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面部皮肤分几层每一层正常生理功能和受损症状
皮肤分为两层:表皮层、真皮层。表皮又分四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如果皮肤损伤只是伤到表皮,只要注意一般不会留下疤痕,而如果伤到了真皮层,很容易留下疤痕。
表皮的生理功能
一、屏障功能
致密的角质层可缓冲外来的机械性损伤;皮肤角质层细胞紧密排列,角质层含水量少,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还能机械性地抵御微生物的侵入;表皮中的非角质细胞——黑素细胞分泌的黑色素能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起到光防护的作用。
二、吸收功能
皮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吸收:角质层(主要途径);毛囊、皮脂腺;汗孔。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也是经皮吸收皮肤局部用药治疗的生理基础。
三、免疫功能
皮肤既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又具有主动参与启动和调节皮肤相关免疫反应的作用。皮肤中含有多种免疫细胞成分和免疫分子成分,表皮中的朗格汉斯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能对侵入的外源性物质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真皮层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免疫反应主要发生于真皮,真皮浅层内的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相互作用,并通过其合成的细胞因子互相调节,对免疫细胞的活化、游走、增殖分化,免疫应答的诱导,炎症损伤以及创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细菌入侵时也可在此引起炎症反应和超敏反应。
(1)面部皮肤上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判断表皮层是否损伤的方法:
1.皮肤表面是否有红血丝
皮肤表面如果出现了红血丝,尤其是两侧的脸颊,很容易出现大片的发红、毛细血管明显问题,那么就说明你的皮肤角质层实在是过薄了。如果角质层过薄,毛细血管往往会位于皮肤的过浅层上,加之血管壁的不正常扩张,就容易出现红血丝。
2.肌肤是否脆弱敏感
如果角质层过薄,皮肤的耐受性和抵抗外界环境的刺激性的免疫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肌肤就会变得更加脆弱敏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过敏敏感反应,很多人一到换季时节就出现皮肤瘙痒、刺痛和发红问题,一般来说就是你的皮肤角质层太薄了导致的。
3.皮肤是否脱水蜕皮
角质层太薄,很容易让我们皮肤表面的水分过多流失蒸发,如果肌肤长期处于一个干燥缺水的状态,很容易令肌肤的细胞失活,从而出现脱水蜕皮的问题和烦恼。
4.肤色是否暗沉发黄
如果你的皮肤表面角质层过厚,也经常会出现肤色的暗沉发黄情况,这是由于角质层过厚,很多水分和营养物质不能作用到皮肤上,造成皮肤的不健康现象。
5.皮肤是否毛孔粗大、没有光泽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油性皮肤中,本身油性皮肤就很容易出现毛孔粗大、皮肤油腻的问题,再加上角质层较厚,就更会出现愈加严重的毛孔粗大问题,同时往往伴随着皮肤没有光泽的情况产生。
⑵ 面部皮肤与身体皮肤有什么区别
面部皮肤和身体皮肤的差别在于:面部和身体皮肤皮脂腺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
以头皮、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最多,平均有400~900个/cm2 腺体,而躯干部中央部位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150个/cm2腺体。
身体肌肤的皮脂腺分布量仅是面部肌肤的1/7,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分布最少。
身体皮肤没有足够的皮脂腺而且明显不够活跃,因此水脂膜非常脆弱更容易干燥,皮肤保护功效也相对较差。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导管为复层扁平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上段,也有些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腺泡周边是一层较小的幼稚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生成新的腺细胞。】
⑶ 医学上脸部各个区域的划分和具体名称都是什么
一张脸的区域分为三部分
一、
t区:前额和鼻管形成的t区。这个区是油脂分泌最丰富的地方。
鼻梁:从前额到前面,是脸上最高的地方
鼻翼:鼻子的两侧,鼻子最宽的部分,也是鼻孔
鼻头:鼻梁底部的中间点
二、
颧骨:眼睛下方较突出的部分可以用手轻触。一般来说,腮红在这里用来修饰脸部形状。
皱眉:眉毛的最深处
眉毛:眉毛的最高点
眉毛:最外层的眉毛
眉毛:沿眉毛下侧的骨与眼窝的交界处
上眼窝:闭上眼睛,眼睑遮住眼睛的部分,眼影画在这里。
眼角(尾):眼睛最靠近外侧的一侧,上下眼脸相遇的地方。
三、
嘴:上唇和下唇之间的连接形成
唇尖:上唇中部最突出的一点
唇峰:从上唇的中央到两侧的一条曲线,像一座山。
拓展资料:
“三庭五眼”是人的脸长与脸宽的一般标准比例,不符合此比例,就会与理想的脸型产生距离。最简单的三庭五眼,就是把头部上下分为三等分,把头的宽度分为五等分。
美术中的“三庭五眼”,三庭 指脸的长度比例,把脸的长度分为三个等分,从前额发际线至眉骨,从眉骨至鼻底,从鼻底至下颏,各占脸长的1/3。五眼 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分成五个等分,从左侧发际至右侧发际,为五只眼形。
⑷ 脸部各个部位名称
脸部各个部位名称
1、额:眉毛至发际线的位置。
2、眉棱:生长眉毛的鼓突部位。
3、眉毛:位于眶上缘的一束弧形的短毛。
4、眉心:两眉之间的部位。
5、眼睑:环绕眼睛周围的皮肤组织,其边缘长有睫毛,俗称“眼皮”眼睑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
6、眼角:亦称眼眦。眼角分为内眼角和外眼角。
7、眼眶:眼皮的外缘所构成的眶。
8、鼻梁:鼻子隆起的部位,最上部称鼻根,最下部称鼻尖。
9、鼻翼:鼻尖两旁的部位。
10、鼻唇沟:鼻翼两旁凹陷下去的部位。
11、鼻孔:鼻腔的通道。
12、面颊:位于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位。
13、唇:口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14、颌: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部称上颌,下部称下颌。
(4)面部皮肤上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面部五官比例
自古以来,椭圆脸形和比例匀称的五官被公认为最理想“美人”的标准。脸形的长度和宽度是由五官的比例结构所决定的,五官比例的测量一般以面部的“三庭五眼”为依据。“三庭五眼”是对面部五官比例精辟的概括,对面部化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谓“三庭”,是指脸的长度,即由前额发际线到下颏分为三等份,故称“三庭”。“上庭”是指前额发际线至眉线;“中庭”是指眉线到鼻底线;“下庭”是指从鼻底线至颏底线,它们各占脸部长度的1/3.
所谓“五眼”是指在眼水平线上面部的宽度。以一眼睛长度为标准,把面部的宽度。以一眼睛长度为标准,把面部的宽度五等分,两眼的外侧至同侧发际各为一只眼的长度。事实证明,“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完全适合我国人体面部五官外形的比例。
⑸ 面部皮肤学的基础知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身体表面,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形态。
它对内起保护作用,对外起防御作用。
对于美容工作者而言,必须要了解皮肤的肌理和构造。
一、皮肤的肌理和构造
皮肤共分可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最厚的为手掌和脚掌。
●最薄的是眼皮。
□表皮与真皮的功能
●表皮层有自我修复的功能。
●一旦伤及真皮,就会难以愈合,落下疤痕。
1.表皮
表皮为最薄之皮层,面部表皮由四种层面组成,由外至内分别为:
●角质层
●颗粒层
●有棘层
●基底层
(1)表皮之基底层
基底层:由基底细胞、黑色素细胞组成,仅为1层。能产生黑色素,能保护皮肤不受紫外线伤害。而细胞有能分裂增殖的能力。
(2)表皮之有棘层
有棘层:由有棘细胞组成,占表皮大部分,主要的功能是输送养分。
(3)表皮层之颗粒层
颗粒层:由颗粒细胞组成,为肌肤的表层防御带。这时,细胞已经开始逐步老化。
(4)表皮之角质层
角质层:由5-10层已经死亡、无核的角质细胞组成,呈鱼鳞板状结构,吸水性强。有新陈代谢作用。能防止水分散失和回渗。抗磨擦力强,能抗轻微刺激,会自行脱落。
●水灵灵的脸蛋
角质层中含水量、含油脂量跟脸部漂亮有关。
○含水量占10-20%
○含油脂量占5-7%
当脸部水分含量小于含水量时,出现细纹,但通过补水、保湿,可以消除。
2.真皮
真皮是表皮的15~40倍,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等组成,真皮层内含有毛囊、立毛肌、皮脂腺、汗管等附属器官。
●真皮的纤维组织
(1)胶原纤维——是真皮组织的主要成份,纤维较粗,由胶原蛋白组成,呈束状水平方向排列。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性。
(2)弹力纤维——是真皮组织的组成部份,纤维较细,由弹力蛋白组成,呈波浪状缠绕在胶原纤维之间。弹力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拉延长后可恢复原状。
3.皮下组织
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含有汗腺、毛球、神经、血管等附属器官。
脂肪可以保护身体,有隔热和避热的作用,脂肪含量的多少注定人身材的苗条和丰满。
男性身体内脂肪含量占重量的15—20%,而女性约占20—25%,故女人比男人更耐寒。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1.保护功能
2.感觉功能
3.调节功能
4.分泌与排泄功能
5.免疫功能
6.吸收功能
7.代谢功能
三、皮肤的生长周期
●0~16岁——生长期
●16~20岁——成熟期
●20岁以后——趋向衰老期
皮肤的生长周期并不一定是以年龄为公式的,也会根据遗传、环境、地域、精神、营养、生理或病理以及保养等各种因素致使提前或推后。
□年龄的故事
(1)公元年龄(实际年龄)
(2)心情年龄(性格外向的人显年轻,而性情郁闷的人显老)
(3)修饰年龄(注重面部保养、身材保养的人显年轻,而“黄脸婆”、“啤酒桶”会显老)
(4)生理年龄(内分泌正常,饮食起居有规律的人显年轻)
□20岁以后的皮肤老化周期和特征
(1)20-25岁:眼角开始有笑纹,干性皮肤额头和眼角有细纹;
(2)25-35岁:唇周开始有皱纹,眼角出现鱼尾纹;
(3)35-45岁:下颚皮肤松弛、有色斑、皱纹明显;
(4)45-55岁:皮肤相当干燥,皱纹明显增多,色斑也增多,出现老年斑;
(5)55岁以后:皮肤粗糙、干燥、松弛、眼角下坠、皱纹深色斑多,老年人特征明显。
●正确的保养和全面调理,可使面部皮肤年龄比实际年龄小5-10岁。
四、皮肤的新陈代谢
1.新陈代谢:细胞从生长到老化、死亡、到脱落,全过程称为新陈代谢,周期为21天-28天。
2.新陈代谢的表现
(1)新陈代谢正常:皮肤表面柔软、光滑、细致。
(2)新陈代谢异常:皮肤显得粗糙、干燥、色素沉淀、易生面疮等。
五、皮肤的保护膜-皮脂膜
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在皮肤表面混合后形成的乳状脂膜,称为皮脂膜。对皮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六、皮肤的酸碱度-PH值
医学和美容上通常以PH值来表示皮肤的酸碱度,并以此来确定皮肤健康与否。
肤质 PH值
中性肌肤4.8—5.6
偏干性肌肤 4.0—5.0
偏油性肌肤5.6—6.6
⑹ 面部皮肤分几层,都有什么类型的
软件 真我,有相关介绍,从外到里——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从下往上——基底层、棘状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⑺ 脸部皮肤的分类
1、油性皮肤
特点是皮肤粗厚,毛孔明显,部分毛孔很大,酷似桔皮。
皮脂分泌多, 特别在面部及T型区可见油光;皮肤文理粗糙,易受污染;
抗菌力弱,易生痤疮;附着力 差,化妆后易掉妆;
较能经受外界刺激,不宜老化,面部出现皱纹较晚。
2、中性皮肤
皮肤平滑细腻,有光泽,毛孔较细,油脂水分适中,看起来显得红润、 光滑、没有瑕疵且富有弹性。
对外界刺激不太敏感,不宜起皱纹,化妆后不易掉妆。
多见于青春期少女。皮肤季节变化较大,冬季偏干,夏季偏油。
三十岁后变为干性皮肤。
3、干性皮肤
肤质细腻,较薄,毛孔不明显,皮脂分泌少而均匀,没有油腻感觉。
皮肤比较干燥,看起来显得清洁、细腻而美观。
这种皮肤不易生痤疮,且附着力强,化妆 后不易掉妆。
但干性皮肤经不起外界刺激,如风吹日晒等,受刺激后皮肤潮红,甚至灼痛。
容易老化起皱纹,特别是在眼前、嘴角处最易生皱纹。
4、混合性皮肤
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皮肤为混合性皮肤。
一般在前额、鼻翼、部 (下巴)处为油性,毛孔粗大,油脂分泌较多,甚至可发生痤疮,
而其它部位如面颊 部,呈现出干性或中性皮肤的特征。
5、敏感性皮肤
皮肤细腻白皙,皮脂分泌少,较干燥。
其显着特点是接触化妆品后易 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肿、痒等。
对烈日、花粉、蚊虫叮咬及高蛋白食物等也易导致 过敏。
6、问题性皮肤
把患有痤疮、酒糟鼻、黄褐斑、雀斑等在生活中影响美容,但没有传染性
也不危机生命的皮肤,统称为问题性皮肤。
中性肤质护理重点
此类皮肤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日常护理以保湿养护为主。
中性肤质很容易因缺水缺养份而转为干性肤质,所以应该使用锁水保湿效果好的护肤品。如保养适当,可以使皱纹迟至很晚才出现。
干性肤质护理重点
以补水、营养为主,防止肌肤干燥缺水、脱皮或皲裂,延迟衰老。
应选用性质温和的洁面品;选用滋润型的营养水、乳液、面膜等保养品,以使肌肤湿润不紧绷。
每天坚持做面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环。 注意饮食营养的平衡(脂肪可稍多一些)。冬季室内受暖气影响,肌肤会变得更加粗糙,因此室内宜使用加湿器。并避免风吹或过度日晒。
油性肤质护理重点
以清洁、控油、补水为主。防止堵塞毛孔,平衡油脂分泌,防止外油内干。
应选用具有控油作用的洁面用品,要定期做深层清洁,去掉附着毛孔中的污物。用平衡水、控油露之类的护肤品调节油脂分泌。
使用清爽配方的爽肤水、润肤露等做日常护养品,锁水保湿。 不偏食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含维生素B的食物,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混合性肤质护理重点
以控制T型区(额头、鼻子、下巴)分泌过多的油脂为主,收缩毛孔;并滋润干燥部位。
选用性质较温和的洁面用品,定期深层清洁T型部位,使用收缩水帮助收细毛孔。 选用清爽配方的润肤露(霜)、面膜等进行日常护养,注意保持肌肤水份平衡。
要特别注意干燥部位的保养,如眼角等部位要加强护养,防止出现细纹。
敏感肤质护理重点
这类皮肤很麻烦,要特别小心。首先不要太用力揉搓面部肌肤,以免产生红丝。
尽量选用配方清爽柔和、不含香精的护肤品,注意避免日晒、风沙、骤冷骤热等外界刺激。
选用护肤品时,先在耳朵后、手腕内侧等地方试用,确定没有过敏现象后再使用。
一旦发现过敏症状立即停用所有的护肤品,情况严重者最好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⑻ 身体上的皮肤和脸上的皮肤有什么区别。
一、面部和身体皮肤皮脂腺的分布密度不同
1、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平均有400~900个/cm2 腺体,而躯干部中央部位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150个/cm2腺体。
2、身体肌肤的皮脂腺分布量仅是面部肌肤的1/7,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分布最少。
二、皮肤保护功效不同
1、面部皮脂腺较多,且比较活跃,皮肤保护功效较好。
2、身体皮肤没有足够的皮脂腺而且明显不够活跃,因此水脂膜非常脆弱更容易干燥,皮肤保护功效也相对较差。
(8)面部皮肤上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皮脂腺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导管为复层扁平上皮,大多开口于毛囊上段,也有些直接开口在皮肤表面。腺泡周边是一层较小的幼稚细胞,有丰富的细胞器,并有活跃的分裂能力,生成新的腺细胞。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
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真皮比表皮厚,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皮肤下面有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脂肪细胞。皮肤还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许多附属物。
⑼ 皮肤分几层每层与美容有什么关系
皮肤的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其中表皮由下至上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真皮由浅至深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每层与美容关系
第一层结构:角质层,面部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是人体天然的屏障,除了具有免疫的作用外,对保持皮肤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不干燥方面也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层结构:透明层,他的作用是控制水分,防止水分流失。
第三层结构:颗粒层,颗粒层非常重要,决定你皮肤的抵抗能力好不好,作用是抵挡外界有害物侵入皮肤,同时过滤紫外线,防止你长斑。
颗粒层细胞不断向浅层推移角化的过程,粘多糖、磷脂类等内容物不断从膜被颗粒排出,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细胞间质的一部分,使表层细胞间的结合力更牢固,并能阻止外物侵入。在细胞核周围有很明显的透明角质颗粒,折光性强。
第四层结构:有棘层,有棘层的作用是增殖新细胞。有棘层位于表皮层中基底层与颗粒层之间;与基底层的细胞是同一个,但形状上稍扁些;且外观上也有明显的改变。依身体部位之不同,有棘层细胞就有10至15层不等的数目。
最后一层:基底层,基底层的作用是产生新细胞,基底层里面有2种细胞,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黑色素细胞一旦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它也会生“黑仔”出来。
基底层附着于基膜上。细胞以半桥粒与底部基膜连接,基底细胞与相邻表皮细胞以桥粒相连。在基底层细胞之间,常夹有黑色素细胞。
(9)面部皮肤上侧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肌肤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干燥、缺水,护肤品不易吸收
其他原因:失眠和压力
解决方法:加强运动,每周进行1-2次体育运动,舒缓身体和精神的压力。运动后冲个澡,再配合具有强效保湿成分的护肤产品,弥补水分的流失。
2、敏感、瘙痒、红血丝明显
其他原因:睡眠不足和垃圾食品。
解决方法:少吃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的补充,多吃水果、蔬菜和豆制品。晚上10:30前睡觉。改用抗敏系列的护肤品。
3、日渐衰老,大量细纹、斑点生成
其他原因:饮食不均衡和防晒工作不到位。
解决方法:无论是防晒和抗氧化都要做到更加全面,才能最大限度抵御外界伤害。千万别以为冬天到了,就可以把防晒品收起来了,冬日的阳光也是有紫外线的,北方地面结冰,反射的紫外线会更加厉害。
油脂分泌过旺、粉刺横生
其他原因:作息不正常、饮食不规律、抑郁。
解决方法:争取在10点之前睡眠,保证肝脏准时排毒。一日三餐要按时吃,营养搭配要合理,多吃水果和蔬菜。另外,可用含芦荟或黄瓜成分的护肤品,因为它们都含有消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