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蒜油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蒜素油为淡黄色液体,具有浓烈的大蒜气味,不溶于水,部分溶于乙醇,虽然大蒜油中的主要成分属硫醚类化合物,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非强酸环境中可耐120℃以上高温而不易分解,但若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可诱发分解。由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经水蒸气蒸馏得到。为澄清苍黄色至橘红色液体。且强烈刺激气味,似硫醇。1.050~1.0951.550~1.580。主成分为烯丙基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三硫化物、大蒜素等。主产于埃及、中国等。主要用于制备辛香调味料,也用于消毒剂等药品。大蒜鳞茎经有机溶剂可提取大蒜油树脂,用于食品工业。大蒜油也可化工合成(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主要原料为氯丙烯、硫化碱等,主要用于饲料工业
大蒜油是大蒜中的特殊物质,呈现明亮透明琥珀色的液体,它是大蒜中抽取而得最重要的物质,此精油含很重要的活性硫化物,它对一般健康及心脏血管的健康很有帮助。
B. 请问;大蒜精油溶于食用油吗如果可以,有变质的可能吗。谢谢
你想用来做什么?精油都是植物油提炼出来的,溶于不溶于需要实践去检验,理论上是能溶于的。但是貌似精油都是不能食用的,切忌。
C.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
大蒜油的提取工艺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及超声、微波辅助提取等。 其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中( 大蒜油具有一定挥发性),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 ℃的温度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再经进一步分离获得较纯物质。本法的一般工艺流程为:大蒜去皮→洗净→加水捣碎→酶解→水蒸气蒸馏→油水分离→大蒜油。
水蒸气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因发酵和蒸馏温度相对较高,蒜氨酸酶的活性下降,大蒜素有损失,使出油率较低。而且所得的蒜油有一股熟味,不够清新。 微波是一种频率范围在300 MHz~300 000 MHz 的电磁波,极性分子在微波电场的作用下,以每秒24.5亿次的速率不断改变其正负方向,使分子高速的碰撞和摩擦而产生高热。为加快大蒜素的浸出速度并提高浸出效率,不少研究者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手段,结果表明效果显着。
D. 大蒜油得制作方法
目前国内外大蒜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原理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但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质中(大蒜油具有一定挥发性),使该有机物质在低于100℃的温度下随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再经进一步分离获得较纯物质。该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加热提取天然产物可溶性有效成分,其操作简单,对一般较易提取的有效成分适用,对热敏性的有效成分提取损失较大,提取物的有效成分不易分离出来。此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工艺流程为:大蒜→脱皮清洗→pH缓冲液浸泡→打浆→常压浸泡→保温热浸→真空蒸馏→馏液萃取分离→真空浓缩→粗油→精炼→大蒜油
操作要点:优质大蒜用大蒜脱皮机或化学方法脱去大蒜的皮,然后分选并清洗干净,再用脱臭剂浸泡脱臭,即保留大蒜一切有效成分。
经脱臭后的大蒜用胶体磨粉碎后,加入2倍大蒜重的水,注入发酵罐中,在55℃条件下浸泡3小时。
浸泡后的蒜浆打入蒸馏锅中蒸馏,蒸馏量以120千克/小时为宜,馏出物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得到粗油,蒸馏时间控制在20小时之内为宜,蒸馏时冷却器的冷却水出口温度控制在40℃以下。
将粗油进行精制,出油率可达0.4%~0.5%,且可达到出口质量标准。
目前国内大蒜油提取主要采取该方法。陈雄等用该方法提取的大蒜油,出油率为0.295%。孟宪锋等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大蒜油出油率为0.212%,减压水蒸气蒸馏法得到出油率为0.210%。孙丽芹等通过研究酶解时间、酶解pH、料液比等条件,最终在酶解时间60分钟、酶解pH6.5、料液比1∶3条件下得到大蒜油提取率为0.325%。
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采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乙醚等,这些溶剂或溶剂的混合液作浸提剂,在70~80℃或60℃左右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浸提时间来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有效成分。大蒜油是呈浅黄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乙醚等有机溶剂,利用这一性质可以用有机溶剂将大蒜油浸提出来。有机溶剂的选择非常关键,要求该溶剂的溶解度充足,而且浸提结束后易于分离(沸点差异显着),不含其他的不良气味和溶剂残留。
陈雄等人用正己烷为溶剂,在温度86℃、料液比为1∶5、时间2.5小时下得到最高产率为0.282%。郑志等用乙醇为溶剂,在pH为6.4,30℃下放置40分钟,提取率仅为0.1%。孙丽芹等用正己烷提取得到的大蒜油提取率为0.249%。张申为等用乙醇提取得到大蒜油,其出油率为0.261%。
超临界CO2萃取法:该法是建立在流体在临界点处温度和压力的微小变化,引起流体的溶解能力有很大变化的基础上,利用流体在高压低温时对大部分物质具有较大溶解能力的性质,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然后在较低的压力下进行分离,实现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因为CO2无毒,价格便宜,常被作为萃取剂。
该法萃取大蒜油的操作过程为:原料大蒜首先进行挑选,除去有斑痕、霉烂、病害的大蒜及杂质,然后清洗、脱皮、切片,切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大与超临界提取溶剂的接触面积,缩短提取时间。然后将蒜片装入超临界提取釜内,再将超临界状态下CO2溶剂与提取的大蒜油一同进入分离釜在常压下分离,分离的大蒜油进入贮藏容器,冷却备用。分离的CO2溶剂经压缩机压缩进入CO2贮罐,再经加压泵加压进入提取釜,循环使用。这样既可减少提取溶剂的浪费,又可降低大蒜油的提取成本。
溶剂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生产工艺流程:
大蒜去皮切片→乙醇浸泡→乙醇蒜液→超临界CO2萃取釜→蒜油
操作要点:大蒜头去皮、切片,按100克大蒜加70毫升乙醇(70%)浸泡,浸泡6小时分离出乙醇蒜液(含1.2~2.2毫克蒜辣素/毫升)。将乙醇蒜液泵入超临界CO2萃取釜,保持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6兆帕左右,萃取时间2~3小时,可直接获得纯净、高品质、高得率的蒜油。
E. 大蒜精油的简介
近代医学家、生物学家、医药学家,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及临床医学试验证实大蒜精油有六大功效:
1、抑菌、杀菌、杀病毒作用。大蒜对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等细菌及感冒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2、降血脂、抗凝、预防动脉硬化、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大蒜中的烷基二硫化物、蒜氨酸和蒜辣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使血脂趋于正常。
3、降血糖,降低糖尿病的发作。此作用是通过增强葡萄糖代谢中酶的活性,改善糖代谢并影响脂肪的代谢。
4、保护肝脏,抑制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结构的损伤而达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蒜精油有阻断或抑制化学致癌物诱发肿瘤的作用,抑制动物移植性肿瘤细胞。
5、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增强体力。蒜精油能增强吞噬细胞的能力,抗氧化,增强SOD的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增强免疫力。
6、降脂减肥功能,通过溶解脂肪颗粒,促进脂肪的分解,达到降脂减肥的作用。
7、治疗阳痿,有研究显示大蒜确实有治疗阳痿的作用。大蒜有利于血液循环,这对勃起功能很重要。大蒜能刺激机体产生一氧化氮合酶,而这个酶又是男性勃起所必需的酶。
此外,有科研人员通过兔子及小白鼠的实验发现,大蒜能刺激雄性激素分泌,并能增加精子数量。现代医学认为,血液健康是影响勃起功能的重要因素。而现代人常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而导致高血脂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不断增加的原因。而吃大蒜却能促进血液健康,改善血液循环,从而也有利于改善勃起功能。
8、改善糖代谢,研究证实,生食大蒜有提高正常人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增加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程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补身良药,强化身体结构。能延缓老化的过程,因为它可以调节执掌人体细胞的甲状腺。活化淋巴系统,促进排毒。
对循环系统十分有益,借由扩张微血管降低血压。另外,大蒜借由影响脂肪的代谢,还能降低高胆固醇。整体而言,对循环有调节、平衡的作用,有助于澄清血液,控制动脉的硬化现象。
和呼吸道本身的功能相似,所以可有效对抗流行性感冒、喉炎、胸部不适及支气管黏膜发炎。曾被用以改善肺结核、白喉、慢性支气管炎和百日咳。
有益于消化道,能刺激肠胃蠕动,并发挥像轻泻剂的作用,也可以控制胃中的发酵和腐化作用。并可驱除蠕虫,刺激胆囊,促进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脂肪。
可调节体内的胰岛素,对糖尿病也颇具价值。它利尿的功能可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减轻扭伤、肌肉与风湿疼痛,以及神经炎的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大蒜及其挥发油的研究非常活跃,目前大蒜精油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引入注目、倍受青眯的医药保健品;如,国际有关组织和西方发达国家与她区多次组织国际性大蒜功能研讨会;在2002年世界杯期间,日本多家媒体报道说,韩国足球运动员体力之所以如此充沛,与他们注射和服用大蒜精油有密切联系(秦伟程,2003)。
大蒜精油是一种抗菌杀菌的药物,对多种球菌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百日咳菌及霉菌、病毒、阿米巴虫、烧虫等都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的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脂蛋白的功能,可以制成片剂、口服液或葡萄糖滴注液临床使用,蒜精口服液日常食用也可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抗肿瘤细胞增生:大蒜的多种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抗肿瘤细胞增生的效应。脂溶性成分主要包括蒜烯,DAS,DADS,DATS等;水溶性成分主要为SAC,SAMC等。DAS,DADS和DATS在100 μmoL.L-1浓度时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则无此作用。而SAMC 200 μmoL.L-1才能起到DADS 100 μmoL.L-1相同的效应,而SAC 500 μmoL.L-1作用仍然不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P34cdc2激酶的活性,阻滞细胞G2/M期进程而产生抗肿瘤作用。Bose等证明,大蒜中的含硫有机化合物抗增生作用于烯丙基和硫基团,硫原子数目增加,其抗肿瘤增生作用增强。
抗氮化、清除自由基:体外试验表明,大蒜中含硫有机化合物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方式各不相同,DADS,DAS,AM均能捕获三氯甲基自由基和三氯甲基过氧化自由基,而DADS还可抑制CCL4诱发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贴S能与由紫外线激活而产生的氧自由基发生反应,AM能阻滞脂质的过氧化进程。SAC能抑制在脂多糖(LPS)和干扰素Y(IFNγ)刺激的RAw264.7细胞中的核因子kappa B和诱生型No合酶(iNOS)启动子的活性,从而抑制iNOS mRNA的转录和蛋白质的表达而阻滞No的产生,与此相反,SAC却能显着增加GMP产量,起着选择性调节作用。其最终结果是阻止经自由基的产生而发挥抗氧化的作用,进而产生抗炎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抗病原微生物:大蒜精油及其中的含硫活性成分对人体,动物和植物许多病原细菌有拮抗活性。大蒜精油对3种革兰氏阳性球菌,7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或弧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UnaL R等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新鲜大蒜液的拮抗活性,发现两种革兰氏阳性菌和5种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受大蒜液的抑制。鲜蒜精油和大蒜粉可以抑制沙门氏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0157)和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生长和繁殖。大蒜精油对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病原菌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pv.vesicatoria)有杀灭活性。此外,大蒜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在体外,蒜烯、蒜辣素对胞疹单纯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具有灭活作用;大蒜提取物对人巨细胞病毒表现出强大的抗病毒活性。此外,大蒜在药理学中还有诱导细胞凋亡,降低胆固醇,抗LDL的氧化,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大蒜中含有丰富的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缺乏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因此,这对于研究大蒜的药用价值,将其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大蒜浸提液应用于作物栽培方面,不仅可防治病虫害,而且还有利于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应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方面,则可有效地防止组培物受污染:应用于农产品防腐保鲜、既可靠,又安全;现将其应用方法及效果介绍如下。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蒜精油中的活性成分对许多植物病原真菌和食物杂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秋葵,番茄和小麦根围土壤中分离到的18种真菌其生长不同程度地受到大蒜精油的抑制。
大蒜精油明显抑制番茄早疫病病原菌(Alter aria Solan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和Rhizoctonia bataticola)和小核菌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对这两种病原菌侵染造成的作物病害有良好的治疗和保护作用。豌豆白粉病病原菌(Erysiphe pisi conidia)在离体叶片上的孢子萌发完全受大蒜精油中的阿霍烯抑制。大蒜精油对豌豆茎枯病病害后期也有防治作用。大蒜制剂Bioczos BR对草莓上三种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Cladosporium sp.和 Blotrytis cinenea)和两种寄生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和T.pseudokoningii)都有抑制作用,可用于防治草莓腐烂病。青霉,曲霉,根霉,木霉常见4种食用菌竞争性杂菌,大蒜精油可抑制其生长。大蒜精油对曲霉属的某些食用病原杂菌(Aspergilluniger,A.flavus,A.fumigatus,A.parasiticus)有良好的拮抗活性。大蒜精油中的活性成分还对一些病毒,原生生物有抑制或杀灭活性的作用。
促进作物生长发:据研究,采用2%大蒜液,进行黄瓜种子浸种处理,能显着地促进种子胚根伸长生长,其胚根长度比对照高出23.7%-43.1%;处理花生(浸种或喷施)后,用蒜液中含有硫,并能促进花生对“三要素”的吸收利用,从而不仅可减轻病害发生,还能获得增产(平均达9.4%)。防止组培物受污染:据对百合组织培养的试验证明,在其培养基中添加0.2%大蒜液,能抑杀培养物上的有害杂菌(真菌及细菌),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组培物受污染,提高组培成功率。
农产品的防腐保鲜:大蒜浸提液是一种无化学污染的天然防腐剂,其所含的大蒜素,对多种腐败细菌或真菌,均具有强抑杀力。如采用5%大蒜液浸渍鲜肉,可在26℃左右的温度条件下,保鲜3 d;10%大蒜液处理山檀果5 s,可在常温条件下贮存290 d,其好果率达96.2%;处理蜜柑,贮存103 d,好果率达90%以上,是很好的农业饲料添加剂。
F. 大蒜素和大蒜油区别
大蒜油主要由有效成分大蒜辣素(C6H10OS2)、大蒜新素(C6H10S3)及多种烯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组成,还含有柠檬醛、芳樟醇、α-水芹、丙醛、戊醛等。而通常所说的大蒜素,包括大蒜辣素(Allicin)和大蒜新素(即二烯丙基硫代磺酸酯),可见大蒜素是大蒜油的重要组成成分。
G. 大蒜素是什么大蒜素怎么产生
大蒜素是存在于洋葱和其他葱科植物中,学名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化学式为C6H10OS2。是从葱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生物化学分析证明,新鲜大蒜中并不含有大蒜素,而含有它的前体-蒜氨酸。蒜氨酸以不稳定无臭的形式存在于大蒜中。鲜大蒜中存在的蒜氨酸受冲击(切片或破碎)后蒜酶活化,催化蒜氨酸形成大蒜素,大蒜素进一步分解后形成具有强烈臭味的硫化物。
大蒜素合成方法
加入规定量的水和硫代硫酸钠,升温至40℃,搅拌30min,使溶解,然后滴加氯丙烯,控制反应温度在40~50℃,约1h滴完,再维持内液在50~60℃,保温5h,保温结束,冷却至室温。然后滴加硫化钠溶液,维持反应温度24~30℃约1h滴完,继续搅拌30min。反应结束后,石油醚萃取上层淡黄色油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