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肉桂油是什么
肉桂油 【英文名】 OLEUM CINNAMOMI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枝、叶经水蒸气蒸镏得到的挥发油。 【性状】 本品为黄色或黄棕色的澄清液体;有肉桂的特异香气,味甜、辛,露置空气中或存放日久,色渐变深,质渐浓稠。 本品在乙醇或冰醋酸中易溶。 相对密度 应为1.055~1.070(附录Ⅶ A)。 折光率 应为1.602~1.614(附录Ⅶ F)。 【鉴别】取本品,冷却至0℃,加等容的硝酸振摇后,即析出结晶性沉淀。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B)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190℃。理论板数按桂皮醛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桂皮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3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桂皮醛(C9H8O)不得少于75.0%。 【功能主治】驱风健胃。
2. 肉桂精油的植物简介
中文名称:肉桂
英文名称:Cinnamon
学名:cinnamomum zeylanicum
中文别名:肉桂油; 桂油;桂皮油
CAS 编号:8007-80-5
性状:属挥发性油,是一种黄色至红褐色澄清液体
香味:具有中国肉桂特有的辛烈、暖甜香气
特性:时间放置或露置于空气中,肉桂油会逐渐氧化变成深褐色的黏稠液体。先是有甜味,然后有辛辣味。
溶解情况:溶于乙醇、冰乙酸中,不溶于甘油和矿物油。
主要成分:肉桂醛(98.2%),其次为α-水芹烯、1,8-桉叶油素、对伞花烃、樟脑、芳樟醇、β-石竹烯、α-依兰烯、α-松油醇、香叶醇、桂酸甲酯、桂酸乙酯、丁香酚、肉桂醇等。
制备:以唇形科植物中国肉桂树的鲜枝叶、梗和树皮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油,并经熏蒸精制而得。由于内桂油的相对密度大于1,馏液油水分离时油沉于水的底部,油水较难分离,易产生乳白色的液体。因此,须采用破乳技术来提高出油率。
用途:可用于调配烟草、饮料、酒、牙膏用香精。在某些皂、薰香香精中也可使用。可从油中单离肉桂醛,并进一步合成肉桂醇和桂酸酯。
药理作用:肉桂可以扩张末稍血管、进进血液循环,能缓和地刺激肠胃功能,帮助肠胃排气,避免肠胃痉挛,也有促进消化的作用。此外,肉桂还可以强化胰岛素的分泌,并清除血中坏的胆固醇,不但有助于降血糖、降血脂,而且还有预防癌症发生的食疗效果。
3. 肉桂和桂皮用法是否相同
桂皮和肉桂同属于一个植物科属,可以认为是同一种植物在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差异性很小。
从化学成分上来看,只有微妙的差别:
① 桂皮的肉桂醛含量更高,肉桂醛是肉桂类精油最重要的价值所在,肉桂醛的特点是:虽然有着强烈的皮肤刺激性,但它强大的抗菌力很可能是精油中的“一号种子选手”。
② 肉桂中酚的含量更高,这也决定了肉桂的芳香气味更细腻可人,较桂皮更温和一些。酚的杀菌、抗病毒的能力也很强,仅次于肉桂醛。但酚类长期口服(4周以上),会对肝脏带来副作用。
③ 桂皮中含有香豆素而肉桂中没有,但含量较少。香豆素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化学成分,它会让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度增加,如果皮肤涂抹了这类精油又接受日晒,可能导致皮肤严重晒伤,晒黑,也被称为光敏性。比如,生姜、柑橘类精油如柠檬、佛手柑、野橘中含有。
◇
主要用途(共通):
① 有强大的杀菌、抗真菌、抗病毒能力,具有广谱抗菌功效。
✔︎ 可制作成清洁用品,杀菌效果可达90%。
✔︎ 腹泻、肠炎、痢疾、寄生虫感染。
✔︎ 皮肤严重的感染、溃烂、发炎可以考虑使用。
✔︎ 妇科炎症。
我们常用的保卫复方中就含有肉桂精油。
② 温暖、驱寒、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免疫力。
③ 可用于糖尿病、前列腺疾病的调养。
④ 提振男性性机能。
◇
注意事项:
▲ 无论肉桂还是桂皮,用于皮肤涂抹时具有极强的刺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建议稀释比例10倍以上。
▲ 由于它的刺激性,与其单独使用,不如和其他精油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 孕期、哺乳期、婴幼儿不建议使用。
4. 月桂精油与肉桂精油有区别吗
1、月桂
月桂是樟属樟科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地中海地区,在我国南方有引种栽培。月桂的树皮为黑褐色,叶片和果实均含有芳香油。月桂的叶互生,革质,呈宽披针形,叶片边缘为波状。花朵为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颜色为淡黄色。月桂的果实呈椭圆状球形,成熟时呈紫褐色。
2、肉桂
肉桂是樟属樟科的中等大乔木,主要栽培于两广、云南、福建等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南亚与东南亚地区也有栽种。肉桂的全身皆有气味,以初结的果味最浓,其次为花梗、树皮、叶,多用于西餐与甜点的调味外,其它的多作为药用。
5. 精油的种类及其作用
精油从不同角度可以做不同的分类。就以日常最常见的,可以分为
单方精油:直接从植物中提炼出的精华成分。其中不含植物脂肪。
基础油:也是从植物中提炼的营养成分,含有大量植物脂肪或植物蜡。
复方精油:若干种单方精油和基础油按一定配方调配而成的具有特定功效的精油。
精油是提炼自植物的纯天然精华成分,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美容护肤等效果外,还具有非常多的疗效。
精油的品种很多,对身体、心理的疗效也各不相同,所以只以丝柏为例,简单讲一讲吧。
丝柏带有甜香脂味,含有8种主管卵巢功能的激素相似成分,因此对于任何月经症状,比如出血过少,不规则、闭经、停经等,均可以获得帮助。另外,丝柏是循环系统的促进剂,对静脉曲张、水肿、风湿、蜂窝组织炎等等,均有帮助。对于皮肤方面,丝柏可以帮助缺水性油性皮肤、盗汗等有帮助。
在情绪和心理方面,可以缓解胆怯、压迫感、悲痛、疲倦、注意力分散等不良反应。
精油和芳香疗法是一种辅助疗法,可以对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但是它还不能完全取代药物治疗。所以在服用药物时,应咨询药剂师或医师,才能做出决策。不过话说回来,“咨询医师”这个概念是在西方流行的,在国内就不一定了,很多药剂师、医师根本不知道精油、芳香疗法是什么,甚至是利益驱动下好卖药,所以只是一味予以否定。呵呵。
由于国内精油方面的管理缺失,所以低品质精油比比皆是。所以建议选择真正具有品质保证的国际着名品牌,例如英国的Quinessence和natural
touch,这都是国际芳香疗法贸易协会成员,对品质管理非常严格。既可以在它们的官网购买,也可以在淘宝的“邻家花园芳香疗法工作室”店里购买,这是这两个品牌的国内授权代理店。
6. 桂皮油如何制作
一种由肉桂树的鲜叶、嫩枝或树皮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含肉桂醛为主的精油。又称中国肉桂油。
公元前2700年,人类已懂得使用肉桂作香料和药用。中国有记载始于公元前4世纪。1892年德国席梅尔公司(Schimmel Co.)报道用中国原料蒸油的结果。中国生产桂皮油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利用收获桂皮时剩下的叶和枝桠作原料进行蒸油。
肉桂树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区)。中印半岛各国、日本、墨西哥、南美各国、苏门答腊等地也有生长。肉桂树皮、叶、枝、果均具特有香味。桂叶因采摘时间不同分为剥叶和秋叶两种。剥叶是在每年3~6月间剥桂皮时收集的叶,蒸出的油称春油;8~12月间采摘的叶称秋叶,蒸出的油称秋油。
性质
桂皮油为黄色或红棕色液体,具有肉桂醛的香味。油中肉桂醛占80%以上,尚含有肉桂醛的各种衍生物、酚类、芳香类和脂肪酸类等化合物30多种。春油出油率较低(0.23~0.26%),但油质好,含肉桂醛85~90%;秋油出油率高(0.33~0.37%),产量也多,但含醛量较低(80~86%)。桂皮油在空气中氧化后,色变暗并呈粘稠状。
加工
桂叶采收分矮林和乔林作业两种。前者在树龄3~5年即可剥皮,在3~6月采剥,同时收集枝叶;后者树龄10年以后采剥,每年3~6月或8~12月修枝采叶。冬季所采的枝叶经晒干蒸油。桂皮与枝叶蒸油采用常压蒸汽蒸馏法,出油率约0.3%。近年采用钢制蒸油罐及蒸馏新工艺,出油率可达0.8~1.0%。桂叶存放6天后蒸馏可以提高含醛量,若将春叶贮存到秋季蒸馏,所得精油含醛量可达90%以上。蒸馏罐最好采用镀锡或不锈钢材料,以免精油变色、变质。
质量
中国桂皮油以肉桂醛的含量为分级标准。甲级品含肉桂醛80%以上,乙级品含75~80%,丙级品为70~75%,出口的桂皮油均为甲级品,其他质量指标见下表。
商品桂皮油常有掺假,如掺松香、脂肪油、合成肉桂醛、苯甲醛、邻苯二甲酸酯和纯煤油等,必须采用相应检测手段加以鉴别。鉴别掺杂合成产物可用闪点法;检验掺杂矿物油可用美国EOA№14标准法。若检验出商品油中含有氯离子,说明已掺杂合成肉桂醛。
桂皮油宜装在玻璃、镀锡或铝制容器里,注意密封并存放于低温(不超过15℃)和暗处。
用途
桂皮油可直接用作糖果、罐头和酒类制品的调味添加剂;化妆品、肥皂等的加香剂;在香料工业中用来合成桂醇、桂酸、澳代苏合香烯以及酯类等重要香料;医药工业上用作麻疯病药“苯丙砜”及清凉油等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