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精油按摩 > 小麦的净肌肤病怎么防治

小麦的净肌肤病怎么防治

发布时间:2022-10-28 19:43:11

❶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症及防治措施

一、小麦赤霉病

1: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2: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

3:防治措施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75公斤常量喷雾,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5~7天再喷施一次。

二、小麦白粉病

1:危害症状

该病可侵染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2: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3:防治措施

亩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45~75

公斤常量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防2~3次。

三、小麦纹枯病

1:危害症状

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严重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小麦拔节后在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棕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

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后期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病株枯死,形成枯株白穗。

2:发生时期

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在春季2月中下至

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

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2: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

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

强抗病力。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田间杂草。

雨后及时排水。

⑵化学防治。①播前药剂拌种:每10公斤麦种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5克或2.5%适乐时乳油10~20毫升进行拌种。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亩用12.5%禾果利30~60克或15%粉锈宁100克加20%的井岗霉素25~50克兑水45~7公斤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四、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条锈病、秆锈病、叶锈病3种,是我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大的重要病害。其中以小麦条锈病发生为普遍且严重,也是我国冬小麦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1:症状特征

小麦锈病的主要症状是“条锈成行叶锈乱”。具体区分为:小麦叶锈病,夏孢子堆发生在叶片上,夏孢子堆小,橙黄色,圆形至长椭圆形,不规则排列;冬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和叶鞘,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有依麦秆纵向排列成行的趋向。小麦条锈病,以为害叶片为主,也可侵染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上夏孢子堆较小,鲜黄色,狭长型至椭圆形,排列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2:防治措施

根据小麦全蚀病发生危害规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加强小麦全蚀病监测,防治上要坚持以麦播前土壤、种子处理和病残体为主,早春喷药防治为辅,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加大综防统治力度,提高整体防治水平。

⑴加强监控

一是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是小麦全蚀病远距离传播到新区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小麦良种繁育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严禁在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繁育种子,从外地调入我县的种子必须随车携带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检,

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二是及时开展疫情普查。每年于5月中下旬,组织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县小麦种植区进行全面普查,调查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为有的放矢地开展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⑵农业防治

①病残体。在收获前首先将病区死亡麦株全部拔除焚烧,留茬16厘米以上机割,麦茬拔除焚烧,单收单打,麦粒不作种子,秸秆要经高温发酵后作粪肥。

②合理轮作。发病地块合理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棉花、花生、大豆、红薯、蔬菜等。

③加强田间管理。播期适当推迟,缩短病菌侵染期;增施有机肥、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性;加强对病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减少病菌寄主。

⑶化学防治

①土壤处理。对重病田于犁地前,每亩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2.5公斤拌细土20公斤进行土壤处理,病区用药量要适当加大。

②种子处理。小麦播种前每10公斤麦种用3%敌萎丹50—60毫升或2.5%适乐时15—20毫升或2%立克秀10—15克等进行拌种处理。

③早春喷药。早春每亩用12.5%禾果利20—30克或15%三唑酮100—150克。

❷ 我们怎么防治小麦的病害呢

防治植物病害一般是控制或改变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菌,从而抑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各项措施应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将疾病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让我们了解一下小麦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4、 小麦锈病的防治措施

对普查发现的条锈病疫源地进行围剿,控制其蔓延。当田间病害叶率达到0.5%~1%时,立即进行普遍处理,喷洒12.5%克水果30~35克或15%克三唑酮乳剂。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小麦病害综合防治方法的内容。

❸ 小麦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叶枯病等,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

小麦锈病:用20%粉锈宁进行拌种,或亩用0.5公斤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兑水250-300公斤,然后做喷雾处理。

小麦赤霉病:种植抗病品种,适当早播,播种前用75%萎锈灵进行拌种。

小麦白粉病:控制种植密度,合理施肥,播种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一、小麦锈病

1、发病症状

(1)发病初期,叶片或麦秆表面出现褪绿斑点,之后长出黄色或红褐色的粉疱,即夏孢子堆。

(2)发病后期,病部长出黑色的疱斑(条锈、叶锈)或粉疱(秆锈),即冬孢子堆。

(3)染病植株的叶片早衰,光合作用降低,水分大量流失,籽粒的饱满度和灌浆程度下降,严重影响到小麦的产量。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比如鲁麦21、烟农19、烟农23等抗锈丰产良种。

(2)合理施肥,不可过量使用氮肥,避免小麦贪青晚熟。

(3)用20%粉锈宁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拌种后经过6-8小时再播种。

(4)亩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5公斤兑水250-30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或亩用60-8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

(5)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二、小麦赤霉病

1、发病症状

(1)苗腐:先是芽变褐,随后根冠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时,容易从腐烂处拉断,断口呈褐色,且带有黏性的腐烂组织。

(2)茎基腐:幼苗从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会变褐腐烂,导致全株枯死。

(3)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病斑也可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病部以上呈枯黄状,有时无法抽穗,或抽出枯黄穗。

(4)穗腐:发生初期,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湿度较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病斑上密生小黑点,即子囊壳。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的小穗形成枯白穗。

2、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比如扬麦4号、扬麦18号、淮麦20、徐麦856等。

(2)适当早播,播种前需深耕灭茬,清洁田园,以减少和控制病菌来源。

(3)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性。

(4)用75%萎锈灵250克拌麦种100公斤,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克拌麦种100公斤。

(5)用20%克福种衣剂进行包衣,药物和种子的比例为1:50;或用2.5%咯菌腈种子剂拌种,药物和种子的比例为1:500。

(6)小麦抽穗期,亩用40%戊唑·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或28%烯肟菌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克,或28%井岗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10毫升,或30%多·酮可湿性粉剂110克,或10%井冈·蜡芽菌悬浮剂230毫升)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7)小麦扬花初期,亩用40%多菌灵·三唑酮·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克(或70%福·甲硫磺可湿性粉剂130克,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克,或多菌灵·福美双·硫磺可湿性粉剂250克,或50%硫磺·多菌灵悬浮剂125克,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8)病情比较严重时,可在小麦灌浆初期亩用25%氰烯菌腈悬浮剂110毫升(或25%咪鲜胺乳油55毫升,或25%戊唑醇乳油80克,或25%丙环唑乳油4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克)兑水50-60公斤,然后进行全田喷雾。

三、小麦白粉病

1、发病症状

(1)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会发生在叶鞘、茎秆和穗部。叶片正面的病斑数量一般多于叶背,下部叶片的受害情况比上部叶片更严重。

(2)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状霉层,逐渐扩大并相互联合,呈长椭圆形。

(3)病情严重时,小麦植株弱小,不抽穗或抽出的穗较短小,较大的霉斑可覆盖叶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层厚度可达2毫米左右,并逐渐呈粉状,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4)后期霉层逐渐由白色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上生针头大小黑色小颗粒,是病菌的闭囊壳。霉层下的叶片组织初期无明显变化,随后褪绿、发黄以至枯死。

2、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比如中麦2号、中育4号、豫麦9号、北农9号、郑州831、郑州8915等。

(2)控制密度,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以防引起植株徒长。

(3)播种前,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每50公斤麦种使用150克药物),或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5%)。

(4)当田间的病叶率超过10%时,喷施25%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16%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波美0.5-0.8度石硫合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次。

四、小麦叶枯病

1、发病症状

(1)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茎秆及穗部,症状取决于环境条件。

(2)一般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开始发病,于叶脉间最初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纺锤形病斑,以后逐渐扩展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形淡褐色大斑块,上面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3)有时病斑呈黄色并连成条纹状,叶脉为黄绿色,乍看似如小麦黄矮病,但其条纹边缘为波浪形,且贯通全叶。严重时黄叶部分呈水渍状长条,并左右扩展,使叶片变成枯白色,上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4)病叶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向上发展,病斑从叶鞘向茎秆部扩展,并侵染穗部颖壳使其变为枯白色。病叶有时很快变黄、变薄、下垂,但不很快枯死。有的病叶病斑不大,但叶尖全部干枯,而后逐渐扩展。

2、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前深翻灭茬,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毁。

(2)适时晚播,施足底肥,及时追肥,增施磷钾肥,控制灌水量或次数,以增强植株抗病力.

(3)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忌大水漫灌。

(4)对于病重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

(5)用50%多福混合粉(25%多菌灵+25%福美双)500倍液浸种48小时,然后再播种;或用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拌麦种100公斤,闷种数小时后再播种。

(6)对于重病区,可在小麦分蘖前期亩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43克(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克)兑水50-75升,然后进行喷雾,或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喷施1:1:140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五、小麦纹枯病

1、发病症状

(1)烂芽:在小麦出苗期芽鞘变褐,然后麦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

(2)病苗死苗:多发生在小麦3-4叶期,初期第一个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导致死苗。

(3)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基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黄褐色的菌核。

(4)倒伏:由于茎部发病严重、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5)枯株白穗:后期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2、防治方法

(1)用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或用25%三唑醇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

(2)麦苗返青期,喷施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5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灵300倍液,重点喷施麦株下方的发病部位。

六、小麦黑穗病

1、小麦腥黑穗病

(1)发病症状

①病株严重矮化,株高只有健壮株的一半左右,个别小蘖感病后紧贴地面,高度不足15厘米。

②分蘖增多,病穗较短,直立,颜色比健穗更深,开始为灰绿色,之后变为灰白色,颖壳略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

③病粒比健粒更为短肥,初为暗绿色,最后变成灰白色,外面包有一层灰褐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并有鱼腥味。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耐病品种作为种植对象,避免从病区引种。

②在发病田块改种其他作物,与蔬菜、薯仔、油菜等作物实行3-5年轮作。

③对连作麦田进行土壤处理,亩用1-1.5公斤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细土45-50公斤,均匀撒在地面,然后翻耕入土。

2、小麦散黑穗病

(1)发病症状

①发病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尖端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病穗上的小穗几乎全部被毁,一株发病,主茎和所有分蘖都出现病穗。

②所有小穗的子房、种皮及颖片均成为黑色粉末,被侵害的子房和颖片发育成冬孢子堆。

③病穗抽穗时,薄膜破裂,孢子随风飞散,病穗只残留穗轴,在穗轴的节部还可以见到残余的黑粉。后期的病穗仅残留曲折的穗轴。

(2)防治方法

①药剂拌种:播种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2%拌种,或用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按种子质量的0.03-0.05%拌种。

②温汤浸种:先将麦种放在冷水中浸泡4小时,随即投入5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晒干后再播种。

③变温浸种:先将麦种放在冷水中浸泡4-6小时,再放入49℃的热水中浸泡1分钟,随后放到54℃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后捞出晾干,最后即可播种。

七、小麦根腐病

1、发病症状

(1)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叶斑、穗腐或黑胚。

(2)种子带菌严重的不能发芽,轻者能发芽,但幼芽脱离种皮后即死在土中,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

(3)幼苗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边缘清晰,中间稍褪色,扩展后引起种根基部、根间、分蘖节和茎基部褐变,病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然后根系朽腐,麦苗平铺在地上,下部叶片变黄,逐渐黄枯而亡。

(4)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梭形小褐斑,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斑,病斑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病斑融合成大斑后枯死,严重的整叶枯死。

(5)叶鞘染病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斑块,与其连接叶片黄枯而死。小穗发病出现褐斑和白穗。

2、防治方法

(1)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再用50%福美双(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或15%三唑酮(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03%)做拌种处理。

(2)发病初期,喷施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亩用10克5%井冈霉素水剂兑水4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间隔7-10天后再喷1次。

(3)小麦返青至拔节期,亩用50毫升50%强力杀菌剂兑水4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4)小麦开花初期,亩用100克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福合剂)兑水喷雾,喷施后可控制叶部病害发展。

(5)病害较严重的地块,可用72%代森锰锌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代森锰锌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基部,或灌施根部。喷药时应确保喷匀、喷透,使药液充分浸透茎部、根部。

八、小麦全蚀病

1、发病症状

(1)主要为害小麦地下部分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

(2)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3)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天线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2、防治方法

(1)用2%立克秀进行拌种,药物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拌种后防效可达到90%左右。

(2)播种后20-30天,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兑水60升,顺垄喷洒,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

九、蚜虫

1、危害症状

(1)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直至死亡。

(2)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2、防治方法

(1)小麦拔节后,每隔3-5天到麦田随即抽取50-100棵植株,调查蚜虫和天敌数量,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麦蚜比在1:150以上时,即需防治。

(2)防治时,喷施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克/升)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十、小麦吸浆虫

1、危害症状

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

2、防治方法

(1)拔节以后至孕穗期,亩用50-100毫升80%敌敌畏乳油兑水1-2公斤,喷施在20-25公斤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施用,边撒边耕,翻入土中。

(2)小麦抽穗至开花前,亩用80%敌敌畏150毫升兑水4公斤,稀释后喷洒在25公斤麦糠上,拌匀后隔行撒施。

十一、麦蜘蛛

1、危害症状

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生长萎缩,重者干枯死亡。

2、防治方法

喷施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哒蟠灵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2000倍液,重点喷施叶片背面,同时兼顾全株,套种作物也要一并喷到。

十二、小麦叶蜂

1、危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严重时可将麦叶全部吃光。

2、防治方法

(1)播种前深耕细耙,破坏其化蛹越冬场所,或将休眠蛹翻至土表冻死。

(2)幼虫3龄前,喷施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4000倍液,每亩地喷施50-60公斤药液。

十三、胞囊线虫

1、危害症状

(1)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胞囊老熟易脱落,仅在成虫期出现。

(2)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比如立枯丝核菌)为害,致使根系腐烂。

2、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抗病品种,改善耕作制度,与其他禾谷类隔年或3年轮作。

(2)小麦播种期用阿维菌素、噻唑膦、克线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

十四、小麦金针虫

1、危害症状

(1)幼虫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无法发芽。

(2)若小麦已经出苗,则幼虫会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主根受害部不整齐),取食有机质,使幼苗枯死。

(3)幼虫还能蛀入其他作物的块茎、块根。

2、防治方法

(1)与水稻轮作,或者在金针虫活动盛期常灌水,可抑制危害。

(2)亩用48%地蛆灵乳油200-250克兑10倍清水,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

(3)小麦生长后期,亩用0.6公斤51%辛硫磷兑水61公斤,然后进行灌根。

(4)虫害发生后,使用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进行灌根,或摘下喷雾器的喷头,直接对着根部喷施。

❹ 小麦三大病害,分别如何防治

小麦的三大病害主要有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以及小麦全蚀病。1、小麦赤霉病:在发病初期,小穗以及颖片上会有水渍状淡褐色的小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小穗会枯黄。2、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靠近地表或在地表的叶鞘上会有椭圆形或梭形的黄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

一、小麦三大病害

1、小麦赤霉病

(1)小麦赤霉病一般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易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的危害最大。

(2)以穗腐的症状为例,在发病初期,小穗和颖片上会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的小病斑,随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导致小穗枯黄,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斑会有粉红色的胶状霉层,在发病后期会密生小黑点,导致病部枯褐。

2、小麦纹枯病

(1)该病主要发生在叶鞘以及茎杆上,在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者靠近地表的叶鞘上会出现黄褐色病斑,形状为椭圆形或梭形。

(2)随后病情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颜色也会变深并向内侧发展,危害茎部。

3、小麦全蚀病

(1)在抽穗灌浆期发病后,病株会变矮、褪色,生长不齐,叶色以及穗色深浅不一,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旱枯。

(2)在苗期,初生根以及地下茎的颜色会变成灰褐色,发病严重时,次生根的局部会变黑。

二、小麦三大病害分别如何防治

1、防治小麦赤霉病

(1)选择抗病品种,并及时将田园清理干净,减少和控制病菌的来源途径。

(2)按照1:500的比例用2.5%咯菌腈种子剂拌种防治;可用50%福美双,按照种子重量的0.5%进行拌种;在小麦抽穗期,亩用28%井冈霉素多菌灵悬浮剂110ml进行防治,亩用水量50-60kg。

2、防治小麦纹枯病

(1)播种时间不能过早并根据土地的肥力水平,掌握合适的播种量,针对重病田需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2)按照种子重量的0.2%,用33%井冈蜡芽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

3、防治小麦全蚀病

(1)选择耐病品种,比如烟农15号,并增施腐熟有机肥。

(2)在播种小麦后的20-30天,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g对水60L,顺垄喷洒进行喷洒,在翌年返青期再喷1次。

❺ 小麦病虫害困扰很多农户,如何防治小麦病虫害

小麦根腐病是小麦整个生长周期都可发生的一种病害,它是一种为害小麦幼苗,及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真菌病害。其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可引起什斑,穗腐,或黑胚。注意要严格控制多效唑使用量,控制在亩用15%粉剂30-40克,兑水30公斤。20%助壮素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细均匀严防重喷或漏喷。

如果田间病叶率达到10%以上,就要喷施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溶液,一般需要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用药1-2次即可。同时可以增加小麦秸秆韧度,减轻倒伏.药剂选择:(禾技)75%戊唑醇.嘧菌酯10克+优多钾20克或者小麦版穗满多2套。也可以选择(欧得)12.5%氟环唑30毫升+99%磷钾能量40克。

❻ 小麦病害用什么预防

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合喷打,达到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加千粒重,确保小麦增产增收的关键措施。 掌握见花就打的原则,田间有小麦开始开花了就可以用药防治,用药时间便于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 可以用联苯菊酯加噻虫嗪加戊唑醇.咪鲜胺加磷酸二氢钾喷雾预防。也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吡虫啉加三唑酮加多菌灵加磷酸二氢钾喷施。 一般看花就喷施药剂, 一星期后再喷施一次。

❼ 小麦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小麦病虫害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纹枯病、黑穗病、蚜虫等。1、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它是一种真菌病害,还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2、小麦白粉病: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3、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这几种,是一种气传病害。

一、小麦病虫害有哪些

1、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俗称“烂麦头”,它是一种真菌病害,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扬花灌浆期如果遇到阴雨天气,空气中又存在大量病菌时,病害就会发生。阴雨和潮湿环境下,病穗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小麦赤霉病是因为这一特征才得名。表现症状: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烂、秆腐和穗腐,其中最严重的是穗腐。

2、小麦白粉病

该病可危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一般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小麦的颖壳和芒也会受害。危害症状:初发病时,叶面会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然后会逐渐扩大为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会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时就会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会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还会散生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

3、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主要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3种,它是一种气传病害。症状表现:小麦锈病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受侵染叶片或茎秆上会出现鲜黄色、红褐色或褐色的夏孢子堆,后期病部会生成黑色的孢子堆。该病会影响小麦的发育和灌浆,使麦粒秕变瘦,从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4、小麦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主要在小麦抽穗期开始发生,叶枯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初发病时叶片上会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慢慢的会迅速扩大,形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发病时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逐渐向上发展,严重的全株叶片都会变黄枯死。

5、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就会逐渐明显。危害症状:小麦受纹枯菌侵染后,在各生育阶段会出现烂芽、病苗枯死、花秆烂茎、枯株白穗等症状。

6、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主要有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症状表现:小麦散黑穗病发病初,穗外会有一层灰色薄膜,里面充满黑粉,抽穗后,薄膜就会破裂,黑粉会飞出去。小麦腥黑穗病主要在穗部表现症状,一般病株较矮,分蘖较多,病穗稍短且直,颜色较深,刚开始为灰绿色,慢慢的会变为灰黄。

7、小麦蚜虫

若虫、成虫会经常群集在植株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刚开始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渐渐的会导致植株枯萎、整株至死。蚜虫还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蚜虫一般会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二、小麦病虫害如何防治

1、小麦赤霉病

选择抗病品种,在小麦扬花期时,要少浇一些水,浇水太多容易引发小麦赤霉病发生。药剂处理:比较有效的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最适合喷药的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

2、小麦白粉病

可以使用杂环类药剂防治药白粉病,效果很好,但要注意这类药剂容易出现抗药性。三唑类药剂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它不太稳定,可用于发生初期或未发生时期。防治小麦白粉病,宜早不宜晚,在发病初期用药效果比较好,以后再用效果就会减弱。

3、小麦锈病

选择抗病品种,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戊唑醇、烯唑醇等药剂,这些药剂的效果都比较好。如果发生的数量比较多,除了药对发病严重的麦田及时防治外,还要施药防治周边发病轻和不发病的麦田,以控制病害蔓延,减轻损失。

4、小麦叶枯病

一定要控制灌水,雨后还要及时排水,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可以用福美双或三唑酮·多菌灵双进行拌种,预防病害,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田间开始发病时,可选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预防和防治:百菌清+烯唑醇、三唑酮、甲基硫菌灵、氟硅唑、异菌脲等。

5、小麦纹枯病

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时间很重要,一定要掌握在小麦拔节前后、纹枯病初发时用药。药剂可选择井冈霉素、噻呋酰胺、苯甲·丙环唑等三唑类药剂。

6、小麦黑穗病

要加强检疫工作,可以使用药剂进行拌种或土壤处理,药剂可选择药剂三唑醇、烯唑醇等。

7、小麦蚜虫

防治时一定要以穗期的麦蚜为主,在小麦拔节后,每3-5天到麦田随即抽取50-100株,调查蚜虫和天敌数量。当百株蚜量超过500头,天敌与麦蚜比在1:150以上时,一定要马上进行防治。可亩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❽ 小麦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

小麦真菌病害有很多,如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叶枯病、小麦根腐病等。以小麦锈病为例:农业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量适时追肥、收获后对麦田进行翻耕灭茬、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等,化学药剂主要有粉锈宁粉剂或乳油、氰菌唑、戊唑醇、烯唑醇、粉菌特等,药液以喷洒在叶背面为主。

一、小麦锈病

1、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早播;合理密植;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收获后对麦田进行翻耕灭茬,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

2、化学防治

防治小麦锈病的化学药剂主要有粉锈宁粉剂或乳油、氰菌唑、戊唑醇、烯唑醇、粉菌特等。发生严重时,除了防治发病麦田外,还要对周边发病轻和不发病的麦田进行防治。由于小麦锈病主要发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因此喷施药液以喷洒在叶背面为主。

二、小麦白粉病

1、农业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根据品种和地力,合理安排播量,并适当推迟播期,控制群体不宜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促使小麦生长健壮。

2、化学防治

小麦白粉病发病后用药效果不太好,因此主要在于预防和发病初期防治,一般可选用杂环类(乙嘧酚、乙嘧酚磺酸酯)或三唑类(三唑酮、乙唑醇、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等)或嘧菌酯、醚菌酯等药剂。

三、小麦纹枯病

1、农业防治

选择抗(耐)病品种,如济麦22、周麦22等;合理轮作,避免早播,可适当延迟播种;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及病株;及时排出田间的雨水。

2、化学防治

防治小麦纹枯病常用的化学药剂有12.5%烯唑醇、50%多菌灵、20%三唑酮等。通常在小麦返青后、田间病株率达到15%左右时进行化学防治,主要通过喷雾的方式将药液喷洒在麦苗基部病斑上。

四、小麦赤霉病

1、农业防治

选种抗性品种;根据气候以及小麦的生长期,适当提前或推迟播种,避免小麦扬花期在雨季;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尤其在扬花期要避免多浇水;追肥不能过晚,否则容易造成贪青晚熟,增加侵染机会;小麦成熟后,要尽快收割脱粒,并深耕灭茬。

2、化学防治

防治小麦赤霉病,一般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三唑酮湿性粉剂等拌种。始花期至盛花期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甲基硫菌灵等化学药剂兑水喷雾,其中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较好,注意避开阴雨天气施药。

五、小麦叶枯病

1、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或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适期适量播种;控制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控制灌水,雨后及时排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田间湿度。

2、化学防治

小麦叶枯病的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播种前通常可用纹霉净、福美双、三唑酮·多菌灵或其他药物对种子进行拌药处理。小麦田间发病时,选用百菌清+烯唑醇、三唑酮、甲基硫菌灵、氟硅唑、异菌脲等防效好。

六、小麦根腐病

1、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避免连作,可与亚麻、马铃薯、油菜及豆科植物等作物轮作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合理肥水管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病源。

2、化学防治

选用退菌特浸种24-36小时,防效在80%以上。发病时,可在小麦扬花期喷洒丙环唑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等到小麦灌浆期至乳熟初期,再选用福美双或者用三唑酮也能有效控制该病害,但要注意第一次用药和第二次用药之间要间隔15天。

❾ 小麦病害怎么防治,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由飞虱传播病毒。用菇类蛋白多糖(或香菇多糖)加天然芸苔素加辛菌胺乙酸盐(或氯溴异氰脲酸)加硫酸锌加噻虫嗪(或啶虫脒)防治,每7~10天叶面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以钝化病毒,削弱病毒活性,抑制病毒繁殖,杀灭病毒和传播病毒的飞虱,就能预防发病,防止蔓延。

阅读全文

与小麦的净肌肤病怎么防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0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1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9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2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1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5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