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部起黄水疮是怎么回事
黄水疮是俗称,医学上叫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只要正确用药后,3-5天明显好转或治愈。处理:(1)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粒,每天3次或罗红霉素片,1片半,每天2次;如果皮损瘙痒,可口服开瑞坦口服液(氯雷他定),10mg(两匙),每天1次;(2)局部治疗:皮损处先用碘伏溶液消毒,然后涂百多邦软膏,每天2-3次。这个方法疗效好!
㈡ 请问有人知道黄水疮吗,去医院医生说的,宝宝身上长这个,哪里痒扣哪里,哪里就长,越长越大,现在身上到
又名“传染性脓疱病”,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接触传染的浅表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水疱、脓疱,易破溃结脓痂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大疱性和非大疱性脓疱疮两种类型。 临床表现 本病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7岁儿童。两型的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1.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2.非大疱性脓疱疮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并发淋巴结炎,发热等。
㈢ 孩子身上起脓包是怎么回事
脓疱疮
脓疱疮又称传染性脓痂疹),俗称"黄水疱",为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菌大多数为金黄色葡萄菌,少数为链球菌,亦可为二者混合感染。其中有些致病菌是肾炎原性的。皮肤出汗较多、浸渍时,皮肤的屏障作用被破坏,细菌容易繁殖,从而给本病发生造成良好的机会。
临床表现
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胞,易破溃而结成脓痂。系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可在儿童中流行。
1.大疱型脓疱疮
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传染性较强,儿童多见,夏秋多发。初起为散在小水疱,1-2天内迅速增大,且内容物渐浑浊,呈半月形积脓现象,典型损害为薄壁脓疱,很快破裂成为上附蜜黄色痂的糜烂面。好发于面部、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觉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2.脓痂性脓疱疮
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为脓疱,疱破后渗液结成黄色厚痂,邻近皮损可互相融合。自觉瘙痒,因搔抓可接种到其它部位,而发生新的皮疹,愈后不留疤痕。重者常并发淋巴结炎、发热等全身症状。此型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部以及四肢露出部位。
脓疱疮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1.邻氯青霉素
用法:25mg/kg,每日4次,至少应用10天。
2.红霉素
用法:儿童每次125mg,每日四次,10天为一疗程。成人为250mg一次,每日4次,10天一疗程。
局部用药
在擦药前需剪去患部毛发,除净疱壁、清除疱液,尽量避免疱液溢至正常皮肤上,应用0.1%雷夫奴尔、3%过氧化氢、2%硼酸或1:8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去脓性分泌物,脓痂较厚者,可外擦1%新霉素软膏或1%卡那霉素软膏等。渗液糜烂时可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稀释的达利保(Dalibou)溶液湿敷。外擦的药物可选用2%龙胆紫溶液、0.5%新霉素溶、硫磺炉苷石洗剂等。
脓疱疮(impetigo)也称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本病主要表现为浅表脓疱和脓痂,可以自身接种或通过接触传染,容易在儿童集体中流行。
〖临床特征〗
一、病因: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
二、好发季节:多见于夏秋季
三、好发人群:儿童
四、好发部位:颜面、口周、鼻孔周围
五、皮损特点:成群分布的黄豆大脓疱,疱壁薄,易破溃,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结痂、脓疱周围有红晕,可互相融合Fig1。
六、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七、全身症状:可伴邻近淋巴结肿大,可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可引起败血症或肾炎。
八、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
九、分型:寻常型、大疱型
〖鉴别诊断〗水痘
〖预防治疗〗
一、注意皮肤卫生,夏季勤洗澡。隔离病人,防止传染。
二、局部治疗:清洁、消炎、杀菌、干燥、收敛。可选百多邦软膏、红霉素、氯霉素软膏龙胆紫液等。
皮损泛发,全身症状明显者,可用抗生素治疗及对症处理。
㈣ 如何防治黄水疮
黄水疮,是由化脓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浅表性化脓性皮肤病。夏秋季多见。好发于面部而影响美容。
黄水疮的预防,首先应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发生皮炎、痱子、痒疹及湿疹等病时,要及时治疗,以防继发感染。
在游泳池、浴池和公共场所更应注意清洁卫生。黄水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对黄水疮患者的衣服、日用品等,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黄水疮轻者不必服用药物;皮疹广泛,并伴有全身症状及淋巴结炎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注意保护疮面,避免搔抓、摩擦,以防扩散。
局部治疗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及清除分泌物为原则,可先用消毒针头将所有脓疮挑破,吸去内容物,除净疮襞,然后用1%龙胆紫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外涂,每日5~6次。渗液多时,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待脓痂软化后,除去脓痂,再用白降汞软膏或复方新霉素软膏等。对重症伴有全身症状者,可选用中药方剂,如五味消毒饮等水煎服,或选用牛黄解毒片、清热消炎片等。局部消除疱襞、脓痂后,也可用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或用香油调青黛散、黄柏散涂搽患处,每日3~4次。
㈤ 婴儿脸上有黄水疮怎么还肿脸为什么
问题分析: 你好,分析你的情况可能是脓疱疮,又叫黄水疮,有葡萄球菌或者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好发于儿童,好发于面部,胸部,手指或者下颌,皮损为表浅的炎症性脓疱,疱壁薄,易破流出带细菌易传播的黄水,有瘙痒,抓后可以传播。 意见建议:外用百多帮软膏,0.1%-0.3%夫西地酸乳有效,每日2次,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清淡饮食,祝你健康!
㈥ 脸上长黄水疮怎么治疗好
黄水疮是一种皮肤起浓疱、浸淫成疮为特征的皮肤病。夏秋多见,小儿易患此症,好发于暴露部位。相当于西医之“脓疱疮”。
取雄黄50克、枯矾100克、生明矾150克,共研极细末,瓶装备用。用不着时取以上药粉适量,干撒于患处,略加按压,使药粉渗入疮面,并以之不掉脱为度,不必包扎。如有流黄水或药痂漂起,应随时用无菌棉球拭去,重复上药。每日1次,连续使用5~8天可痊愈。
黄水疮,祖国医学中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还包括粟疮、浸淫疮、血风疮、脐疮等。本方适宜发病初期较局限病症。
组方:复方新诺明片、痢特灵片、扑尔敏片、强的松片各等份,研末备用。
用法:有渗出者可直接将药粉撒于疮面上,渗出较少者可用适量麻油调敷疮面即可。每日换药一次。连用3~4日。
麻烦采纳,谢谢!
㈦ 黄水疮是怎么引起的
病因
黄水疮多因夏秋季节暑湿邪毒侵袭人体,客于肺经,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所致。
2临床表现
黄水疮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颜面、口周、鼻孔周围及四肢等,多继发于痱子、湿疹等。皮损开始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周围绕以炎性红晕。脓疱开始时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日后脓液混浊下沉,呈半月状,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
3诊断
本病有时要与水痘相鉴别。水痘亦好于儿童,但水痘多发于冬春季节,一般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以绿豆大至黄豆大的发亮水疱为主,常能同时见到丘疹、水疱、结痂等各个时期的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先在躯干发生,渐向头面部和四肢)。
4治疗
治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㈧ 黄水疮怎么治
黄水疮是脓疱疮的俗称。本病是一种细菌感染,常见于儿童,好发于面部及四肢暴露部位,主要由葡萄球菌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糜烂、渗出、结痂,痂壳呈黄褐色或灰褐色,典型的如蜜黄色,而且有淡黄色渗出物,且渗出物沾染到其他部位,会导致其他部位很快出现类似皮损,所以老百姓称为黄水疮。
本病具有传染性,所以患儿及家属需要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
本病如果是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肾炎,所以要注意检测尿常规。
治疗要根据血常规、是否发热以及是否有肾炎来选择用药。如果炎症轻,可以外擦聚维酮碘液后再涂百多邦,即外用药即可,如果炎症重甚至伴有肾炎,需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㈨ 面部起黄水疮是怎么回事
黄水疮是俗称,医学上叫脓疱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只要正确用药后,3-5天明显好转或治愈。处理:(1)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粒,每天3次或罗红霉素片,1片半,每天2次;如果皮损瘙痒,可口服开瑞坦口服液(氯雷他定),10mg(两匙),每天1次;(2)局部治疗:皮损处先用碘伏溶液消毒,然后涂百多邦软膏,每天2-3次。这个方法疗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