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那个免疫荧光是怎么回事,有懂的吗
你好!免疫荧光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将抗原与抗体进行结合。通常是将抗原负载在载玻片上,之后用抗体(一抗,可能是人的血清中存在的抗体)去进行孵育,这样抗原抗体进行结合后,用荧光标记的抗样本中抗体的二抗与其进行结合,这样在荧光显微镜下,如果待检测样本含有抗体(一抗),那么就能发出荧光被我们用肉眼看到。
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是什么意思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是指:在抗体上结合萤光和可以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免疫学原理的专一性的结合反应,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
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只要是能够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病原体等都可侦测。
它的优势在于专一性、灵敏度、简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广为医院采用,对基础研究及预防和诊疗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
(2)面部免疫荧光染色诊断是什么扩展阅读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的原因:
1、不同疾病的细胞形态也可能“长相”很相似,这给病理医师的诊断或分型造成困难。
2、免疫组化能帮助确定组织来源,区分起源不同的肿瘤。
3、辅助鉴别一些良、恶性肿瘤,还能用于疾病预后的判断及指导治疗。
参考资料
网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⑶ 儿童糖尿病为什么要做免疫荧光染色诊断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国际上是统一的,无论男女老幼,当静脉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或随机餐后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时,如果有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达到上述其中之一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如果没有上述三多一少的症状,需要择期复查,达到上述标准后同样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小症状越明显,往往以1型糖尿病多见,有自发性酮症倾向,需要长期依赖于胰岛素治疗。
要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有的发生酮症酸中毒等严重症状。新生儿暂时性糖尿病与胰腺β细胞发育不全和酶系统功能不全有关。往往母亲有糖尿病史。建议及时的治疗,平时要注意科学带养,要糖尿病饮食。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病人的血糖的情况来确定,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超过7,如果患者随机血糖超过11.1,这种情况也可以明确为糖尿病等,如果患者的血糖没有达到七,但已经超过了六,可以进行糖耐量试验的检查来进行,明确是否有糖尿病。
一是看症状。大多数儿童糖尿病患者起病急,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同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甚至昏迷症状;二是看病程的时长。病程长的孩子,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的异常,甚至成为侏儒状态;三是测血糖。
⑷ 皮肤真菌报告单上,取材部位(免疫荧光染色诊断,无)是什么意思,我要检查是否白癜风
没有真菌,做皮肤CT就可以了
⑸ 我的荧光免疫染色出了什么问题
你好,细胞生物学产品专家齐氏生物很高兴为您解答,以下是荧光免疫染色常见的5个问题:
1、问:用免疫荧光方法做组织切片和培养细胞内的蛋白,两者操作过程有哪些不同?
参考见解:只是固定方法不同。细胞固定用甲醇,切片固定用多聚甲醛,而染色方法是一样的。
2、问:近期要做免疫荧光双标,不知哪位有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的详细步骤及其注意事项?
参考见解:我正在做冰冻组织切片的免疫荧光双染。我的经验是:
(1)选取一抗时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的动物,我用的是来源于rabbit和rat的抗体,二抗则是不同荧光信号标记的,我用的是donkey anti-rabbit-FITC(绿)和donkey anti-rat-Tex-Red(红)。
(2)我的做法是两种一抗(CHI抗体)同时孵育,然后两种二抗同时孵育。抗体浓度、孵育时间要仔细摸索,我感觉一抗4度孵育过夜比较好,背景比较清晰。
(3)我的阳性对照用的是阳性组织切片,阴性对照则分别是家兔和大鼠的IgG,荧光标记物对照是PBS+荧光标记物。
(4)封闭血清与二抗来源动物一致,我用的是10%的正常donkey血清。
(5)其余步骤同一般免疫荧光单标操作。
3、问:本人拟做Br标记神经干细胞免疫荧光,二抗为FITC标记,想请教各位大侠:
(1)抗体分装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时是否一定要在暗室中进行?
(2)封片时是否用甘油缓冲液即可,还是用甘油和0.5mmol/L pH9.0-9.5的碳酸氢盐缓冲液等量混合封片?
(3)免疫酶染色中的3%过氧化氢及2N盐酸是否还需要用?
参考见解:
(1)你的二抗是用FITC标记的,为避免荧光分解,分装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时均要避光;
(2)封片最好用甘油加0.5mmol/L pH9.0-9.5的碳酸氢盐缓冲液,后者能使玻片透明;
(3)关于免疫酶染色,如果是用过氧化物酶做标记,就必须用3%H2O2以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2N盐酸需要使用,目的是使DNA变性,让Br抗体能够充分地与已经掺入的Br结合。
4、问:做间接法免疫荧光染色,如何设置对照?
参考见解:最好是同一视野在未用荧光激发下进行对照,看是否非特异性染色。
(1)空白对照:如果你做的是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这个对照必须有,目的是看自发荧光,脱蜡后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阴性对照:标本直接滴加二抗,呈阴性反应。
(3)抗原对照:标本加同种动物的未免疫血清,以PBS冲洗后,在加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因未免疫动物的血清中无特异性抗体,应呈阴性反应。
5、问:我做乳腺组织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看很好:有阳性信号,阴性对照组也没有荧光,但是拿到荧光显微镜下看,我的阴性对照组一片绿,像非特异性染色,到底哪个结果才是真实的呢?
参考见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分辨率比普通荧光显微镜要高的多,出现上述现象首先要排除荧光显微镜的问题,如是不是紫外灯泡寿命到期了或者别的原因,荧光显微镜没有问题,那就以共聚焦显微镜的结果为主。
希望能帮您答疑解惑!
⑹ 什么是免疫荧光染色诊断
免疫荧光染色诊断:
用于检测或定位各种抗原,也可以与其他蛋白质结合,用于检测或定位抗体。用免疫荧光技术显示和检查细胞或组织内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等方法称为免疫荧光细胞(或组织)化学技术。
原理:
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
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速度快。主要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定的客观性不足,技术程序也还比较复杂。
(6)面部免疫荧光染色诊断是什么扩展阅读:
免疫荧光检查可分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和补体法。
1、直接法的操作过程:
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
2、间接法的操作过程:
如检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与抗原标本进行反应,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抗体,再用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使之形成抗原—抗体—抗体复合物,再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体,干燥、封片后镜检。
⑺ 什么是免疫荧光染色诊断
这个资料应该可以帮你。
http://wenku..com/view/e9b1ab204b35eefdc8d33360.html
⑻ 免疫荧光染色myc marker是怎样的
(1)空白对照:如果你做的是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这个对照必须有,目的是看自发荧光,脱蜡后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2)阴性对照:标本直接滴加二抗,呈阴性反应。
(3)抗原对照:标本加同种动物的未免疫血清,以PBS冲洗后,在加抗免疫球蛋白荧光抗体。因未免疫动物的血清中无特异性抗体,应呈阴性反应。
⑼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基因的表达亮变化怎么看出来的
免疫组织化学又称免疫细胞化学,是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组织化学的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的现像和放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原物质,并可在原位显示相应的基因和基因表达产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现已有: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免疫酶组织(细胞)化学技术、亲和组织化学技术、免疫金银及铁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免疫荧光组织(细胞)化学技术是采用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待测组织、细胞标本中的靶抗原(或抗体),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带有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由于受高压汞灯光源的紫外光照射,荧光素发出明亮的荧光,这样就可以分辨出抗原(或抗体)的所在位置及其性质,并可利用荧光定量技术计算抗原的含量。以达到对抗原物质定位、定性、定量测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