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精油可以用来刮痧吗
精油可以用来刮痧。
刮痧的步骤:
1、头部保健刮痧
头部一般有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以及四聪穴,按照穴位顺序刮痧,可以先刮百会穴以及四聪穴,然后移至风池穴,这个穴位可以多刮几次,最后按太阳穴。头部刮痧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使头脑保持清醒,能够更好的思考。
⑵ 精油推背和精油刮痧可以用什么精油
薄荷精油:清凉镇定肌肤、提神醒脑,也能有效改善头皮屑、出油等状况,不适用于敏感肌肤,夏季开背是首选精油。
熏衣草精油∶有效舒缓肌肤过敏、晒伤等现象,带来宁静的感受。还能帮助愈合疤痕、放松精神。
茶树精油:本身具有收敛、抑菌效果,能提振精神,舒缓疲劳和解除肌肉压力。
甘菊精油:甘菊精油具明显的修护作用,能带来平静、放松的感觉,对安定肌肤也有很大的功效。
玫瑰精油:玫瑰精油有花植精油之后的美称,具滋润保湿效果,也能镇静、舒缓神经。
檀香木精油:能保湿滋润肌肤,安定放松心情。
迷迭香精油:清洁皮肤、消炎杀菌,及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帮助集中精神。
佛手柑精油:有助于提振精神,复苏身体活力。
美型护理精油:帮助排毒,紧致松弛肌肤,深层滋润保湿。
⑶ 拔罐前的准备工作
1).拔罐前做好准备:
(1)仔细检查病人,以确定是否适应症,有无禁忌。根据病情,确定处方。
(2)检查应用的药品、器材是否齐备,然后一一擦净,按次序排置好。
(3)对患者说明施术过程,解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患者体位:病人的体位正确与否,关系着拔罐的效果。正确体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能够放松,施术部位可以充分暴露。一般采用的体位有以下几种
(1)仰卧位:适于前额、胸、腹及上下肢前面。
(2)俯卧位:适于腰、背、臀部及上下肢后面。
(3)侧卧位:适于侧头、面部、侧胸、髋部及膝部。
(4)俯伏坐位及坐位:适于项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3).选罐:根据部位的面积大小,患者体质强弱、以及病情而选 用大小适宜的火罐或竹罐及其它罐具等。
4).擦洗消毒:在选好的治疗部位上,先用毛巾浸开水洗净患部,再以干纱布擦干,为防止发生烫伤,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如因治疗需要,必须在有毛发的地方或毛发附近拔罐时,为防止引火烧伤皮肤或造成感染,应行剃毛。
(中华好轻松团队整理)
⑷ 刮痧需要准备什么
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
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⑸ 用精油和真空拔罐器的办法来刮痧可行吗
你描述的,应该叫走罐,而不应该算刮痧。
所谓刮痧,是用刮痧板,在按摩油的润滑下,用一定力道刮身体特定位置,以起到拔除体内毒素的作用,以治疗特定病症。这里说的按摩油,既可以是中药成分,也可以是复方精油精油成分。中药成分的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了,而精油这就需要专业的调配方法,针对特定的病症来调配,不是一种复方精油就能对付所有的病症。
出痧的情况要看个人体内积累的毒素而定。比如感染伤寒,或者肌肉酸痛,那么刮出的痧可能就一大片,在正常的身体去刮,可能就没有什么痧出现。出了痧并不可怕,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只需要注意多饮水,保证体温,都没什么,过段时间自然就会消除,而病症也会好转。
所谓针对病症,在芳香疗法,一般是需要定制配方的,如果能配合人体的经脉和穴位进行刮痧治疗,效果自然更好些。不过,美容院的美容师是否认穴准确那可不好说,走错了穴位,跟没走一样,甚至还坏。呵呵。
还有精油开背的概念,那一般是一套按摩手法,叫做精油开背手法,没有刮痧或拔罐的环节。美容院给你的概念是不准确的。做一个脸送一个开背,似乎是反了吧,一次专业开背能至少做两次专业脸护,倒是你说的走罐倒没那么贵,呵呵。
⑹ 拔罐前需要做什么准备
1.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 (1)仰卧位 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 (2)俯卧位 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3)侧卧位 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4)俯伏坐位 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5)仰靠坐位 适用于头前部、面颜、胸腹、腿前部等部位的穴位。 2.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⑺ 刮痧操作前的三大准备
刮痧前准备
选择空气新鲜、温暖的室内环境,避免吹空调或风扇。
1、饮食准备
先用10几粒红枣加上10几粒的桂圆煮水(或者打成羹)喝下去,补足能量,以免泄气。
2、选择体位:选择既能便于刮痧操作,又能充分暴露被刮部位,被刮者肌肉放松,可保持配合刮痧体位一段时间。
坐位:适宜刮头、颈、肩、四肢、胸、背、腰等部位。被刮者面向椅背骑坐,双臂放在椅背上,使其身体有所依靠。
侧卧:适宜刮试侧头部、胸、背、腰、髋、下肢侧面等部位。
仰卧:适宜刮前头部、头顶部、侧头部、面部、胸、腹等部位。
俯卧:适宜刮后头部、背、腰、下肢后侧等部位。卧位时腹部垫一软枕托起腹部,避免肌肉紧张。
3、选择需刮痧的部位,涂擦刮痧油,开始刮痧操作。
4、擦净刮痧油渍,穿衣保暖,并喝适量温开水,一小时内禁止外出或沾凉水。
⑻ 拔罐前要准备什么拔罐的时候要多长
拔罐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它是在这片土地流传千年的传统治疗疾病手段。平时生活中,我们通过拔罐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很多种疾病,健康的时候使用能够令身体更加的强壮。第一: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以及检查用具 在进行拔罐之前,我们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自己是否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禁忌。拔罐的方法有很多,不同体质的人群所需要的拔罐方法以及拔罐位置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注意区分。在拔罐之前也需要检查用具是否齐全,同时消毒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专业的医生一定要在拔罐之前告诉患者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第二:选择正确的拔罐体位 专家告诉我们,拔罐的时候选择的体位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了疗效,正确的体位能够令患者感觉更加的舒服,这样肌肉就可以更好的放松,效果也就更好。一般情况下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势放松的躺下,这适用于对胸腹部还有四肢前端位置进行拔罐。而俯卧位则是适合对肩背以及头颈位置拔罐效果更好。侧卧位适合对脸部以及胸肩侧边位置进行拔罐。总而言之,不同的体位适合的是不同拔罐位置,平时在拔罐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选择。第三:拔罐前准备火罐的材质有很多,所以在拔罐之前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以及拔罐位置、身体肥瘦还有疾病等选择合适的火罐。另外,在进行治疗之前,我们需要用热毛巾清洗需要进行拔罐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消毒。另外,火罐也必须要酒精进行消毒。如果是拔罐位置有毛发,那一定要要剃光之后才能够进行拔罐。 如果在拔罐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特别是在秋冬季节,拔罐之前一定要将需要使用的火罐进预热,可以用火烤,也可以用水烫,火罐的温度稍稍高于体温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够太烫,避免损害皮肤。
⑼ 中医拔罐要注意什么 这6点拔罐前一定要看
1.中医拔罐的适用范围
可以治疗包括感冒、呕吐、便秘、泄泻等内科疾病;可以治疗包括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可以治疗落枕、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科疾病:还可以治疗痛经、白带等妇科疾病;还可以治疗小儿发热、小儿呕吐等儿科疾病;以及牛皮癣、缠腰火丹等皮肤科疾病。
2.中医拔罐的器具
主要有四类,即:玻璃拔罐器、竹筒拔罐器、真空拔罐器和远红外拔罐器
3.中医拔罐的事前准备
一是要仔细检查,中医拔罐前看看病人是否有禁忌。要检查器材及药品,做到齐备、干净、整齐。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治疗说明,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
二是帮助患者调整体位,这一步骤直接关系治疗效果。一般有四种体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俯伏坐位及坐位。
三是选择所用罐具。医生要根据患者治疗的部位面积、体质情况以及病情程序选择大小适宜的罐具和尺寸。
四是擦洗消毒。用毛巾浸开水为患者清洗患部,然后用干纱布擦拭干净。
五是温罐。在冷季进行中医拔罐,将罐子放在火上烤一烤,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驱寒。温罐时不可烤罐具的口部,以防烫伤。
六是拔罐。具体手法有密排法、疏排法。同时,还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位置和力度。大罐的时间大约是五到十分钟,小罐大约是十分钟到一刻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