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人工牛胰岛素造福了无数人,仍然无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或者中方提出的人数太多了,或者不要资本主义的臭钱了,这些都算一种说法吧,但根本的还不是这些。年仅28岁的退伍兵班廷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就是提取胰岛素的方法,当时糖尿病几乎就是绝症,医生对糖尿病人只能采用“饥饿疗法”苟延残喘,虽然当时已经意识到了糖尿病的病因就是胰腺功能障碍,不能分泌足够的降糖激素,可是如何从胰腺组织中提取胰岛素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此举令麦克劳德十分尴尬,最后他也没好意思前往领奖。最终班廷还是接受了诺贝尔奖,但他还是公开表示了自己的极度不满,并宣布要将诺贝尔奖金的一半分给贝斯特。
这可把麦克劳德逼上了绝路,为了挽回面子,麦克劳德也宣布将自己的一半奖金分给了科利普。
但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胰岛素投入工业化生产后,立刻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其中就包括美国医生梅诺德,当时梅诺德正在研究恶性贫血,可是他患上了糖尿病,已经时日无多,注射胰岛素后,梅诺德医生恢复了健康,可以继续他的研究,并且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但是此时的胰岛素只能从动物体内提取,人们迫切要求揭开胰岛素的化学结构,来达到人工合成,化学家萨格第一个找出了胰岛素的化学结构,并且获得了诺贝尔奖。这就打开了合成胰岛素大门。德国宣布合成胰岛素,美国宣布合成胰岛素,中国宣布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其中又以中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纯度最高,可以直接用于生物实验。杨振宁先生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推荐了中国结晶牛胰岛素的成果,可遗憾的是并没有获奖,或许是诺贝尔奖委员会觉得胰岛素已经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而人工合成不再具有独创性,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中国的骄傲,人类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