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精油按摩 > 湿热蕴结肌肤怎么治疗

湿热蕴结肌肤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2-10-10 20:47:10

❶ 请问中医中所说的湿热是什么,什么症状,应该怎么治疗,我脸油多,有痘痘和这有关系么

何谓湿热及症状
一年中,除春夏秋冬四季外,中医还有“长夏”一说,即夏末初秋、眼下高温酷暑季节这段时间。
高温酷热后,接连阴雨绵绵,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关。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温病的一种,表面发热、头痛、尿黄而短、身重而痛、苔黄腻。易引发黄疸、膀胱炎、痢疾等病症。
湿热是湿邪化热内蕴会烦热,口苦,胸痞,黄疸,小便短赤,湿疹,要清热燥湿,利水,利胆,可多吃细米,白萝卜,马蹄,白菜这些清热利水的食物。
湿热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舌苔黄腻,脉数。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别:在皮肉则为湿疹或疗疱;在关节筋脉则局部肿痛。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可见脘闷腹满,恶心厌食,便搐稀,尿短赤,脉濡数;其他如肝胆湿热表现为肝区胀痛,口苫食欲差,或身目发黄,或发热伯冷交替,脉弦数;膀胱湿热见尿频、尿急,涩少而痛:色黄浊;大肠湿热见腹痛腹泻,甚至里急后重,泻下脓血便,肛门灼热、口渴。
湿热的治疗,一般要分湿重还是热重。湿重的化湿为主,可选用六一散,或三仁汤、平胃散;热重以清热为主,可选用连朴饮、茵陈蒿汤,甚至葛根芩连汤。在这一原则下,再根据某些特殊表现选择相应的药,如湿疹、疔疱,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参、白藓皮;关节肿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泻甚至痢疾加白头翁、地榆、车前子等;阴囊湿疹、睾丸胀痛、白带黄臭可加龙胆草、苦参等;血尿可加小蓟草、茅根、石苇、扁蓄等等。

此外,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❷ 湿热皮肤病有什么药可治

湿热皮肤病的原因以内因为主,不外“湿”“热”“风”三者。
1、湿:脾主湿,脾失健运,饮食失宜,湿从内生。如多饮茶酒而生茶湿、酒湿,多餐鱼腥、海味、五辛发物而生湿热。多吃生冷水果,损伤脾阳而水湿内生。
2、热:心主火,心主血脉,凡心绪烦扰,神志不宁,心经有火,血热内生。青年人血气方盛,婴儿胎中遗热,都是血热的由来。脾湿血热,湿热相结,浸淫肌肤而成疮。
3、风:或因流水日久,伤阴耗血:或因湿热内蕴,复受外风;或因过食辛辣香燥之物,而使血燥生风。
临床上有内治外治二方南,常见的可分下述几型:
(一)湿热型:由于血热脾湿,浸淫肌肤。多见于急性湿疹,脂溢性湿疹以及慢性湿疹急性发作期,具有下术各证者。皮肤起红斑水疱,瘙痒极甚,黄水淋漓,味腥而粘,或结黄痂、糜烂、蜕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滑。治宜利湿清热,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方用:生地3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龙胆草9克 黄芩9克 黑山栀9克 茯苓皮9克 泽泻9克 木通6克 车前子9克(包) 六一散9克(包)。如因搔抓起脓疱时,加薄公英12克,银花9克,连翘9克。如发于下肢的湿疹,亦可用萆藓渗湿汤(31)。
(二)脾湿型:由于脾运失健,湿从内生,浸淫成疮。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或泛性湿疹,具有下述各证者。 证见:皮肤起水窠,色黯淡不红,搔痒出水。或有胃脘羡,饮食不多,面色萎黄,腿脚浮肿,大便溏,尿微黄等。 舌淡,苔白或腻,脉缓。 治宜:健脾除湿。以除湿胃苓汤加减, 方用:苍术9克 陈皮9克 川朴9克 猪茯苓9克(各) 泽泻9克 六一散9克(包) 白藓皮9克 地肤子9克 如胃纳不馨加藿香9克 佩兰9克,芳香化湿。
(三)血热型:由于内蕴湿热,外受于风,热重于湿。相当于生疹性湿疹,具有下述症状者。遍身起红丘疹,瘙痒极甚,搔破出血。中医称粟疮或血风疮。 脉弦滑,舌质红苔薄白。 治宜:凉血清热,祛风除湿。以凉血除湿汤加减。 方用;生地30克 丹皮9克 赤芍9克 豨莶草9克 海桐皮9克 苦参9克 白藓皮9克 地肤子9克 六一散9克(包)。
(四)阴伤型:由于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多见于亚急性、泛发性湿疹具有下述症状者:皮肤浸润,干燥脱屑,瘙痒 剧烈,略见出水。舌红苔光,脉细弦滑。 治宜:滋阴养血,除显止痒。以滋阴除湿汤。 方用:生地30克 元参9克 当归9克 丹参12克 茯苓9克 泽泻9克 白藓皮6克 蛇床子9克。病情减轻后,改服除湿丸(64)。朱仁康老医生指出:滋阴除湿之法,看来似有矛盾,一般以为滋阴可能助湿,利湿可能伤阴,本方用于渗水日久伤阴耗血之证,生地、元参、当归、丹参滋阴养血不致助湿,茯苓、泽泻除湿而不伤阴。用于反复不愈的湿疹,及慢性阴囊湿疹,疗效较好。

外治法:
1、溻渍法(相当于湿敷):适用于急性渗水多者。用黄柏或马齿苋或生地榆,选用一种。每用30克煎水取汁,稍拧,然后湿敷于皮损上,每五分钟重复一次,每次共20~30分钟,每日约3~5次。可达到收敛、清热、解毒作用。
2、药膏(包括软膏或糊剂):急性、亚急性期,渗水不多可用药膏
3、粉剂:适用于急性或亚急性期,一般用药粉加植物油(芝麻油或菜子油等)调成厚湖状,比药膏较薄,涂于皮损上,此剂型比药膏较易于渗透。
[防治](1)忌用热水、肥皂洗澡。(2)忌食鱼腥发物。(3)防止搔抓。
重要提示:本答只是提供一般治疗思路,不代表本人赞成患者可以照方抓药。具体治疗请咨询当地医生。

❸ 小孩湿热皮肤痒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根据你的描述,估计为过敏引起丘疹性寻麻疹 意见建议: 建议口服抗过敏药如盐酸曲普利定胶囊 或者是氯雷他定片,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外用激素药膏如尤卓尔。灵宝王等。 长期使用经过治疗,会逐渐恢复,不用担心。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❹ 湿热要吃什么药

湿热可以使用清热燥湿的药物治疗,但该类药物药物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有清热燥湿的功效,并能清热泻火.主要用于湿热证及火热证.如湿温或暑温夹湿,因湿热蕴结,气机不畅,而见身热不扬,胸膈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而致痞满吐利;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则见泄泻,痢疾,痔漏肿痛;湿热蕴蒸肝胆,可见黄疽尿赤,耳肿流脓;湿热下注,则带下色黄,或热淋灼痛;湿热流注关节,则见关节红肿热痛;温热浸淫肌肤,则成湿疹,湿疮;及诸脏腑火热证.上述病症,均属本类药物应用范围.苦寒多能伐胃,性燥多能伤阴,故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凡脾胃虚寒,津伤阴亏者当慎用.如需用时,可与健胃及养阴药同用.此外,本类药物多兼泻火,解毒作用,可用治热证火证及痈肿疮毒,可与请热泻火,清热解毒药参酌使用 !住祝你早日康复!

❺ 皮肤湿诊(严重)怎么治疗

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因为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激素制剂,还会成瘾导致药物依赖性皮炎。其副作用表现约有20多种:最常见的是用药后病情迅速好转,持续外用一段时间,一旦停药后,在一两天内用药部位(特别是面部)可发生赤红、触痛、瘙痒、裂口、脱屑,以致发生脓疱,原发病变加重,又称之为反跳性皮炎。当重新涂用激素后,上述病情很快好转或消失;如再停药,反跳性皮炎再发,而且比以前更严重。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涂用激素。几个月或几年之后,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涂用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皮炎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变得易受损伤;还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等。 尤其是下面一些皮肤病更不适宜使用以上所述激素类制剂。 如果长期或短时间大剂量注射或内服地塞米松、康宁克通、强的松等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还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疮、血糖升高、高血压、钠潴留、水肿、血钾降低、月经紊乱、骨质疏松、无菌性骨质坏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并发症。对肾脏也可造成一定损害,如加重肾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肾小球硬化、易致肾钙化或结石,诱发或加重肾脏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钾性肾病等。还会引起机体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等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破坏机体的防卫系统和抑制免疫反应能力。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如果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并对激素产生了的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很大的痛苦,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方法与中药。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 治疗湿疹效方九则 1.青黛、滑石粉、赏柏各15克,冰片9克。共研细末,用麻油调糊状,外涂患处,1日 3次。治疗急性湿疹有良效。 2.枯矾10克,炉甘石30克,冰片6克,苦参15克,共研细末备用,外敷患处,1日2次,治疗阴囊湿疹有良效。 3.蒲黄研末,将粉直接撒在湿疹处,外用纱布包扎,1日1次。 4.吴茱萸100克,研细末,加肤轻松软膏调糊状,外敷湿疹处,1日3次,一般用1次痒止,用6-15天可愈。 5.滑石、炉甘石各50克。冰片lO克,艾叶15克。共研末,装入广口瓶内备用,撒在湿疹上,外用消毒纱布包扎。 6.苦参研末,紫皮大蒜掐烂成泥外敷患处,1日3次。冶慢性湿疹效佳。 7.茄子1个,雄黄、枯矾各15克,先将茄子挖一个小孔,将上药灌入孔内后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将茄子烤软,枯矾、雄黄渗透到茄肉内,再将茄子放患处轻轻磨擦5~t0分钟。一般边擦边止痒,治急性湿疹有良效。 8.黄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锌20克。共研末,调香油外涂患处。1日3次。 9.蛇床子、大黄、苦参30克,枫球15克,黄柏12克,水煎外洗患处,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钟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湿疹即消。 湿疹的诊断要点 1.急性湿疹 (1)发病呈急性。 (2)皮疹好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腘窝)、小腿、手足背、头面部(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周围等)、外阴部(阴囊、女阴)、脐窝、乳房、肛门周围等处。多对称分布,也有不对称者。 (3)皮疹表现为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边界不清楚。皮疹的发展过程,一般开始时局部出现边界不清楚的片状水肿性红斑,红斑继续向四周扩展,同时在红斑上或周围皮肤出现数量较多的红色小丘疹,以后可演变为丘疱疹或水疱,如继发感染可演变为脓疱。水疱或脓疱破损后,则出现红色糜烂面,并有浆液或脓液渗出,以后则结痂及可见鳞屑。在发病过程中,常可见有2~3种以上的皮疹同时存在。 (4)自觉剧痒。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泛发者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5)病程:一般经2—3周可治愈;泛发者则需4—6周。愈后容易复发。 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症状较为缓和,有炎症消退的倾向。表现为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出现鳞屑、结痂,仍可见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自觉瘙痒。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愈,多次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也有少数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触之较硬,呈暗红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皮疹边界清楚,伴有少量糠秕样鳞屑、抓痕、结痂和色素沉着;外围也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间有糜烂、渗液。自觉阵发性瘙痒。 4.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一般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皮疹形态较单一,较重者可发生大疱,一般病程较短,去除病因(不再接触致敏物质)后很快可痊愈。 5.慢性湿疹应与牛皮癣相鉴别。后者皮疹以典型的苔癣样变为主,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且皮疹80%~90%发生于颈项部,其次为肘部、尾骶部等。 湿疹的辨证分析 湿疹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若反复发作,日久耗血伤阴,肤失濡养则生风化燥,而为血虚风燥。急性湿疹一般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多为风热,而慢性湿疹则多属血虚风燥。总的治疗方法是祛风清热利湿。根据辨证而有所偏重,血虚风燥者则宜养血祛风。本病宜结合外治法。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

❻ 湿毒蕴结肌肤症怎么治疗

你可以吃点湿毒清胶囊试试,中医说的湿毒蕴结肌肤可能是好几种病。

❼ 湿热重怎么办才好

2020年为庚子年,从大暑开始至秋分之前,主气和客气都是太阴湿土。湿土当令,湿浊大盛。兼有暑热,成湿热交蒸之势。

(一)湿热的症状

天地湿热偏盛,人居其间,人亦受天地湿热气机的影响。直接的表现是,人会感受湿热邪气,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和体征,比如:发热,周身不清爽,容易困倦,精神不振,脸上及头发容易油腻,长痘痘,肢体倦怠,脘腹部痞满不适,恶心,厌食,胁痛,口苦,口臭,口中粘腻不舒服,口渴喝水不多,大便不调,小便短赤或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如果湿热蕴结于皮肤还可以见到眼睛发黄,肌肤发黄,周身皮肤瘙痒等;湿热阻滞于大肠还可以见到痢疾,腹泻等。

即使是偶尔睡的晚,也要尽量早起。早起可以跟上太阳的节奏,让人的阳气随着太阳而生发,这样人就有精神。若上午感觉困倦,可以再睡个回笼觉,这样也比睡懒觉强。

五则,服祛湿茶。

我们选择中医工作室推出祛湿茶,针对的就是暑湿环境造成的湿热内滞的状态。

祛湿茶由陈皮、金银花、罗汉果、佛手、茯苓、石斛、藤茶等中药组成。味道平淡,几乎没有药味,适合于祛湿清火。即使是对口味比较挑剔的人也会喜欢祛湿茶的味道。

祛湿茶的功效:其一,祛湿,消除或厚或黄或腻的舌苔,让人感觉轻松;其二,解表,服后往往出汗,这是湿邪自表而解。所以祛湿茶亦适合于久坐空调室,感觉周身拘急,或无汗,或颈椎不适的人群,这些症状多属现代的“空调病”的范畴;其三,通畅小便,服祛湿茶后往往小便变多,小便黄的也会变清,这都是清热自小便利出的表现;其四,安眠,最适合于因为湿热内滞,心神被蒙所导致的失眠。祛湿茶可以睡前服,完全不会导致失眠;其五,开胃口,湿热一去,脾胃升清降浊,胃口自开;其六,利咽喉。祛湿茶饮完,咽喉处还留有回甘,能利咽喉,缓解咽喉的不适,特别是缓解咽喉热痛或干痛。

一包祛湿茶可以反复煎煮,一般三五个人可以连续喝一天。浓些祛湿效果更强,淡些亦觉味道甚美。我夏天在家里招待客人,亦用祛湿茶,客人们都非常喜欢。

祛湿茶的几种饮法:

其一,加水直接煎煮,趁热温服。这是最普通,也是最方便的一种饮用方法。建议温服,服后微汗出,非常舒服。

其二,削几片西瓜翠衣与祛湿茶一起煎煮。西瓜翠衣就是西瓜青绿色的皮,去掉红的瓤,再削掉暗绿色的外皮,留下来的,就是西瓜翠衣,其味甘,其性凉,煎饮代茶,可治暑热烦渴、水肿、口舌生疮、中暑、咽喉热痛、烦咳不止等疾病。祛湿茶加西瓜翠衣后,其味略有西瓜味,饮之别有一番享受。

其三,加点白糖。喜欢甜味的人,或者,素体脾虚的人,可以在祛湿茶里加点白糖,因为白糖能温中养中,有助于健脾。加了白糖后,既可养中,又兼祛湿,还能改善味道,可谓一举三得。

六则,针灸或汤药。

针灸方面,可取中脘、阴陵泉、足三里、太白诸穴,通运脾化湿。汤药方面,可根据体质选择,我常用三仁汤,此方药力平和,清热利湿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现全国进入雨季,各地都偏于湿盛。特别是南方,入夏以来,又湿又热。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中华祖先的智慧,用中医理念来祛除湿热,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健康,永远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董洪涛)

❽ 湿热体质怎样调理

湿热体质怎样调理

湿热体质怎样调理,日常的生活当中,看似湿热体质是很小的疾病,可是却往往被人忽略了很多,很多人其实是湿热体质。那么,湿热体质怎样调理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湿热体质怎样调理1

女性湿热体质怎样调理

1、注意祛湿去热。湿热体质的人一定要注意肝胆的疏通。日常的饮食就要多吃清热祛湿的食物。蔬菜类可以多吃香菜、荆芥、黄豆芽、冬瓜等,有利湿作用。

2、减少熬夜,保证睡眠质量。熬夜、心情不畅、喝酒等都会导致长痘痘、口干口苦等症状,因为平时一定要保持好睡眠。

3、加强运动。有空练练气功、瑜伽、太极这些舒展筋骨和身体的运动,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衣着尽量保持以宽松为好。

4、少吃油腻、甜品,预防湿热。湿热体质,除通过饮食调理外,不宜暴饮暴食、酗酒,适度饮水,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

造成女性湿热体质的原因有哪些

夏秋高温高热易致湿热

入伏后气温不断升高,当人们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之时,就会产生内热。此时,外热、内热一起来,人体极易感受外来湿邪的侵袭,出现浑身无力、舌苔浊腻、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烦焦躁、头身困重、口渴恶心等,中医称此为“夏日伤寒”或湿热病。这时,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

天气闷热也是湿热诱因

近来受闷热天气影响而夏季湿热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胸闷、呼吸不通畅,浑身乏力、疲倦、头晕、腹胀、胃口不好,燥热、出汗很多或有汗出不出等三类情况尤为多见。夏秋天气闷热,对人们生活和身体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在闷热环境下,人体代谢旺盛时能量消耗较大,加上如果人体排汗不畅,造成湿气积聚,若疏于调理则容易导致湿热体质。

潮湿多雨也是诱因之一

在夏天特别是夏至后,很多地区都进入了雨季,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湿热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要是脾虚再来凑凑热闹,就容易在身体内积累湿浊之气,特别是堆积在脏腑和经络里。这时,身体里的热就会不断炙烤这些湿浊之气,就像大热天用被子捂着东西一样,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化热”,从而形成湿热。因此,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还可以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湿热或是吹空调惹得祸

室外温度升高时,人们都习惯躲到室内‘叹’冷气,有的还越‘叹’越冷,虽然免受酷暑之苦少出汗,却引来了一系列的病症。夏天人体的汗毛孔本来是张开的,人们每天都要在室内外进进出出,如果在烈日下出汗后突然回到空调场所中,骤降的温度会让张开的汗毛孔突然关闭甚至堵塞,侵入体内的寒气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另外,在空调环境中,人不出汗了,还会把本来应通过发汗外泄的湿浊留在体内,因而引发湿热病症。在夏天合理使用空调风扇很重要,空调温度不宜开得太低,白天应控制在24摄氏度以上,晚上控制在28摄氏度并伴有除湿状态,尤其晚上睡觉时不要直接吹风扇及空调风。

体质湿热会有什么表现

1、夜间烦躁不能入睡;

2、四肢困倦,时常感到头重脚轻;

3、脸上冒火,两颊潮红或偏红,尤其是面部和鼻尖油光发亮,容易生粉刺;

4、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喝水后仍不解渴;

5、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尤其在清晨口腔黏腻的感觉特别明显;

6、性情急躁,冲动易怒;

7、排便不爽或尿色发黄;

8、皮肤容易瘙痒;

9、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

10、舌质偏红,苔厚腻,舌边有齿痕。

体质湿热的女性吃什么好

1、女性湿热体质吃生薏米: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湿。适用于脾虚泄泻、水肿及风湿人士。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

2、女性湿热体质吃黑豆:黑豆性味甘平,能补肾益阴,健脾祛湿。适合脾虚、浮肿人士。湿热体质的人群建议可用黑豆煲汤或煲水代茶,黑豆也可加入菜中食用,效果不减。

3、女性湿热体质吃冬瓜:冬瓜性味甘、淡、凉,能利水消肿,消热解毒。适用于口干、水肿、小便不利等人士。食用时以连皮冬瓜加具有补脾健胃及利水消肿的鲤鱼同煮。

4、女性湿热体质吃赤小豆: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肿。适用于有肥胖性水肿、脚气、腹胀腹泻等症人士。可用赤小豆、桑白皮,水煎煮约20分钟,饮汤食豆或煲汤时加入赤小豆。

5、女性湿热体质吃黑芝麻:黑芝麻性味甘平,能补肝肾、润五脏、润燥滑肠。适合肝肾不足、头发早白、病后体虚等人士,亦治津液不足、肠道燥结等症。用作煲汤或煮成芝麻糊,煮时宜少下糖。

如何预防湿热

体质是先天之本,但后天也可调。一般十人中可能有一人是先天湿热体质,体内湿热大多容易产生口臭、睡眠不好,消瘦或虚胖等症状。脾胃运化功能、肠胃消化能力等都不很好,是湿热体质的重要表现。而且湿热体质者容易出现面色发暗发黄等症状。

湿热体质者一定要注意改善起居环境和饮食调理,不宜酗酒、暴饮暴食,少吃肥腻食品、甜味食品,以保持好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人,这也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要多吃有水分的水果,多吃青菜,不要吃太辛辣的东西,否则就容易上火。

要早起早睡,早起出来活动以出汗为止,以帮助排湿,而大汗淋漓会损伤气。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衣着宜宽松,不宜紧身束口,注意卫生清洁,保持面部、头部、身体等肌肤干燥清洁。

湿热体质怎样调理2

湿热体质的表现症状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口苦口中异味,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发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性格多变,易烦恼。

发病倾向:易患皮肤湿疹、疮疖、口疮、黄疸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湿热体质的人调理方法:湿热是直接和肝胆相关的体质,所以首先要疏肝利胆,祛除湿热。

湿热体质的饮食调理

很多时候饮食方面的因素也是导致湿热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而言,除了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位置,在平时还应该多吃些用具有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常见的有薏苡仁、莲子、茯苓、紫菜、红小豆、绿豆、扁豆、鸭肉、鲫鱼等,这些食物都可以将体内的湿气排出,从而保证人体健康。

日常饮食中还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尽量远离各种辛辣、刺激性食物,还有就是大热大补的食物和饮品,以免导致体内湿热情况更加严重。

适合湿热体质食谱

(1)疏肝利胆汤方一

【处方】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主肝胆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疏肝利胆汤方二

【处方】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理气除湿。主肝胆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3)疏肝利胆汤食疗方三

薏米绿豆粥

做法:薏米50克,绿豆20克,薄荷5克,白糖适量。薄荷轻煎取汁,再煮薏米、绿豆,粥成后加入薄荷汁再煮两沸,加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4)疏肝利胆汤食疗方四

白菜猪肝汤

做法:猪肝200克,大白菜叶150克,枸杞8颗,湿淀粉、精盐、姜葱汁、黄酒、花生油各适量。大白菜叶洗净,切成小片。猪肝洗净,挤去血水,切成薄片,加盐、姜葱汁、黄酒、湿淀粉抓匀上浆。油锅中加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加入白菜叶、盐快速炒拌,加入枸杞稍炒,加适量开水烧至沸腾,放入猪肝煮熟,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白菜猪肝汤能补肝利胆,通肠益胃,对肝病患者有辅助疗效。

(5)疏肝利胆汤食疗方五

针菌猪肝汤

做法:猪肝300克,金针菇100克。猪肝切片,用薯粉拌匀,与金针菇一同倒入锅中煮,加入少许精盐、麻油,猪肝熟即可起锅食用。

功效:此汤具有补肝利胆,益气明目的功效。

湿热体质的原因

1、湿热气候

我们都知道南方地区湿热体质的人要比北方地区的多一些,因为南方地区是处于亚热地区,气候具有多雨水湿特点,人体与自然相对应,自然而然身上的'湿热也就会多一些。另外,不但湿热气会造成温热体质、阴暗、潮湿、闷热的屋子或是地下室也会生成温热体质,如果常年累月生活在那些地方也会容易生成湿热体质。

2、不良的生活习惯

湿热气候是很容易湿热体质,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所在,有很多时候日常生活的各种不良习惯才是湿热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人在夏季的时候,特别依赖开空调,那么这样就少有了“汗流浃背”的现象,现在的生活是给我们带来优质的生活品质,但也让会我们的造成各种湿热郁结于体内。

3、不合理的饮食

饮食方面的不合理、不科学也造成了我们湿热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都知道,“湿”的形成是因为脾虚,所以说辛辣、煎炸、油腻等难以消化食物一般要少吃,而有很多湿热体质的人最喜欢吃这些食品,让湿热的体质加重。所以说这些食物要少吃,以免湿热体质加重病情。

4、其他因素

如果长期心情压抑、情绪低落、就会让人体气机淤带、影响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形成湿热体质。除此之外,长期抽烟、喝酒、熬夜,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不但伤脾、伤胃、伤肝胆也会造成湿热体质的元兇。总而言之,为了减少湿热体质的形成,尽量不要住低洼潮湿的地方居住,对于湿气比较重的季节,不要外出活动,另外,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熬夜、不酗酒、保持充足睡眠,参加有氧运动等。

湿热体质怎样调理3

湿热体质适合什么运动

1、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及武术等。这样可以通过排汗达到清热利湿的目的。运动锻炼注意舒展筋骨关节,增加身体的柔韧度,如果筋骨关节僵硬、涩滞,则不利于肝胆的疏泄,会加重烦躁、紧张和焦虑。

2、夏天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最好选择凉爽的锻炼 。冬季运动以舒适微汗为度,注意运动前后的保暖,不要着凉。应经常练习深呼吸,气息深吸至小腹,以静养心神。

湿热体质吃什么好

1、薏仁米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 ,为常用的利水祛湿药。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

2、绿豆具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 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不过煮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有机酸、维生素受到破坏而降低作用。

湿热体质适合剧烈运动,因为剧烈的运动能让体内的湿气排出,大量的出汗也是可以减少体内多余的水分的。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有利于除湿利尿的水果,比如梨就很好,清热利尿,还有绿豆汤也是不错的,是人们夏季必避暑吸热的凉汤。

❾ 湿热蕴结体质应该怎么治疗

湿热体质是一种内环境不清洁,又湿又热,湿热蕴结,排泄不畅的体质。多与先天禀赋、嗜烟酒、嗜食肥甘厚腻和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常熬夜、滋补不当、肝郁气滞、湿热环境等因素有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调理湿热体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湿热体质的简单调理方法。
工具/原料
工具/原料:湿热体质调理方法
方法/步骤
1/7 分步阅读
饮食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可多食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冬瓜等甘寒的食物。

2/7
药膳保健:宜服食健脾祛湿粥,如荷叶+薏米+绿豆+茯苓+冬瓜+白扁豆+莲子+山药等,或直接食用红豆薏仁粉等。

3/7
中成药调理:甘露消毒丸等,不建议长期服用。

4/7
生活起居调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要长期熬夜,或者过度疲劳。要保持二便通畅,防止湿热郁聚。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皮肤病变。居室环境宜通风情节,清爽舒服。改正不良嗜好,如戒烟限制酒。

5/7
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6/7
情志调控: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7/7
经络调理:进行适当的刮痧、拔罐和针灸等。

注意事项
1、清淡饮食;
2、起居有度;
3、调畅情志;

阅读全文

与湿热蕴结肌肤怎么治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0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1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9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2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1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5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