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茄子什么病用什么药
茄子黄萎病,也称“半边疯”(半边枯萎),感病初期,先从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发展为半边叶片或整叶变黄。 用甲霜恶霉灵,咯菌腈,络氨铜,咪鲜胺,枯草芽孢杆菌等喷雾或者灌根防治。
农管家知识小课堂——茄子黄萎病
危害症状:
主要在定植以后开始表现症状,坐果后症状更明显。病株较矮,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以后发展成半边变黄,因此该病俗称为“半边疯”。发病叶片先是叶脉间、叶尖或叶缘褪绿、变黄,逐渐发展至整片叶变黄或黄化斑驳;发病严重时,早期病株晴天高温时病叶萎蔫,早晚或天气阴凉时恢复,后期病株彻底萎蔫,叶片黄萎、卷曲、脱落,严重时只剩下茎杆或心叶,植株死亡。但是一般不出现整株枯死的现象,仅从一侧的几片叶开始出现病症,待病害发展到晚期,植株方才枯死。该病为全株性病害,典型症状有枯死型、黄斑型、黄色斑驳型3种类型。剖检病根、茎、分枝及叶柄可见维管束变褐色。一、黄色斑驳型。植株不矮化,仅少数叶片出现黄色的斑驳,一般叶片不枯死。二、黄斑型。植株稍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形成掌状黄斑,仅下部叶片枯死,一般植株不死亡。三、枯死型。植株严重矮化,叶片皱缩、凋萎、枯死、脱落,病情扩展很快,常导致整株死亡。
发病规律:
一、气候因素。病原属于中低温病害。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适合病原的发育,有利于病原从伤口侵入;如果从定植到开花期,日均温低于15℃,持续时间长,则发病早而重;如此期间气温较高,雨水调和,病害明显减轻。
二、栽培因素。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浇水不当及连作地发病重;特别是有的地方直接使用冰凉的井水灌溉,也可导致病情加重。
三、越冬与初侵染源。病原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中越冬,土壤中病原可存活6~8年,因此土壤带菌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病原也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外越冬。病原通过根部伤口或幼根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首先在根部维管束内繁殖,再蔓延到茎、叶和果实中。
四、传播特点。常随种子调运而作远距离传播。带菌肥料和带菌土壤借助风、流水、人、畜及农具等途径,将病原传到无病田。因此在未种过茄子的田块也可能发病,只是发病较轻。
农业防治:
一、选用抗病品种 如长茹1号、黑又亮、长野郎、冈山早茄、吉茄1号、辽茄3号、长茹3号、鲁茄1号等。
二、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种植茄子,并深翻平整。发现过黄萎病的地块,要与非茄科作物轮作4年以上,其中以与葱蒜类轮作效果较好。
三、多施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性。适时定植,要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开始定植,定植时和定植后避免浇冷水,并注意提高地温。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也可用嫁接育苗的方法防病,即用野生水茄、红茄作砧木,栽培茄作接穗,防治效果明显。
㈡ 茄子白粉病,什么药最好
茄子种植经常遭受白粉病的侵扰。那么,茄子白粉病怎么治?下面来看看做法步骤:
农业防治
①茄子种播种前要太阳暴晒一天,用石灰水浸泡一天后,用清水浸泡半天,捞起播种。或用专用伴种药剂伴种播种。
②清除上年留下的受病害的茄子禾杆,和菜地周边的枯草树叶。清除病源体。
③清除菜地周边的小麦秸秆和麦兜,避免小麦粉锈病传播。
④茄子地播种移栽前要深翻,把深层*壤翻到上面,减少病菌。
⑤清除病叶,减少再传染。
茄子白粉病
药物防治
药物治疗要十分谨慎,尽量使用毒害作用小的农药。
①用粉锈宁加百菌清兑水稀释2500倍溶液叶面喷雾。
②用三唑酮加百菌清,稀释到3000倍溶液喷雾。
③用甲基托布津加百菌清,兑水稀释3000倍溶液叶面喷雾。
④用多硫加多菌灵,兑水稀释3000倍溶液叶面喷雾。
药物防治要选择晴天午饭后到十六时内进行,叶面吸收药剂快,效果好。若十小时内遇雨,即时补喷,防止病情加重。
㈢ 茄子青枯病用什么药
茄子青枯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选择抗病品种。
第二,种子处理。
从无病植株上采种,必要时进行种子消毒,可采用52℃温水,或链霉素300毫克/升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第三,农业措施。
实行与禾本科或十字花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有条件的可与水稻田进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夏季高温季节可利用太阳能热力对土壤进行消毒,每667米2施消石灰100~150千克和碎稻草或麦秸1000~2000千克混匀后,撒施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并浇足水再覆盖地膜,密闭温室或大棚20天左右,使土壤温度持续在50℃左右,便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第四,药剂防治。
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发病初期应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农用链霉素180毫克/升溶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升,隔7天灌1次,连灌2~3次。
㈣ 你好,茄子叶斑病怎么预防
茄子细菌性叶斑病的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种子处理。
采用热水烫种的方法处理种子,然后用10%的磷酸三钠药液浸种20分钟进行杀菌。
第二,农业措施。
与非茄科蔬菜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量过大,应及时通风排湿。收获后每标准棚用硫黄粉2千克,或80%敌敌畏300克,点燃、增温、闷棚7~10天。
第三,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47%春雷霉素·王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㈤ 茄子叶斑病治疗方法
茄子喜温作物,较耐高温,结果的适宜温度为25~30℃。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由于茄子的结果期长,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求多次追肥(氮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钾肥)。主要的虫害有地老虎、28星瓢虫和红蜘蛛,主要的病害有猝倒病等。
1、品种: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品种。如:黑玉、沈茄一号、齐杂茄二号、绿圆茄、黑圆茄二号、永丰黑杂茄等。
2、床土的准备:用无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优质鸡粪或猪粪2份、腐熟的马粪或稻糠2份,混匀后过筛备用。
3、浸种、催芽:用1%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经反复冲洗后,放入55℃水中浸种15分钟,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时。催芽前用细砂搓掉种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湿布里,放在25-30℃处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种:在温室内用育苗盘或木箱铺好10厘米床土,拍平浇透水。然后将种子均匀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种量35-40克。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浇透水。前期提高昼温至25-30℃,夜温15-18℃。缓苗后降低温度,白天25℃,夜间15℃,最低不能低于10℃。茄子苗龄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龄长,后期易脱肥,可采用0.3%磷酸二铵根外追肥。
6、定植
(1)定植前的准备
闷棚消毒:每立方米温室或棚室,用硫磺粉4克,加80%敌敌畏0.1克和锯沫8克,混匀后点燃,密封温室或大棚24小时,然后开口放大风。
整地施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粪土混匀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开10-15厘米深的定植沟。亩施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开滴水线)。
(2)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摆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缓苗慢),随后在沟内浇足定植水,渗后培土成垄。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宽地膜,一次扣两垄,拉成与垄同长,然后用刀片在每个植株位置划成纵口,将苗从口中引出,最后拉紧地膜,用土压严,封好定植口。
(3) 定植后管理
水肥: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到门茄瞪眼时(13天左右)开始暗沟灌水,地温达到18℃后,明暗沟均可灌水,但要注意放风排湿。门茄瞪眼时,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磷酸二铵10千克,每隔20天追一次。也可用大民"绿兴"或"云大120"根外追肥。
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7.采收:以萼片与果实连接处无白色环带时采收,早熟品种开花20-25天后就可采收。
[编辑本段]病害及防治
1.茄子黄萎病
发病特征:
茄子黄萎病,定植后不久即会发病,遇低温定植,发病早且重,但以坐果后发病面积最大,病情最重。发病初期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及叶脉间发黄,后渐渐发展为半边叶或整叶,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仅限于半边叶,引起叶片歪曲。早期发病茄株呈萎蔫状,早晚或雨后可恢复,后叶片变为褐色,全株萎蔫,叶片脱光,整株死亡。严重时,往往全叶黄萎,变褐枯死。该病多数为全株发病,少数仍有部分无病健枝。发病时:多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发病规律:
茄子的黄萎病是真菌浸染引起。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第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根毛侵入,后在维管束繁殖,并扩展到枝叶,该病在当年不进行重复浸染。发病最适温度为19℃~24℃,菌丝、菌核在6℃时10分钟后致死。一般气温低,定植时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侵入;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本当及连作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 与非茄科或瓜类作物轮作3~4年;
(2) 选用无病种子和抗病品种;施足腐熟有机肥;
(3) 及时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并在根际土壤中灌注药液消毒杀菌。
(4)种子消毒处理,种子先用冷水预浸3~4小时,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阴干备用。
(5)药剂防治方法,定植时施药:茄苗定植时用1菌根消1000倍液浸苗根部,定植后并用此药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500毫升每10~15天一次,连灌2~3次。
2.茄子细菌性叶斑病
发病特征: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多从叶缘开始,从叶缘向内沿叶脉扩展,病斑形状不规则,有的外观似闪电状或近似河流的分支,淡褐色至褐色。患部病征不明显,露水干前,手摸斑面有质粘感。
发病规律:
该病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依靠雨水溅射而传播,从水孔或伤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通风不畅有利于感病。
防治方法:
(1)与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对种子采用78——85 ℃的热水处理。
(2)精选 无菌良种,并进行消毒。
(3)对大棚和土壤进行杀菌消毒。
(4)实行全方位地膜覆盖,防止浇水过大,并及时通风排湿。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叶叶青可湿性粉剂5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㈥ 茄子得了什么病,用什么药
茄子炭疽病、温暖高湿环境下易发病。初时在果实表面产生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形黑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病部皮下的果实微呈褐色干腐状,严重时可导致整个果实腐烂,。用咪鲜胺,福美双,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药防治。
㈦ 茄子的这种病,要用什么药能够治好
茄子茶黄瞒危害。茄子受害后,叶片变厚变小变硬,叶反面茶锈色,油渍状,叶缘向背面卷曲,嫩茎呈锈色,梢颈端枯死,花蕾畸形,不能开花。果实受害后,果面黄褐色粗糙,果皮龟裂,种子外落,严重时呈馒头开花状。辣椒受害后,叶片同茄子,果皮粗糙变色。 用阿维哒螨灵或者阿维螺螨酯或者阿维炔螨特或者四螨螓或者乙螨唑等药防治
㈧ 茄子都需要打什么药
茄子的病害多、打药的种类也多。现在茄子主要防绵疫病、病毒病、螨虫、蓟马、白粉虱等病虫害、绵疫病,用烯酰吗啉、甲霜灵、普力克等药防治。病毒病,用氨基酸寡糖素、盐酸吗啉胍、超敏蛋白等药防治。用联苯菊酯,乙基多杀霉素。阿维,哒螨灵。阿维菌素等药防治虫害。
㈨ 茄子黑斑病的症状特征是什么如何防治
(1)症状茄子黑斑病主要危害茄子叶片,有时果实也会受害。在茄子中下部老叶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多在两叶脉间,上布满黑色霉层。发病重时,叶片早枯。(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茄子黑斑病的病原为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有利于病害发生。(3)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播前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整枝、打老叶,摘除病叶、老叶,加强通风。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并烧毁或深埋。②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3%农抗120水剂150~200倍液喷雾,隔5~7天再喷一次,连续喷3~4次,可兼治茄子早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