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部皮肤与身体皮肤有什么区别
面部皮肤和身体皮肤的差别在于:面部和身体皮肤皮脂腺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
以头皮、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最多,平均有400~900个/cm2 腺体,而躯干部中央部位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150个/cm2腺体。
身体肌肤的皮脂腺分布量仅是面部肌肤的1/7,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分布最少。
身体皮肤没有足够的皮脂腺而且明显不够活跃,因此水脂膜非常脆弱更容易干燥,皮肤保护功效也相对较差。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导管为复层扁平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上段,也有些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腺泡周边是一层较小的幼稚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生成新的腺细胞。】
Ⅱ 皮肤分几种肤质
1.皮肤摸上去细腻而有弹性,不干也不油腻,只是天气转冷时偏干,夏天则有时油光光的,比较耐晒,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很幸运,你是中性肌肤。大体上不会有什么问题,毛孔细致的你至多是有微量的出油状况。
2.皮肤看上去细腻,只是换季时皮肤变得干燥,有脱皮现象,容易生成皱纹及斑点,很少长粉刺和暗疮,触摸时会觉得粗糙。那么你是干性肌肤。用食指轻压皮肤,就会出现细纹。
3。面部经常油亮亮的,毛孔粗大,肤质粗糙,皮质厚且易生暗疮粉刺,不易产生皱纹。你是油性肌肤。不时出现的斑点和黑头粉刺会令你不胜烦恼。
4.额头、鼻梁、下颌有油光,易长粉刺,其余部分则干燥。这是混合性皮肤。
5.皮肤较薄,天生脆弱缺乏弹性,换季或遇冷热时皮肤发红易起小丘疹,毛细血管浅,容易破裂形成小红丝。这是典型的敏感性皮肤。
(2)身体肌肤是什么扩展阅读:
肤质测试法
洗脸测试法是利用洁面后绷紧感觉持续的时间来判断。洁面后,不擦任何保养品,面部会有一种紧绷的感觉,
干性皮肤洁面后绷紧感40分钟后消失,
中性皮肤洁面后绷紧感30分钟后消失,
油性皮肤洁面后绷紧感20分钟后消失。
Ⅲ “肌肤”与“皮肤”是一回事吗
软和松不是一回事,它们说的是皮肤的两个相反的状态,皮肤软可算是好的表现,古人形容美女都说“柔弱无骨”而松指的是皮肤无弹性·松驰,这是皮肤老化的表现.至于你说她至今皮肤看起来都很有光泽,说明她遗传了好的基因(皮肤一方面靠后天保养,一方面遗传也很重要);-)弄清了软和松,咱现在说说一碰就红的症状.这其实是一种皮肤病,是自身免疫系统过于敏感,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所以对外界的碰触总有过激的反应.但请你和你朋友放心,这种病很长见,但大部分情况下对自身没什么影响.好了,你还有就是问煅练的是,你朋友这样都过了三十多年,现在又何苦逼自己呢,只要平时多做些家务,能走楼梯决不坐电梯,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鸡蛋豆类就行,跳跳交际舞又可陶冶情操又可段练身体,何乐不为?比苦躁的哑零强多了
Ⅳ 肌肤八大功能的定义
1、保护:防止紫外线的照射来达到保护皮肤,是通过分泌黑色素来进行保护。保护皮肤防止细菌感染弱酸性的保护膜起的作用。保护水分不流失不被蒸发这是角质层的作用,因角质层里有大量的保湿因子。增加角质层厚度:
2、吸收:毛孔、细胞与细胞之间的间隙、皮脂腺及汗腺是皮肤吸收营养的三个途径。
3、 排泄:皮脂腺所分泌的油容性的污垢、汗腺所分泌的水容性污垢同时能排出毒素。皮肤帮助淋巴排毒。
4、呼吸:皮肤呼吸占我们整个身体呼吸的20%只有正常皮肤呼吸的人,皮肤才会通透有光泽
5、新陈代谢:新旧细胞更新代谢的一个过程,细胞的代谢周期是28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周期会越来越长。运算公式用实际年龄—25+28=目前细胞新陈代谢周期。我们要尽量使细胞恢复到正常的代谢周期。
6、感觉。
7、调节体温:夏天毛孔打开冬天闭合,可调节体温。当皮肤受损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就会加到血管上去,血管会通过一张一缩进行调温长期的冷热刺激血管变的脆弱无弹性血液渗出形成红血丝,治疗红血丝就要增加皮肤的厚度。
8、免疫功能:皮肤是我们重要的免疫器官,可以提供一些信号来提示你皮肤的问题,这就是免疫信号。比如:过敏就是免疫反映,表现为、红、肿、痒、痛、小红疹子。
(4)身体肌肤是什么扩展阅读:
肌肤是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器官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
科学研究发现,一周吃三次鱼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侵害。长期吃鱼,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类似于防晒霜的自然保护,使皮肤增白。
坚果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皮肤很有好处,能够从内而外地软化皮肤,防止皱纹,同时保湿,让肌肤看上去更年轻。坚果中含有的维生素E,不仅能减少和防止皮肤中脂褐质的产生和沉积,还能预防痘痘。
Ⅳ “肌肤”的意思是什么
肌肤是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器官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份。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
肌肤是健康的最外在表现,皮肤很差的人一般身体会有异样。
皮肤也是身体的第一道屏障,抵御寒冷和病毒。
(5)身体肌肤是什么扩展阅读:
肌肤:肌肉皮肤。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
当肌肤和身体内存在太多杂质,就好像一池死水,即使加入很多清水,它依然是浑浊的,了无生气的。对于不够通透的肌肤而言,只有将肌肤中、身体内的毒素清除干净,才能白得健康,白得无暇透明。
造句:
1、由于经常在室外的烈日下工作,他的肌肤被晒得黑黝黝的。
2、 这种液体刺激肌肤,使用时应注意。
3、 夏天在日光下照射的时间太长会损害肌肤。
4、婴儿的肌肤非常细腻,也非常娇嫩。
干性皮肤:如果洗了脸后,总是感觉脸部的皮肤紧绷绷的,那么你的皮肤就是干性的。
油性肌肤:即使在干燥而寒冷的冬季,拥有油性肌肤的人们总会油光满面。
敏感性肌肤:当天气突然转变时,如遇到高温或极冷的气温,又或是短时间遇到过大的温差,肌肤会容易突然变得通红或有过敏反应。遇到强风或日晒后,皮肤容易灼红受伤。若吃海鲜时,会引起肌肤过敏反应。皮肤肤质较薄,甚至可透现微丝血管。
洁面后,面部肌肤经常觉得干燥紧绷。当一转用不同牌子的护肤或化妆品时,肌肤经常会出现痕痒或灼热的感觉。当冬天天气极干燥时,肌肤经常感到很痒甚至容易脱皮。选用了一些含香料的护肤品或化妆品后,肌肤容易产生泛红等不适的现象。
按摩方法参考如下:
1.额头,用中指及无名指由两眉中央往上交替滑动,沿着发际滑到太阳穴。
2.鼻梁,使用左右手的中指及无名指交替在鼻梁上,由上往下地滑动。
3.唇部,同时使用两手的中指由下巴中间至人中处来回画圈。
4.脸颊,由两颊顺着肌肉生长方向,以螺旋的方式由内向外滑动。
5.眼部,由眉头沿着眼周画一圈,再回到眉头,在眉头处稍加用力按住停顿3秒钟。
6.耳部,在耳缘部位由上至耳垂,以小螺旋的方式按摩。
Ⅵ 人体皮肤的结构是什么
表皮组织,真皮层和皮下组织。
表皮组织
表皮的厚度从0.03mm 到1mm 左右。在表皮组织内, 新的皮肤细胞不断形成并最终组成了皮肤表层。同时,沉淀下来的黑色素位于皮肤细胞核的上方并形成了一顶对抗紫外线的防线。肌肤自身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细胞就位于皮肤的表皮层中。 在皮肤的表层中,一层酸性保护膜包括—油脂、水和盐分—能抵御真菌和细菌的侵袭。
真皮层
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它明显比表皮要厚一些(可达 2.4mm)。真皮部分有两层:乳头状突起部分和基础部分。基础部分让我们的皮肤有力量并柔软;网状层含胶原质和弹性纤维,能吸收大量的水分,保持我们的皮肤年轻有弹性。
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是我们皮肤中最下面的一层,它的厚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无数的脂肪细胞存在于松散的呈宽网分布的结缔体素内。它为我们的身体储藏了热量和能量
Ⅶ 皮肤保养要明白,身体上的皮肤和脸上的皮肤有哪些区别
一、面部和身体皮肤皮脂腺的分布密度不同
1、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平均有400~900个/cm2 腺体,而躯干部中央部位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150个/cm2腺体。
2、身体肌肤的皮脂腺分布量仅是面部肌肤的1/7,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分布最少。
二、皮肤保护功效不同
1、面部皮脂腺较多,且比较活跃,皮肤保护功效较好。
2、身体皮肤没有足够的皮脂腺而且明显不够活跃,因此水脂膜非常脆弱更容易干燥,皮肤保护功效也相对较差。
(7)身体肌肤是什么扩展阅读
皮脂腺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导管为复层扁平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上段,也有些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腺泡周边是一层较小的幼稚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生成新的腺细胞。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
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真皮比表皮厚,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皮肤下面有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脂肪细胞。皮肤还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许多附属物。
Ⅷ 人的皮肤是什么构成的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
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真皮比表皮厚,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皮肤下面有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脂肪细胞。皮肤还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许多附属物。
(8)身体肌肤是什么扩展阅读:
皮肤的厚度约为0.5-4毫米,存在较大的个体、年龄和部位的差异,如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厚度约为0.5毫米,而掌跖部位皮肤最厚,可达3-4毫米。表皮厚度平均为0.1毫米,但掌跖部位的表皮可达0.8-1.4毫米。
真皮厚度在不同部位差异也很大,较薄的(如眼睑)约为0.6毫米,较厚的(如背部和掌跖)可达3毫米以上。
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天,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天,共约28天,成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
运动后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皮肤吸收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