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为什么面部识别成为主流

为什么面部识别成为主流

发布时间:2023-05-25 09:52:44

1. 人脸识别有什么用途

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由于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众多的视频监控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求远距离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

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像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

如今,人脸识别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1)为什么面部识别成为主流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得到提高,而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则在90年后期,并且以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技术实现为主;

人脸识别系统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尖端的核心算法,并使识别结果具有实用化的识别率和识别速度;

“人脸识别系统”集成了人工智能、机器识别、机器学习、模型理论、专家系统、视频图像处理等多种专业技术,同时需结合中间值处理的理论与实现,是生物特征识别的最新应用,其核心技术的实现,展现了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转化。

2. 人脸识别技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人脸识别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研究人员开始研究,真正进入初级的应用阶段是在90年代后期,发展至今其技术成熟度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机械识别、半自动化识别、非接触式识别及互联网应用阶段。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技术识别人脸。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人脸追踪侦测,自动调整影像放大,夜间红外侦测,自动调整曝光强度等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对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流 . 首先判断其是否存在人脸 , 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涵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
广义的人脸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声音(语音)、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相应的识别技术就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语音识别(用语音识别可以进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语音内容的识别,只有前者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功能模块
人脸捕获与跟踪功能
人脸捕获是指在一幅图像或视频流的一帧中检测出人像并将人像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自动地将其保存。人像跟踪是指利用人像捕获技术,当指定的人像在摄像头拍摄的范围内移动时自动地对其进行跟踪。
人脸识别比对
人脸识别分核实式和搜索式二种比对模式。核实式是对指将捕获得到的人像或是指定的人像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某一对像作比对核实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搜索式的比对是指,从数据库中已登记的所有人像中搜索查找是否有指定的人像存在。
人脸的建模与检索
可以将登记入库的人像数据进行建模提取人脸的特征,并将其生成人脸模板(人脸特征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在进行人脸搜索时(搜索式),将指定的人像进行建模,再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所有人的模板相比对识别,最终将根据所比对的相似值列出最相似的人员列表。
真人鉴别功能
系统可以识别得出摄像头前的人是一个真正的人还是一幅照片。以此杜绝使用者用照片作假。此项技术需要使用者作脸部表情的配合动作。
图像质量检测
图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图像质量的检测功能能对即将进行比对的照片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值来辅助识别。

3. 人脸识别可以用到那些领域安全性高吗

目前国内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运营商、驾校、考勤、银行、公安、门禁等),人脸识别也越来越多人关注,安全方面中安人卖旅脸还有活体检测技术,主要就是确定本人操作,安全系数很高,像金中差凳融行业的APP必须得完成指令动作确保不是他人冒用,可有效抵御照片、换脸、面具、遮挡以及屏幕翻拍等常见的攻击手段,从而帮助用户辨别欺诈行为,保障庆备用户的利益。像歌神演唱会抓捕逃犯,就是通过人脸识别跟国家的在逃犯库对比然后一致抓捕的,应用范围很广。

4. 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人脸识别应用广泛,可应用于自动门禁系统、身份证件的鉴别、银行、ATM 取款机以郑誉兄及家庭安全等领域。具体来看主要有:
1,公共安全:公安刑侦追逃、罪犯识别、边防安全检查;2,信息安全:计算机和网络的登录、文件的加密和解密;3,政府职能:电子政务、户籍管理、社会福利和保险;4,商业企业:电子商务、电子货币和支付、考勤、市场营销;5,场所进出:军事机要部门、金融机构的门禁控制和进出管理等。目前成熟的商业应用人脸识别主要在门禁、市场营销、商业银行防范网络虚斗风险中,能够很好的体现应用价值。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一些人脸识别公司在引用国内外知名的喊袭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测试时,其人脸识别的精准性一般都可以达到95%以上。

5. 人脸识别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人物困脸识别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着的热门问题,大量的研究论文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有泛滥成“灾”之嫌。

为了更好地对人脸识别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介绍,本文将AFR的研究历史按照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大体划分为三个时间阶段,如表1所示。

该表格概括了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简史及其每个历史阶段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及其技术特点。

下面对三个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作简单介绍:

第一阶段(1964年~1990年)

这一阶段人脸识别通常只是作为一个一般性的模式识别问题来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基于人脸几何结构特征(Geometricfeature based)的方法。

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于剪影(Profile)的研究上,人们对面部剪影曲线的结构特征提取与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人工神经网络也一度曾经被研究人员用于人脸识别问题中。

较早从事AFR研究的研究人员除了布莱索(Bledsoe)外还有戈登斯泰因(Goldstein)、哈蒙(Harmon)以及金出武雄(Kanade Takeo)等。

金出武雄于1973年在京都大学完成了第一篇AFR方面的博士论文,直到现在,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院的一名教授,仍然是人脸识别领域的活跃人物之一。

他所在的研究组也是人脸识别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是人脸桥碧识别研究的初级阶段,非常重要的成果不是很多,也基本没有获得实际应用。

第二阶段(1991年~1997年)

这一阶段尽管时间相对短暂,但却是人脸识别研究的 *** 期,可敏蚂举谓硕果累累:不但诞生了若干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美国军方还组织了着名的FERET人脸识别算法测试,并出现了若干商业化运作的人脸识别系统,比如最为着名的Visionics(现为Identix)的FaceIt系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的特克(Turk)和潘特兰德(Pentland)提出的“特征脸”方法无疑是这一时期内最负盛名的人脸识别方法。

其后的很多人脸识别技术都或多或少与特征脸有关系,现在特征脸已经与归一化的协相关量(NormalizedCorrelation)方法一道成为人脸识别的性能测试基准算法。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布鲁内里(Brunelli)和波基奥(Poggio)于1992年左右做的一个对比实验,他们对比了基于结构特征的方法与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的识别性能,并给出了一个比较确定的结论:模板匹配的方法优于基于特征的方法。

这一导向性的结论与特征脸共同作用,基本中止了纯粹的基于结构特征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于表观(Appearance-based)的线性子空间建模和基于统计模式识别技术的人脸识别方法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

贝尔胡米尔(Belhumeur)等提出的Fisherface人脸识别方法是这一时期的另一重要成果。

该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ponent Analysis,PCA,亦即特征脸)对图像表观特征进行降维。

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的方法变换降维后的主成分以期获得“尽量大的类间散度和尽量小的类内散度”。

该方法目前仍然是主流的人脸识别方法之一,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变种,比如零空间法、子空间判别模型、增强判别模型、直接的LDA判别方法以及近期的一些基于核学习的改进策略。

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哈丹(Moghaddam)则在特征脸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子空间进行贝叶斯概率估计的人脸识别方法。

该方法通过“作差法”,将两幅人脸图像对的相似度计算问题转换为一个两类(类内差和类间差)分类问题,类内差和类间差数据都要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技术进行降维,计算两个类别的类条件概率密度,最后通过贝叶斯决策(最大似然或者最大后验概率)的方法来进行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中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弹性图匹配技术(Elastic GraphMatching,EGM) 也是在这一阶段提出的。

其基本思想是用一个属性图来描述人脸:属性图的顶点代表面部关键特征点,其属性为相应特征点处的多分辨率、多方向局部特征——Gabor变换[12]特征,称为Jet;边的属性则为不同特征点之间的几何关系。

对任意输入人脸图像,弹性图匹配通过一种优化搜索策略来定位预先定义的若干面部关键特征点,同时提取它们的Jet特征,得到输入图像的属性图。

最后通过计算其与已知人脸属性图的相似度来完成识别过程。

该方法的优点是既保留了面部的全局结构特征,也对人脸的关键局部特征进行了建模。

近来还出现了一些对该方法的扩展。

局部特征分析技术是由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University)的艾提克(Atick)等人提出的。

LFA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统计的低维对象描述方法,与只能提取全局特征而且不能保留局部拓扑结构的PCA相比,LFA在全局PCA描述的基础上提取的特征是局部的,并能够同时保留全局拓扑信息,从而具有更佳的描述和判别能力。

LFA技术已商业化为着名的FaceIt系统,因此后期没有发表新的学术进展。

由美国国防部反毒品技术发展计划办公室资助的FERET项目无疑是该阶段内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

FERET项目的目标是要开发能够为安全、情报和执法部门使用的AFR技术。

该项目包括三部分内容:资助若干项人脸识别研究、创建FERET人脸图像数据库、组织FERET人脸识别性能评测。

该项目分别于1994年,1995年和1996年组织了3次人脸识别评测,几种最知名的人脸识别算法都参加了测试,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算法的改进和实用化。

该测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给出了人脸识别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光照、姿态等非理想采集条件下的人脸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热点的研究方向。

柔性模型(Flexible Models)——包括主动形状模型(ASM)和主动表观模型(AAM)是这一时期内在人脸建模方面的一个重要贡献。

ASM/AAM将人脸描述为2D形状和纹理两个分离的部分,分别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建模(PCA),然后再进一步通过PCA将二者融合起来对人脸进行统计建模。

柔性模型具有良好的人脸合成能力,可以采用基于合成的图像分析技术来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与建模。

柔性模型目前已被广泛用于人脸特征对准(FaceAlignment)和识别中,并出现了很多的改进模型。

总体而言,这一阶段的人脸识别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所提出的算法在较理想图像采集条件、对象配合、中小规模正面人脸数据库上达到了非常好的性能,也因此出现了若干知名的人脸识别商业公司。

从技术方案上看, 2D人脸图像线性子空间判别分析、统计表观模型、统计模式识别方法是这一阶段内的主流技术。

第三阶段(1998年~现在)

FERET’96人脸识别算法评估表明:主流的人脸识别技术对光照、姿态等由于非理想采集条件或者对象不配合造成的变化鲁棒性比较差。

因此,光照、姿态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的商业系统进一步发展。

为此,美国军方在FERET测试的基础上分别于2000年和2002年组织了两次商业系统评测。

基奥盖蒂斯(Gehiades)等人提出的基于光照锥 (Illumination Cones) 模型的多姿态、多光照条件人脸识别方法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之一,他们证明了一个重要结论:同一人脸在同一视角、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所有图像在图像空间中形成一个凸锥——即光照锥。

为了能够从少量未知光照条件的人脸图像中计算光照锥,他们还对传统的光度立体视觉方法进行了扩展,能够在朗博模型、凸表面和远点光源假设条件下,根据未知光照条件的7幅同一视点图像恢复物体的3D形状和表面点的表面反射系数(传统光度立体视觉能够根据给定的3幅已知光照条件的图像恢复物体表面的法向量方向),从而可以容易地合成该视角下任意光照条件的图像,完成光照锥的计算。

识别则通过计算输入图像到每个光照锥的距离来完成。

以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统计学习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内被应用到了人脸识别与确认中来。

支持向量机是一个两类分类器,而人脸识别则是一个多类问题。

通常有三种策略解决这个问题,即:类内差/类间差法、一对多法(one-to-rest)和一对一法(one-to-one)。

布兰兹(Blanz)和维特(Vetter)等提出的基于3D变形(3D Morphable Model)模型的多姿态、多光照条件人脸图像分析与识别方法是这一阶段内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该方法在本质上属于基于合成的分析技术,其主要贡献在于它在3D形状和纹理统计变形模型(类似于2D时候的AAM)的基础上,同时还采用图形学模拟的方法对图像采集过程的透视投影和光照模型参数进行建模,从而可以使得人脸形状和纹理等人脸内部属性与摄像机配置、光照情况等外部参数完全分开,更加有利于人脸图像的分析与识别。

Blanz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在CMU-PIE(多姿态、光照和表情)人脸库和FERET多姿态人脸库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识别率,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1年的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ICCV)上,康柏研究院的研究员维奥拉(Viola)和琼斯(Jones)展示了他们的一个基于简单矩形特征和AdaBoost的实时人脸检测系统,在CIF格式上检测准正面人脸的速度达到了每秒15帧以上。

该方法的主要贡献包括:1)用可以快速计算的简单矩形特征作为人脸图像特征;2)基于AdaBoost将大量弱分类器进行组合形成强分类器的学习方法;3)采用了级联(Cascade)技术提高检测速度。

目前,基于这种人脸/非人脸学习的策略已经能够实现准实时的多姿态人脸检测与跟踪。

这为后端的人脸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沙苏哈(Shashua)等于2001年提出了一种基于商图像[13]的人脸图像识别与绘制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基于特定对象类图像集合学习的绘制技术,能够根据训练集合中的少量不同光照的图像,合成任意输入人脸图像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的合成图像。

基于此,沙苏哈等还给出了对各种光照条件不变的人脸签名(Signature)图像的定义,可以用于光照不变的人脸识别,实验表明了其有效性。

巴斯里(Basri)和雅各布(Jacobs)则利用球面谐波(Spherical Harmonics)表示光照、用卷积过程描述朗博反射的方法解析地证明了一个重要的结论:由任意远点光源获得的所有朗博反射函数的集合形成一个线性子空间。

这意味着一个凸的朗博表面物体在各种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集合可以用一个低维的线性子空间来近似。

这不仅与先前的光照统计建模方法的经验实验结果相吻合,更进一步从理论上促进了线性子空间对象识别方法的发展。

而且,这使得用凸优化方法来强制光照函数非负成为可能,为光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思路。

FERET项目之后,涌现了若干人脸识别商业系统。

美国国防部有关部门进一步组织了针对人脸识别商业系统的评测FRVT,至今已经举办了两次:FRVT2000和FRVT2002。

这两次测试一方面对知名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例如FRVT2002测试就表明Cognitec, Identix和Eyematic三个商业产品遥遥领先于其他系统,而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大。

另一方面则全面总结了人脸识别技术发展的现状:较理想条件下(正面签证照),针对37437人121,589 幅图像的人脸识别(Identification)最高首选识别率为73%,人脸验证(Verification)的等错误率(EER[14])大约为6%。

FRVT测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还进一步指出了目前的人脸识别算法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例如,FRVT2002测试就表明:目前的人脸识别商业系统的性能仍然对于室内外光照变化、姿态、时间跨度等变化条件非常敏感,大规模人脸库上的有效识别问题也很严重,这些问题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总体而言,目前非理想成像条件下(尤其是光照和姿态)、对象不配合、大规模人脸数据库上的人脸识别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而非线性建模方法、统计学习理论、基于Boosting[15]的学习技术、基于3D模型的人脸建模与识别方法等逐渐成为备受重视的技术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 人脸识别是一项既有科学研究价值,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研究课题。

国际上大量研究人员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动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某些限定条件下得到了成功应用。

这些成果更加深了我们对于自动人脸识别这个问题的理解,尤其是对其挑战性的认识。

尽管在海量人脸数据比对速度甚至精度方面,现有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可能已经超过了人类,但对于复杂变化条件下的一般人脸识别问题,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鲁棒性和准确度还远不及人类。

这种差距产生的本质原因现在还不得而知,毕竟我们对于人类自身的视觉系统的认识还十分肤浅。

但从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等学科的角度判断,这既可能意味着我们尚未找到对面部信息进行合理采样的有效传感器(考虑单目摄像机与人类双眼系统的差别),更可能意味着我们采用了不合适的人脸建模方法(人脸的内部表示问题),还有可能意味着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动人脸识别技术所能够达到的极限精度。

但无论如何,赋予计算设备与人类似的人脸识别能力是众多该领域研究人员的梦想。

相信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我们的认识应该能够更加准确地逼近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6. 支付宝实现的刷脸支付,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引言:现在越来越多的超市和连锁店都进行了人脸识别支付的方式,对于使用人脸识别方式的用户来说,刷脸支付,她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而且还方便了人们支付,那么,它基本原理是什么?是否可靠?

三、刷脸支付的原理

它主要是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进行,再结合数据处理的方式,通消费者将自己的脸部正放入摄像头将棋采集,可以是静态,也可以是动态,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表情都可以识别出来,摄像头把他们的人脸特征全部都记录下来,将有用的信息挑选出来,并利用这些特征实现人脸识别,当消费者达到了系统上的人脸拍摄的范围时,系统将会自动收集该用户的人脸头像。对于特征的提取,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匹配法,另一种是根据人脸的描述和他们的距离来判断。

7. 刷脸技术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区别

刷脸技术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区别? 随着算法的完善,生物识别技术已获得重大突破,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不断跨越用户接受的门槛,其市场呈快速爆发之势。其中,人脸识别的国内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有望达到千亿级别。生物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技术。与传统的密码检验方式相比,生物识别技术基于人的生物特性,具有易测量、排他性以及终身不变的特点,拥有检验快速、结果更准确的优势。目前主流的生物识别方式分别为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和人脸识别。人脸识别与其他生物识别方式相比,优势在于自然性、不被察觉性等特点。自然性即该识别方式同人类进行个体识别时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均不具有自然性。不被察觉的特点使该识别方法不易使人抵触,而指纹识别或虹膜识别需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或红外线采集指纹、虹膜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体验感不佳。目前人脸识别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在不同场景、脸部遮挡等应用时如何保证识别率。此外,隐私性和安全性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图表1:五种生物识别技术性能对比


人脸识别优势明显,未来将成为识别主导技术。相比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传统的生物识别方式,优点主要还集中在四点:非接触性、非侵扰性、硬件基础完善和采集快捷便利,可拓展性好。在复杂环境下,人脸识别精度问题得到解决后,我们预计人脸识别有望快速替代指纹识别成为市场大规模应用的主流识别技术。

图表2:人脸识别的优势


人脸识别按照识别方式应用的不同主要分为1:1、1:N和M:N三种模式:

图表3:人脸识别三种不同的识别模式

8. 银行取款进入刷脸时代,人脸识别取钱真的安全吗

其实对我们来说,银行取款已经进入了双联时代,也正是因为如此新科技的普及,势必会给人民群众带来很大的便利,所以对我们来说,人脸识别是否智能安全更应该从技术层面严格的把关,切实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程度,守护人民的财产安全,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看待问题。

3,技术都是在不断完善发展的,所以也就是因为如此,现阶段人脸识别已经做到相对安全,不久将来也会更加的安全。

其实不得不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人脸识别势必会成为主流的身份认证手段,也正是因为如此,现阶段人脸识别已经相对完善,而且相对于安全,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会不断的完善,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加强人脸识别的安全程度,也能够让人脸识别更加的安全,在刷脸时代也能够切实守护人们的隐私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实不得不说的是银行取款进入刷脸时代,也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人脸识别不断的普及,而现阶段人脸识别是否真正的安全还存在很大的争议,随着科技进步技术的完善也会让人脸识别更加的让人放心。

9. 苹果、三星、华为手机新品:硬上面部识别潮流还是无奈

硬上面部识别!三大旗舰手机集体“着魔”

不管库克如何“哭诉”媒体曝光iPhone8的消息打压了iPhone7的销量,iPhone8的相关信息还是不断泄露出来,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而就在近日,有开发者在苹果HomePod 智能音响的开发版固件中,发现了重大信息——iPhone8极有可能采用面部扫描(FaceDetect)功能。

而且“FaceDetect”功能包含多种情境——面部靠得太近、太远、相机中出现多张面孔等都有相应解决方案。甚至还具备多账户功能,能在识别用户面部之后登陆该账户的页面。此外,iPhone 8 正面会使用红外线传感器来拍摄人物脸部,而不是通过传统相机的可视光。这些信息的曝光,意味着iPhone8使用面部识别技术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此外,据称三星Note8和华为Mate10也将会采用面部识别技术。在几乎没有任何铺垫的情况下,三大旗舰手机就集体“着魔”,要硬上面部识别技术。

因无奈而起,有引领潮流之心

之所以对面部识别技术“着魔”,并不是这些手机厂商想推动手机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更像是迫于无奈。这三款手机都将使用全面屏设计,虽然视觉效果和实际体验会较为优秀,但却给正面指纹识别造成极大困扰。而为了能够在9月份左右发布,它们实在是等不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变成熟,只能是采用其他识别技术。

将指纹识别传感器放在机身背部,千元级等还能用,但对于旗舰级来说却有些掉身价。三星S8虽然采用了背部指纹识别的方式,但就连三星官方都表示此次S8指纹识别传感器确实不太实用,建议用户用屏幕正面的虹膜解锁。而为了能够在使用全面屏的情况下真正达到一定的美感,这些巨头决定采用面部识别技术。总的来看,只是无奈之举。

但是,它们肯定还是抱有引领潮流之心。毕竟手机技术的变革基本都是由上往下传递,最终完成普及。当初高大上的指纹识别技术,就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中,从旗舰机型才能搭载,迅速成为千元级必备,极大地方便了大众生活。如果面部识别也以同样的速度普及,也是一件好事。需要注意的是,届时也必然伴随着全面屏的下放,大屏智能手机的形态也将焕然一新。

靠时间去验证!妹子们会抗拒吗?

前沿技术能否全面普及并落地,还是要靠时间来验证。比如虹膜解锁当发布时,被吹嘘得各种天花乱坠,实际体验却不进入人意,成为鸡肋而不被大多数手机厂商采纳。而面部识别遇到的问题是,如果明年屏下指纹解锁攻破技术难关而变得成熟,还需要面部识别来救场吗?

其实我更想知道的是,爱化妆的妹子会不会遇到解锁困难的问题呢?她们对面部识别会抗拒吗?如果过得了妹子的那一关,才证明面部识别真的有市场。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成熟,面部识别技术还将从手机向其他电子产品和服务行业延伸开来,进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精彩。(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10. 人脸识别技术的价值和界限怎么划分

人脸识别在近几年迎来井喷式落地应用,人脸识别技术优势明显,相较于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传统的生物识别方式,优点主要集中在四点:非接触性、非侵扰性、硬件基础完善和采集快捷便利,可拓展性好,未来人脸识别有望快速替代指纹识别成为市场大规模应用的主流识别技术,就现阶段而言最贴近民众的领域要属安防领域、商业领域、自助服务领域、金融领域以及娱乐领域等。

一、安防领域
安防与人脸识别有着天然的契合点,因此人脸识别技术最先在安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雪亮工程、智慧交通、治安管理、门禁管理等,人脸识别技术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技术上来说,现阶段的AI已经基本实现安防监控最主要的三个目标:

1、 识别行人的生理属性。
通过分析行人身体结构,准确识别视频中人物的性别、年龄、姿态等多种生理特征。

2、 识别行人车辆。
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算法能够在各类遮挡的情况下精确找出行人位臵,并能够进一步分析行人姿态和动作,可应用于交通监控、辅助驾驶、无人驾驶等。可以在行车场景、交通监控场景、卡口场景中检测多种不同角度的车辆,并同时给出车牌号码、汽车品牌、型号、颜色等物理特征。

3、 实现人群分析。
在包括地铁、车站、广场等流动量大高密度的公共场所,估算人群数量和密度,同时检测人群过密、异常聚集、滞留、逆行、混乱等多种异常现象。

而与民历昌众工作生活最为密切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要数人脸识别考勤、人脸识别闸机以及人脸识别访客机等,被应用于办公楼、社区等多个场合。

视美泰智慧安防解决方案包括了人脸识别闸机以及人脸识别访客管理等,在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和管理控制上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商业领域
无人经济的兴起成为人脸识别技术进军商业领域的重要契机。人脸识别技术是无人经济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人脸作为最能代表人身份信息的介质,为无人经济创造了数据入口。

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商家打通会员信息。过去,顾客只有在支付时拿出会员卡营业员才能得知身份,而通过搭载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终端(例如智慧数字标牌等),可以在顾客入店时利用AI系统自动识别其身份,随后通过终端设备提醒服务员;已有VIP会员进入店铺,以可视化的形式提供对方的核心信息与用户画像,以便让服务员提前为特需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智慧自动售货机也实现了人脸识别支付。以视美泰的人脸识别智慧自动售货机解决方案为例,当会员系统与自动零售系统对接后,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并进行账户充值,之后在选购商品时就无需再使用手机、现金等,只需刷脸就可以完成3秒支付出货的极致体验。

三、金融领域
在金融领域人脸识别技术同样大放异彩。支付宝的刷脸登录付款大家已经不会陌生了,通过刷脸可以进行账户登录并支付。

多家银行升级了ATM机,其搭载的人脸识别技术全部采用最新的红外双目摄像头活体检测技术,能够完全抵御照片、换脸视频、翻拍、面具攻击,除此之外,还具备静默活体、动作活体、唇语活体等空闭活体检验方式,另外取款除了采用人脸识别功能,用户还需要输入手机号码或身份证号进行身份确认,最后再依靠密钥进行取款。

四、智慧自助终端
随着信息化发展和行业服务效率需求的提升,无人化成为大势所趋,对自助服务终端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期,智慧自助终端在银行、电信、教育、医疗、交通、零售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全面扩张。而人脸识别技术在自助终端上也开始得到应用。

比如身份证明自助办理终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时核验办理人员的身份斗烂裂信息,实现完全自助化办理,为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减轻了窗口民警的工作压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带人脸识别功能的核心主板多为视美泰IoT-3288系列人工智能主板,采用的是商汤科技的算法,在精准度上已达99.5%,因此实际服务于民众时能带来更好地使用体验。

五、娱乐领域
人脸识别技术在娱乐领域同样应用广泛:
1、基于智能人脸检测定位技术,可以打造移动端美颜、美妆效果解决方案。

利用人脸识别中的人脸关键点跟踪、手势识别、背景分割等技术,可以在直播场景中实现更多样化的炫酷效果。

视美泰认为人脸识别技术在进一步完善,解决更复杂环境中的光线等问题,还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为人们带来更为智慧化的生活。

与为什么面部识别成为主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48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866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03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34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41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855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31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199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381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2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43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11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649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33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287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05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08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37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46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