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天一切正常,到了晚上就皮肤瘙痒,是什么原因
当白天身体皮肤一切正常,晚上睡觉的时候就会觉得皮肤瘙痒,很有可能造成的原因就是顽固性荨麻疹。我在结婚头一年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病症,特别的痛苦,只要一到晚上自己的身体就会觉得发痒,用手一去触碰就会起一大片疙瘩。
除了荨麻疹之外,还有可能是自己穿的比较少,尤其是春秋两季,风比较凉,吹到我们皮肤的时候会造成一种过敏,所以才会变得瘙痒,但是这种瘙痒绝对不会起疙瘩。
所以奉劝所有的年轻人,千万不要对我们的身体不负责任,要有风度而不要温度,因为这种寒气会渗入到我们的关节当中,到你岁数大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毛病就会找上门,到时候第1个拄上拐棍的人一定是你。
‘贰’ 面部皮肤瘙痒怎么回事
皮肤瘙痒是指无原发皮疹,但有瘙痒的一种皮肤病。皮肤瘙痒症属于神经精神性皮肤病,是一种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目前可以口服扑尔敏,维生素C,甲氰咪呱,外用尤卓尔治疗一下.平常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叁’ 脸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脸部皮肤瘙痒有很多原因,最常见的应该是面部接触性皮炎,常引起面部皮肤过敏的原因有:
1、紫外线,患者对紫外线过敏,面部皮肤是暴露部位,紫外线直接照射到面部,患者出门不注意避光防晒,或食入某些光敏性食物和药物,再接受日光后而导致日光过敏性皮肤病;
2、面部日常接触的化妆品、防晒霜、洗面奶,以及各种美容护肤品过敏,而导致面部化妆品皮炎,患者瘙痒明显;
3、环境因素,空气当中的灰尘、粉尘、花粉、风吹、冷热温度的变化,刺激面部皮肤而导致面部过敏,引起瘙痒;
4、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等面部皮肤病,均可引起局部的瘙痒。
患者要注意面部皮肤护理,避免用过多的化妆品、护肤品、洗面奶,避光防晒,可以用成分简单、温和、保湿的擦脸油。
面部发痒和发红一般是脸部皮肤过敏导致的过敏性皮炎。如果不严重的话,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炉甘石洗剂局部冷敷,然后注意做好面部的保湿,不使用刺激性的护肤品即可;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过敏治疗,比如口服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抗组胺药物等。也可以短期外用一些弱效的糖皮质激素。
建议尽量避免搔抓皮肤,不要用热水烫洗,可以用温水洗脸。不要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方式。还要注意饮食清淡,不要食用高油、高盐等不利于皮肤恢复的食物,注意营养均衡。
‘肆’ 面部很痒是什么原因
脸上皮肤瘙痒的原因
1、换季皮肤敏感
很多人一到季节变化的时候,就会有非常严重的皮肤过敏问题出现,有发干、瘙痒、脱皮、起红斑等等,皮肤敏感和干性的皮肤有很大的关系,也与环境、气候、年龄、化妆品有关,容易过敏的人也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鱼虾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出现过敏的症状之后,应该立刻停止使用化妆品,对皮肤进行观察和护理,在此期间,不要使用热水洗脸,以免刺激皮肤。
2、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也是成人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瘙痒性皮肤病,这种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和精神因素有关,例如情绪波动、工作紧张,剧烈的瘙痒是神经性皮炎的特点,多在搔抓之后,皮肤变厚,不过界限比较清楚,没有鳞屑产生,早期的时候是淡红色的,之后局部有色素沉着。
3、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中的一些成分也是能够导致皮肤过敏的,对皮肤的细胞产生刺激,使得皮肤细胞产生抗体,引发过敏。皮肤过敏患者会出现瘙痒的症状,需要做好脸部皮肤的保健工作,最好不要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清洁皮肤,洗脸时应该要控制好水温,不要使用热水烫洗皮肤,同时也要控制洗脸的次数。
4、饮食不当
脸上皮肤瘙痒有可能是饮食不当造成的,过敏性体质人群吃了易过敏的食物,容易导致皮肤瘙痒,过敏体质人群最好不要吃鱼虾等海鲜,平时要做到饮食清淡,多吃些蔬菜水果,并且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不能吃被污染的食物,应该要少吃芒果,芒果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有可能会导致皮肤瘙痒。
5、紫外线过敏
脸上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尤其是夏季紫外线比较强烈,会对皮肤造成了严重的损伤,外出时应该要做好脸部皮肤的防晒工作,最好使用防晒霜,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并且夏季需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及时补充皮肤需要的水分,夏季做好皮肤防晒工作非常重要。
‘伍’ 脸部瘙痒是什么原因
瘙痒是皮肤科门诊病人最常见的主诉,瘙痒局限在面部,有以下几点原因:
1、考虑是什么原因过敏。过敏可以是环境,比如挥发物、灰尘、花粉或者絮毛或者出汗等;
2、面部的护肤品、化妆品或者洗面奶等;
3、可能和精神因素有关系,所以注意下心情,尽量放平静不要太紧张。外用护肤品或化妆品尽量简单,不一定非得越高级就一定好,成分越简单越好,减少或者避免各种刺激;
4、生活环境,尽可能不要出汗;
5、家里有无动物,有无絮毛过敏等。
所以自己寻找过敏原因,另外洗脸尽量用冷水,不要热水烫,洗面奶尽量不要用。如果实在想用洗面奶,可以用点婴儿皂,成分简单的,护肤品也用小孩的,成分温和的,减少面部刺激。
‘陆’ 晚上睡觉皮肤就痒是怎么回事
瘙痒是许多皮肤病共有的一种自觉症状,如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时则称为瘙痒病(pruritus)。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原因复杂。
全身性瘙痒病(pruritus universalis)常与某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肝胆疾病、内脏肿瘤、血液病、甲状腺疾病、变应性疾病、肠道寄生虫、习惯性便秘、月经不调、妊娠及精神焦虑,神经性疾病等有关。霍奇金病的瘙痒为持续性,有时伴发烧灼感,瘙痒发生率为10%~25%,且为7%患者的首发症状,但原因不清;1/3以上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有瘙痒病,常由温度变化引发而与组胺水平无关;20%~50%阻塞性黄疸患者有瘙痒,其瘙痒剧烈程度有时与皮肤中胆盐浓度平行,由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羧氨酸水平升高且纳洛酮治疗有效,因此其瘙痒可能由中枢机制引起;尿毒症患者也常见全身性难以忍受的瘙痒,可能与某些代谢失衡有关;3%~47%全身性瘙痒患者发现存在内脏肿瘤。皮肤状态功能异常(如干燥、萎缩等)及气候改变(如炎热、寒冷等)均可引起瘙痒;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粉尘、玻璃纤维、尘螨,食用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某些贴身穿着的衣物均可致全身性瘙痒。全身性瘙痒还可由药物引起,如鸦片类生物碱,烟酸、抗抑郁药、西咪替丁及某些中枢神经兴奋剂等。
局限性瘙痒病(pruritus localis)的病因有时与全身性瘙痒病相同,如糖尿病既能引起全身瘙痒,也可引起局限性瘙痒病。肛门瘙痒病(pruritus ani)多与蛲虫病、前列腺炎、痔核及肛瘘等有关,阴囊瘙痒病(pruritus scrotal)常与局部多汗,摩擦及股癣等有关,而女阴瘙痒病(pruritus vulvae)大多与白带、阴道滴虫病,阴道真菌病、淋病、糖尿病及宫颈癌等有关,也可能由内分泌失调、性激素水平低下及更年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
[临床表现] 根据瘙痒的范围,将本病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
1.全身性瘙痒病 患者全身各处皆有阵发性瘙痒,且往往由一处移到另一处。瘙痒程度不尽相同,有的瘙痒可以忍受,有的则自觉剧痒,需用铁刷子刷皮肤或热水洗烫,直至皮肤出血而感觉疼痛及灼痛时,痒感才暂时减轻;往往晚间加剧,影响患者睡眠。由于剧烈瘙痒不断搔抓,全身皮肤可以出现抓痕、血痂等继发皮损,有时可有湿疹样改变、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抓伤皮肤易继发细菌感染。
全身性瘙痒病又可分为:
(1)老年性瘙痒病(pruritus senilis):多由于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等因素诱发,躯干多见。
(2)冬季瘙痒病(pruritus hiemalis):由寒冷诱发,常伴皮肤干燥,脱衣睡觉时加重。
(3)夏季瘙痒病(pruritus aestivalis):高热、潮湿常是诱因,出汗常使瘙痒加剧。
2.局限性瘙痒病 指瘙痒发生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临床上常见:
(1)肛门瘙痒病:最常见。男女均可发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儿童多见于蛲虫患病者。瘙痒往往局限于肛门周围,有时向前蔓延至阴囊,向后至臀沟两侧。肛门周围皮肤常呈灰白色或淡白色浸溃,肛门皱襞肥厚,因搔抓而发生辐射状的皲裂;有时发生继发性感染;日久肛门周围皮肤增厚而成苔藓化,也可发生色素沉着。
(2)女阴瘙痒病: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阴阜和阴蒂亦可发生。因瘙痒常常不断搔抓,外阴皮肤肥厚,呈灰白色浸渍,阴蒂及阴道粘膜可出现红肿及糜烂。
(3)阴囊瘙痒病:瘙痒发生在阴囊,但亦可波及阴茎或肛门。由于不断搔抓,阴囊皮肤肥厚、色素沉着、苔藓样变,有的患者可见糜烂、渗出、结痂及湿疹样改变。
(4)其他:如头部瘙痒病、小腿部瘙痒病、掌跖瘙痒病。此外尚有遗传性局限性瘙痒病,多见于20~30岁妇女。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无原发皮损而仅有瘙痒易于诊断。为了寻找致病因素,常需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一旦出现继发性皮损,则需根据病史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荨麻疹:有特异性皮损(风团)及病程演变过程。
(2)虫咬症:典型皮损为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多无全身症状。
(3)药疹:有明确的服药吏,有一定的潜伏期,皮损突然发生,除固定型药疹外,多对称分布。
(4)疥疮:有接触传染史、好发部位及典型皮损,若能查到疥螨即可确诊。
[治疗] 应力求查明病因,予以根治。
1.一般治疗 注意皮肤卫生,生活力求规律。避免搔抓、热水烫洗,避免饮酒,喝浓茶及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伴系统性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患神经衰弱患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催眠剂。
2.全身治疗
(1)抗组胺药物:为一线药物,可选用各种H1受体拮抗剂,H2受体拮抗剂也可联用;钙剂、维生素C等可增强抗组胺药物的疗效。
(2)盐酸普鲁卡冈静脉封闭:普鲁卡因4mg/(kg·d)溶于生理盐水500mI内静脉滴注,10天为一疗程;严重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有效,但作用持续时间短(仅几小时)并可引起低血压。长期使用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需注意引起接触过敏的可能。
(3)性激素:常用于老年患者,男性患者用丙酸睾酮25mg/d每周2次肌注,或甲基睾酮5mg/d口服;女性患者可用已烯雌酚1mg/d,分2次口服,或黄体酮10mg/d肌注。生殖系统肿瘤或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忌刚或慎用。
(4)其他:胆汁淤积患者注射纳洛酮有效,无效时可用阿米替林。
3.局部治疗
(1)外用药物:如酚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或霜剂;女阴瘙痒病或肛门瘙痒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2)局部封闭疗法:用苯海拉明25mg加适量普鲁卡因皮损处皮下浸润注射,隔日一次;亦可用曲安西龙或地塞米松加适量普鲁卡因在皮损处皮下作封闭,每周1—2次。
(3)物理治疗:全身性瘙痒病可行紫外线照射、皮下输氧、淀粉浴、糠浴或矿泉浴等;局限性瘙痒病经多方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删同位素或浅层X线治疗。
专家解读秋冬季皮肤瘙痒症
现在已经是深秋季节,随着北方气候的变化,人的皮肤也随之变得干燥,患皮肤瘙痒症的病人随之增多,其中大多是中老年人。很多人感觉自己身上不明原因地发痒,而且越抓越痒,有的把皮肤抓破了,还是不解决问题,非常烦恼。就此,我们特请专家解读皮肤瘙痒症。
受访人:李清北京医师协会皮肤性病专业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采访人:朱丽丽
■入秋后为什么会出现皮肤发痒
采访人:每到秋冬季,我父亲总感觉皮肤发痒,尤其不太敢洗澡,因为每次洗澡后,他就感觉浑身痒得不行,皮肤都抓破了还是不解痒,这是为什么呢?
李清:如果您父亲没有其他系统疾病的话,可能是患了皮肤瘙痒症。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是人体的天然外衣,皮肤的最外层是角质层,角质层上面有一层皮脂膜,角质层对于皮肤屏障功能的完整起较重要的作用。皮脂膜是由皮脂、汗液和表皮细胞分泌物乳化而形成的半透明乳状薄膜,皮脂膜中的游离脂肪酸、乳酸盐、尿素和尿酸为天然的保湿因子,对皮肤起保湿作用。角质层和皮脂膜可以防止皮肤水分的丢失。
秋冬季人体皮脂腺、汗腺分泌的皮脂及汗液减少,皮脂膜明显减少。老年人皮脂腺、汗腺萎缩、皮肤变薄干燥,表现的较为突出。经常洗浴的人皮脂膜较薄,有搓澡习惯的人角质层完整性被破坏。秋冬季老年人和经常洗浴的人皮肤较干燥,容易发生皮肤皲裂及瘙痒。搔抓使表皮受损,导致瘙痒加重。
■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表现
采访人:哪些部位的皮肤容易出现瘙痒?
李清:皮肤瘙痒症主要表现为在外观看似正常的皮肤上出现瘙痒,可以是全身皮肤发生广泛性的瘙痒,也可是局部的,位置不固定,但以小腿、前臂、背部、腰腹部常见。也可由于情绪激动,温度改变,饮酒或食入辛辣食物后引发加重。
采访人:瘙痒症有哪几种?
李清:瘙痒可分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程度轻重不一,一般晚上较重,轻者痒感可以忍耐,不抓即可以过去;重者剧痒难忍,一旦发生难以遏止,常不停地猛烈搔抓,而难以入睡。瘙痒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可长达数小时,短的可持续几分钟即可过去。因为瘙痒,长期反复搔抓,可致使皮肤上出现抓痕、血痂、皲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苔藓样变或湿疹样改变,导致皮肤变厚、粗糙,甚至抓破后引起继发皮肤感染。局限性瘙痒症多发生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如肛门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头皮瘙痒症等。
■预防皮肤瘙痒症的方法及皮肤的护理
采访人:什么原因会导致皮肤瘙痒症发生呢?
李清:很多内外因素都可以引起瘙痒,常见的有:环境因素(季节、温度、湿度等)、生活习惯(如洗浴习惯、皂类、清洁护肤品、穿着衣物等)、个体皮肤性状(如老化情况、干燥度等)、神经精神因素(如情绪紧张、焦虑、激动、抑郁等)、系统性疾病(如肝肾疾病、血液病、内分泌和代谢病等)、药物副作用或食物过敏等。但皮肤瘙痒症最常见原因是护理不当造成。
采访人:怎样护理皮肤才能预防皮肤瘙痒症的发生?
‘柒’ 皮肤一到晚上就痒,挠了之后会起疙瘩
属于皮肤过敏的等导致的症状。
一般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考虑及时的抗过敏治疗还是很必要的,所以还是问题不大的,试试用一点盐酸西替利嗪片,还是很不错的,暂时鸡鱼虾海鲜不要吃。由于过敏原及其他因素引起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发生限局性、一过性水肿,伴有瘙痒的皮肤病。
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热水肥皂烫洗。不饮酒,不喝浓茶、咖啡。不吃酸、辣菜肴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发作期,忌食黄鱼、海虾、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7)面部到夜里就瘙痒是什么皮肤病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首先要尽量减少洗澡的次数,防止皮肤表面的油脂的流失,皮肤受损以后抵抗力会降低,瘙痒会变的更严重。
2、天气干燥,平时应多饮水,补充肌体和皮肤的水分丧失,不等口渴时才想起喝水。
3、平时可以适当涂抹保湿护肤品,防止皮肤在环境影响下持续出现干燥的症状。加强皮肤保湿,可以用柔润保湿乳。洗澡后可以涂抹一些能够防止水份蒸发的保湿霜,补充皮肤的油脂,锁住皮肤水份。平时还应根据自己皮肤干燥的程度,每天涂抹润肤剂。
‘捌’ 晚上睡觉皮肤痒
皮肤瘙痒 对于皮肤瘙痒症的治疗,西医以以镇静止痒为主。若是皮肤已经出现干痒,切记不可去抓挠患处,以免越抓越痒,更会导致范围扩大。 可能大家会有过这种经历,有时候当你从寒冷的室外一下子进入温暖的室内,或者是晚上临睡前脱掉厚厚的外衣躺入被窝的时候,在一冷一热的刺激之下皮肤会突然觉得一阵阵发痒,会忍不住搔抓一下,却往往是愈痒愈搔,愈搔愈痒,越抓到后来瘙痒越严重,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而且搔抓很可能会损伤皮肤,加强皮肤的反应性,如果你挠得太用力了,可能会引起皮炎或是留下色素沉着和皮肤苔藓样硬化,这样治疗起来就会更加困难了。 所以说很多情况下如果瘙痒不是很严重就尽量忍一忍,不要随便去抓挠,可以在干痒部位用一些润肤保湿的东西。如果痒的比较厉害,也可以局部涂抹一些具有薄荷等清凉成份的止痒药膏/药水(如炉甘石洗剂、赛庚定霜、去炎松尿素软膏等)来缓解症状,使皮肤逐渐恢复正常;或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局部冷敷的方法也可以减轻皮肤发痒的症状。 在口服药方面,皮肤干燥者可以每日服用三次鱼肝油丸,每次一粒。口服多种维生素(如施尔康,善存片)、钙片等,对瘙痒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出现普通的瘙痒症状时,可以在白天服用无镇静作用的息斯敏、西替利嗪等,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有镇静作用的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如果全身瘙痒难忍者,可服非那根或赛庚啶等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 而在外用药方面就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酌情选用药物 面部的皮肤瘙痒 一般来说,如果是面部的皮肤瘙痒,可用4~6层浸满3%浓度硼酸溶液的纱布,在面部进行湿敷,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然后薄薄的涂上一层艾洛松软膏,每天使用一次。此类外用药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还有抗过敏、消退红疹作 用,对面部皮肤无不良刺激,不会发生面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 皮质激素类副作用。另外,在治疗期间必须停用所有护肤品。 颈部后侧、背部、四肢、手背、足背 皮肤瘙痒如果发生在颈部后侧、背部、四肢伸侧、手背和足背等部位,可选用皮炎平软霜、无极膏、抗敏止痒水等药物。此类药物有神经麻痹性止痒和抗过敏 作用,不过对皮肤刺激性也比较强,由于上述部位的表皮角 质层比较厚,所以比较可以耐受此类药物对皮肤轻微的不良刺激。 胸部、腹部、臀部 皮肤瘙痒发生在颈部前侧、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侧,可选用炉 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此类药物对皮肤有安抚、保护、凉爽止痒作 用,无刺激性。因为这些部位表皮的角质层比较薄,不能选用以酒精 为溶剂的药水,例如抗敏止痒水、皮炎宁酊等。 腋下、脐周、腹股沟 皮肤瘙痒发生在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可选用复方咪康唑软霜、派瑞松霜(又称复方达克宁霜)、肤康王霜、宝龙康霜、复方康钠乐霜等。此类药物有抗敏止痒和抗真菌感染作用。因为上述部位皮 肤分泌物较多,皮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当这些部位皮肤发生瘙痒 时,往往同时会伴有各种类型的真菌感染,所以上述药物很适合使用于这些部位的皮肤瘙痒。 另外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提到的药物使用信息仅可用于参考,不管是内服的还是外用的药物,我的建议还是应该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之后在其指导下合理使用,因为盲目用药很有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副作用。 特别要注意,在发生皮肤瘙痒时,不要随意自行使用一些含激素的外用药膏如皮炎平、无极膏、肤轻松等皮质类固醇霜。这种激素类药物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可能效果很好,一涂之后能使某些皮肤症状很快消失,可是这种药物在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很有可能会发生涂药部位皮肤异常,如继发感染、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激素性皮炎、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副作用,女性还可能出现毛发增多等严重反应。 另外用了激素类药物后容易产生依赖性或耐药性,而且还可能导致过敏,造成患处皮肤出现干燥、粗糙、脱屑,甚至有浅细的裂纹。 因此,建议如果皮肤只是比较轻微的局部瘙痒,应该用一些不含激素的有润肤作用的外用药就可以了(鱼肝油软膏。尿素软膏等皆可选用)。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瘙痒和明显的大范围皮疹,或是皮肤出现红肿、溃疡、渗液等皮炎症状,千万不要擅自选用药物进行治疗,应该立即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及内服药品,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玖’ 夜间皮肤瘙痒的原因是什么
1、激素水平改变:这种主要是指老年人出现皮肤瘙痒症,由于老年人年龄较大,常常会导致出现激素水平偏低,从而引发出皮肤瘙痒症。 2、甲状腺功能异常:这种疾病常常发生晚上皮肤瘙痒,并且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所以大多时候呈现出现全身皮肤瘙痒。 3、糖尿病:这种病症时常常引发皮肤瘙痒的原因之一,由于这种疾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疾病,所以患者的胰岛素会开始减少,从而引发皮肤瘙痒症,尤其是在夜间更是感觉强烈。 4、老年性皮肤代谢障碍:老人年纪逐渐开始变大,所以相对的皮肤开始出现皮肤萎缩、汗少,又缺乏皮脂滋润,营养也开始跟不上所以常常出现皮肤瘙痒,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常见的老年人皮肤瘙痒症。 了解了夜间皮肤瘙痒的常见诱因后,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加注意: 1、保证生活规律性,做到早睡早起,避免刺激皮肤现象。 2、饮食要注意,少吃或者选择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含有丰富有营养的蔬菜和水果。 3、减少洗澡的频率,必须切忌洗澡时不能大力揉搓皮肤,更不要使用一些含有碱性的沐浴露或是肥皂等等。 4、内衣穿着一定要注意,穿一些含有棉质的物品,不要穿一些含有纤维类的物质,以免刺激皮肤。
‘拾’ 脸上皮肤发痒是什么原因
皮肤瘙痒很常见,特别是老年人,被认为是皮脂腺萎缩导致的。事实上,如果身体上有两处皮肤瘙痒严重,或者用尽各种皮肤科药物依旧无效的情况,这种瘙痒很可能就不是皮肤病,而可能是神经性疾病。一种常见在胳膊上常见,一种在后背上,医学上称之为“神经病性瘙痒症”。
第一种是在胳膊上。将上臂抬起,从胳膊肘到手背的这一段是瘙痒的发生区域 。早在 1968 年,这个病就被国外医生认识到了。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这处的皮肤会有瘙痒、灼热、刺痛感,多为单侧胳膊,少数是双侧的 ,也可扩展至上臂、肩、背、胸和颈部,而且会在触碰、日晒、搔抓后加重。遇到春末夏初这样干燥的季节,也会加重。因为长期搔抓,瘙痒的皮肤会变厚,看上去像苔藓一样。
这种瘙痒的最常见诱因是颈椎病,特别是第6、7颈椎出问题时,会出现这样的瘙痒。除了常见的颈椎病,颈椎的神经孔狭窄,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也可以引起。
还有一种瘙痒发生在后背上,这是前苏联学者 在 1934 年首次描述的, 也是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为单侧,瘙痒者会感到后背的中上部,尤其是在容易触摸到的部位,瘙痒严重、灼热、疼痛、感觉异常。因为长期搔抓,局部皮肤会有色素沉着,或者变得像苔藓一样。
一般情况下,皮肤病引起的瘙痒,用上含有激素的外用药,比如各种带“松”字的软膏,都能缓解。但对于以上两种“神经病性瘙痒”却是无效的。因为病因起自神经,所以能阻断神经感觉的局麻药才会有效。这种药物治疗的结果,也能帮助瘙痒者判断自己的皮肤瘙痒,到底是皮肤病还是神经病。
针对这种“神经病性瘙痒”,诊断比治疗更重要。只有诊断清楚了,才能及时处理潜在的问题,因为人们容易将瘙痒归结为皮肤病,这种瘙痒背后埋藏的隐患常常被贻误。
皮肤瘙痒也可能是癌症的症状。曾经有个三十几岁的女白领,后背瘙痒严重,为此查遍了皮肤科、内分泌科,都没找到原因。最后有个医生提醒她,建议做个肺部的X光片,结果就在这次检查中,发现她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了。这个皮肤瘙痒根本就不是皮肤问题,而是肺癌的“肺外症状”。
其实,中医早就有“肺开窍于皮毛”的理论。从中医角度看,皮肤的问题很多和中医说的“肺”有关。只不过中医说的这个“肺”,不单纯包括西医里负责呼吸的肺, 也包括整个身体的“卫外”系统,这就是中医说的“肺主卫外”。参与人体“卫外”系统的,有无形的免疫系统,还有有形的皮肤,自然也包括皮肤上的神经末梢。这两种因为神经性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也属于“卫外”系统出了问题,所以才以瘙痒的形式不断地向大脑“谎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