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里看面部神经麻痹好
你好,病情分析:面部神经麻痹也被称为面瘫。它是由局部感冒引起的,一般表现为:眼睑下垂,额纹消失,鼻唇沟消失,鼓槌不能栓塞。可以选择营养神经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建议您看神经科检查和治疗,遵照医生的建议,尽快使用药物,保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㈡ 面部神经疼是怎么回事
前一阵吃卡马西平,但是此药不能长期服用。现在中医针灸,效果还待观察。看病的大夫不能确诊就是三叉神经疼,只是说疑似。患者很痛苦,经常无法正常进食。
㈢ 面部神经经常跳是怎么回事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是指一侧面部肌肉发作性的不自主抽动。其病因为面神经根近脑干段受异常血管压迫,较少继发于小脑脑桥角肿瘤、血管瘤、面神经炎后或不明病因,多见于中年发病。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2神经封闭术:乙醇溶液封闭术
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法3手术冶疗;4病因治疗
查看原帖>>
求采纳
㈣ 多年面瘫 怎么知道自己面部神经断裂或则坏死
你好,对于所提到的问题,确实也是大多数患者最想知道的,因为这样的神经是否断裂和坏死直接影响的是,患者的疾病是否还可以治愈的。
判断面部神经有没有断裂和坏死:
其一:是用手触摸面部,看看面部是否还有感觉,还有被触摸的感觉就是没有彻底断裂,要是坏死,面部就会出现萎缩,萎缩表现(脸部肌肉松弛、面肌萎缩)。只要您没有出现如上症状都是说明没有完全的断裂和坏死。
其二:就是可以直接在您当地医院的神经内科去做肌电图,看看是否神经纤维已经完全的断裂和坏死。这些对日后的疾病治疗以及康复的预后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这些是对你有用,祝你早日康复!
这些资料是我在丁教授面瘫康复网上找寻,希望能够帮你提升治疗信心,相信自己!
㈤ 怎样检查三叉神经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的诊断可通过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临床表现,另外,通过检查发现多数病人因长期吃饭受影响而全身情况较瘦弱.疼痛发作时表情痛苦,面部油腻,不愿讲话,即使在间歇期患者也不愿讲话或很少讲话.但病人神经系统检查正常,三叉神经各种感觉、运动及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均无明显的异常改变.有的病人因既往治疗造成颜面部局部疼痛感觉有所减退,此点应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引起的面部感觉减退相鉴别.颅底X线照片可见圆孔、卵圆孔均无病理性改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三叉神经痛.是由于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引起的3叉神经痛.出现类似于原发性3叉神经痛在颜面部疼痛发作的表现,但其疼痛程度较轻,疼痛发作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呈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少数可发现3叉神经损害区域和原发性疾病表现的特点.脑脊液、X线颅底摄片、CT或MRI检查、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有时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情况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极为相似,若不注意继发病变早期的细微表现,很容易被误诊。
㈥ 面部神经麻痹怎么办
面神经麻痹一般是面部神经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
例如:骑摩托骑的太快而没有给于面部有效的防风措施。治疗上没有特效的方法。职能吃或者注射点营养神经的药物例如维生素B族的。最主要的是对面部的保养作些理疗什么的作用不太大。再说一句它有可能伏法的最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还有更长的
时间。基本来说大多数的患者都能恢复。要多作些面部肌肉的运动啊。急性期就不用了。
面部神经麻痹又叫面瘫,该病起病急骤,其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等,中医称之为中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脑血管
阻塞、面部血液循环不畅、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
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侧,即一边面痉挛较甚,症状较重,对侧面部却较轻。治疗重点应在症状重的一边,针灸手法采用深刺、重捻。
取穴:合谷、太冲、颊车、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
其中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法,两穴对头面的疾患最为有效,《百症赋》说得好:“太冲泻唇歪以速愈。”
风池、翳风同属少阳,有疏解风邪之效,并能祛风止痛;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印堂、迎香、承浆,均有疏经调气的作用。
采用透穴法,还可以加强经气的通调,如攒竹穿鱼腰、地仓透颊车。《玉龙歌》说得清楚:“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
视情况需要,有时选择一些阿是穴配合治疗疗效更佳。对侧面部的症状较轻,其处理方法是:选取几个必要的对应穴位,进针较浅,并采用轻针轻捻。总的来说,一般留针半小时为宜,拔出针后必须用艾条点燃温灸,再进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肌肉松弛,达到理顺经络的目的。每天针灸一次,10天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按上述步骤进行针灸处理,一个疗程左右可逐步治愈。
㈦ 面部痉挛怎么看
面部痉挛也称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
㈧ 哪里看面部神经痉挛最好
请详细说一下病情,神经痉挛分很多类,有些传统中医的针灸就能治,有些治疗不好的才可以考虑用干细胞,因为干细胞费用比较高,所以您先详细说一下您的病情以及地址,我再给您一个详细的参考意见您看合适吗?
如果有其他的疑问欢迎和我联系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的博客,您可以在上面留言
http://hi..com/e678net/home
㈨ 关于面部神经跳的问题
面肌痉挛即面部一侧抽搐(个别人出现双侧痉挛),精神越紧张、激动痉挛越严重。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龄报道为两岁。以往认为女性好发,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HSF发展到最后,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的面瘫。
⑴、血管因素 1875年Schulitze等报道了一例HFS病人行尸检时,发现其面神经部位存在有“ 樱桃”大小的基底动脉瘤。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的HFS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存在血管压迫所致。临床资料表明:在导致HFS的血管因素中以小脑前下动脉(AICA)及小脑后下动脉(PICA)为主,而小脑上动脉SCA)次之。已知SCA发自于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交界处,走行最为恒定,而PICA和AICA则相对变异较大,因而易形成血管襻或异位压迫到面神经;另外迷路上动脉及其他变异的大动脉如椎动脉、基底动脉亦可能对面神经形成压迫导致 HFS。以往认为:HFS是由于动脉的搏动性压迫所致,近几年研究表明:单一静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时亦可导致HFS,且上述血管可两者或多者对面神经形成联合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HFS手术的预后。
⑵、非血管因素 桥脑小脑角(CPA)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HFS。其原因可能是由于:①占位导致正常血管移位。Singh等报道了一例CPA表皮样囊肿使AICA移位压迫到面神经导致HFS;②占位对面神经的直接压迫;③占位本身异常血管的影响如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动脉瘤等。另外后颅窝的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HFS。如罕见的中间神经的雪旺氏细胞瘤压迫面神经导致的HFS。Hirano报道一例小脑血肿的患者其首发症状为HFS。在年轻患者中,局部的蛛网膜增厚可能是产生H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及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偶可发生HFS。
⑶、其他因素 面神经的出脑干区存在压迫因素是HFS产生的主要原因,且大多数学者在进行桥脑小脑角手术时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存在血管压迫并不产生HFS。而Kuroki等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区域的面神经脱髓鞘病变,其肌电图可表现为类似 HFS的改变。Mar-tinelli也报道了一例面神经周围支损伤后可出现HFS。关于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的部位存在压迫因素是否导致HFS,尚需进一步的探讨。
此外,HFS也可见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家族性HFS迄今仅有几例报道,其机理尚不明了,推测可能与遗传有关。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
有些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为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初起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处长可灰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频繁加重。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其发作。一次抽搐短则数秒,长至十余分钟,间歇期长短不定,病人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工作或学习,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入眠后多数抽搐停止。双侧面肌痉挛者甚少见。若有,往往是两侧先后起病,多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抽搐一侧轻另一侧轻重,双侧同时发病、同时抽搐者未见报道。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按Cohen等制定的痉挛强度分级。
0级:无痉挛;
1级: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轻度颤动;
2级:眼睑、面肌自发轻微颤动,无功能障碍;
3级: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
4级: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如病人因不能持续睁眼而无法看书,独自行走困难。神经系统检查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无其他阳性体征。少数病人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病的病因中医讲:一般是由于过度的疲劳、紧张、干火旺盛、有内热、外感风寒引起的。
西医称:血管压迫面神经以后造成粘连,面神经缺血缺氧引起面神经痉挛。多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则。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多在中年起病,最小的年龄报道为两岁。以往认为女性好发。
近几年统计表明,发病与性别无关。发展到最后,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的面瘫。
你朋友如果确诊是面肌痉挛最好不要针灸,因为此病本身就怕刺激,有时针灸反而会加重病情,有的人当时见效,日后复发起来反而会厉害。另外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这些抗镇定抗癫痫药物只控制,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赖性也比较强。可以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A型肉毒毒素也只控制,一般打一针最长能控制一年,或半年到三个月,长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只麻痹面部的神经造成人为的面瘫,所以当时打完面肌痉挛会控制。但长时间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的症状。外科手术治疗此病要比上述两种方法相对理想些,采纳的患者也会多些。但复发率也很高。临床上接触的,最多有一个患者做过四次手术。
目前西药治疗不外乎上述这几种方法。中医治疗国内目前也有很多家,大都是主要以口服中药治疗,但大多传统口服药物只是单纯的通经活络,祛风化于,只会见效,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利用蜂疗有一定疗效,但治疗过程较长,坚持下去,可望治愈。
【治疗措施】
(一)药物治疗 除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药对一些轻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枢镇静药、抑制剂和激素等均无显着疗效。过去常用普鲁卡因、无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茎乳孔处注射,以造成一时性神经纤维坏死变性,减少异常兴奋的传导,一次注射量为0.3~0.5ml,以达以出现轻度面瘫为度。剂量过大将产生永久性面瘫,剂量过少3~5个月后仍要复发。现已很少采用。
注射方法:患者侧卧,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患侧耳下乳突周围,于外耳道底软骨与乳突前缘交界处,用20~21号针头,接2ml注射器,针尖指向前内上方,与颅底水平线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进入一凹陷内,先注射1%普鲁卡因1ml,不拨出针头,观察1~2分钟有无出现面瘫,如出现面瘫表示刺中神经干,然后接上有水酒精空针,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将发生明显面瘫而痉挛消失。经过半年后面瘫多能逐渐恢复,约2/3的病人痉挛亦将复发。
(二)射频温控热凝疗法 用射频套管针依上法刺入茎乳孔内,利用电偶原理,通过射电使神经纤维间产生热能,温度在65~70℃,在面神经功能监测仪监护下,控制温度使神经热凝变性,以减少传导异常冲动的神经纤维。术后同样要发生面瘫,在1~2年内的面瘫逐渐恢复过程中又会旧病复发,否则电热过度,痉挛虽可长期不发作,但取而代之的是永久性面瘫。
(三)手术治疗
1.面神经干压榨和分支切断术 在局麻下,于茎乳孔下切口,找出神经主干,用血管钳压榨神经干,压榨力量应适当控制,轻则将于短期内复发,重则遗留永久性面瘫。如将远侧分支找出,在电刺激下找出主要产生痉挛的责任神经支,进行选择性切断,效果虽较压榨术好,但术后仍要发生轻度面瘫,1~2年后亦有复发。
2.面神经减压术 即将面神经出颅之骨管磨开减压,系1953年首先由Proud所采用。在局麻下凿开乳突,用电钻将面神经的水平垂直段骨管完全磨去,纵行切开神经鞘膜,使神经纤维得以减压。1972年Pulec认为,单纯乳突内减压范围太小,应同时将内听道顶部和迷路段全部磨开减压。手术中也曾发现神经有病理改变如神经水肿、弥漫性肥厚和神经鞘纤维性收缩等与病因相矛盾的现象,但手术后确实有些病人得到治愈。1965年Cawthorne曾报告13例手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减压术较复杂,尤其全段减压术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一定危险。所谓疗效是否因手术中创伤面神所致,并非减压之效,也值得商榷。
3.面神经垂直段梳理术 Scoville(1965年)依上法将垂直段面神经骨管磨开后,用纤刀将垂直段纵行剖开1cm,并在其间隔以硅胶薄膜,其目的是切断交叉的神经纤维,以减少异常冲动传导,缺点是很难确切地达到既不明显面瘫又不出现痉挛的程度。
4.面神经钢丝绞扎术 为作者设计,用直径1mm钢丝将面神经干绞扎,做永久性压榨,绞扎程度可以随意调整,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年老体弱、不宜进行开颅探查者,更适用于一般基层医疗单位。
局麻,于耳垂后下,沿下颌角做弧形切口,分离腮腺后缘,找出面神经主干,取不锈钢丝贯穿于乳突前方骨衣上,扭紧固定以作为支点,然后绕穿神经干绞扎之,一面绞扎一面观察面肌活动,直到痉挛停止而呈轻度面瘫为止。一般以眼裂闭不上达1~2mm为宜。钢丝留置切口外,暂不剪断,俟次晨观察痉挛有无复发,再做最后一次压力调整,剪去多余的钢丝,埋入皮下。术后如有复发,可打开切口,找出钢丝尾段现进行绞扎。如长期面瘫不恢复,亦可进行钢丝松解。本法的缺点是术后肯定要有3~6个月的面瘫,复发率较高,达30%。
5.颅内显微血管减压术 Jannetta于1966年倡用,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常用的方法。
全麻,采用枕下或乙状窦后径路,切除枕骨做3×4cm骨窗,切开脑膜,进入桥小脑角,找出Ⅶ、Ⅷ颅神经,如发现有占位性病变或蛛网膜粘连即进行切除和分解,如有压迫性血管,可在显微镜下利用显微器械给以分离开,如果分不开,可用Silicone或Teflon片隔垫开,亦可用肌肉片填塞在血管与神经之间。这些血管多是小脑前下动脉绊,是脑干的主要供血者,手术中如有损伤出血或诱发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都将引起脑干缺血水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即使内听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也可致全聋。临床上观察到,1/3的病人动脉穿行在Ⅶ、Ⅷ神经之间,或绊顶有内听动脉支进入内听道,进行血管减压术操作都会遇到困难,或者根本不可能进行分离和垫隔,还有不少病人查不到可压迫的血管,因此血管减压术也无法应用。为此,作者设计出一套新的手术方法,叫颅内段面神经干梳理术,取得满意效果。
6.颅内面神经干梳理术(神经纵行劈裂术)按血管减压术操作,进入桥小脑角,找到Ⅶ、Ⅷ颅神经,游离出面神经干,于脑干根部与内听道口之间,用纤刀顺其长轴进行多层次劈开,按痉挛的程度确定劈开的层次,一般劈开10~20次,多者可劈开数十次,将原来压迫的血管梳理后,恢复原位。经2~5年随访,手术有效率可提高到98%以上,而复发率减低到6%。本法主要优点是适应症比血管减压术广,复发率少而治愈率高,特别是减少了耳聋并发症,现已取代了血管减压术(图1)。其所以有效,可能是神经纤维梳理后,破坏了神经根区的异常电位蓄积,阻止了异常冲动的电位发放。
(1)暴露桥小脑角 (2)将动脉下压,用尖刀贯穿面神经进行纵行梳理 1.小脑前下动脉穿行于第7、8颅神经间 2.小脑后下动脉与舌咽神经。
综上所述,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上应根据病人情况和医疗条件灵活选用。特发性面肌痉挛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可能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变有关。如患者是30岁以下青年,常暗示脑小脑角、内听道、膝状节、中耳乳突或腮腺内存在着神经刺激性病变,如先天性胆脂瘤、血管瘤、听神经瘤和蛛网膜囊肿等。痉挛是该病的一个危险信号。遇有此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神经系统全面检查,必要时应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绝大可观察等待,以免贻误治疗。
【面肌痉挛的食疗】
食疗方药 (1)龙眼肉粥: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100g。煮粥热食。功效养心补脾,安神除烦。龙眼肉是良好的养心补脾品,内含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与红枣、粳米同煮粥,起协同作用。此膳是我国民间用于养心益智、健脾补血的美味佳餐。适合于面瞤不止、心烦失眠、食少体倦等症患者。
(2)天麻炖鸽肉:天麻10g,健康鸽子1只。共炖熟食用,每日1只。功效益气补血,熄风解痉。方中鸽肉补肝肾,益气血,天麻熄风解痉,合用治疗血虚生风引起的面瞤
(3)苡米陈皮粥:薏苡仁50g,白芷9g,云茯苓20g,陈皮6g,,先煮薏苡仁为粥,后三味水煎去渣人薏米粥中三五沸即成。每日1剂,连服数日。功效健脾化湿,除痰通络。适用于脾失健运,痰湿阻遏之面瞤、脘腹胀满、食少纳呆等症。
(4)苡米扁豆粥:薏苡仁50g,炒扁豆15g,山楂lOg,红糖、粳米适量。共加水煮粥。食前加红糖,供早晚餐。功效健脾化湿,活血通络。薏苡仁、扁豆治脾虚有湿,山楂活血化积;红糖补血活络。全方使脾得健运,痰化湿除,面部络脉贯通。适于脾虚湿困,经络受阻之证。
【概述】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对此尚缺乏特效治法。目前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效果均欠理想。
现代用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报道,至迟不晚于60年代中期。在1965年有人试用皮内针法获效[1]。70年代,又作了进一步探索,如采用深刺久留针法,只针健侧不针患侧的缪刺法等,我们使用穴位注射于抽搐最明显之处,亦有一定效果。但总的来说实践还是较少,且以内部报道文章居多[2]。80年代以来,面肌痉挛的治疗始得到针灸界较广泛的重视,不仅仅是观察例数大量增加,更重要的是对刺灸法的多方面探索,从而出现了一些比较独特的刺法,如丛刺法,刺激面神经干法,浅刺皮部法及行气法等等。当应用传统的刺灸法难以取效时,选用上述刺法往往能奏效。
目前,各种刺灸之法治疗本病,有效率一般在80%左右。有人曾比较针灸行气法与一般针灸法或其他中西医药疗法,发现无论近远期疗效,均以行气法为优[2]。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面肌痉挛是一种顽固且易复发的疾病,要求患者耐心治疗,而医者也应在一种方法未取效时,及时改用另一种穴位刺激法。
【治疗】
神经干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合谷,眼轮匝肌痉挛加鱼腰、四白,面肌痉挛加迎香、夹承浆。
阿是穴位置:患侧耳垂前耳轮切迹与耳垂根连线之中点,或乳突尖前缘下5毫米处。其下为面神经交义点最近处,约在下颌支后缘后约0.5厘米。
(二)治法
每次仅取主穴和合谷穴,馀穴据症酌选。先在阿是穴消毒并以2%普鲁卡因局麻,取28号2.5~4厘米左右长的毫针(1~1.5寸)2根,分别刺人阿是穴和合谷。阿是穴要求刺中面神经干。当刺中时,患者有强烈的触电感或耳深部疼痛,术者手中有轫性感。此时,将阿是穴和合谷穴接通电针仪,开始时电流不宜过大,频率不限,以食、拇指出现规律性抽动为宜。当采用提插手法或电针刺激使面神经损伤后,表情肌可出现松弛(面瘫)。其余配穴应使针下有酸胀或麻电感。每次针20~30分钟,每隔5~7日针刺1次。一般针2~3次。如损伤浅表血管,针后可能出现肿胀,数日消退。针后如出现眩晕,呕吐等并发症,休息1~2小时即恢复。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显效:患侧面肌轻度无力,抽搐停止;无效:抽搐次数或程度略有改善或无改变。
共治110例,显效107例(97.3%),无效3例(2.7%),总有效率为97.3%。通过随访发现,平均有效时间约在10月左右,最长有达28月的[4~6]。
穴位埋植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为面肌痉挛之板机点。
(二)治法
先将患侧面部作常规消毒,然后用皮肤针轻轻叩打该侧面部,自上至下,自左至右,反复仔细弹刺。当叩打至某部位,出现针尖一触,立发痉挛现象时,即在该处埋揿针1支。3日后取掉所埋揿针,继用前法,寻得阿是穴后再埋针。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三)疗效评价
按类似以上标准评定,共治45例,控制3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10]。
丛刺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四白、鱼腰、攒竹、迎香、颊车。
阿是穴位置:面部痉挛之起动点。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用丛刺法。方法为取30~32号毫针(0.5~1.5寸长)15~30枚。浅刺入阿是穴,采取密集排针,或散刺(其间隔为0.5~1厘米宽),应使针尖的皮肤突起,形成一个小丘,并使针体悬吊而不下落。配穴则在面肌痉挛附近取2~3穴,亦宜浅刺。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本法针刺时,患者有轻微痛感,部分病人针刺部位有微微发热感,或皮肤充血发红,均属正常现象。
(三)疗效评价
以类似前述标准评定,共治30例,控制为18例(60.0%),显效5例(16.7%),好转7例(23.3%),有效率达100%。本法简便易行,而坚持治疗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7]。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翳风、颊车、太阳、地仓。
配穴:瞳子髎、颧髎、合谷、阳陵泉、风池。
(二)治法
药液:混合注射液(苯巴比妥钠加1%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32磷酸铬盐(放射性胶体)。
每次选主穴1~2次,配穴1~2穴。上述药液任选一种。第1组药物,取苯巴比妥钠注射剂0.1克加1%盐酸普鲁卡因1毫升混合后作穴位注射。第2组药液,采用头皮针头注射,针头插入穴位后,可上下缓缓提插,但不捻转,待病人得气后,将药液缓缓注入,每穴注入0.1~0.2毫升(约含10~20微居里)的无菌胶体32磷酸铬盐溶液。
第1组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第2组药液每周1次,连续2次为一疗程,隔15天后再作另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穴位注射法共治疗134例,以类似前述标准评定,控制为26例(19.4%),显效64例(47.8%),好转41例(30.6%),无效3例(2.2%),总有效率为97.8%[8,9]。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夹承浆透承浆、承浆透地仓,地仓透迎香,颧髎(或太阳)透下关,四白(或攒竹)透睛明。
配穴:风寒滞留:合谷透劳宫、太冲透涌泉;阴虚阳亢:复溜透跗阳,神阙。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据症酌加。以28~30号毫针透刺,进针后捻转1分钟,留针1~2小时,每20分钟行针1次;神阙用隔盐灸3~5壮。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日。
(三)疗效评价
共治68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2%[11]。
温针加拔罐
(一)取穴
主穴:地仓(或阿是穴)、后溪、四白。
配穴:迎香、人中、承浆、颊车。
阿是穴位置:面肌抽动起点(多在嘴角或上下唇的汇合点旁开2cm处)。
(二)治法
用毫针以30度角从主穴地仓或阿是穴向迎香穴方向直透至患侧内眼角,进针2.5~3.5寸;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2~3寸;从地仓透人中,从地仓透承浆。后溪直刺1.5~2.5寸,最低斜刺透过3/4手掌部分。留针1.5~2小时,用卫生香施灸针尾。
取口径为0.6~1寸的小玻璃火罐(或瓶)用水和成之面团并搓成面条转在罐口,再以投火法,将火罐拔四白穴上,留罐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572例,痊愈459例,显效73例,有效19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