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精油按摩 > 蜜桔精油中萜烯的成分占多少

蜜桔精油中萜烯的成分占多少

发布时间:2022-08-17 03:08:27

① 天然植物香料有哪些

天然香料中的植物香料比较常见,它多是芳香类植物的花、果实以及叶和枝还有树皮、地下茎,这些物质中都有植物精油和大量的芳香类物质,生活中最常见的植物天然香料有茴香、八角以及花椒和桂皮还有香叶、白芷等。

不同地域产出不同种类的香料,而调味的奥秘就在于如何运用天然香料自身的特性,调配出独特的味道,使调料口感更加出众,那么香料在我们平时食用中,都有哪些特殊意义呢:

1、提味增香

提味增香是天然香料的重要作用之一,平时人们制作炖菜、卤菜或者泡菜时,都能加入适量的香料,它们能提味增鲜,能让做好的菜品滋味更加诱人。另外很多植物香料还能祛腥解腻,它们能让一些肉类食材的腥味消失,而且做好以后也不会有油腻的感觉。

2、防腐杀菌

天然香料中多含有一些天然的药用成分,它们能消炎杀菌抑制细菌繁殖,平时在腌制肉类食材时加入适量的天然香料,能起到明显的防腐作用,它能防止食材变质。除了这些功效以外它们还能入药,花椒、八角以及茴香等天然香料,都能祛风除湿疏通经络,它们对人类的风湿骨痛和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和缓解作用。

比如黑胡椒,它原产于东南亚南印度,现在多产于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其果实味道辛辣强烈,祛腥提味,是目前人们了解到最先使用香料中的一种。

白芷,又称芳香、大活、走马芹、香大活,多生长在林下、灌丛,产于我国西南、东北、华北,闻起来气味芳香清甜,入口尝味辛,略带些许苦味。白芷具有消肿排脓、除湿驱寒、祛风美白的食用功效。

草果具有奇特浓郁的辛辣香味,能祛除腥味,增添入草木之香甜,烹制鱼类肉禽类的佳品,尤其是肉之类,能祛除牛羊肉膻味,还有消食健胃、去口臭的功能,还被人们誉为调料届“五香”之一。

② 精油是什么成份

精油由萜烯类、醛类、酯类、醇类等化学分子组成。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精油又分稀释的(复方精油)和未经稀释的(单方精油)。精油的挥发性很强,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也基于这个原因,精油必须用可以密封的瓶子储存,一旦开瓶使用,也要尽快盖回盖子。 精油(Essential oil)由萜烯类、醛类、酯类、醇类等化学分子组成。因为高流动性,所以称为“油”,但是和我们日常见到的植物油有本质的差别。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和脂肪酸组成。

③ 精油的所有化学成分有哪些

精油从香药草植物萃取而来,所以含有各种不同的天然化学物质。例如,甲酮、乙醛、苯酚、酪有些精油含有三百多种成份,例如玫瑰;有些可能只有数种。成分愈复杂的精油愈不容易被合成化学模拟出来。

常见的化学成份:
1、酸(Acid):一种有机物,大部分为水溶性,是很好的抗炎物质、也具镇静效果,而且精油中含有酸。如弱酸,可以拿来治疗皮肤问题;如水杨酸,有除皱美肤的效果。含有酸的精油例如玫瑰、伊兰伊、天竺葵、胡萝卜种籽油、香蜂草

2、醇类(AIcohols):最常见的是单萜烯醇,抗菌效果不错,也能增强免疫力。这种醇类细分可分成沉香醇,如薰衣草、橙花、伊兰伊兰。牻牛儿酸在回青橙、橙花、玫瑰、马丁香、天竺葵可取得。龙脑在董衣草、松树中也有。薰衣草中的薰衣草醇以及天竺葵、香茅以及玫瑰中的香茅酸。除此,醇类还分倍半萜烯醇以及双萜烯醇,这两种醇都不易见,只存在于特定的几种精油中,前者是很好的增强免疫力、提振精神的成分;后者含有不错的动情激素。倍半萜烯醇在玫瑰、雪松、马丁香中可见。双萜烯醇能在快乐鼠尾草中找到。

3、醛类(Aldehydes):安抚中枢神经、抗炎疗效不错。醛类分为:柠檬醛、香茅醛、水茴香醛、洋茴香醇以及肉桂醛。
例如柠檬、天竺葵等精油中都含有柠檬醛;含有香茅醛有尤加利、柠檬、香蜂草。

4、酯类(Esters):精油中的香气味均由此而来,是一种香气分子。可以抗炎、抗痉挛以及平抚神经系统。由于此种分子的温和特质,所以较不刺激也不会伤害皮肤,是很安全的一种化学成分。薰衣草酯在花香类精油中几乎都有,像茉莉、橙花。牻牛儿酯在薰衣草、尤加利有。柑橘类中的橘子、甜橙以及橙花中的邻氨基苯甲酸甲酯。还有乙香沉酸酯含在快乐鼠尾草、薰衣草以及佛手柑中。

5、酮(ketone):?基(carbonyl
group)与两个碳基结合的化合物总称,植物中的酮多是脂肪族酮以及含有芳香基的芳香族酮,存在于油脂氧化生成物中,大部分具有特异气味以及毒性。但黄体酮以及睾丸酮对生殖系统有不错的作用也能平衡荷尔蒙,甚至对皮肤以及神经系统都有不错的效果,例如菊科属精油。低量的酮对人体甚有帮助,例如杀菌功能。有些酮的作用强烈且有毒性,所以含酮的植物通常都不做精油萃取,以免造成危险。例如鼠尾草中的侧柏酮,会导致流产,穗花薰衣草、欧薄荷、牛膝草中的酮成分,也可能导致早产,因此许多精油孕妇应该避免的理由中,除了有活血调经作用之外,也是因为接触到含高量酮成分的精油会造成危险。

④ 精油作用和功效

精油的几大功效与作用
呼吸系统:植物精油分子通过鼻腔粘膜系统吸收刺激嗅觉神经,嗅觉神经将刺激传至大脑中枢,大脑产生兴奋。一方面,支配神经,起到调节神经活动的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再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血液直接输送到全身各部位。

神经系统:通过亲和作用直接进入皮下,植物精油分子一方面刺激神经,最终调节神经活动及内循环;另一方面直接作用于内环境等稳定状态,使体液活动加快,从而改善内环境,进一步达到调节整个身心的作用。

刺激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镇静及催眠、兴奋提神、调整精神状况、抗忧郁、缓解心理压力、修复神经系统;

代谢系统 :通过亲和作用植物精油分子迅速改善局部组织、细胞的生存环境,使其新陈代谢加快,全面解决因局部代谢障碍引起的一些问题。

促进交换 :通过亲和作用植物精油分子进皮下组织,又经体液交换进入血液和淋巴,促进了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了人体的新陈代谢。

嗅觉神经,气味芬芳,自然的芳香经由进入脑部后,可刺激大脑前叶分泌出内啡肽及脑啡肽两种荷尔蒙,使精神呈现最舒适的状态,这是守护心灵的最佳良方。而且不同的精油可互相组合,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香味,不会破坏精油的特质,反而使精油的功能更强大。

⑤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哪些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中异戊二烯单位数进行分类。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指具有(C5H8)n通式以及其含氧和不同饱和程度的衍生物,可以看成是由异戊二烯或异戊烷以各种方式连结而成的一类天然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高等植物、真菌、微生物、昆虫、以及海洋生物,都有萜类成分的存在。

萜类化合物是中草药中的一类比较重要的化合物,已经发现许多化合物是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它们也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香料,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一些化合物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多萜化合物橡胶是反式链接的异戊二烯长链化合物,是汽车工业和飞机工业的重要原料。

萜类化合物有许多的生理活性,如 祛痰、止咳、驱风、发汗、驱虫、镇痛。天然精油原料中的萜烯和萜类化合物,可用精馏法、直接蒸汽蒸馏法、冻结法和萃取法分离之。在香料生产中,广泛使用含有萜烯及其衍生物的精油。

(5)蜜桔精油中萜烯的成分占多少扩展阅读

1、单萜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两个单位数的异戊二烯。单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分泌组织里,多数是挥发油中沸点较低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含氧衍生物沸点较高,多数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理活性,是医药、仪器和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有些成苷后则不具挥发性。

2、倍半萜类含有3分子的异戊二烯。倍半萜和单萜都是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倍半萜的沸点较高,其含氧衍生物大多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物活性。

3、二萜类化合物含有4分子的异戊二烯,由于二萜类分子量较大,挥发性较差,故大多数不能随水蒸气蒸馏,很少在挥发油中发现,个别挥发油中发现的二萜成分,也是多在高沸点馏分中。

⑥ 植物护肤和一般的护肤品有什么区别

我们从山野间、花园中、森林中看到的那些植物,它们看上去好像跟人体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我们摘一朵花、一片叶放在手心,也不会说它就能给我们人体带来什么功效性的作用。

常用的精油有效成分:

1.单萜酮

代表精油:樟脑迷迭香、绿薄荷

生理疗效:溶解脂肪与粘液,激励神经与皮肤再生

心理疗效:开启悟性,保持神志的清明

2.氧化物

代表精油:澳洲尤加利

生理疗效:强化细胞供氧,抗感冒

心理疗效:青春洋溢,带来新生与活力

3.倍半萜烯

代表精油:德国洋甘菊、古巴香脂

生理疗效:强力消炎、缓解过敏

心理疗效:顺其自然,找到自己的定位

4.酯

代表精油:罗马洋甘菊、苦橙叶

生理疗效:止痛消炎、镇静安抚

心理疗效:呵护关爱,体会善意与温柔

5.芳香酸

代表精油:安息香、香草

生理疗效:促进伤口愈合、抗痉挛

心理疗效:抗压力

6.倍半萜醇

代表精油:广藿香、岩兰草

生理疗效:接触淋巴与静脉堵塞、强心、护肤

心理疗效:怡然自得

三、纯露的有效成分

纯露中的营养元素可参考精油的化学类型,不过纯露中还有一部分活性成分物质是亲水性,所以这些物质只能保留在纯露中,而无法留存于精油中。


正因为两者的营养元素很相似,所以专业的制造纯露的生产者,是不会将植物蒸馏后拿去提取精油的。也以此保证纯露的营养含量。

除了精油化学类型成分的参考,纯露中还有较多具有消炎性质的有机酸等。

植物油、精油、纯露这三种不同媒介所含的营养成分,都具有补充营养、补水滋润、调理等功效,但他们各自也具备所专攻的功效。

简化来说:

纯露,相较于其他两者,具有快速、深度、充分的补水优势;

精油,重在营养成分的调理功效;

植物油,重点在于皮脂的润养和保护。

⑦ 油的主要成分

1、不同类型的油主要成分也不同。一般分为:(1)植物油;(2)动物油;(3)矿物油;(4)精油(香精油);(5)硅油。

2、植物油和动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又称脂油(脂肪油);在通常情况下不会挥发,所以有时总称为固定油。又根据它们是否可供食用,可分为食用油(如大豆油、芝麻油、橄榄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和非食用油(如桐油、蓖麻油等)。

3、矿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大多数有挥发性,可以蒸馏或分馏,再经加工可得汽油、煤油、润滑油等。

4、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烯类,有挥发性和芳香气味,主要用于配制香料。硅油有很大部分由硅氧化合物组成。它们的优点是不易氧化,不易受温度和其它因素影响。硅油除被用作润滑剂外还在化妆工业被大量使用。

(7)蜜桔精油中萜烯的成分占多少扩展阅读:

油在烹调中有以下几种作用:

油的传热作用

使菜肴呈现出鲜嫩或酥脆的特点。在烹调过程中,用油脂作为传热媒介的应用很广,由于油脂的沸点高,加热后能加快烹调速度,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适当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油的温度,还能使菜肴酥松香脆,因此常用于油炸菜点。

改善菜肴色泽

油脂可以使菜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例如在制作挂糊上浆菜时,由于油温不同,可使炸制或煎制出的菜肴呈现出洁白、金黄、深红等不同颜色。油可以高于水或蒸汽1倍的温度,迅速驱散原料表面及内部的水分,油分子渗透到原料的内部,使菜点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从而改善了菜肴的风味。香油内链(麻油)更具有特殊的香味,对改善菜肴的风味,提高菜点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⑧ 精油中萜烯类分子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萜烯类分子主要有杀菌止痛的作用,使皮肤发红发热的能力。长期使用会导致皮肤过敏,黏膜过敏。如果皮肤容易过敏的人最好不要长期使用。

⑨ 柑橘和柑橘皮可以加工成哪些副食品呢都有哪些功效呢请专家指教,谢谢!!

柑橘皮是柑橘加工的主要副产物,约占整个果重的25 % ~ 40 % ,其中含有精油、色素、果胶、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可提取利用的成分,值得加以综合利用。柑橘皮由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三层组成,根据品种的不同,中果皮所占分量的差异较大。就一般情况分析,外果皮约占果重的10 % ,精油和色素主要存在于该层果皮中;中果皮约占果重的10 %~30 % ,富含果胶和纤维素;内果皮约占果重的10 % ,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构成。

1.柑橘精油

柑橘精油约占果皮鲜重的0.5%~3%,主要由萜烯类、倍半萜烯类等纯碳氢烯烃的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含氧化合物组成。萜烯的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约占精油95%;含氧化合物约占5%,但却是精油香气的主要来源。柑橘精油根据提取方法的不同,其质量也有所不同。通常,采用冷法的到的精油品质好于热法得到的精油。

柑橘精油是重要的化工及医药原料,可作为高档香精用于食品和日用化学品,也可用于配制天然农药。从柑橘精油分离出来的柠檬烯可作为电脑芯片的高级清洗剂使用。此外,柑橘精油还具有祛痰、止咳、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镇痛、溶解胆结石及消炎抗菌等作用。由于柑橘精 油中的柠檬烯对光和热都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香芹酮、香芹醇等异味杂质,导致精油质量下降,因此,在保存中应注意避光、防热。

2 .天然色素

柑橘皮中的天然色素主要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两类,脂溶性色素约占果皮干重的0.1 %~0.5 % ,主要由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等多种类胡萝卜素组成,着色能力强,易溶于氯仿和乙醇等溶剂,在酸、碱、食盐、还原剂和自然光等条件下稳定;在强光照射以及氧化剂作用下,活泼的不饱和键发生加成、聚合、氧化等反应,原共扼生色体系受到破坏,使色素褪色。水溶性色素在柑橘皮中的含量高于脂溶性色素,约占干果皮重的0.3%~0 . 8% ,主要由类黄酮组成,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等极性溶剂,当与Na+、Ca2+、Mg 2+、Zn2+及Al3+的水溶液共存时,色泽稳定,但遇Fe3 +变色;耐氧化性较差,应避免与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共存。

从柑橘皮中提取的色素除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成分外,还富含维生素E 和硒元素,因此它不仅是安全可靠的食用着色剂,也是一种良好的食品强化剂。该色素中的主要成分对治疗眼病、阻止超氧自由基产生、避免DNA 损伤、防止癌细胞生长、减缓心血管疾病、延迟细胞衰老和增强入体免疫力等都有积极作用。

3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就是以黄酮(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而衍生的一系列以C6-C3-C6为基本碳架的化合物,包括黄酮的同分异构体及其氢化的还原产物。柑橘皮中的最常见黄酮类物质有橙皮昔、袖皮昔、新橙皮昔、袖皮素芸香昔等二氢黄酮类物质,其中橙皮昔在柑橘皮中的含量约为果皮干重的1 %~3 % ,最具提取价值。

橙皮苷是一种黄烷酮的糖苷,白色或浅黄色结晶粉末,几乎无臭、无味,熔点为258~262 ℃ ,分子结构式见图1-3 。

分子量为610;能溶于稀碱和吡啶,以及70 ℃ 以上热水,微溶于甲醇,几乎不溶于丙酮、苯和氯仿。它是构成维生素P 的成分,OH OHO

图1 一3 橙皮普的结构式

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流血不止、微血管脆弱等病症,是成药“脉通”的主要原料之一。此外,橙皮苷也是健胃消食类药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将橙皮苷加氢还原可制成二氢查尔酮天然甜味剂,甜度可达蔗糖的600 倍以上。此外,橙皮苷还可以直接用作果蔬的高效抗氧保鲜剂。

4 .果胶

果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糖类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呈链状。柑橘皮中果胶的含量约为果皮干重的20%~30%,大部分存在于中果皮层。果胶的结合单元为D 一毗喃半乳糖醛酸以1 , 4 一键等连接成长链状,通常以甲醋化状态存在,在其主链上还包括L-阿拉伯糖、D-半乳糖、D-山梨糖、L-鼠李糖等糖类。实际上果胶是这些多糖的混合物,分子量在50000~180000 ,基本结构式如下:

果胶是典型的亲水性胶状物质,具有良好的胶凝性和乳化稳定作用。果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大量使用,如用于果酱和果冻类食品、婴儿食品,用作冰淇淋和果汁的稳定剂等;在医学上,果胶是铅、汞等重金属中毒的良好解毒剂和预防剂,果胶及其铝盐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和甘油三酷的吸收,可用于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

5 .柑橘纤维

柑橘纤维是从柑橘果皮中提取制作的一种膳食纤维,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是目前大量使用的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被人体吸收的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被称为“第七营养素”,是平衡膳食结构的必需营养素之一它不能被人体消化道消化吸收,但能增加食物体积和消化道内容物体积,刺激胃肠蠕动,缩短消化道内容物的滞留时间,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率和肠道内有毒物质的积累和吸收,对防止肥胖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病具有积极作用。

柑橘纤维约占柑橘果皮干重的60 % ,尤以中果皮层含量丰富且品质高。用柑橘皮提取的膳食纤维构成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约70 %的成分是以β-1 , 4-葡萄苷基结合的直链式多搪类。由于膳食纤维属无热量食物,且具有乳化和增稠作用,因此被大量用作低热量食品的添加剂。

⑩ 烯类精油有哪些

萜烯类是精油中最常见到的有机分子。有些萜烯类精油会刺激皮肤,这时可能就要使用去萜烯类的精油(将精油中的萜烯类移除,以降低危险性。)萜烯类还分为单萜烯类、倍半萜烯类。
单萜烯类精油
单萜烯类分子经常以柠檬烯和松烯的形式出现,单萜烯类精油具有杀菌、止痛和红皮的功效,但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和黏膜过敏。单萜烯类精油如杜松精油、苦橙叶精油、松针精油、佛手柑精油、芫荽精油、茴香精油、柠檬精油、藏茴香精油、胡萝卜籽油、甜茴香精油、苦橙花精油、甜橙精油、丝柏精油、尤加利精油、迷迭香精油等。
倍半萜烯类精油
倍半萜烯类是种具有镇静与抗发炎作用的香气分子。抗发炎功效最好的就是洋甘菊精油和部分艾属植物精油中的天蓝烃。薰衣草精油、马郁兰精油、快乐鼠尾草精油和大多数唇形科植物中的丁香烃是最常见的倍半萜烯类。乳香精油、广藿香精油、柠檬精油、大西洋雪松和杜松精油等也都属于倍半萜烯类精油。

阅读全文

与蜜桔精油中萜烯的成分占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8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6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51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3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6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13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85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7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8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6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9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5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7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81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5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52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5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9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92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