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厌食症,厌食症有哪些症状呢
厌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约95%为女性,常在青少年时期就有类似的性格倾向。主要包括:小儿厌食症、青春期厌食症以及神经性厌食症。 其症状: 饮食表现: 有些患者虽觉食欲好,但吃了几口就觉得胃部饱胀不适而中止进食,或者见到食物就不想吃。如强迫进食、厌食症患者,常诱发恶心呕吐;一些患者甚至千方百计以诱导一吐为快;患者过多注意饮食和担心发胖的心理,而主动拒食或过分节食,造成消瘦、营养不良; 患者多有饥饿的感觉,但却强迫自己不进食。他们善于研究食物的营养、热量;隐藏或故意浪费食物。大约50%的厌食症者伴贪食症,暴食后又自己诱吐、服减肥药、泻药等,或者大运动量活动,唯恐自己体重增加,从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钠等)和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碱中毒)。 生理表现: 体重明显下降,出现水肿;体内缺乏脂肪,容易发冷、畏寒;体内激素水平异常,造成毛发细疏或体毛过多;心脏功能下降,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心率失常,导致猝死;心血流量降低,脑血管供血不足,易造成晕厥。 女性多月经减少或停止,男女都有性欲缺乏;患者还可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癔症球,上腹饱胀不适,不能解释的疲劳,对性欲不感兴趣和失眠等。 患者常伴有性格改变,如抑郁、焦虑、喜怒无常、强迫或反复做某件事;常说谎、隐瞒其进食习惯等。皮肤变得粗糙干裂、柔毛出现、体温下降、心跳缓慢、身体衰弱、脱水、脸色苍白。
② 什么是厌食
厌食,其实是指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或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食量显着减少。严重的厌食,可影响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
厌食要与畏食、偏食区别开来。畏食者的食欲正常,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口咽溃疡、牙痛、吞咽困难等原因,畏惧和拒绝进食而致食量减少。偏食的孩子食量不小,但长期进食几种固定的食物,使得营养素供应不均衡而食量并不减少。
病因:
(1)大多数的厌食症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
患儿平素零食过多,餐前大量的饮料,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例如边听故事、边看电视边吃饭等。这种不良的习惯,可以扰乱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使患儿食欲减退。
(2)部分患儿的厌食,是家长长期强迫进食的恶果。
这些家长缺乏喂养知识,不了解小儿个体之间食量及体重增长的差异性,以及小儿生长发育特点;更不了解小孩也需要经常换换胃口,不愿意长期进食一种固定的食物。因此,他们常常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体重增长不快,进食量过小等,因而采用“高压政策”,强迫小儿进食。这种做法,大大影响了小儿的情绪,产生了“进食等于受罪”的错觉,并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性拒食,最终发展成厌食。
(3)多种急、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厌食,这可能与发热、病原体毒素的作用有关。
大家比较熟悉的病毒性肝炎、结核、肠道寄生虫、贫血等疾病,都可有厌食表现。身体各系统、器官有病,尤其是消化系统受累时,均可使消化机能降低。
③不要强迫小儿进食,目前心理及临床医生趋向于采用“饥饿”
疗法。首先,肯定而又郑重地告诉小孩,如果他吃饭时无理由地不吃或不好好吃,则到一定的时间(多一小时)父母就会把饭菜收起来,而他只能等到下一顿饭时才有东西吃,且在两餐之间,不准自取任何食物。在开始时,孩子不会相信父母,往往会对父母胡闹,强迫父母投降,但经过一两次饿肚皮的经验后,他自然会学乖了,会自觉地好好吃饭的。因为,一个聪明的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活活饿死的。
这种饥饿疗法,乍一听似乎很残酷,实施起来,却比任何药物都有效,对孩子的正常心理发育极有帮助。
③ 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症为饮食失调症,其医学名称为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患者以女性居多,死亡率高达20%。
有些人认为厌食症和强迫症(obsession)有类似之处,最初,病人只是为了“减肥”而少吃少喝,渐渐却形成强迫观念,甚至不吃不喝,其后果即造成体重严重下降,患上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最主要征状是对食物提不起兴趣,没有胃口开怀吃东西。患者的想法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即使已经很瘦了,还老是觉得自己很胖。根据美国精神协会的标准诊断,厌食症患者的体重往往低于标准BMI15%。
有什么影响?
患者由于长期过度节食,造成营养不良,因而影响生理变化,包括月经失调,甚或是停经等。一般常见的征状包括:皮肤变得粗糙干裂、柔毛出现、体温下降、心跳缓慢、身体衰弱、脱水、脸色苍白、精神无法集中,甚至感到焦虑或者忧郁,心脏功能变差,甚至还会晕倒。同时,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脂肪,容易发冷、畏寒。病情严重的话,会导致心脏衰竭,甚至死亡。
如何治疗?
厌食症的诊治必须视患者的病情而定,病情严重的话,甚至必须入院接受心理医生、专科医生及营养师的观察及诊治,再配合行为治疗,使到病人的体重渐渐回升。若是病情还不太严重,在心理医生的辅导下,也有可能康复。
值得注意的是,厌食症患者如果仍处于发育期,而器官又已受到损坏,可能在病情好转之后,功能还无法恢复正常,会影响到生理发育和成长。
患者是否能康复,也必须视病人的意志力而定,疗程则因人而异,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最重要的是,要尽早治疗,不要等到病情很严重才上门找医生。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患者在患病初期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患上厌食症,而家人由于生活忙碌,或是不常在一起用餐,而忽略了病人的病情,等到发现问题时,往往病情已不轻。
④ 到底什么是厌食症具体症状是什么
厌食症(Nervosa)就是由于怕胖、心情低落而过分节食、拒食,造成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甚至拒绝维持最低体重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该病以“心理”上的“拒食”为主。
⑤ 什么叫厌食症
厌食症也称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类以进食紊乱为核心表现的一组疾病,典型表现是起病于少年或青年期,多是15-25岁之间,此年龄段是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女性多见,女性比例远远高于男性。
最核心的表现是怕胖的心理,特别是患者强烈怕胖,因此刻意节食或者通过超强的剧烈运动来消化食物或者消耗能量。以上是两个比较典型的表现,包括对饮食的强烈控制。比较严重的患者不仅不吃肉、蛋、蔬菜类食物,多少天吃一次油患者会给自己都做限定,持续一定时间后患者表现出明显消瘦。部分严重的患者反复发作后食道、消化系统会受到严重损害,最后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对神经性厌食症一定要充分重视、早期发现。特别是年轻女性出现强烈的怕胖、过分控制食物的行为要高度警惕有厌食症,及时去精神科就诊,进一步评估、诊断并进行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