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部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好呢
目前值得推荐的方式有:一般治疗初期为药物缓解,如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等;药物效果不理想或不耐受药物时需要进一步治疗;如果身体条件好,年轻,耐受开颅手术可以行微血管减压术,如果身体条件差,不耐受开颅手术可以行微球囊压迫术。
具体情况请至正规医院,由医生评估,安徽长征微创外科医院-三叉神经医学中心,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比较有研究可以去看看了解。
Ⅱ 三叉神经痛如何治疗
一旦患上三叉神经痛,病人往往痛不欲生,因为对疾病反反复复的发作,甚至有些病人在刷牙的时候,也会引起这种疾病的复发,所以治疗是关键,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非常的多,我们应该多加了解,下面介绍的文章就是,三叉神经痛有哪些治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
传统的中医治疗是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具有不损伤破坏神经、没有后遗症等特点,这是三叉神经痛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二、口服西药
药物治疗可以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此类治疗药物具有耐药性,口服的剂量会逐渐增加,且效果会变差,而且有较大的副作用,如果长时间用药可导致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肝功能损害等。
三、封闭治疗
此类治疗是指采用穴位注射药物的方法,来麻痹阻滞神经,从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此类治疗的副作用也比较大,可能会导致面部麻木、感觉障碍等,而在进行了多次封闭治疗后止痛的效果也会变差。
四、手术
手术分为很多种,其主要的目的都是破坏三叉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而达到暂时止痛的作用,但手术可引起面神经麻痹、共济失调等后遗症,且在三叉神经重新再生后,但疼痛会再次发作。
Ⅲ 治疗三叉神经疼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治疗方法首选药物治疗,很多人都知道卡马西平为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常见药物之一,止痛迅速,为其最大特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西药平常是用来,控制癫痫的镇静药,它通过控制脑电波的异常放电,来解除三叉神经痛的,闪电刀割样的疼痛感,只是暂时能缓解,2个小时左右的作用。
2、中医治疗针灸治疗,在临床上应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
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针刺眶上孔,眶下孔、后上齿槽孔及颏孔,直接针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待出现同侧分支的分布区疼痛,及麻胀反应,而获迅速的镇痛效果。
3、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通过显微技术将位于颅神经根部走行异常、并对其造成压迫的血管推移离开,解除血管的压迫,治疗疾病的术式。
三叉神经痛
(3)孕妇面部三叉神经痛怎么缓解扩展阅读:
赵老先生患三叉神经痛十五年多了,剧痛时不要说吃饭,就连咽水吞药都困难。入院前卡马西平则是唯一的止痛法宝,卡马西平已经成了赵先生生活中的吗啡(鸦片)。
Ⅳ 怎样缓解三叉神经痛
1、药物治疗:包括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奥卡西平、苯妥英钠)、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
2、神经阻滞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如第2支疼痛可进行上颌神经阻滞治疗;
3、射频热凝治疗:适用于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射频治疗使神经毁损,已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4、血管减压术:对于颅内血管压迫神经所致者,应进行血管减压术,以缓解三叉神经痛。
Ⅳ 三叉神经痛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
三叉神经痛在发作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方法能够紧急缓解症状。但是三叉神经痛发作非常短暂,本身就会发作几秒钟或者一、两分钟,然后疼痛症状能够自己消失,所以在发作的期间没有必要做特别的处理。这时不管是用药还是别的治疗方法,都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主要是平时预防,三叉神经痛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小血管的搏动刺激神经引起的。
Ⅵ 面部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疼痛以面颊、上下颌和舌部最明显,轻触鼻翼、颊部和舌可以诱发,称为扳机点。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的危害
1、影响人的生活工作,最直接的就是影响睡眠,轻者入睡困难,重者整宿难眠。
2、影响人心理健康。这是因为人久患头痛疾病,性格发生变化,往往性情变得暴躁。又因为久治不愈,生活受到重大影响,心理脆弱,丧失信心。
三叉神经痛因及发病机制?
三叉神经痛多因为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导致神经脱髓鞘学说及癫痫样神经痛。三叉神经发作多与血管因素、遗传因素相关。中医认为,本病在面部,与手、足三阳经密切相关。外感邪气、情志内伤、久病或外伤成瘀,均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从而导致面部疼痛。
三叉神经痛怎样预防?
1、饮食要规律:三叉神经痛患者在饮食方面要规律,选择易嚼的食物,因为咀嚼而诱发疼痛的患者应选择流食进食,不可以吃油炸物,不可食用刺激性、过甜过酸以及寒性食物等。
2、饮食营养要丰富:三叉神经痛患者平时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及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是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少食肥肉多食瘦肉,以清淡为宜,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洋葱等。
3、动作要轻柔:三叉神经痛患者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时动作要轻柔,以免诱发扳机点从而引起三叉神经痛。
4、面部要注意保暖: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头、面部的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
5、心情要愉悦: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Ⅶ 三叉神经痛持续疼痛怎么缓解
1、营养:缓解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首先就是患者要加强营养,选择质软、易嚼食物也是患者注意事项中的重要内容。另外,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正常的免疫力也不可忽视。平时多观察病情的变化,不适随诊。
2、运动:锻炼身体也是缓解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适当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动作轻慢,防止一切诱发疼痛的因素。
3、信心:这也是缓解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之一。一旦确诊患有三叉神经痛,应注意预防与调护,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疗。
4、冷风:尽量避免刺激扳机点,寒冷天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接刺激面部,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
5、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也是缓解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患者在生活中切忌冲动、生气、抑郁寡欢;生活、饮食要有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Ⅷ 三叉神经痛应该如何治疗
三叉神经痛为发生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多由炎症、外伤、肿瘤、血管病等引起。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呈切割样、针刺样和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可连续多次发作。从事一些涉及三叉神经运动功能的动作(如刷牙和咀嚼)或触及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一些触发点可激发疼痛的发作。严重者在发作时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缓解期正常。随病程进展,缓解期日益缩短。病症多为单侧性,个别病人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两侧疼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青壮年,疼痛的部位、性质及触发点与原发者相同,但疼痛较持久。
三叉神经痛患者应保持情志舒畅,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饮食应清淡而富有营养;起居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
西医药治疗
(1)卡马西平:为首选药物,初服100毫克,每日2次,服1日以后每日增加100毫克,直到疼痛解除。每日最大服量不应超过1000毫克,可逐渐减小药量,确定最小有效量维持。但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与造血功能,孕妇忌用。
(2)苯妥英钠:初服100毫克,每日3次;如无效可每日增加100毫克,最大服量不超过每日600毫克。如产生头晕、行走不稳、眼球震颤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减量到中毒反应消失为止。
(3)如以上药物无效,可用氯硝西泮,每日4~6毫克,副作用有嗜睡和步态不稳。
中医药治疗
(1)风寒阻络:颜面阵发性疼痛,紧束感,遇寒则甚,遇热稍减,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2)风热伤络:面部灼热疼痛,遇热则甚,恶风,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散热、通络止痛。
(3)痰火上扰: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常进食时发作,局部喜冷凉,头昏而沉,口渴不欲饮,时吐痰涎,胸脘满闷,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治宜化痰清热、通络止痛。
(4)肝胆火炽:颜面阵发剧痛,刀割样,灼热感,烦躁易怒,胁痛口苦,头晕目赤,咽干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止痛。
(5)阳明胃热:颜面灼痛,前额胀痛,齿痛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燥,脉弦滑。治宜清胃泻热。
(6)阴虚阳亢:颜面灼痛伴抽搐,头目眩晕,面色潮红,腰膝无力,耳鸣失眠,舌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潜阳、息风通络。
Ⅸ 三叉神经痛怎么缓解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多种多样,下面我们就通过按摩头部的方法来缓解三叉神经痛。从而使痛苦远离你,让你的生活更加健康。
病从生活来
1、外部的一些感染或者外伤要尽量避免,一旦忽视,很可能为自己的身体埋下可怕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种子
2、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往往让过多的肉类食物进入了自己的身体,造成了血液黏稠度的增加,血液循环的障碍,也可能引发三叉神经痛。
3、过量、过频饮酒,大量吸烟也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
4、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人们经常处于神经紧绷或者压抑郁闷的状态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按摩真法
虽然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还没有特效药,但是通过按摩来辅助治疗却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下面就来介绍一套按摩手法:
1、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分别按压其印堂、攒竹、太阳穴各20〜30次,接着推前额3〜5次。
2、被按摩者还是取坐位,按摩者先是按揉其风池穴20〜30次,接着拿合谷穴20〜30次,最后掐揉神门、内庭穴各20〜30次即可。
3、按摩者两手掌相互搓擦至有灼热感时放于被按摩者的两侧面部,对面部的各个方位以及耳前耳后进行20〜30次的摩擦即可。
此按摩方法每日2次,10天可作为一个疗程,坚持几个疗程,痛感会明显减轻。
养生关键在于治未病
1、饮食上要多加注意,总的原则是清淡为主,对于油炸、刺激性、热性以及海鲜类的食物最好少吃,可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豆制品等
2、避免过度疲劳,学会休息,做到劳逸结合。
3、烟酒最好不要沾染。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5、保持乐观情绪,适时消除紧张、急躁等情绪。
6、注意避免冷风、冷水的直接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