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面部神经痉挛怎么治
面部神经痉挛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
面神经痉挛又称面肌痉挛主要是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的抽动,通常抽动从眼轮匝肌开始出现不自觉的闭眼眨眼现象,渐渐地可蔓延到整侧面部包括颈部神经肌肉抽搐可出现嘴角歪的现象。
面部神经抽搐的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一般采取西药口服的方法对病情进行控制,主要使用抗癫痫药物来抑制神经的间歇性抽搐,患者在短时间内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但药物治疗也存在诸多隐患,有些患者时常出现药疹、低热、淋巴结肿大等不良反应,这种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用于轻度症状和保守治疗的患者。
2、针灸疗法。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和穴位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瘫症状。但此种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在紧张、恐惧、饥饿、疲劳或针灸不耐受等均不能接受治疗。所以,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心理素质高、病情轻、发病时间不到一周的患者。
3、外科治疗。外科手术经治疗后,大部分能逐渐恢复面部神经不同程度的功能,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改善。但此种方法风险较高,手术过程容易造成听觉神经损伤,造成过度或永久性听力丧失、耳聋、耳鸣,以及术中出血、术后眩晕或颅内感染等症状。
㈡ 面部神经抽搐怎么治疗
面肌痉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鲁米那等。并配合理疗。轻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面神经封闭式手术治疗。
㈢ 面神经痉挛抽搐该怎么办
这个情况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可选用苯妥英钠,利眠宁,安定,鲁米那等。
意见建议:并配合理疗.轻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面神经封闭式手术治疗.祝你健康,感谢对我的信任,祝您健康!
㈣ 面神经抽搐如何治
你说的这个情况很有可能是面神经炎,又叫中医上的面瘫,贝尔麻痹等等,是特发性的面神经炎,通常会采取保守的治疗措施,一般选择激素类的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中医上的活血化瘀的药物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大部分人在用药两周之内是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面神经炎功能障碍,严重到一定的程度采取外科方面的面神经的减压,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平时注意休息,避免着凉。
西医治疗方式:
1服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这些抗镇定抗癫痫药物只控制,而且长期服用副作用也很大,依赖性也比较强。
2服些B1B12但收效甚微。A型肉毒毒素也只控制,一般打一针最长能控制一年,或半年到三个月,长间注射会产生抗药性,而且因A型肉毒毒素只麻痹面部的神经造成人为的面瘫,所以当时打完面肌痉挛会控制。但长时间注射的病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面瘫的症状。
3西医外科手术治疗此病是将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分离幷移位固定,手术一般需要1小时,需要住院1周左右,总费用3-4万元,但复发率也很高。临床上接触的,最多有一个患者做过四次手术。手术本身亦有风险,术后往往会出现头痛,耳鸣,甚至面神经痉挛术后变成面神经麻痹,所以,许多外科医生已经停止做这种手术,开始研发微创手术。
二 面神经痉挛中医的治疗
面部抽搐,即是眼睑、口角、面颊肌肉痉挛而发生跳动。此病以中老年为多,轻者仅有眼脸或口角痉挛,发作次数不多;病重者,一侧面部频繁发生痉挛。颜面抽搐常由情绪波动引起,且伴胸胁不适,或情绪激动,食少乏味,舌苔薄,脉弦。
[分型论治]:
(1)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而面部抽搐。病人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弦细。
[药方]:白芍18 首乌18 木瓜15 酸枣仁15 丹参18 香附12 佛手10 甘草6 当归15 菊花15 陈皮6 熟地30
(2)风寒侵袭外风侵袭阳明经脉,导致面部抽搐,大多伴有头痛,恶风寒,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觉。表现为舌淡、苔白,脉浮紧。治宜发表散寒,祛风解痉。
[药方]:麻黄4 桂枝10 紫苏15 甘草6 生姜4片防风12 菊花20 藁本10 细辛3 乌梢蛇15 秦艽12
(3)肝风内动肝气素万,化风而扰及面部络脉而引起的面部抽搐,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舌苔白或黄,舌质红,脉弦。
[药方]:珍珠母30 钩藤15 广地龙15 天麻12 僵蚕10 远志15 当归15 生地15 白芍18 罗布麻12
(4)气虚夹痰久病气虚,又有风痰客于面部络脉致使面部抽搐,常伴有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晕,面部皮肤有虫爬感。舌胖,苔腻,脉弦滑。
[药方]:党参24 白术18 炙甘草8 云苓18 黄芪24 防风12 胆南星10 僵蚕12 法夏15 白附子10
面神经痉挛的中医方剂在应用时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特别是面神经痉挛拖延到半个月以上者,变成顽固性面神经痉挛时,基本上就无效了。
㈤ 面部抽搐最佳治疗方法
面部抽搐很难自己控制,很影响生活,那么面部抽搐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单纯的面部抽搐多是各种原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引起的,应该采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的治疗方案来进行治疗。轻微的可以口服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口服天麻片、三七片、丹参片等活血化瘀。稍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静脉给药来进行治疗,用药和口服大致相同。病情顽固的患者在采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可进行中医针灸治疗来加速病情恢复。
面部抽搐发病以中年女性为多,起病常为下眼睑的轮匝肌阵发性轻微抽搐,以后逐渐向一侧面部扩展,以口角肌肉抽搐最明显。抽搐程度不一,在紧张、情绪激动或疲劳时抽搐加重,安静或睡眠时消失。少数严重者,面肌抽搐可累及整个一侧面肌。抽搐多限于一侧,双侧者甚罕见。
㈥ 面部神经抽搐该怎么办
可能是三叉神经的问题,最好看神经科.不要看牙医.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即面部)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以一侧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常见。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或1--2分钟,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严重者昼夜发作,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讲话可诱发疼痛,以至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在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女性较多。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为数日、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为数日至数年。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严重,很少自愈。
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与原发性相似,但常合并其他症状和体症如耳鸣、耳聋、面部麻木、头痛,常见于桥脑小脑脚肿瘤如胆脂瘤、听神经瘤等以及一些颅底肿瘤。所以在治疗之前应该到医院确诊决定治疗方案。继发性的要先消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1、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有效。卡马西平常为首选有效率约70%,孕妇忌用。氯苯氨丁酸,维生素b12,派咪清也可应用。2、封闭疗法:服药物无效者用无水酒精、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使之发生变性,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但可获得止痛效果。3、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经ct导向将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5℃,维持1分钟。疗效达90%以上。但可出现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和带状疱疹等症状。长期随诊复发率为21%--28%,重复应用仍有效。4、手术治疗:传统方法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手术暴露脑桥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止痛效果为目前首选。5、近年来推崇微血管减压术。г-刀和x-刀治疗也有效。
㈦ 面肌痉挛怎么治
面部痉挛是面部肌肉抽搐,常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阵发、快速、不规律的抽搐,严重者可以出现强直性抽搐,无神经系统损害的其他阳性体征。
本病是慢性进展性发展,一般不会自发缓解,部分患者在晚期出现患侧面肌瘫痪和萎缩,抽搐也停止。需去医院诊治。面肌痉挛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多选用镇静、抗癫痫药物,可选用苯妥英纳、利眠宁、安定、鲁米那等,并配合理疗。轻症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可略有减轻。重症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微血管减压术,另外还有面经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