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么保养寿山石寿山石都适合打蜡油养吗
寿山石属叶腊石,质地滋润,富有光泽,硬度较低。一些品种在开采时,因爆炸震动,结构遭受破坏,多裂纹、裂格,如果不善加养护,日久天长就会枯燥易损,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以油养石之风。打蜡、油养是寿山石养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寿山石都不分情况一概地油养。不同品种的寿山石,它们的保养方法是不尽相同的。田坑石,温润可爱,石性稳定,不需要过多地抹油。经常摩挲把玩,不仅能养石,还可以养性。水坑石,质坚通灵,颜色清澈莹净的是上品,只要经过认真地打磨揩光,没有硬物碰击,不必时常擦油,就能保持晶莹。 山坑石中的高山石,质细而且通灵,石色丰富多彩,鲜艳明丽,但是石质稍松,如果在炎夏酷暑或秋冬气燥的环境里,色彩会变得黝暗无光,表面很容易变得枯燥,甚至还会出现裂纹,因此人们给它起了个很贴切的外号,叫做“财主石”。使用这类“财主石”刻制成的雕刻品,保养方法很是讲究,通常油养的方法比较好。
总结几点保养寿山石的要点:
第一,保持润泽,切忌高温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养护的关键要注意保持润泽。不论原石还是雕品,都应该避免阳光曝晒和高温环境。新采的矿石不可长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时藏在地窖里或阴湿之处,时常洒些冷水以保润泽。
第二,开料水磨,谨防燥裂以水锯、湿磨为上,如须在砂轮上打磨,则应预备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发热时,及时用冷水降温。
第三,原坯石料,木盒装放 经过去皮、除污、清杂质,制成原坯后,应分出品种、档次和块度,置放在木质盘盒之中。块度大且石质粗者,只需将木盒放在阴湿处保存即可。如属高档石料,块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满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块度较大,为节省油料,也可将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纸包裹好,放在阴湿处。
第四,雕刻成品,除尘保洁经过雕刻加工的寿山石雕成品,适宜陈列室内。石表被灰尘、污物沾染时,只要用细软的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寿山石硬度低,约在摩氏二至二点五度之间,切忌用金属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可以使人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益寿延年。所以,学会如何保养寿山石就更加的重要了!
B. 寿山石保养用的是什么油
保养寿山石最理想的保养用油是陈年白茶油。
切忌用花生油、芝麻油、动物油之类的油脂来养石,
因其色黄,又粘糊,既不上手,又会影响寿山石的色泽,使石色暗黄无光。
用油要适量。
实践证明,即使是陈年白茶油最好,但也不能用油过多。
油养一定要讲究,油过多有损于石质,要薄油养之为宜。
油养要看对象。
对寿山石雕刻成品上油时,可先用少许油滴在软长毛刷上轻轻刷之,然后用手抚摸石面。
不同品种的寿山石,保养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田坑石,由于水化、酸化程度彻底,温润可爱,石性稳定,无需过多抹油。
水坑石,质坚通灵,以色清为贵,胜在凝灵晶莹。因其水化程度较高,只要经过认真打磨揩光,不受硬物碰击,即可保持晶莹,不必时常擦油。
有些石种不宜采用油养法,如芙蓉石特别滋润、洁白、细致,尤其是藕尖白、猪油白和月白,
沾油则渐灰暗,失去光彩,故不能上油。
芙蓉石上油后往往易泛黄,甚至出现石中黄白不匀的色彩,失其特色。
C. 我想知道我的寿山石大约值多少钱请专家指点一下,谢谢
这块寿山石表面油性饱满。润度大。价格不错。但是由于近几年玉石价格回落导致大部分玉石价格不高。初步估价五位数。
D. 寿山石怎样保养
寿山石属叶腊石,质地滋润,富有光泽,硬度较低。一些品种在开采时因爆炸震动结构遭受破坏,多裂纹、裂格,如果不善加养护,日久天长就会枯燥易损,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以油养石之风。保养寿山石最理想的油料是陈年白茶油。茶油经过一年以上时间的沉淀,其上层白色透明部分,清洌不腻,是寿山石保养的理想油料。在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以及新加坡,一些藏家喜欢用橄榄油养石,效果也很好。
在对寿山石雕刻品上油时,可先把少许油滴在软毛长刷上轻轻刷之,然后用手抚摸石面。陈列时宜放置在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玻璃橱应加以密封,因为抹过油的产品,容易粘灰。
橱柜中如装上日光灯、射灯之类来照明,还需在橱内放几杯水,让水蒸发,增加湿度。石表被灰尘、污物沾染时,只要用细软的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寿山石硬度低,切忌用金属片或其他硬物修刮。
小件的寿山石雕及印章,人们经常握在手中把玩,怡情养性,其乐无穷。但是寿山石高山系中的大部分与田黄石则不适宜长久握在手中。因为这类石头质较松,且因开采时受震动,招致许多裂纹隐于石内,由于手有热度,握久了石温就更高了,裂痕也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小件寿山石雕品最好抹些油,在小心玩赏之后,放回柔软的锦盒内,以免碰撞损伤。
打蜡、油养是寿山石养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寿山石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油养。不同品种的寿山石,保养方法要有不同的方式:
1、田坑石温润可爱,石性稳定,无需过多抹油。时常摩挲把玩,既能养石,又可养性。
寿山石田黄石节节高升摆件 2、水坑石质坚通灵,以色清为贵,只要经过认真打磨揩光,不受硬物碰击,即可保持晶莹,不必时常擦油。
寿山石坑头石狮钮印章 3、芙蓉石特别滋润、洁白,尤其是藕尖白、猪油白,“入手使人心荡”,也不能上油。上油后的芙蓉石即泛黄,甚至出现石中黄白不匀的色彩。古人已有这个经验,他们把上油后的芙蓉石,谓之“油泡芙蓉”。收藏者把玩芙蓉石时,可在脸部和鼻翼两侧轻擦,让微量的脂肪油保养最为适宜。故用油养石不可一概而论。
寿山石芙蓉石貔貅印章 4、寿山石中的老岭石、柳坪石等不通透的粗质石,刻制成雕品后,外表最好进行一次上蜡揩光技术处理。经过打蜡后的寿山石,石性稳定,无需再进行油养,但珍贵的寿山石切忌随意加热和打蜡,不然有失“石性”。寿山石高山石朱砂博古印章
E. 请问一下这是什么石头,原本是用来篆刻的,现在被我磨了,表面变成都是白色的,上了点油又有颜色
硬度大概是多少?多少价钱买的?
仅从照片很难断定的。
根据照片和你的描叙、
如果比较软,硬度在2-3左右,
个人认为,应该属于寿山石的边角料。(不准确的哦)
价值应该不算很高。
10-50元就能买一个。
希望对你有帮助。
F. 寿山石怎么保养
1、保持润泽
切忌高温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养护的关键要注意保持润泽。不论原石还是雕品,都应该避免阳光曝晒和高温环境。新采的矿石不可长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时藏在地窖里或阴湿之处,时常洒些冷水以保润泽。
2、开料水磨
谨防燥裂以水锯、湿磨为上,如须在砂轮上打磨,则应预备清水一盆,待石料摩擦发热时,及时用冷水降温。
3、原坯石料
木盒装放 经过去皮、除污、清杂质,制成原坯后,应分出品种、档次和块度,置放在木质盘盒之中。块度大且石质粗者,只需将木盒放在阴湿处保存即可。
如属高档石料,块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满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块度较大,为节省油料,也可将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纸包裹好,放在阴湿处。
4、雕刻成品
除尘保洁经过雕刻加工的寿山石雕成品,适宜陈列室内。石表被灰尘、污物沾染时,只要用细软的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寿山石硬度低,约在摩氏二至二点五度之间,切忌用金属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6)什么样的寿山石有油性扩展阅读
产地环境
福州寿山石矿区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常年温暖湿润,露水雨量充沛。
寿山村是寿山石的唯一的原产地。其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东北部,出福州市区北上,在蜿蜒而平坦的盘山公路上行车三十余公里就能到达寿山。
寿山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寿山村由群山所环抱,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主要有高山、旗山、旗降山、杜陵、善伯等,有“石帝”之称的田黄正是出产于寿山溪自身及周边。
G. 寿山石有什么特征
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寿山矿藏纵横交错,新老矿洞迭出无穷。根据矿山的走势,可分为三大系:高山系、月洋系、旗山系。根据矿石的品类,又可分为五大类: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月洋石、旗山石。
高山系/田石类
田石,因出于田中,因而得名。又以黄色居多,故习惯上又统称田黄。田石历有“石帝”、“石中之王”的尊称。自清初以来,盛名至今不衰,一两田黄何止易金数倍!
田石产于寿山乡里洋、外洋之间的寿山溪,在溪的两旁水田、砂土中蕴藏着田石。田石原先并不“生于田土里,而是附近高山、坑头、杜陵等处游离石块,由于地理变化移动到砂土水田之中。故其石是自然独立块状,无踪可觅,无脉可寻。由于长年埋藏地下,受田水、泥沙、地热等影响,使石质呈微透明,且具温润、凝腻的灵性 。田石肌理常隐含细微有致的萝卜纹。外表常裹 上一层黑色、白色或黄色的石皮,并多有红格,这些都成为田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俗语说:“无格不成田”,即来源于此。
因产地不同,田石又分为上坂田、中坂田和下坂田。上坂田指寿山溪上游即坑头一带所产田石(又称溪坂田),石质甚佳,多为晶灵剔透的宝石。中坂田指坑头以下至铁头岭约长150公尺地带所产之田石,石质亦属上乘,色泽浓重,田石中之黄金田石、橘皮黄田石等均产于此。下坂田系寿山溪下游所产,色暗质滞,脂润通灵度均比上、中坂略逊。此外,还有溪管田、碓下田等,也是以产地分类的。如以色泽区分,则可分为黄田(即田黄),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高山系/水坑石
水坑石也像田石一样属于高山系统,因深藏于终年积水之坑洞之中,因而得名。
寿山村东南面有一座山峰名为坑头占,是寿山溪的发源地,沿溪流有坑头洞和水晶洞两个主 要产洞。由于水浸气润,故石质晶莹无比,凝腻 而富有光泽,通透如玻璃、水晶。古诗赞日:“ 结作冰片能坚牢”。由于坑头、水晶两洞所处位 置,山势险恶,洞深莫测(其中水晶洞宽约二公 尺,深远一百四十余公尺,深入溪中,又名“溪中洞”)。且终年积水,要进行开采,非先抽去积水不可,采石之艰难可想而知。加以矿层稀薄,往往整年开采,所得甚微,因此早已断产百年以上。1987年寿山村石农在水晶旧洞抽水采掘,历时六个多月,终因得石甚少,弃洞而去。今虽有少许出石,但质量非人所愿。
水坑石石质微坚,有黄、白、灰、蓝等色。品种主要有:水晶冻、黄冻、天蓝冻、鱼脑冻、牛角冻、鳝草冻、环冻及掘性坑头等。据传水坑石中尚有红水晶、桃花冻、玛瑙冻等,但至今未见发现红色水坑存石,只好存疑。
高山系/山坑石
高山位于寿山村南约二公里,海拔983公尺, 是寿山主峰。高山在寿山诸峰中矿石储量最大, 品种最丰富,开采历史也最悠久。这里矿脉纵横 交错,矿洞星罗棋布,有千年以上的宋代老洞, 也有近年开采的新坑。由于高山石石质较佳,资 源不断,故成为高、中档寿山石印章和石雕艺术 品的主要原料。田石和水坑石均属高山系,均为寿山石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因传统上自成大类,本站系谱图只集中介绍高山系所属之山坑石,产地除高山外,还包括邻近之杜陵、坑头占、月尾 、虎岗、栲栳诸峰。
高山各洞所产矿石,洞洞有特色,石质有优劣,色彩有变化,所出矿石有以色象命名,有以矿洞命名,也有以采掘者命名。采掘时间历千年 之久,所以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高山系中之杜陵,性坚质灵,堪称山坑石之萃。与其相邻之山岗产有美醉寮、尼姑楼、蛇匏等,石 性相近,石农称为“四姐妹石”,均属寿山石之名贵品种。杜陵坑临溪处产有善伯洞,石质细润微坚, 金砂地闪闪发光,亦系山坑石中之佼佼者。除此之外,鹿目格、碓下黄、月尾石、虎岗石等也属此系。
月洋系各石
寿山村东南面八公里的月洋山(又名加良山),以其为中心的周围山峰所产矿石均属月洋系。加良册主峰海拔六百多公尺,这里群山环抱,松竹苍翠。月洋溪环绕加良山麓,黄澄澄的溪蛋石就出自这条长流不息的溪流之中。
月洋产石仅十种左右,由石英——叶腊石、硬水铝石——叶蜡石和叶蜡石等三种矿石类型组成,以其出产名贵石种芙蓉石而闻名于世。芙蓉石质凝、结、腻誉为“印石三宝”之一。将军洞所产芙蓉石,更为收藏家视如拱壁。其他如半山石、绿箬通、竹头窝等也属印石之佼佼者。
加良山还产有峨嵋石,矿藏量甚丰,惜质地粗劣,一般仅作工业用料,惟1988年挖到一批优质石材。
旗山系各石
在高山的北面,西起旗山,沿东北向走经柳岭、猴柴覃山、旗降山、黄巢山、柳坪、金狮峰,最后东远远离高山的金山顶,这绵延六公里的群峰中所产矿石均归入旗山系。
旗山系矿藏丰富,品种繁多,仅次于高山系,但颇为分散。石质与石性差距颇大,以坚、脆、硬以及不透明的粗劣品种为多,多数只能作为工业用料或雕刻普通罢件和规格化印章。当然也有佳石出产,如老岭晶、大山通、豆叶青、柳坪晶等也备受藏家青睐,而旗降石则可以与高山系、月洋系所产名石争一日之长。旗降石是旗山系最佳石种,石质坚实纯洁,色彩艳丽,富有光泽,且多为数色相间,色界分明,近年不少名家传世作品采用旗降石雕镂而成,艺术效果特佳。
高山系石:从高山(峰名),再向东、向北,在一个不等边四边形的群山中,盛产着高山系各矿石,包括旧时所谓“田坑、水坑、山坑”石都出在这里。
月洋系石:月洋矿区位于寿山村东南八公里处的加良山。加良山是月洋系唯一的寿山石产地。
旗山系石:旗山系是寿山石三大系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矿区。它位于高山北面,东面延伸到六公里外与连江县交界的金山顶,西面达到离高山三公里的旗山老岭,北面延展至五公里外的柳坪、九茶岩、旗降、黄巢山带。
H. 寿山石有哪些种类
黄田石产于寿山溪坂,颜色为黄者,都可称为黄田石或田黄石。其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清澈,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