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精油按摩 > 雪作肌肤玉是什么意思

雪作肌肤玉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9-07 10:39:04

1. 关于梨花的诗句翻译和赏析

1.关于梨花的诗句以及意思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红楼梦》

不用说,此“鹤”,正是湘云,因为“鹤”是湘云的象征。而“梨花满地”,实乃雪花满地,“梨”实谐“离”,“莺”乃宝钗之婢,此处正可代指宝钗。“不闻莺”点出宝钗此时早已不在宝玉身边,而湘云已成宝玉之妻。

忽如一夜春风来,青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东栏梨花》

如雪偶般又轻又薄的梨花顷刻间已飘飞满地。这一刹那的景象使我们顿悟了人生,最美的时刻也就是开始领悟到人生凄然的时刻。清明时节,草熏风暖,梨花如雪,已是暮春繁华过眼即空,但是这一刻仍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人生能有几度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宋)程颢《郊行即事》

梨花开了,微风吹来,清明到了一半的市民出城寻春。

玉容寂寞泪阑干 梨花一枝春带雨 ———唐·白居易《长恨歌

杨贵妃死后,与唐玄宗生死两隔,想来应是终日以泪洗面。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是如此迷人;哭的时候,一枝梨花春带雨,同样美丽。

“一枝”是她孤苦独处的写照。何以不用桃花或杏花比拟?桃花、杏花拟之,则面庞红润,青春焕发。那是在华清池消夏的杨贵妃,而不应是长眠地下、独居仙宫的杨贵妃。以带雨的雪白梨花拟贵妃孤魂就非常贴切;肌肤如旧少红润,以泪洗面愁苦深。同时也象征着她的超凡脱俗、纯洁高雅。一枝带雨梨花和一个雪白肌肤的泪眼愁美人儿的形象完美地重叠在了一起。

一树梨花压海棠 。

满树的梨花美艳极了,它的姿色压过了海棠。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

看着地上堆起的向雪一样的梨花瓣,顿生春愁,明年还会有人靠在这里的栏杆上吗?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

时节已近晚春,院子里空落落的,十分寂寞,梨花落了满地,们也没开着。

2.描写梨花的诗句,以及细雨梨花的阅读分析

天下的花中,要说白,当数梨花。春风荡漾,梨树花开,千朵万朵,压枝欲低,白清如雪,玉骨冰肌,素洁淡雅,靓艳含香,风姿绰约,真有“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古时候,每逢梨花盛开时节,人们最爱在花阴下欢聚,雅称“洗妆”。唐朝时,这一风俗十分盛行,据《唐余录》记载:“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其下,曰:‘为梨花洗妆’,或至买树。” 人们最爱用梨花作头饰,当时,汝阳侯穆清叔赏梨花曾赋诗云:“共饮梨树下,梨花插满头。清香来玉树,白议泛金瓯。……”

历代诗人钟爱梨花,留下了很多描写梨花神、气、韵、致的诗篇。

梨花白得清纯,白得玉洁,白得无瑕,如雪一般晶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似玉一般纯洁,这首先引起了诗人们的遐想。南北朝的王融《咏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温庭筠有诗云:“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张建描写梨花初绽为“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赞美梨花。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开白雪香”,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一树梨花一溪月”——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夜色朦胧,星月临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风中轻盈舞,偶有花瓣飘落,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驰神往,陶然怡悦,叹为观止!

最妙的要数梨花经雨了。雨中梨花,尤其妩媚动人。白居易一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写杨贵妃在仙山上听说唐玄宗的使者到来时潸然泪下的仪容,形象生动,刻意人微,明丽动人,可谓写出了人间美色的极致。后人多沿此把雨中梨花比作美人垂泪,如宋·王洙《梨花》诗:“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文征明在《梨花》诗中有“粉痕白露春含泪” 梨花带雨悲而不伤,却写出人间美色的极致,一滴滴,一点点的,不需风吹,自然引出心湖里那一圈圈又是怜,又是爱的痴情。在铺垫环境和渲染气氛时,诗人们也常常把梨花衬托出一种凄凉的意境、哀怨的心情。如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 ,梨花春雨掩重门”宋人李重元有一首《忆王孙》:“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作者用黄昏时雨打梨花的景象,衬托了一位深怀相思之情的女子的孤寂的心态。周邦彦 “弄夜色 ,空馀满地梨花雪”,用具体的梨花落满地以象征“ 春去 ”。恨春去匆匆,只留下满地梨花如雪,极写怨恨之情。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周密有《浣溪沙》词云“梨云如雪冷清明”,写春残的用语冷峭动人。杜牧诗:“带叶梨花独送春”。梅尧臣《苏幕遮·草》“落尽梨花春又了”以梨花落尽写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 ,暗示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

吟诵古人咏梨花的诗句,只觉全身都浸透了梨花的圣洁清香,五脏六腑有说不出的妙境,惬意极了。

3.描写梨花的诗句有哪些

1.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

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苏东坡)

5.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隐)

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

7.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

8.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

9.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雨梨花。(《玉蝴蝶》)

4.关于风的诗句 带解释 赏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翻译: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赏析:

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翻译:

春风拂过,又把江南岸的每一个角落吹的翠绿,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

赏析:

前一句为千古名句,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用疑问句式表现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思念家园的心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

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赏析:

“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十分有名的诗句,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把春风比作剪刀?本句将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5.描写梨花的诗句有哪些

1.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东坡.)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3.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4.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苏东坡)5.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李商隐)6.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杜牧)7.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8.旧山虽在专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9.启朱唇、金风桂子,唤残梦、微属雨梨花。

(《玉蝴蝶》)。

6.东兰梨花这首诗的翻译

东栏梨花(北宋·欧阳修)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译——

盛开的梨花吐着淡淡的白,柳树的枝条泛着浓浓的青翠。当柳絮飞扬的时候,也呼应着那洁白的梨花布满全城。我怅然的心绪一如东栏似雪般梨花,兀自清净着,却能将这纷杂的俗世,看得那么透彻而清明。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应景释怀的诗作。作者因所见梨花的盛放、柳絮的纷飞,而感叹人生短暂,春光易逝的怅然之绪。同时,更流露出诗人能够从容地从失意中走出来,淡对人生、胸襟坦荡、自净出尘的凛然风骨。

7.古诗东栏梨花翻译

原诗: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也有学者认为是蔡京)并称“宋四家"。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翻译:

梨花开着淡白色的花朵,柳叶呈现出深青的颜色,

在柳叶飞舞时,梨花也在满城开花。

东面栅栏边的一株梨花,使我无比惆怅,

看看一次人生中又有几个这样美妙的清明时节呢。

赏析: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满城飞舞的柳絮,真是“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柳絮飘飞,梨花亦开遍了一城的雪白这里更加强调的是白色——春色之美原在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如锦绣般的大地——但是这里单只描写雪白的梨花(柳絮只是陪衬),更着眼于自己家门口东栏边的一株梨花——它愈开得热闹,愈引人惆怅——到这里,此诗的获烈特色完全显现出来了,一株如雪的梨花,一味强烈的白色这引起人共鸣的主要关键所在,任何人面对如此一幅画面,也会稍然为之动容:

东坡此诗似伤春而实未伤春,一点也没有颓废衰飒的调子,只是纯美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透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时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生苦短”,引人深思。

8.驿路梨花找出梨花描写的句子并赏析

文章开头对梨花的描写,是实写。

皎洁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胧的梨树林,构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这里以细腻有致的笔墨描写美丽洁白的梨花,决不是随意点染的闲笔,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风光。

不仅揭示了“梨花”和人家的关系,还象征了在困境中看到希望。文章第二次对梨花的描写是虚写,“我”在睡梦中见到哈尼族小姑娘在梨花丛中唱歌。

在这里以花寓人,人花合一,不仅为全文形成了浓重的抒情氛围,而且赋予未出场的主人公以鲜明美好的形象。第三次描写梨花是在文末,也是实写,看着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想起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文章戛然而止,寓情于景,梨花象征的是雷锋精神,开遍天涯海角。查看全部7个回答 美度 百年瑞士制表工艺-瑞士美度表Mido中国网站 美度,美度手表致力于开拓创新与设计美学和功能性相结合。

点击中国网站查看更多。瑞表企业管理(上海)..广告 主页︱广州维修服务中心_万菱汇国际中心 美度·北京·上海·广州维修中心位于广州天河区天河路万菱汇国际中心A塔7层703室。

寻找维修中心_用户手册_享受我们的专属服务_保养您的腕表。上海讯菁通讯设备有..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赏析驿路梨花200字 《驿路梨花》描写梨花的句子赏析: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2、"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赏析:着意于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赏析:文章结尾的引用语“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古诗词托物寓意,妙语双关。这"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以梨花的自然美,来烘托人物心灵的美。15 浏览2222019-06-02 《驿路梨花》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赏析"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50 浏览9232018-05-07 驿路梨花中有哪些景物描写并赏析 《驿路梨花》描写梨花的句子赏析: 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赏析:以自然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

把读者带入优美的意境之中。 2、"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赏析:着意于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相映生辉。

3“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赏析:文章结尾的引用语“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古诗词托物寓意,妙语双关。

这"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以梨花的自然美,来烘托人物心灵的美。

《驿路梨花》标题出自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创作背景: 绍兴三十一争(1161)九月,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十一月,虞允文指挥宋军大败金兵于采石矶。不久完颜亮为其部下所杀,金兵被迫撤退。

十二月,知均州武钜派乡兵总辖杜隐北进,曾一度收复西京洛阳。这时陆游在杭州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闻报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

53 浏览30092019-03-28 驿路梨花找出梨花描写的句子并赏析?《驿路梨花》,现已成为初一上学期的语文第九课。“驿路梨花”出自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原意为可以预料到来年寒食节,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神州大地。

(1)雪作肌肤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驿路梨花”极富诗意,梨花洁白如雪,香气四溢。想到梨花,我们就会想到纯洁和美丽,想到梨花,我们就会感到一股扑面的春的气息。

梨花在文中出现了三次,每次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2、文章开头对梨花的描写,是实写。

皎洁的月光,白色的梨花,朦胧的梨树林,构成了清新宜人的境界。这里以细腻有致的笔墨描写美丽洁白的梨花,决不是随意点染的闲笔,也不是孤立地描摹自然风光。

不仅揭示了“梨花”和人家的关系,还象征了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3、文章第二次对梨花的描写是虚写,“我”在睡梦中见到哈。

2.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的诗名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出自金代诗人雷渊作品: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梅魂何物三春在,桃脸真成一笑空。

雨细无情添寂莫,月明有意助丰融。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象甘寒结小红。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一东”部的七律。标题是《梨花得红字》,这是写梨花的诗,估计是几个文人一起游览观赏梨花时候的作品。几个朋友一起,一起分韵字,做游戏。雷渊分了个“红”字,因此才会写一首“一东”部的七律作文字游戏。

所以这就是一首写梨花的游戏作品,字词也算精妙,但是没有什么意义。

3. 求雷渊的“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的全诗、诗名及解释

(咏池上梨花):“ 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温庭筠有诗云:“ 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张建描写梨花初绽为“嫩苞开破雪搓球”,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以“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赞美梨花。而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更妙的是“花开白雪香”,古人曾把雪与梅花作过对比,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将梨花与雪、梅相比,梨花既不逊雪之白,也不输梅之香了。

清代文学家李渔赞曰:“雪为天上之雪,梨花乃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而梨花兼擅其美。”读古人梨花诗,便觉有清香从纸上飘出,清凉怡人——“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邱为); “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陆游)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一树梨花一溪月”——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夜色朦胧,星月临空,梨花似月若云在春风中轻盈舞,偶有花瓣飘落,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心驰神往,陶然怡悦,叹为观止!

4. 雪作肌肤冰作骨,水中明月镜中花。谁知道这两句的意思

前一句形容美人之绝色,后一句写美人之不可得。意思就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没你的份!

5.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的意思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的

“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这两句话字面是说如果拿美玉来比拟白海棠的精神风韵,却比不上它那高洁,它洁白无瑕,好像雪堆就了海棠的肌骨一般,让人不禁为之销魂。

暗喻则是说黛玉生性高洁,重在灵魂,犹如美玉一般,是心灵的纯美;宝钗肌肤胜雪,重在肉体,是世俗的爱恋。

6. 《红楼梦》中“花为肠肚,雪为肌肤”什么意思

“花为肠肚,雪为肌肤”的意思:形容女子肤色如雪,美丽,漂亮。

详析:“花为肠肚,雪为肌肤”出自《红楼梦》六十九回:那尤二姐原是个花为肠肚雪作肌肤的人,如何经得这般磨折,不过受了一个月的暗气,便恹恹得了一病,四肢懒动,茶饭不进,渐次黄瘦下去.“花为肚肠,雪为肌肤”说明尤二姐冰肌雪肤,花容月貌,是个大美女。

7. “雪作肌肤玉做容”——司马相如的糖尿病,现在谁都知道了

“雪作肌肤玉作容”出自金代诗人雷渊的《梨花得红字》: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一东”部,首句押邻韵“二冬”部的孤雁出群格七律。

作者是南宋时期的金国良臣、诗人雷渊,生活在金宣宗时期。我们不要错误地认为只有南宋人才懂格律诗词,其实金人、辽人精通汉文化也蔚然成风,更何况国家征战、属地不断变化,生活在这些战乱之地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虽然国别发生变化,文化却一脉相承,甚至更加昌盛。就好像辛弃疾,按照地域划分,其实是个金人,但是他不但文治武功,还一心向宋,所以起义南投,到南宋当官。

即使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就已经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汉化,接受了中原文化。而且当宫体诗流行,南朝尽是靡靡之音的时候,反倒是北朝的儒学、文风更加开阔大气,更有正统风范。

所以金人写出严谨格律诗就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们通过标题就知道,这还只是文人之间的游戏活动。也就是纯粹是玩玩,并不是认真的文艺创作。

《梨花得红字》,“梨花”,是这次赛诗的主题。“得红字”,代表着雷渊在这次赛诗中抓阄抓到了“一东”部的红字,限定了写诗只能使用“一东”部,并且必须出现“红”字。至于是不是一定要出现在句尾,就不知道当时的游戏规则了。

既然是写梨花,首句起笔自然是描写梨花形貌,雷渊在这里是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雪作肌肤玉作容”是形容比喻梨花的美女。

因此这就是美女形象的描写,形容美女的肌肤像雪一样白,容貌像温润的白玉一般。

这里虽然是用来写梨花,但实际上是写美女,然后将梨花拟人成美女,才会有对句“不将妖艳嫁东风”。是女人,才会有嫁娶之说。

所以,这就是写女人美貌的诗句,诗意除了美好之外,并无他意,现在我们使用这句诗也是用来形容美女。

“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

梨花女神玉容雪肌,艳光四射,不会随那东风凋零。

“梅魂何物三春在,桃脸真成一笑空。”

颔联却跳开不再将笔墨用于梨花,去写梅花、桃花了,但是写梅、桃的目的,还是为了赞美梨花的当时盛放。

时入三春,那冷傲的梅花早已不再,桃花笑颜业已成空,只有梨花正当季节,肆意妩媚。

“雨细无情添寂莫,月明有意助丰融。”

颈联从外部条件入手,写梨花为什么会这么美。

春雨细细,平添一份孤独的寂寞,月华普照,让你显得更加丰润饱满。

写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感觉怎么样,个人读起来,颇有些现代诗饱满情感输出的味道。这首作品如果说是现代人写的仿古格律诗,是没有问题的。或者换个说法,这种表达方式的格律诗,很像我们现代格律诗人的风格。

从方方面面来进行描写,特别是使用梅、桃对比的修辞方式,都很现代化。

但毕竟是一首古诗,虽然修辞逐渐进步,但是尾联一下子就把写法收了回去。很明显就是尾联如果不解释,就比较难懂了。

因为雷渊在这里展开想象地将了几个典故糅杂在最后一联中,不仅需要知典,还要知道他为什么会如此用典,就能会心一笑。而这种婉转、含蓄,正是古诗词的独有特色。

“相如病渴妨文赋,想象甘寒结小红。”

“相如病渴”是个成语,是说司马相如有糖尿病,古时候叫消渴病,他多次以这个病为借口推辞出仕而闲居,对仕途官爵不感兴趣。但是雷渊用在这里,却是说司马相如啊,因为这个消渴症,导致赋都写不好。

司马相如是汉朝最顶级的赋作家,他因为饥渴病写不出好文章,该如何是好?

看着这满树梨花,想象着山梨熟了,甘甜冰凉美味,正是望梨解渴。

“结小红”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指山梨结果,大概是当时红梨这个品种比较多见,不像咱们今天吃的都是水分、糖分满满的大白梨、白梨,这都是择优培育之后的品种。古时大都是野果,山梨结果就是红色的,而且并不大,所以才有“结小红”之说。

其实“结小红”也是有出处的,并非雷渊为了套韵字“红”而生造。

尾联就从满树梨花招摇,进入司马相如的想象,实际上司马相如的渴望,也是诗人的想象。通过用典,一层套一层的想象,点出梨树不仅花好看,果实还甘甜入心。

从文字修辞来说,前几联都很漂亮,手法新颖(就当时而言),但是要讲真正的古诗思路,最后一联的用典和构思才算是回到了正轨——不过就整体诗意来说,虽然由实入虚,但还是落在梨树上,并没有更多的个人情感注入。

所以整首诗给人的感觉就是写梨花写得挺好,但也就意尽于此,除了思考一下司马相如的糖尿病和杜甫的《雨晴》之外,并没有真正发人深思的意象发散,意境也并没有更进一步。

不过他还是为我们贡献了写美女的名句,“雪作肌肤玉作容”,我们以后要赞扬美女,直接拿来套用就行,多好。

8. 白梨花和蓝梨花的花语是什么

梨花的花语是纯真,代表着唯美纯净的爱情,但是也有谐音“离别”的意思。梨树只有白花,蓝花是白色梨花涂染的一种,花语是相同的意思。

梨花的花语:

1、纯情

梨花的花瓣是洁白无暇的,就使其有着纯情的花语含义,代表了一种纯洁的情感。可以将其送给未经世事的女孩,表示女孩就像是洁白的梨花,有着一种纯情的感觉,希望其能永远纯情可爱。

2、纯真的爱

其实在梨花的花语含义中,还有着纯真的的爱的含义。它意味着恋人之间的爱情是纯真的,就像是梨花一样神圣洁白,可以将其送给自己爱的人,表示你是我心中最纯真的存在,我会永远真心的爱你。

3、永不分离

在梨花的花语及象征意义中,它还有着永不分离的意思,可以将其送给自己不愿与之分离的爱人,表示我将会永远和你在一起,此生此世都不会和你分离,是一种相爱永远的美好承诺。

(8)雪作肌肤玉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梨花冰身玉肤,凝脂欲滴,妩媚多姿,应该是柔的化身;梨花,抖落寒峭,撇下绿叶,先开为快,独占枝头,她是刚和柔的高度统一。

梨花冰身玉石皮,肥而滴,迷人迷人,应该是柔软的化身;梨花,摆脱寒冷,蹲在绿叶下,先快开,垄断树枝,高度和谐柔和。

然而,虽然梨非常好看,但它们并没有种植在中国古代家庭中最重要或最显眼的地方。因为人们过去常常注意吉祥,梨子是白色的,而“梨子”则是“关闭”。离散,所以死者认为不吉利的象征。

9. 冷艳欺雪香入衣——咏梨花古诗词赏析(上)

冷艳欺雪香入衣

——咏梨花古诗词赏析 (上)

王传学

梨树原产于我国,遍布于南北各处,至少在周秦时代,就开始人工栽培了。梨为蔷薇科落叶乔木,仲春时节开花,同时发叶。花瓣六出,色纯白,高洁素静,清香淡雅,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更得文人的青睐。

梨花洁白如雪,开时春光明媚,微风和煦,又宜于月下观赏,一花便占尽了风花雪月四种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可说是雅到了极点,美到了极致。诗人咏梨花时,也多从这些地方下笔,且各具巧思,各展文采。

梨花纯白如雪,开花时有绿叶托衬,更显现其素洁淡雅。南朝•齐诗人王融《咏池上梨花》说:“芳春照流雪,深夕映繁星。”唐代诗人李白《杂曲歌辞·宫中行乐词》中写道:“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五代诗人温庭筠也有诗:“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梨花洁白如雪、清香怡人的美感。

唐代诗人的邱为《左掖梨花》,描写梨花,神形兼备:

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一千三百多年前暮春的一天,唐朝皇宫大明宫麟德殿左侧(即左掖)的门下省(古时候的一个高层办公机构)庭院中的梨花盛开,花片如雪,香气浓郁。王维、皇甫冉、丘为三位诗人办完公务,便以《左掖梨花》为题,即兴吟诗。王维吟道:“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皇甫冉吟道:“巧解迎人笑,偏能乱蝶飞。春风时入户,几片落朝衣。”丘为吟道:“冷艳全欺雪,馀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读了丘为的诗作后,皇甫冉情不自禁地称赞道:“丘老此诗,真得梨花之神,高出我辈之上。”王维也是甘拜下风。要知道,王维可是以五言诗见长,诗名遍天下的着名诗人!

丘为的《左掖梨花》诗之所以胜出,全在描写的神形兼备。王维和皇甫冉的两首诗描写的对象特征不明确,诗题是咏梨花,但要说成是咏杏花、咏桃花,都未尝不可。而丘为的诗就不同了,它 抓住了梨花的色、香、姿等特征,表现了梨花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美。

此诗起句的重笔落在“冷艳”二字上,“冷”字写出了梨花的冰肌玉骨,透出了一股逼人的凛然之气。以“冷”修饰“艳”,写出了梨花的洁白晶莹,明丽脱俗,也就自必胜过平凡的白雪了。这句中的“白雪”既是比喻,更是衬托,衬托出了梨花超凡脱俗的美质。雪花的洁白似乎无物可比,连梅花也比不上,可诗人认为梨花的白就超过了雪花。也许这是诗人的偏爱所致,但是梨花的清高与超然,到底是一见阳光就会融化的雪花所不能及的。诗人或许这样想,因为梨花太纯洁,太洁白,所以给人冷漠的印象,但这正是它可贵的地方,如果它让人觉得孤高了,那么它散发的幽香应该能弥补吧。承句稍稍变换了角度,从比较静观地观察,到物我更深一层地交融。微风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花气,蓦地飘进衣巾,仿佛花香亦有情。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诗人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请把它吹向皇宫的玉阶去。

此诗里用梨花的洁白形容诗人自己清廉的品德,用象征的手法表露了自己希望受到重视的心情。梨花的洁白人们素有所闻,梨花的清香在北方人也不陌生。左掖梨花,皇宫里的梨花,用来形容诗人,非常恰当。

唐代诗人武元衡也写有一首《左掖梨花》:

巧笑解迎人,晴雪香堪惜。

随风蝶影翻,误点朝衣赤。

诗的首句将梨花比作面带微笑的美人,清晨迎接大臣们上朝。她洁白如雪,香气飘逸,真值得人怜惜。她像蝴蝶因风飞舞,有的误落在大臣们的朝衣里。诗人将殿前的梨花写得轻盈灵巧,美艳动人,富有情趣。

唐代诗人令狐楚的《杂曲歌辞·宫中乐》,赞美梨花的洁白胜过白雪:

柳色烟相似,梨花雪不如。

春风真有意,一一丽皇居。

诗的意思是:柳树的青翠颜色和烟雾相似,梨花的洁白连白雪也比不上。春风真是有情意,让柳色梨花装扮着皇宫,使春天的皇宫显得更加美丽。

唐代诗人司空图在《杨柳枝寿杯词十八首》(其十七)写道:

大堤时节近清明,

霞衬烟笼绕郡城。

好是梨花相映处,

更胜松雪日初晴。

诗中展现了清明前后的大堤美景:天上的云霞衬托着树荫环绕着郡城;梨花绽放洁白灿烂,更胜过雪天初晴的雪松。写出了江南春天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胜似传说中的仙境。词人用淡雅的笔墨,传达出人间春色的无限情韵。司空图诗宗王维山水隐逸之风,清新自然,雅洁可爱。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嘲三月十八日雪》,写雪伴梨花,别有情意: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着伴梨花。

暮春三月一连下了几夜的大雪,应当还没有损害春天的美景。只因春色即将逝去,就让白雪留在枝头妆点梨花的盛开吧!诗人笔下的三月白雪很有情意,不仅未伤春景,反而装扮梨花,更衬托了梨花的洁白。

温庭筠另一首《太子西池二首》(其一)中说:“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梨花似雪压满枝头,黄莺在新抽的柳叶中婉转啼唱。描绘的西池春光自然和美。

再看宋代诗人黄庭坚《压沙寺梨花》:

压沙寺后千株雪,

长乐坊前十里香。

寄语春风莫吹尽,

夜深留与雪争光。

北宋时的压沙寺位于河北大名府府衙的西南侧,前有压沙寺,后有长乐坊,中间是梨园,种有上千株梨树。梨树间建有许公亭和雪香亭。诗中描绘了压沙寺后的梨园千株梨树花开似雪,使得长乐坊前十里长街飘着清香。诗人希望春风不要把梨花都吹落,留在树上好在夜里与白雪争光。诗人对压沙寺的梨花赞赏有加,非常喜爱。

梨花是白的,月光也是白的。月光下的梨花,晶莹剔透,意境极为幽美,故诗人常将梨花与月光放在一起描写。如宋代诗人朱淑真《梨花》诗曰:“冷艳未饶梅共色,靓妆长与月为邻。”梨花与美花共色,与月光为邻,写出了梨花的冷艳洁白之美。宋代诗人周密诗《春夜》中“分咐梨花管月明”,表示孤独的女主人公全无心绪去欣赏梨花夜月的美景,却不直说,而是含蓄地写道:就拜托梨花来照管月光罢,别有情趣。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自有一番风韵。“一树梨花一溪月”(唐无名氏《杂诗》)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在潺潺小溪的伴奏之中,那一树梨花简直像缥缈的仙子一样可爱;梨花入月,月光化水,是流不尽的温柔。北宋诗人韩琦的诗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柳絮二阕》),写院子里梨花盛开,月光如水;池塘边柳絮轻漾,春风和煦,是何等的良辰美景!

唐代诗人殷璠《梨花》诗曰:

云满衣裳月满身,

轻盈归步过流尘。

五更无限留连意,

常恐风花又一春。

夜色朦胧,星月当空,梨花在轻风中微微起舞,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融为一体。诗人将梨花比作体态轻盈的无邪少女,流连以至五更,担心风花一过不能再。歌颂了梨花冷艳孤洁的品性。

再看元代真人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上阕: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上片写梨花开放的时间、风姿、周围的环境。前两句点出梨花开于晚春的寒食节前后,“春游浩荡”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飞花的暮春季节。“白锦”二句,以白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洁白无瑕与香花烂漫的盛开模样,形象真实而鲜明。“静夜”至片末,写梨花开放的环境,暮霭沉沉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融融的夜色中。“冷”字,生动地烘托出宁静、微寒的夜景,人间与天上都溶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氛围中,月光皎洁、花似雪明,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

诗人咏梨花,喜用“雪香”或“香雪”等词句,来突出其既洁白如雪,又清香宜人的品格。如宋代诗人韩琦《梨花》诗:“回头香雪即成堆”,突出了梨花洁白芳香的特征。

再看宋代词人王十朋的《点绛唇·雪香梨》:

春色融融,东风吹散花千树。雪香飘处,寒食江村暮。      左掖看花,多少词人赋。花无语。一枝春雨。惟有香山句。

在春光融融的三月,春风吹得无数鲜花零落飘散。寒食前后,梨花雪香飘舞,江村日暮。下片用“左掖梨花”的典故,说明梨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的青睐。接着诗人化用“梨花一枝春带雨”,用“一枝春雨”来描绘梨花,使人自然地由“雨中梨花”联想到雪肤花貌的绝代佳人杨玉环,更增添了梨花美的内涵。

再如元人词人同恕的《鹊桥仙·韦国器约赏梨花》:

莺莺燕燕,蜂蜂蝶蝶。酒债几时还彻。韦郎又约醉梨花,对一树、玲珑香雪。        盈盈脉脉,翻翻折折。小雨朝来乍歇。一年最是好光阴,算只有、清明三月。

词人与好友在梨花下面饮酒,面对这一树玲珑剔透、洁白如雪、清香宜人的梨花,不由得陶醉其间,痛饮而醉。

金国诗人雷渊赞梨花:“雪作肌肤玉作容,不将妖艳嫁东风。”(《梨花》) 梨花如冰雪肌肤的容颜盛放于春天,却没有春天桃李的妖艳。梨花与桃花开花时间大致相连接,在诗人的眼里,桃花虽然美丽妖艳,总不及梨花的素洁高雅。

唐代诗人钱起的《梨花》,借桃花作比,赞美梨花的素洁淡雅:

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梨花清淡素雅,洁白如“笼月”,别具风采,古有“淡客”之称;而桃花的艳红之色颇有艳冶轻佻之嫌,显得不够庄重,故常被人讥笑,绰号“妖红”。不无贬义。诗人将桃花与梨花作对比,赞美梨花的素洁淡雅。梨花素净淡雅如月光笼罩,清香无意间随风飘散;而桃花娇红映着大地却是徒劳,妖艳而被人嘲笑为“妖红”。诗人借桃花对比,表达出对梨花素雅之美的喜爱。

再看唐代诗人韩愈的《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桃溪惆怅不能过,

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

欲将君去醉如何?

此诗为永贞元年春在阳山作。刘师命为诗人的好友。

诗人对好友说:我欲同你往桃溪去观赏桃花,可是那里的桃花纷纷飘落难于观赏。听到城外西边有大片梨花开得洁白如雪,我同你去醉赏梨花可好?

诗人将红艳桃花的纷纷落地与梨花的繁花似雪对比,写出梨花盛开时的洁白、繁盛之貌,形象地展现出春天千树梨花怒放的美丽景象。

再如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梨花》:

桃花人面各相红,

不及天然玉作容。

总向风尘尘莫染,

轻轻笼月倚墙东。

诗中说桃花红艳和美人的面容一样美丽,但比不上梨花天然素颜,洁白如玉。虽然处在风尘之中,但不被风尘所染,被月光轻轻笼罩静立在墙边。诗人用桃花的红艳来反衬梨花的清新淡雅,赞美梨花不被风尘所染、娴静素雅的高尚纯洁。

南宋诗人陆游《梨花》诗曰:

粉淡香清自一家,

未容桃李占年华。

常思南郑清明路,

醉袖迎风雪一杈。

诗中赞美梨花满枝粉白淡雅,清香四溢,自成一家,那里容得桃李来占据春天的芳华。诗人常常想到在抗金前线的南郑,在清明时节见到的那一树梨花,洁白似雪,迎风摇摆。诗人独赞梨花,贬斥桃李,这是因为梨花曾在抗金前线伴随诗人,使诗人终身难忘。

诗人多用雪喻梨花,以突出梨花的洁白。也有用梨花作喻体,比喻白雪,别有情味。如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神奇美妙: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之间,竟变成了异样的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玉树琼枝、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却像是醉人的芬芳灿烂的江南春色。“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意、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这句虽是用梨花喻写雪景的,但也道出了那千万树梨花盛开时的如雪美景。

再看唐代诗人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岘山一夜玉龙寒,

凤林千树梨花老。

襄阳城里没人知,

襄阳城外江山好。

诗人写岘山一带夜里天气寒冷,大雪像玉龙一样飞舞。树林一片洁白,像千万树梨花盛开。展现了襄阳城外的美丽雪景。

唐代诗人杜牧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初冬夜饮》)也是以梨花喻雪,写台阶下的积雪象是堆簇着的洁白的梨花,使寒冷的冬天增添一点暖意,更激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杜牧有一首《鹭鸶》,用梨花喻鹭鸶羽毛的雪白: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全身羽毛雪白,如穿着一件雪白的绒衣,衬托着青玉般的长嘴,漂亮极了。 它们成群结队的在溪中捕食鱼虾,洁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荡漾。 一旦惊动了它们就会远走高飞的离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态是那么的优美,正像那满树的梨花在晚风中飞荡!

这首诗分别从个体、群体、近景、远景等不同的角度来刻画鹭鸶的形象,描绘出鹭鸶的优美姿态。三、四两句,以远方碧山为衬,用梨花作喻,境界尤为开阔。

唐代诗人韩偓《青春》诗云:“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此诗写诗人对年轻时遇到的一位佳人的怀念。他想象佳人如樱花般的容颜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老去,头发也如那开放的梨花点点斑白。青春啊,回想起来让人愁断肠。诗中以梨花发喻青春易逝,青丝变白,形象生动。

梨花以白色为正宗,也有别种红梨花。如宋代诗人欧阳修的《千叶红梨花》:

红梨千叶爱者谁,

白发郎官心好奇。

徘徊绕树不忍折,

一日千匝看无时。

夷陵寂寞千山里,

地远气偏时节异。

愁烟苦雾少芳菲,

野卉蛮花斗红紫。

可怜此树生此处,

高枝绝艳无人顾。

春风吹落复吹开,

山鸟飞来自飞去。

根盘树老几经春,

真赏今才遇使君。

风轻绛雪樽前舞,

日暖繁香露下闻。

从来奇物产天涯,

安得移根植帝家。

犹胜张骞为汉使,

辛勤西域徙榴花。

夷陵即今宜昌市,唐宋时尚属偏远之地,红梨花虽好,却无人眷顾,只能自开自落。如能把它移植到帝都,其功德当不在张骞从西域引进石榴之下。诗人此时遭谗被贬夷陵,红梨花的遭遇,引起了诗人浓郁的身世贬谪之感。

宋代诗人司马光《和道矩红梨花》咏的也是此花:

繁枝细叶互低昂,

香敌酴醾艳海棠。

应为穷边太寥落,

并将春色付秾芳。

红梨花枝繁叶茂,错落有致,香过酴醾,艳于海棠,只因为边地太荒寒寂寥,梨花才用自己的芬芳和艳丽来装点春色。诗人借红梨花装点边地春色,表现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阅读全文

与雪作肌肤玉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6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2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9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1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2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0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2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3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5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4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0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3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3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8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2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8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3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7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0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