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脑胶质瘤症状有哪些呢
1、复视:即视物呈双影,这是因颅压增高导致外展神经不完全麻痹引起。表现为双眼内斜视,俗称“斗鸡眼”。但自幼就有眼球内斜者除外。
2、头颅增大:这是小儿颅压增高的特点之一。多发生在婴幼儿,因此期小儿颅缝未愈合或愈合不紧,颅内压增高可致颅缝分离而使头围增大。这种头颅增大常不如先天性脑积水明显。
3、眼球不能上视:因颅压增高可使患儿出现双侧眼球内斜视,俗称“对眼”或“斗鸡眼”。还有的患儿逐渐出现眼球不能往上看,也预示着脑内松果体区存在肿瘤的可能。
4、眼歪口斜伴有走路不稳:可能为脑干胶质瘤。
5、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严重意识障碍(如昏迷或半昏迷等)常为脑疝所致,而颅压增高严重的患儿可表现为淡漠、乏力及嗜睡等,需引起留意。国外资料显示,儿童脑瘤患者有人格改变者约占半数,有行为异常者约占到50%左右。多数表现为呆滞,对玩耍不感兴趣,易疲乏,沉静寡言或易激怒。
6、头痛:多数头痛为颅内压增高所致,少数病例可因肿瘤直接刺激硬脑膜而出现局限性头痛。学龄儿童可以告诉家长自己头痛,而婴幼儿常不能表达头痛的情况,仅表现为阵发性烦躁和哭闹不安或用手抓头、击打头部等。摘自——【胶质瘤会诊中心】
2. 胶质瘤有什么症状
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通常有:清晨头痛、喷射状呕吐、视力障碍、单眼突出、感觉减退、单侧耳聋、半身不遂、精神异常、出现幻嗅、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短暂性认人失误等。以上这些都是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除以上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共同表现外,脑膜瘤还具有下列特点:
①通常生长缓慢、病程长,一般为2~4年。少数生长迅速,病程短,术后易复发和间变,特别见于儿童。
②肿瘤长得相当大,症状却很轻微,如眼底视乳头水肿,但头痛却不剧烈。当神经系统失代偿,才出现病情迅速恶化。这与胶质瘤相反,后者生长迅速,很快出现昏迷或脑疝,而眼底却可正常。
③多先有刺激症状,继以麻痹症状。提示肿瘤脑外生长。
④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但有好发部位及相应综合症。部分脑胶质瘤,根据病人的外貌能大概估计其性质。垂体腺瘤病人的外貌变化比较明显。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如在儿童或青少年发生,个头比同龄者明显增高;如发生在成年人,则表现为手脚肥大、皮肤变黑且粗糙、面形变丑、前额及颧骨突出、牙齿稀疏等。促皮质激素细胞腺瘤发生在中青年人,表现为脸、颈及躯干明显肥胖,四肢相对瘦小,脸圆如满月,常有粉刺。有的儿童比同龄者明显矮小,要警惕是否患了颅咽管瘤。成年人皮肤变细、变白,毛发(胡须、腋毛、阴毛等)稀疏脱落、体重增加,同时有视力减退,应考虑鞍区可能有肿瘤,如颅咽管瘤或垂体腺瘤。儿童出现胡须、体毛增多,第二性征早熟,应想到颅内生殖细胞瘤。
一旦确诊患有脑胶质瘤,应该及时就治,千万不能拖延,以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对于绝大部分的脑胶质瘤而言,还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手段。凡是生长于适宜用手术切除部位的肿瘤,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出现脑疝症状的病例,手术是一项紧急措施;对于生长在不能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如脑干肿瘤,可以通过姑息手术,创造较好的条件以便进行其他治疗或延长生命。手术后,并不代表就一定痊愈了,要做好手术后防止复发的调理。人参皂苷Rh2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的功效,双重作用,起到防止手术后残留癌细胞过快生长,提高患者免疫力,加快术后恢复的作用,从而降低手术后复发的可能。
3. 脑胶质瘤症状早期症状有哪些
脑胶质瘤是因为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35.2%~61.0%,由成胶质细胞衍化而来,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以及治愈率低的特点。
脑胶质瘤早期的症状
1、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胶质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因此精神异常是脑胶质瘤的常见早期症状。
2、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导致视力下降。
3、单侧肢体感觉异常: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该部位脑胶质瘤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4、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一般的头痛有别于脑胶质瘤疾病引起的头痛。
5 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头痛是所有脑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中最典型的。
脑部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可分两方面,一是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精神症状等;另一是肿瘤压迫、浸润、破坏脑组织所产生的局灶症状,早期可表现为刺激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后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如瘫痪。
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年龄、性别、好发部位及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在病史及体征基础上,采用电生理、超声波、放射性核素、放射学及核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定位正确率几乎是100%,定性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