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壬二酸白天不涂防晒能用吗,能和烟酰胺一起用吗,如果脸颊上皮肤薄的地方有需要祛痘的,可以使用 听说
皮肤薄最好不要用 越用越白
❷ 熊果苷和烟酰胺哪个祛斑效果好
熊果苷祛斑效果好。
相比较而言因为熊果苷的物质更具有稳定性,所以来说熊果苷更具有祛斑效果。在女性朋友的大多数观念经常希望寻求完美的自己,对于斑点这些特性,往往会不能够忍受而寻找各种美白祛斑的产品。
作用
熊果素主要萃取自熊果 (Bearberry) 的叶子,一些水果和其它植物中也可以发现熊果素的存在,它具有使肌肤明亮的功效,能迅速的渗入肌肤而不影响肌肤细胞,与造成黑色素产生的酪胺酸结合,能有效的阻断酪胺酸(tyrosinase) 的活动以及麦拉宁(melanin)的生成,加速麦拉宁的分解与排除。
❸ 不同美白产品的作用
不同美白产品的作用
不同美白产品的作用,现在对于很多爱美的人来说美容护肤保养是非常之重要且有必要的,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女孩子都会掌握一点皮肤管理的技巧。以下分享不同美白产品的作用。
一、美白产品选购注意
1、天然植物成分值得考虑
标榜植物、汉方,强调自然,不但能够讨消费者的欢心,也是厂商的最爱。主要是这些汉方例如大豆萃取物、虎耳草、甘菊等等,目的都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所以说,含植物、汉方、草本等天然成分的美白产品值得靓女们考虑。
2、果酸浓度问题
初识产品成分如果产品中有果酸这样的成分,首先要关注的是果酸的浓度问题。3%以下的浓度基本上没有美白的功效,只能保湿。但如果超过了10%,又可能会损伤肌肤。
3、维生素C
大多数品牌的做法都是以维生素C为主要基准,再加上一些各家的特色成分,然后加重浓度或运用不同的传输系列与媒介,突显卓越的美白成效。但维生素C的浓度,各家的配方不同,只要不超过3%,就还比较安全。
4、“黑”也有不同
黑变白,因人而异。如果你还认为美白就是要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可就太业余了!实际上,只有根据不同的“黑”问题,选择不同的产品,才能事半功倍。
二、常见美白产品及功效
1、美白保湿型面膜
提高角质防御力富含水分的肌肤,会更有自我防御能力,不易产生黑色素,这也就是为什么皮肤比较干的人,会比较容易长色斑的缘故了。使用保湿型美白面膜,能提升肌肤的美白力和保湿力。
2、美白底妆
即刻遮盖色斑一方面利用底妆的遮盖力,来掩盖色斑问题,另一方面,粉底中会含有一些美白修护成分,持续改善色斑。
3、美白洗面乳
洗去暗黄美白洁面品通常具有温和去角质的效果,能轻松洗去肌肤表面氧化泛黄的脂质,并祛除无法及时代谢掉的老化角质。
4、美白眼霜
皮肤微循环不好,最容易产生黑眼圈,其实也是最好解决的眼周问题。判断时,轻轻按压黑眼圈部位,青色部分变淡,就是很典型的因为血行不良造成的黑眼圈。美白眼霜中,通常含有维生素k,是改善血液循环的最佳成分之一。
5、抗老化型美白精华素
为熟龄肌设计的美白精华素中,通常含有帮助熟龄肌加强循环代谢的成分,配合原本的美白成分,能使效果加倍。
6、美白化妆水
调节ph值,舒缓肌肤美白产品中常含有甘草等具有舒缓镇静效果的成分,以减少因皮肤炎症产生的黑色素,所以,美白化妆水通常有很好的舒缓效果,可用化妆棉蘸湿,轻敷在容易泛红的部位。
7、美白晚霜
用油脂提升皮肤屏障功能晚霜会是所有产品中质地最丰润的,这些油脂能帮助锁定肌肤水分,提升肌肤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同时,晚霜中会含有大量修护成分,帮助修护日间损伤,对提高皮肤的屏障功能效果很好。
由于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输送等环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为美白化妆品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可能。目前常用美白化妆品的主要作用靶点是酪氨酸酶、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的转运代谢。根据黑色素生成的抑制机理,可以将皮肤美白的途径归纳如下。
1、抑制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的生成。
2、影响黑色素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3、通过还原淡化已合成的黑色素或抑制多巴的自身氧化。
4、干扰、控制黑色素的代谢途径。包括:抑制黑色素颗粒转移至角质形成细胞或加速角质形成细胞中黑色素向角质层转移,软化角质层和加速角质层脱落。
5、减少外源性因素如紫外线等对黑色素形成生理过程的负面影响。
美白活性物质是指可降低皮肤色度或减轻色素沉着,以达到皮肤美白为目的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皮肤的自然美白,这就为抑制皮肤黑色素合成,进而达到皮肤美白效果的各种美白活性物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使这类化妆品的需求量呈持续上升趋势。
由于美白祛斑化妆品中美白活性物质的特殊性,即活性物质必须能够透过表皮、穿透黑色素细胞膜及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体膜,并能保持其生物学活性、抑制酪氨酸酶、直接或间接减少黑色素合成,才能起到降低皮肤黑色素沉着的作用。因此,研究和开发安全、有效的美白祛斑化妆品进展较慢,消费者对市场上美白祛斑产品的效果反映多为不满意。
除了上述美白活性物质之外,以防护紫外线为目的的防晒剂、通过软化角质层和加速角质层脱落达到加速黑色素代谢目的的化学剥脱剂等也是美白化妆品中常用的活性物质。
按不同的作用机制,将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活性物质分为以下几类。
(1)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如氢醌、熊果苷、曲酸、甲基龙胆酸盐、壬二酸、葡萄糖胺、衣霉素等。
(2)黑色素细胞毒性剂如四异棕榈酸酯、油溶性甘草提取物、氢醌等。
(3)影响黑色素代谢剂(黑色素运输阻断剂)如维生素A酸、亚油酸等。
(4)遮光剂(防晒剂)如对氨基苯甲酸酯类、肉桂酸酯类等。
(5)还原剂黑色素由细胞分泌后,呈现氧化态,具有明显的黑色。如使用还原剂,将黑色素加以还原,则变为无色的还原型黑色素,但这种对黑色素的还原作用是可逆的。通常使用的还原剂有维生素C、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等。
(6)化学剥脱剂如果酸、亚油酸、亚麻酸、感光素401号等。
(7)内皮素拮抗剂具有拮抗内皮素的致黑色素作用。
化学美白类化妆品
化学美白类化妆品,是指通过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转运,还原黑色素,促进表皮黑色素的脱落等,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
黑色素在黑素细胞内生成后,成熟的黑色素小体将沿着黑色素细胞树突伸展方向转移并传递至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内,从而发挥调节皮肤颜色和防护紫外线辐射的作用。黑素运输阻断剂能够降低黑素小体向角质细胞的传递速度,减少各表皮细胞层的黑素含量,达到美白作用。如烟酰胺、壬二酸、绿茶提取物等。
黑色素分布于角质形成细胞后会随角质细胞脱落,黑色素沉积于皮肤表面会引起可见的肤色改变或斑点。因此可以通过促进皮肤角质层的代谢,加速老化角质细胞的脱落,从而加速了黑色素的代谢,改善皮肤的肤色和外观。
目前常用的促进表皮细胞脱落的手段是剥脱、去角质,水杨酸、果酸、羟基乙酸均为强效的去角质物质,烟酰胺也可通过加快角质细胞的更新速度从而实现黑色素代谢加速。这种方法因效果显着而倍受青睐,但本法仅可祛除位于表皮浅层的斑点,对表皮深层或真皮层没有效果,且刺激性较大,容易造成皮肤敏感。
仅具物理遮盖类化妆品
仅具物理遮盖类化妆品,是指使用了物理遮盖剂,如二氧化钛、氧化锌、滑石粉等或类似的白色粉状物,通过涂抹覆盖于皮肤表面,遮盖皮肤上的斑点,以达到美白的效果,但并不能改变皮肤的本来面貌。
❹ 哪种祛斑霜效果好
复方氢醌霜效果较好,临床上常用的祛斑药还有维甲酸,每日外用2次,治疗开始时常有红斑刺激现象,约4—6周后可使色素明显减退。
去斑的外用药,一般来说有三种,一是脱色剂,包括氢醌类制剂、维甲酸制剂、双氧水;二是遮光剂,其成分包括对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酯、二氧化钛等;三是抗皮肤衰老剂,常用的有1%维生素E霜、15%沙棘乳剂等。
(4)壬二酸和烟酰胺哪个祛斑扩展阅读
治疗黄褐斑,合并使用遮光剂可以加强疗效。对于年龄偏大的女性,可以加用抗皮肤衰老剂,如维生素E霜能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防止皮肤衰老和色素沉着。沙棘乳剂内含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具有抗衰老和减轻色素沉着的作用。
陈翔教授强调,所有的外用药都要从小范围试用开始,如果有轻微发红、脱皮不要紧,但若有严重反应,则应立即停用。一般外用药1—2周可见效,使用1个月以上没有改善则无效,也应停止使用。
❺ 壬二酸可以和烟酰胺一起用吗,壬二酸和烟酰胺一起用
很多人在护肤时都会选择多种产品搭配在一起使用,因为大家认为这样可以使产品效果变的更好,但如果产品中的化学成分有冲突会导致产品效果不明显,严重者还会伤害健康的皮肤,那么壬二酸可以和烟酰胺一起用吗?壬二酸和烟酰胺一起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壬二酸和烟酰胺不建议一起使用。使用壬二酸会让肌肤表面处于酸性状态,在酸性条件下烟酰胺可能会变成烟酸,烟酸对皮肤的刺激性比烟酰胺强很多,这样会直接影响皮肤的健康,所以不建议二者同时使用。壬二酸和烟酰胺在使用过程中都会给皮肤带来一定的刺激,二者同时使用会直接加重皮肤的负担,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二者最好不要同时使用。
可以早上涂抹壬二酸,晚上涂抹烟酰胺,二者的顺序也可以反过来。这样也可以很好地发挥二者的功效,烟酰胺和壬二酸二者只要间隔两个小时左右就不会产生冲突。
长期使用壬二酸皮肤可能会出现缺水的问题,而烟酰胺的主要功效就是帮助皮肤保湿修复皮肤屏障,所以二者早晚各用一次可以有效发挥各自的功效,对皮肤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❻ 祛斑霜哪个牌子好
面对鱼龙混杂的祛班产品市场,尤其是以廉价速效为卖点的产品,一定要严格查看其相关产品信息,批号等。在我国,祛班产品属于特殊用途的化妆品,需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颁发“国妆特字”号,才可表明在效果、安全性都符合标准,属于正规产品。
最有效祛斑方法:
1、做好防晒工作
紫外线是肌肤的头号杀手,可引发黑色素沉淀,造成各种斑点,祛斑最重要的就是防晒。
2、西红柿汁祛斑
西红柿能吸收大量的谷胱甘肽,对抑制黑色素与预防黑色素沉着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还可以瓦解黑色素,每天晚上使用西红柿汁涂脸,可有效消除各种斑点,常吃西红柿也同样有祛斑效果。
3、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
柠檬被誉为维生素C的仓库,每100g的柠檬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就高达50毫克,不仅如此,柠檬中还含有其他矿物元素,比如钙、磷、铁等。柠檬汁中还有丰富的柠檬酸,洗脸的时候,滴入几滴能软化肌肤角质层,达到祛斑美白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多喝柠檬汁,可尽快的帮助消除面部斑点,还能预防皮肤血管老化。
4、适度的脸部按摩
每天花上一点时间,用手掌或手指有韵律地沿着肌肤脉络进行适度按摩,但是记住每次按摩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动作要轻快温柔,这样能够加速脸部血液的循环,让肌肤变得更加柔嫩,从而还能淡化色斑形成。
5、经期注意保养
如果你的脸上有斑点出现的话,那么在经期的时候注重保养,是能够改善斑点问题的,在特殊时期多吃一些有助于排出子宫内瘀血的食物,让子宫能够得到正常的运转,并且增加血液,给肝脏一个释放,这样能有效改善脸部斑点问题。
6、丝瓜水祛斑
将丝瓜晾干研成粉,每晚临睡前用水调匀,然后涂抹在脸上,次日洗去,长期坚持使用,有很好的祛斑功效,而且肌肤也会变得细腻了,如果嫌麻烦,也可以使用丝瓜水代替。
❼ 常见的美白成分
常见的美白成分
常见的美白成分,美白是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人都会关注的一个护肤问题,美白也就是让可调节肤色这一块发挥到极致。而市面上美白的产品也有很多种,以下了解常见的美白成分。
白皙透亮的肌肤应该是大多数爱美人士的追求,毕竟白嫩的肌肤可以让我们忽略很多其他的肌肤小问题。在护肤品的美白成分中,最常见、大家最熟悉的成分就是维生素C,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美白成分。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本身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还原黑色素。
熊果苷、曲酸、传明酸、377(苯乙基间苯二酚)、光果甘草提取物、对苯二酚(氢醌)等: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根本上抑制黑色素合成,以此达到美白效果。
烟酰胺、壬二酸等:抑制黑色素向角质层传递,减少色素在皮肤表层沉着。
低聚原花青素:多巴醌还原剂,可还原黑色素,并抑制脂褐素、老年斑的生成,同时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功效。
水杨酸、果酸等:是脂溶性有机酸,可以渗透到富含油脂的毛孔深处,去除老化角质,加快角质黑色素代谢剥离,黑色素到达角质后剥离角质,带走黑色素。
以上成分均有美白提亮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多种活性成分结合产生的效果大于单一成分,因此很多美白类产品会使用多种成分复合。
成分党VOL2:了解了这些美白成分,原来我可以白到这个程度!
1、 烟酰胺:Niacinamide,维生素B3的衍生物。
我们皮肤上的黑素细胞位于表皮的底层,在细胞内制造出黑色素以后,会像“发快递”一样把黑色素“打包”后送到皮肤表面的表皮细胞外,从而让皮肤变黑。烟酰胺可以阻止黑素细胞往表皮细胞释放黑色素,从而起到美白的效果。
烟酰胺同时还具有抗氧化、抗糖化(帮助减少皮肤暗沉暗黄)以及增强皮肤屏障、抗炎、抗老、抗痘、调节皮脂分泌、预防毛孔粗大等多种功效。
建议用量:想要达到美白的目的,配方中烟酰胺的浓度一般要在2%~5%,但是超过5%的话美白效果未必会更好,反而有可能导致皮肤不耐受,反而适得其反。
推荐产品:
OLAY水感透白光塑精华露(光感小白瓶)
RMB280/30ml
SK-2肌因光蕴环采钻白精华露
RMB1540/50ml
HomeFacialPro烟酰胺原液
RMB229/15mL
2、 曲酸:Kojic acid,曲酸是一种天然的真菌代谢产物。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催化剂,而酪氨酸酶需要铜离子来激活它,才能发挥催化的作用。曲酸则可以把铜离子“抓起来”(螯合铜离子),让酪氨酸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产生。
建议用量:因为一度有早期研究认为其有致癌可能性,曲酸一度在日本被禁用,但是从2005年开始又被重新开放,一般来说认为护肤品里的曲酸用量在2%以内是安全的。
推荐产品:
SKINCEUTICALS修丽可发光瓶美白精华 RMB980/30ml
Decorte黛珂莹润粹白璇亮菁华液 RMN1050/40ml
3、VC及补充衍生物:Vitamin C,又叫抗坏血酸。
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它能把已经是“黑色素半成品”的多巴醌“打回原形”还原成多巴,从而阻止黑色素的产生。而且VC还可以通过牺牲自己,代替皮肤对抗因细胞老化和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引起的氧自由基损伤,从而达到美白、抗老等功效。
维C衍生物性质,就是在维生素C分子上接了一个“小尾巴”, 比如抗坏血酸葡糖苷、抗坏血酸磷酸酯钠、乙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等等。它更稳定,温和度更高,但是效果也比维生素C弱了。
不过维生素C非常的不稳定,溶解在水中很容易氧化失效,所以在护肤品里会通过特殊的剂型或者包装,来保证维生素C的活性。比如倩碧鲜活VC做成了粉末剂型,赫莲娜Force C3利用硅包裹,MartiDERM photoage使用安瓶的包装,修丽可CEF采用了维生素E和阿魏酸稳定维生素C。
建议用量:维生素C的酸性很强,高浓度维C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大,有可能反而引起皮肤炎症继而导致色沉,所以要谨慎尝试。很多人用高浓度维C会发现皮肤反而变黄了,这是因为留在角质层的维C被氧化后会变黄,把皮肤给染黄了。这个不用担心,停止使用后,在皮肤正常的角质代谢下会自己回复原来肤色的。
推荐产品:
Clinique倩碧倩碧鲜活维C洁面粉 RMB245
HR赫莲娜澄光肌活精华乳液 RMB1380/50ml
Kiehls科颜氏维生素C紧肤精华乳液 RMB650/50ml
4、传明酸:Tranexamic acid,又叫凝血酸或者氨甲环酸。
传明酸具体的美白机理目前还不是太清楚,大致是通过干扰黑素细胞里的一系列信号传导,让黑素细胞“减产”,减少黑色素的产生。传明酸最早其实是作为帮助凝血的药物使用的,医生一般会用来治疗或防止严重创伤、产后出血、失血风险高的手术、拔牙、流鼻血,还有大姨妈过多。
建议用量:传明酸在护肤品里的推荐用量一般是在3%以内,基本上没什么副作用,是个比较安全的原料。不过对于处于姨妈期的女生来说,如果使用了高剂量的传明酸,可能反而会导致姨妈过少甚至直接就不来拜访了…所以对于市面上很多添加传明酸的口服美白产品(传明酸口服还有一个常见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所以不要空腹吃),还有更直接的就是添加传明酸的美白针,大家还是要慎重考虑使用。
推荐产品:
AUPRES欧珀莱 焦点净白淡斑精华露
RMB540/60ml
IPSA流金岁月凝润美肤水
RMB 350/200ml
5、熊果苷:Arbutin
最早的时候研究发现,对苯二酚(也就是氢醌)因为和酪氨酸“长的非常像”(化学结构相似),所以会导致酪氨酸酶会容易“认错人”,跑去去跟氢醌结合,导致酪氨酸“没人管”,也就不能被进一步变成黑色素了。但是氢醌的刺激性非常大,在很多国家的化妆品里是被禁用的。
有研究人员在熊果的叶子里找到了熊果苷,发现它的`结构跟对苯二酚非常的相似,属于对苯二酚的衍生物,也能起到从酪氨酸那里“横刀夺爱”抢走酪氨酸酶,从而抑制黑色素产生的作用。
建议用量:熊果苷非常的温和,一般各国的化妆品法规里都不会限制用量,从而成为美白产品里的明星成分。
推荐产品:
DHC蝶翠诗美白保湿面膜 RMB198/5片
Winona薇诺娜熊果苷莹亮雪颜柔肤水 RMB 198/120ml
除了以上比较大众的美白成分,还有一些小众的美白成分,也一起来了解下。
377又叫做苯乙基间苯二酚,美白机理和熊果苷是类似的,但是美白效果比熊果苷更强,而刺激性又比氢醌更低。这个原料是来自德国的原料公司德之馨Symrise独有的,据说是因为经过了377次实验才找到的这个原料,所以叫做Symwhite 377。
和377类似的间苯二酚类美白成分还有很多,比如Sisley喜欢用的己基间苯二酚、Pola喜欢用的4-丁基间苯二酚、雅诗兰黛基团喜欢用的山菅兰提取物(二甲氧基甲苯基-4-丙基间苯二酚)等等
4MSK叫做4-甲氧基水杨酸钾,Potassium Methoxysalicylate,它的主要功效其实是帮助皮肤新陈代谢。资生堂喜欢用4MSK来搭配传明酸来更好地达到祛斑的作用:如果只加入传明酸,斑点周围的皮肤更白之后,反而衬的斑点更显眼了。 而略带酸性的MSK,可以平衡这个问题,通过促进代谢加强传明酸对斑点的功效表达,大大减少了斑点更显眼的问题产生。
关于美白,总是有很多误解,下面就让三亩大叔来打破这些“美白误区”:
误区1:喝柠檬水、吃番茄这种“吃进去”VC可以让我变白!
用在脸上的VC属于局部作用,只作用在皮肤上,而吃下去的VC则是被消化道吸收后分布到全身的,真正到皮肤上的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虽然维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是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人体并不会缺乏维C,所以其实没必要额外补充维C营养品。多吃水果是正常的补充维C的途径,对美白应该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不要吃过量。
误区2:我天生肤色有点小麦色,我365天用各种美白的化妆品,脸就可以变得像何穗那样白了!
对于护肤品来说,最多只能让你恢复到自己本来的肤色(参考自己手臂上臂内侧的肤色,那基本上是自己身上最白的部位了),天生黑的话护肤品是没有办法让你白成白人的。
误区3:美白成分含量越高,美白效果就好?
并不是说美白成分含量越高效果就越好,因为还要考虑到皮肤自身能够承受的程度:如果含量过高,可能会引起皮肤的刺激和炎症,这反而会加剧皮肤的色沉(最明显的就是高浓度维C对有的人皮肤刺激会很大,高浓度烟酰胺也可能导致皮肤不耐受)。当然,每个人的皮肤厚薄不一样,对成分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各自耐受的浓度也可能不一样,还是要自己去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浓度才是最好的。
误区4:每天涂防晒霜,可以让我变白!
防晒的作用是阻止变黑而不是变白,不过在阻止皮肤进一步变黑以后,原本已经变黑的皮肤表皮层在正常的新陈代谢后会逐渐脱落,新长出来的皮肤又会恢复原来的白度,看上去就像是防晒霜帮助皮肤变白了。
阳光里的紫外线,尤其是长波紫外线(UVA),会直接刺激黑素细胞产生更多黑色素,所以要想美白,首先要“止损”,阻止皮肤再进一步变黑,所以防晒是美白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防晒霜里的PA值,越高说明对于更容易导致皮肤变黑的UVA的防护越好。
误区5:使用美白精华后皮肤有变白变亮,但一瓶用完后,过几天不用了似乎又反黑了,这样的产品就是没有效果的!
返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紫外线,如果防晒没有做好的话,美白只能是一场空。护肤品的作用本来就是“缓慢起效,停用回复”。我们的皮肤每天都暴露在紫外线和各种外界刺激下,所以美白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在于每天坚持不懈的防晒、抗氧化和美白护理。
同时我们还征集了网友对于美白的问题,看看如何回答的?
Q1:脸部有一定的肤色不均问题,尤其T区、下巴等地方,针对局部美白有啥解决方法?
首先要搞清楚这些部位肤色不均的原因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比如常见的T区肤色黯淡,主要是因为这块区域皮脂腺分布比较密集,出油比较厉害,而分泌的皮脂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导致皮肤这块区域看起来比其他部位更加黯淡,显得不均匀。如果是这种情况,首要的应该是做好控油和抗氧化。
而下巴则因为比较容易受摩擦和刺激(比如吃饭、纸巾擦拭等等),比较常见的情况是这块皮肤屏障容易受损,皮肤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刺激导致一些微小炎症的存在,而这些炎症可能会导致皮肤色沉,以至于肤色不均。这种情况首要的工作就应该是减少相关的刺激和摩擦,同时修复皮肤屏障,舒缓炎症,从而减轻皮肤色沉和不均的状况。
Q2:一年四季或者白天夜晚在选择美白产品上,有没有要求和区别?
主要是看皮肤的状态,比如春秋季的时候皮肤比较脆弱敏感,这时候就要注意尽量选择温和的产品,不要刺激皮肤引起炎症色沉;夏季的紫外线最为强烈,对于防晒和抗氧化的要求要相应的更高一些。有一些美白成分在紫外线照射下不太稳定,比如377这类间苯二酚的成分,所以最好是夜晚使用,白天主要是做好防晒,阻止紫外线让皮肤进一步变黑。
Q4:美白产品中的成分对皮肤有没有刺激?对于敏感肌肤,如何安全持久的美白?
目前市面上的美白成分,没有哪一种敢说对于任何人的皮肤都没有刺激,只能根据科学家们现阶段做的一些细胞实验,以及人体实验,来判断对于部分人来说,安全性如何。
此外,还需要考虑不同个体的皮肤差异。
有很多敏感肌肤,动不动就出现很多“痘痘”,或者伴随着红、肿、痒、热、痛的症状,那就先不要考虑美白了,赶紧先去医院查查病因,接受医生的治疗。
如果皮肤敏感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容易泛红;使用部分护肤品会刺痛;洗脸之后如果不马上护理,会立刻觉得紧绷发涩,可以从日常护肤方面着手,精简护肤流程,以温和清洁、适度保湿和防晒为主。不要小看这三个步骤。做到这三点,不光能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而且也能预防变黑,帮助美白。经过一段时间精简护肤,皮肤不容易刺痛、紧绷后,可以开始尝试美白产品。
初次使用美白产品前,先在局部试验,确定没有过敏反应之后再扩大到全脸使用。
在产品的选择方面,建议先使用主打烟酰胺、传明酸、维生素C衍生物这类相对温和的美白产品。
但要注意不要急于求成,美白产品不要频繁更换,叠加不要太多。否则出现敏感和过敏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就得不偿失了。
Q5:使用美白的护肤品有没有一个有效的频率,或者需要坚持多久才能看到效果?
美白产品的效果具有个体差异,见效时间不能一概而论。
有的人用烟酰胺有效,两周就能看到变白。有的用VC有效,也有的人用377有效,要自己尝试过后,才能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从实际角度出发,如果一款产品你每天用,按照一天1mL的用量使用了2个月(并且期间做好严格防晒),还没有看到美白效果,那我建议还是换一款产品。
Q6:脸上有晒斑、色斑等,要怎么美白祛斑?
在护肤品行业,“美白”和“淡斑”常常是一起出现的,但是“美白”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反正就是让皮肤黑色素减少;而“淡斑”则要非常小心,因为有太多不一样的“斑”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找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医生面诊,判断色斑的类型,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对应的解决方案。分类处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去买一个“祛斑霜”,往往文不对题,有时甚至会越来越严重。
Q7:晒黑后,怎么做可以最快速白回来?
首先,并没有特别好的方式能让晒黑后的皮肤快速白回来。其次,在晒黑的同时,皮肤屏障可能被破坏,或多或少出现一些轻微晒伤(比如发红、灼热等)的炎症反应。所以此时,白回来的重点并不是美白本身,而是舒缓皮肤,做好防晒,避免进一步出现炎症后色沉,引起皮肤变黑。具体方案可以参照上述敏感肌的美白建议。
随着表皮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一般成年人的代谢周期是28天),皮肤就会慢慢“白回来“。
Q8:皮肤属于黄黄的、没有什么气色、属于暗沉肌,该如何让自己看起来白一点?
对于干皮来说,皮肤表面角质细胞的水含量偏低,形成角质堆积,表面变得粗糙。光进入皮肤后,因为角质细胞失水萎缩,大量的光被吸收,这时候眼睛能接收到的反射光总量大大下降,整个皮肤都显得暗淡无光、没有气色。此时,需要做好保湿。
对于油皮来说,皮脂腺比较发达,会分泌大量皮脂。皮脂接触空气后氧化,变得暗沉、发黄。要注意控油,搭配抗氧化的产品。
另一种则是皮肤糖化。我们摄入过多的含糖食物后,体内血液中的糖含量急剧上升,和体内的蛋白质结合,最终形成AGEs(糖基化终产物)。这个过程中发生的Strecker降解反应会让皮肤发黄,Millard反应会让皮肤变黑。针对这个问题,建议少吃糖以及升糖指数特别高的食物、戒烟(直接提供AGEs),护肤品方面,注意防晒,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大大加速皮肤中AGEs积累的速度。
真正起到美白作用的成分大致有以下几种。
1、维生素C(VC)
是应用最广泛的美白成分,主要作用是还原角质黑色素,将皮肤色素多巴醌还原成多巴,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在变黑,VC就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但要注意VC在强光照射下会逐渐失去活性,需要夜间使用。
2、烟酰胺
抑制黑色素向角质层传递,抑制率达35%~65%,减少色素在皮肤表层沉着,美白效果显着,还可以预防和淡化黄褐斑等。
3、曲酸
曲酸抑制游离酪氨酸酶生成,抑制黑色素形成,但有一定的致敏性,且美白效果发挥慢。
4、对苯二酚(氢醌)
对苯二酚的美白机制以细胞毒为主,通过产生半醌自由基,选择性作用于黑色素细胞膜,使细胞膜受损,使用初期效果明显。但也由于其致癌性和皮肤刺激性,因此常用于医疗处方用药。
5、熊果苷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达到美白效果,但浓度高有一定刺激性,皮肤敏感人群慎用。
6、377
377也叫苯乙基间苯二酚,抑制黑色素合成,安全性高,是有报道的活性最高的酪氨酸酶抑制剂之一,活性是曲酸的22倍,但其水溶性不佳,稳定性差,对护肤品的工艺要求较高,常与VC和烟酰胺联用。
7、水杨酸(BHA)
水杨酸是一种脂溶性有机酸,可以渗透到富含油脂的毛孔深处,去除老化角质,加快角质黑色素代谢剥离,黑色素到达角质后剥离角质,带走黑色素,但缺点是容易伤害原有皮肤屏障,浓度不宜高于6%。如果你已经有晒斑并且角质层比较厚的话就可以选择此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