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常艾灸3个穴位,让女人从暗黄到红润,气色好更年轻
“疼起来的时候真的基本上得一直蹲着,才好受一些。”25岁的小梦时常被痛经所困扰,痛的时候只能吃点止痛药来缓解,长此以往,她养成了包里随身携带止痛药的习惯。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公司的同事聊起此事,同事劝她去买点艾条,在肚脐眼上的位置尝试下艾灸,半信半疑的小梦在同事的建议下买了一些回家做起了实验。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小梦发现自己的姨妈痛真的缓解了很多,再也没有出现过那种疼得走不动路的情形,这也让她成为了忠实的“艾灸”粉丝。
1. 隐白穴
脾经上的隐白穴,位于足内侧缘,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左右脚各一个。这是个主治出血的穴位,特别是妇科疾病的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这个穴位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可以用艾条或艾柱灸这个穴,一般灸一两次就能看到疗效。
2. 至阴穴
至阴穴是治疗转胎位很重要的一个穴位,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处,左右脚各一个。一般怀孕期间艾灸是要慎重的,但是转胎位的话,就另当别论,这个穴位常用于治疗转胎位,如果是产后的调理,可以再加上中脘穴和脾腧穴。
3. 腧穴
妇科常用的腧穴有三个,为背部的脾腧穴、肝腧穴和肾腧穴。具体用哪一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局部,就是哪个位置离病最近,就在哪里取穴,另一个就是相应的腧穴,比如宫颈炎,可取中极穴,背后对着的肾腧穴,再加上三阴交,也就是在病灶的附近取中级,中级属于肾,所以取的是肾的腧穴,这条经远端是三阴交。
现在很多人会自己使用艾灸,但很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1. 艾灸越烫越好
不少人以为艾灸是越烫效果越好,实际上,艾灸的温度,应该是有温热感但无灼痛,到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个人对温度的敏感度不一样,具体温度应该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调节。
对于糖尿病患者等感觉迟钝的人,艾灸时的温度要注意控制好。温灸器灸要选择有可调节温度的灸具,如果没有就不能用,如果是手持艾条,艾条和皮肤的距离大约为2到3厘米,根据自身感受具体调节。
2. 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人认为艾灸时间越长越好,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过犹不及,不少人因为过度艾灸出现了不适,轻者出现头晕、咽痛,重者皮肤发黑起泡,全身过敏。如果是灸单穴,每穴大约灸10到15分钟即可,尽量在半小时内,如果是手持艾条灸多穴,一天灸穴不宜超过4个,时间一共应控制在1小时内。
3. 艾灸时大汗淋漓是驱寒排毒
很多人认为艾灸就是要灸到大汗淋漓,才有驱寒排毒的效果,实际上,长期大汗淋漓,会严重损耗气,不仅不能预防保健,还可能事与愿违,导致身体出现乏力和怕冷。大汗淋漓是一种过度艾灸的表现,少数几次可能会感觉全身轻松,但多次如此,会加速体质变得虚寒。
艾灸的时候,不少人都遇到过出水泡和腹泻的情况,这是副作用吗,出现这些情况,要不要停止?
艾灸后出现水泡是正常的。有时候艾灸使用的药物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辛热性,在使用后会使得局部皮肤出现潮红、轻微出水泡等,在少量出泡的时候,吸收泡液需要一定的时间,这能对穴位产生较持久的刺激,由此可激发穴位的经络之气,对相应脏腑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近些年很多研究发现,艾灸后皮肤出现起泡的,比未起泡的效果更好。
艾灸后出现腹泻,和操作不当有关,在艾灸时,有时会比较暴露,使得腹部受凉,或者是艾灸后皮肤毛孔大开,但没能及时的避风,使得风邪趁虚而入。
在家使用艾灸,一定要注意安全,除了避免在艾灸时伤到自己,也要避免不慎点燃其他物品,引起火灾,在使用艾灸的时,要配套艾条灭火器或者水,用来熄灭艾条,远离其他易燃物品。
#清风计划# #39 健康 超能团#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⑵ 面部祛斑艾灸什么穴位
脸上的斑块,体内的淤块,有斑必有淤,治斑不离血之说,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便会淤血内停,使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不畅,便会产生内停,是皮肤上的黑色素,无法正常的随人体新城代谢排除出去,形成色斑。一般接近30岁的女人,几乎都有色斑,可以说是每个女人的痛。色斑其实也是身体健康的征兆,我看过很多老年人,也没有长色斑。这个说明一个问题,健康的象征。
特定艾灸常用穴位:
太冲穴
(1)太冲。太,大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向上冲行。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胀散化为急风冲散穴外,故名。大冲名意与此穴同。
(2)肝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热胀的风气,在本穴为输出之状,故为肝经俞穴。
(3)太冲穴属土。属土,指太冲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行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吸热而胀散,胀散之气性热燥,表现出脾气的燥热特性,故其属土
合谷穴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面部的穴位使用艾珍好-蕲艾灸,面部艾灸穴位时间每次在5-10分钟左右,其他的穴位15-20分钟,每天艾灸1-2次。长期艾灸太冲,合谷,血海次三穴位,调节人体排毒。
⑶ 脸上长有黄褐斑的女性艾灸哪些穴位
舒肝理气的穴位,如合谷,太冲,三阴交等
⑷ 艾灸哪个位置美容祛斑
而对黄褐斑的治疗,
除了专门针对消除斑点的治疗以外,
更多的还应注重内分泌的调节,
艾灸祛斑可以从大椎开始,
但个人不建议自己乱灸。
⑸ 艾灸脸部真的能去斑吗,艾灸哪个部位可淡斑
颜面禁灸的,艾灸是不能祛斑的
⑹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是最好的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是最好的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是最好的,在我们的日常中,艾灸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艾灸还能够治疗疾病,冬季手脚冰凉也可以使用艾灸来缓解,那么,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是最好的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三阴交穴
三阴指的是足部三阴经,而三阴交穴则位于足部的三条阴经交汇的位置,又称妇科三阴交,艾灸此穴位对于妇科疾病有显着疗效,能够缓解经期不顺、白带异常、净量异常等症状,能够补益气血、调理肝肾、帮助睡眠,是爱美女士艾灸的首选穴位。
2、八髎穴
八髎穴是指腰骶部的八个不同穴位,合称八髎,经常艾灸八髎穴能够缓解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疾病、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小便不利等症状,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和子宫的情况,改善失眠、便秘、易怒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是能够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保健要穴。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常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促进肠胃蠕动、调理脾胃虚寒的作用。同时,足三里穴受到刺激后,能够生发阳气,充沛气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女士面色蜡黄、水肿等现象。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1、足三里
足三里,是女性美容养颜的第一大美容穴!为何那么说?足三里属肝胆经,肝胆经也是多气多血之经。肠胃是后天之本,也是我们人体的食品制造厂,人体全部系统的气血两亏,都可能由于肠胃作用不太好而引起。身体就如同一个摩天大厦,肠胃便是大厦的基石,肠胃好,人的身心健康才可以有确保。足三里也是肠胃的保标,因此 ,追求美丽的女孩,干万得用好足三里。
2、血海穴
女人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得不益气养血补血补气。如何益气养血呢?血海穴便是个益气养血补血补气的大牌明星。血海穴,它是身体血气的“深海”。血海穴归属于脾经,中医学觉得脾通血,该穴道是血所汇聚之处,执政各种各样与血有关的症状,无病的情况下益气养血补血补气实际效果自不待言。
3、太溪穴
太溪穴是脾经的原穴。肾属水,藏精水,假如肾脏功能不够,人体里的水不能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便会出现例如失眠、容易上火、口干、便秘、皮肤干、脸色黯淡等一系列问题。太溪穴便是贮藏肾精的库房,身体肾精不足,从库房里调拔就可以了。因此 ,美容养颜不能无需太溪穴。此外,太溪穴也是补气补血的大穴,常见太溪穴,身体原气充裕,全部人体情况都是好。
⑺ 艾灸也能美容祛斑找对穴位很重要
泰茗医讲堂——纯正中医,医养结合。
艾灸鼓舞的是,
岁月流失掉的元气。
其实艾灸还真的可以做到把令人头痛的黄褐斑,雀斑……鱼尾纹,法令纹……消除掉。
《黄帝内经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五七即35岁时,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
从35岁开始,女人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足阳明胃经的气血不再旺盛,而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面部,途径嘴角,向上直达眼睛下方, 所以足阳明脉衰首先表现为出现眼袋,嘴角肌肉松弛。
女人过了35岁,就要好好保养,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了。
▼
所以,面子上的问题,不能只在脸蛋上下功夫,还得配合好内调的穴位。才能事半功倍。
内调的目的是令气血充盈, 艾灸的目的也是令气血充盈,令经络疏通。 让经气能循行。
艾灸让经络气得以调动,需要消耗能量, 气血虚弱的家人们需要在艾灸的同时注意平补气血。 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艾灸得气后的困累。
👉气,看合谷—— 小测试:合起手看看合谷穴是隆起还是塌陷,就大概知道自己气的虚实。(手都自然合拢,不要用力挤。)
合谷穴隆,说明身体正气充足,反之塌陷,就代表气虚了。👇
👉血,调三阴交—— 女性常揉/艾灸三阴交,可补血养颜,紧致肌肉。
👉阳明脉之大穴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阳明经多气多血,重灸足三里,大补气血。
👉一身阳会百会穴 ——百会穴是诸阳之汇,人体的督脉、膀胱经、胆经都在这里交汇,所有的阳气都聚集在此。
祛黑眼圈/祛斑/祛皱纹/祛痘的内调基础穴位:百会,合谷,三阴交,关元,足三里。
· 划重点!太长不看版 ·
黑眼圈、眼袋: 基础穴+局部灸太阳穴、印堂穴、四白穴+滚鸡蛋。
祛斑: 基础穴+期门穴、太冲穴。
祛皱纹 :基础穴+按摩+太阳穴,迎香穴,地仓穴。
去下巴痘: 基础穴+气海穴,子宫穴,血海穴。
去闭口粉刺: 基础穴+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神阙穴。
1、请问下眼睑眼袋重,有黑眼圈怎么灸?
熬夜,肾虚,水饮水停等都会导致眼袋、黑眼圈的,基础穴位加上局部灸太阳穴、印堂穴、四白穴。
2、请问艾灸哪里可以祛斑?
斑太多是因为肝郁气滞, 基础穴位加灸肝经的期门穴、太冲穴。
3、请问艾灸哪里可以祛纹?
有皱纹是因为年龄,皮肤质地改变了,局部按摩加上太阳穴,迎香穴,地仓穴。
4、请问有川字纹,下巴和脖子长痘,生理期特别严重,该怎么艾灸?
有川字纹的,要改正心态,保持好心情。
生理期下巴长痘的根源在任脉, 基础穴位加上气海穴,子宫穴,血海穴。
5、请问脸颊两侧有闭口、粉刺,痘痘,应该怎么艾灸?
这是 阳虚 的症状,可以灸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命门穴,神阙穴。
6、想补气血内调,应该艾灸哪几个穴位呢?
以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为主。
7、请问痣也算斑的一种么?艾灸能祛痣么?
有痣的地方,就不要灸了。
▼
1、女性的外阴瘙痒,应该灸哪里呢?
气海穴,关元穴,三阴交穴,加上百虫窝与血海穴。
2、想请教下,一年四季都在拉肚子,不知道怎么补,月经拖拉,该怎么灸?
灸神阙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命门穴。
3、请问脾虚容易腹泻,艾灸什么穴位可以改善呢?
灸中腕穴、神阙穴、合谷穴、肾俞穴。
灸为久火,艾灸的时候追求的是单穴,配穴,或局部的施灸时间,而不是追求灸时的穴位和部位数量上的多。
灸的时候宜清静恬淡,细细品味艾条下穴位的变化,追求灸感。
大家平时艾灸的时候,选少点穴位,拉长单穴施灸的时间,不要急于多个穴位或部位。
▼
灸感,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如扎针时的针感,气的变化会依个体体质差异而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并有多种的变化表现形式,蚁爬,流水,冷风吹。
艾灸尽量去体会到灸感,这样才能令艾灸的作用发挥至极致,有灸感的灸法能产生三种不同效果。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 多表现为 透热、扩热、传热 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 多表现为 酸、麻、胀、痛、痒 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病灶的邪气相搏斗。
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 多表现为 风、寒、凉、冷 的灸感,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病气驱除体外了。
▼
艾灸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无到有,从了解艾灸开始,了解艾条,选择适合自己的艾条开始。
从烤肉到体会到灸感,从灸感开始体会到灸火循经,体会到正邪相搏,体会到身体的开门驱邪。
经络气因艾灸而充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这是在你每一次对自己身体的捣腾中积累下来的,每天一点点都是向好的积累,坚持才是王道。
大家得重新去认识艾灸,思考艾。看看自己平时的艾灸都到哪个层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艾灸后的热导,激病反应和排病反应。
▼
1、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艾条呢?
⚠️ 一定要用品质好的艾条,不然白费力气又伤身; 因为现在有很多艾条是掺假的,纸皮,假艾草……
2、请问怎么控制艾灸的 时间和频率呢?
每次可控制在15-30分钟,单穴一次灸透。 以灸感为宜,一年四季都适合,艾灸双向调节。
3、艾灸时有火气上头的感觉,是否不适合艾灸?
这属于第一时期“灸火循经”,火气上头,这表明为体内的经气被激活推动循环起来了。
要注意,艾灸时的距离不要太近到烫皮的程度,烫皮那种是烤肉,不利于经络传感,大概就是温温热热,持续透热的感觉就对了。
4、请问长期艾灸会上火吗?
如果我们灸对了穴位,把握好时间和频率,一般不会上火。
但一直灸温补的穴位,可能会上火,平时灸完就要补充水分和阴津。也有灸几个月体质改变了,气血补上了,那时候再上火,就是表示达到效果了。
5、如果艾灸上火了怎么办?
艾灸后上火的话,在艾灸最后以涌泉穴结束,或者喝点酸梅汤补充津液。
6、艾灸后应该如何平补气血呢?
艾灸补的经络气,耗的是身体能量, 气血虚弱的灸完最好喝些
7、如果取穴不精准的话会不会有影响?
不用精准到某一个点,以灸感为标准就好。
8、灸完关元和后腰,几天之后发现出汗特别多,吃饭尤其汗特别多,这种情况还能继续灸吗?
可以继续,艾灸时避风寒。
9、女性经期可以艾灸吗?
⚠️如果都正常,例假期不灸。但如果有不舒服,是可以艾灸解决的。
⑻ 美白祛斑艾灸哪几个穴
其实人体有一个穴位,经常艾灸或者按揉会对祛除雀斑有很好的效果,此穴位便是血海穴。血海穴是生血和活血化淤的要穴,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化血为气,运化脾血。饭前按摩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
⑼ 化瘀通络、祛斑活血艾灸哪些穴位
也可以在乳房上直接用艾条做温和灸,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手持艾条熏灸。除艾灸乳房部位外,还可以配合艾灸三阴交,太冲和天宗穴,这些穴位也是辅助治疗的一些常用穴位。
当然在治疗过程中的繁琐程序,只有我们经历过的人才会有体会。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请不要选择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