深,偏暗红色;而越黄则相对较浅,偏于亮橙色。所以在美感上,海黄就会较越黄显得沉稳,慎重。
2、纹理。海黄纹理较越黄要好看,细致,花纹虽无规则却不乱,如行云流水般充满一种自然的美。鬼脸——老虎纹也多。
3、质地。大部分越黄的木质粗软,只要各种极品才能与海黄媲美。另外越黄的棕眼很粗,远比不上海黄的细致。
4、荧光。荧光感是由木材中的单宁含量决定的。据统计发现,海黄的荧光感要比越南的荧光感强些。
5、香味。香味是很多行家首推的区分海黄与越黄的条件。上等的海黄与越黄两者味道相当的相近,需要极其灵敏的嗅觉分辨。海黄的香味是幽幽的降香,比较柔和;而越黄味道是很冲的降香,闻时感觉是它自己往你鼻子里钻,凉凉的。但是有时海黄的降香也有点冲。
以上有关海黄与越黄的区别都是针对他们的普遍特征得出的。一旦涉及到个别的海黄与越黄,可比性就会差很多,因为海黄和越黄都是良莠不齐的。所以要想准确的辨别市面上出现的香枝木是海黄还是越黄还是需要多看、多闻、多上手,积累丰富的经验。
黄花梨中的海黄和越黄的具体却别,如何才能辨别。
1:底色要发红的。虽然后期海南黄檀也一直被人们认可为降香黄檀“海南黄花梨”,这种木材底色基本为黄,但根据海南当地老农的描述与林科院杨家驹老师的探讨再结合多年接触的经验,我认可海南黄花梨的底色应该为红色,但不像杨家驹老师那样绝对,我认可的是多数海南黄花梨的底色应该是红色,而多数越南黄花梨的底色为黄,根跟料为紫,很少呈红色。也就是说,如果买家通过这种辨别方法来分辨黄花梨,虽然不是绝对,但会大大降低买到越黄的风险。
2:看鬼脸。新喜欢黄花梨的朋友容易对“鬼脸”产生误解,把一些妖艳复杂的甚至是简单的大“X”纹认定为鬼脸。这是一个误区,其实鬼脸是树疖子,而且是跟一般越南黄花梨有区别的树疖,这种树疖的形成是由于树木生长枝杈而留下的,海南黄花梨在长树杈之前会发很多个芽,竞争之后,营养最好的生出树杈。这样就形成了大疖子之中还包含了几个小疖子的“鬼脸”;而越南黄花梨在生长树杈的时候一般只发一芽,所以很少有鬼脸,只有“鬼眼”。所以在购买黄花梨时注意有没有树疖,有的话注意分辨鬼脸还是鬼眼,虽不绝对,但同样会降低你买到越黄的风险。
3:看纹理。越南黄花梨纹理比较规矩、平行。而海黄的纹理特点是通常让你猜不到它要往哪里去,好像有点儿双子座的性格。
4:看料质。海黄油性较高,越黄的油性通常是海黄的三分之一,所以表面让你感觉干枯无油性,如果是根料油性较好,但黑斑较宽,也很规矩,而且颜色发紫,而不是像海黄根料是发红的。
综合以上分辨方法之后,还要注意现在两个经常遇到的上色和人造花纹的问题。一般是商家针对一些颜色较浅的料通过上色或涂抹棕色鞋油的方法使黄花梨颜色变深。再有是将一些粉补或带有白皮的地方人工画上花纹使之与周边的纹理相近,以此掩盖瑕疵。木乃自然生成,其中很多瑕疵,例如空洞、裂纹、腐烂、夹皮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可以被理解,应客观引导告知,可按客户要求修复处理,不应隐瞒欺骗,否则不利于个人长期经营与市场规范。
④ 海黄的鉴别
海黄与越黄区分主要记住七个字:纹香油手密色。鬼。。一、纹理:相同点:打磨后花纹绚丽多彩。。海黄的纹理花纹像是抽象的,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黄的纹理花纹像是工笔的,整体是写实的,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越黄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黄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二、香气:相同点:锯解后,都芳香四溢,甚是迷人。。海黄气味辛香、清幽、自然,吸入鼻孔感觉舒畅不已,很想一直吸。假如是一种被水长期浸泡过的海黄,也有酸香味,很多人以为那是越黄。比如埋在阴湿地下的房屋木梁,或水库底下的树头树根,锯开后则辛香中带酸。近来海南昌江等地大兴土木,从江河、水库中就捞出了一些这种料。。越黄香气中夹有酸味、臭味,谈不上迷人以至想多吸,个别人甚至感觉不适。当然,如果是越黄老料,纹理美丽与海黄难辨,其香味也几乎与海黄乱真。。三、油性:相同点:打磨后光洁如镜,局部莹光闪烁。。海黄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还有,海黄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越黄油性要低于海黄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越黄较少见褶皱纹,即使有,也不生动。。四、手感:相同点:手感顺滑。。海黄经高标号砂纸打磨、抛光后,其手感在所有材质中都堪称天下第一。盖因其毛孔细、油质多、柔韧性好,材质可不按走向随意裁切而不起茬。触之绵绵的、滑滑的,象抚婴儿肌肤,直至手起痒,这也是海黄深受喜爱的主因之一。因为比重较大,海黄掂在手中有沉甸感。。越黄在以上诸点均明显逊色,因此抚摸时,略为发涩,会挂手,甚至可以感觉有颗粒、有凹凸。越黄比重相对较小,则显得轻飘些。但若是越黄老树根,可能沉甸感还大于海黄东部糠料。。五、密度(鬃眼、毛孔):相同点:毛孔都很小。。海黄比重总体不如大叶紫檀、小叶紫檀,可与酸枝接近,但比越黄密实,比重大。因此,海黄横切面鬃眼细小于越黄,纵切牛毛纹细小于越黄。越黄的鬃眼大于海黄。。但也不时绝对的,有时候海黄鬃眼要粗大于越黄,比如长在地底下的根部,由于吸收水份之需,鬃眼则粗;长在石灰岩、少泥土的石缝间,由于体内油性被石质反抽,鬃眼也大;长在水土丰茂、阳光充足的沃野上,因生长快,鬃眼也大些。。六、色泽:相同点:颜色大致都是金黄色。。海黄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越黄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海黄画面越黄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七、鬼脸:相同点:有很多结节,鬼脸纹都不缺。。我们所能在专家写的书上看到,大部分都把海黄的特征归之为有“鬼脸”。事实上,所谓“鬼脸”,就是结节、疙瘩。所有木材,其实都有,只不过它们生长快速,比如杉木,结节很大,就不起眼,不好看(如果把巴西花梨的切面缩小一百倍,其纹理就似海黄了)。鬼脸不仅是越黄的明显特征,紫檀、酸枝等其他硬木也有,但海黄的鬼脸更多、更鬼,分布得更密集,鬼脸更丰富而多姿。除了传统上大家说的“狸猫”、“凤眼”外,最精彩的应是写实的真鬼脸。此外,海黄的鬼脸还应包括其他的飞禽走兽、自然物象等图案。而越黄的鬼脸形象则单调,塑造不出栩栩如生的形象。
⑤ 怎么区别海黄和越黄
1,气味
在气味上来说,海南黄花梨的味道相对来说大一些,但是味道属于那种清香的,如果是新伐的材料味道稍微有点辛辣味刺鼻的感觉,切面上辛辣香气比较浓郁,加工之后香气开始变得微弱,甚至都难以闻到,不过只要稍微刮削一下,香气马上就扑鼻而来。
越南黄花梨的味道稍微呈现出酸香味而且还是比较浓烈一点的。
2,手感
在手感上来说,海南黄花梨纹理比较细,木质非常的坚硬,所以在摸起来的时候手感非常的好,粗糙但是不刺手,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而且海黄的油性较大,光泽度强,所以在用手掂一下的时候,不会发飘,手感温润如玉,成品也是如此。
但是越黄则不同了,抚摸的时候稍微有点发涩甚至是挂手的感觉,有时候还能摸出颗粒和凹凸。
3,莹光
海南黄花梨体内含丰富油质。因此,打磨后光洁度高,有玻璃面之感。
拿在手上摇晃,或随着视野挪移,面上莹光会腾挪闪跃。因此,其外表常如绸缎面,莹光闪烁明显;越南黄花梨油性要低于海南黄花梨30%左右,由于油性达不到莹光闪烁的“临界点”,所以很少能有如此的莹光闪烁(小叶紫檀甚至酸枝,有的也有局部呈绸缎面,也有莹光)。
还有,海南黄花梨由于生长环境恶劣或受强台风摇曳或受石头挤压,枝干歪来拐去,在这样地方都会有褶皱纹;越南黄花梨则较少见,即使有,也不生动。
4,纹理
如以中国画来比喻二者,可大致说,海南黄花梨纹理、线条是工笔的,但整体是写意的,图案变幻莫测,“不按常规出牌”。越南黄花梨纹理、线条略为写意,但整体是写实的。
越南黄花梨纹理散开度大(巴西花梨纹理散开度更大,它似乎是把海南黄花梨的局部纹理放大了几十倍),纹理像墨汁在宣纸上漫开了一些。海南黄花梨纹理线条流畅、生动,恣意挥洒;越南黄花梨纹理线条相对生硬、呆板,总体图案缺乏意象,很多地方呈麻丝状(这是其典型特征)。
5,色泽
海南黄花梨色彩多样,除主色调为金黄色外,还有黄白、紫、褐、红、黑,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组合甚至多种组合于一块木料中;越南黄花梨大部分仅是黄色,而且偏浅,中间有时夹紫药水颜色(这是其典型特征)。
海南黄花梨画面总体洁净,尤如明心见性的清纯山水画;越南黄花梨画面则感觉脏,不时夹有点点霉斑,就像初学画者,笔墨老是不注意“滴洒漏”在画面上。
⑥ 海南黄花梨 怎么分好坏啊
现在大多数人玩黄花梨都是玩其”纹理“”油性包浆“,所谓分好坏,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区分。
纹理:海南黄花梨的纹理形象生动,形状各异,其他木材的纹理是无法比拟的。
油性:由于海黄的特性,其本身自有一种分泌油性,不同地方的黄花梨其产出的油性不同,在海南产的可分为”糠梨“”,”油梨“,顾名思义油梨比糠梨油性多。越南产的黄花梨,其油性不如海南,其中的原因的话我就不说了,因为知识性的东西太多,建议你去“这儿红博客”去学习吧,我也是从那里认识的。
⑦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怎么鉴别
海越黄花梨之辨,千禧年《红木》标准颁布后才有且只对红木市场的新制黄花梨家具及黄花梨新料才具意义。
黄花梨的海越之辨,主要靠爱好者长期的实地考察、实物接触下形成的气感来判断的,非一日之功就能掌握的。书籍、网站、杂志上的红木知识,只能作为入门的一个基础知识的了解,不能作为收藏黄花梨的判断依据。理论指导实践,家居观止一直认为,若要对红木系列知识有一个框架认知,拜访名师、实地考察、甚至参加知名的红木家具拍卖会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无论你怎么看红木及红木家具都是千木千面,完全没有自己的气感可寻,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才能少遇套路,别无捷径可走。
⑧ 如何鉴别海黄和越黄,具体一点
海黄和越黄的区别如下:
1、色泽
海黄会在黄色的底色中,带一些紫、棕色;而越黄绝大多数都是比较单调的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