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

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8 05:42:26

❶ 肌肤表面是什么地方

肌肤表面就是皮肤的最外面的一层。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中胚层)、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❷ 人的皮肤表皮分哪几层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

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

(2)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扩展阅读:

呼吸作用:用保鲜膜裹住身体,会觉得闷不过气,这是因为皮肤呼吸受阻。但呼吸量仅是肺呼吸量的5%。

体温调节:皮肤是一个奇怪的物质,能透气,却不易传热。当外界的气温产生变化时,皮肤首先作出感应,调节血液循环和发汗,保持身体温度恒定,这也是皮肤的作用。

感应:皮肤还是身体的感应器,在它的层面中布满了无数知觉神经。能迅速感受到来自体外包括冷、触、痛、压、觉等各种刺激。当知觉神经感受到这些刺激后,就会传送给大脑,大脑会迅速警觉起来,进而发出命令,指挥身体各器官远离危险。

新陈代谢:皮肤的更新周期为28天,但是由于现在环境污染和年龄的增加,皮肤的更新周期也会延长。

吸收:皮肤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但它的吸收作用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它是带有“过滤网”的吸收器,只有那些经过处理的特殊分子,才能穿过皮肤的透气孔,达到皮肤的深层,从而促进皮肤的吸收,化妆品就是利用这种特性制成的。

分泌排泄作用:人体具有两套排泄水分系统,一套是排泄系统,即肾脏排泄系统;另外一套是皮肤。它通过分泌汗水和皮脂,来带走体内多余的尿素、氨、脂肪、碘、溴、砷、汞等物质,辅助肾脏的排泄功能。

保护作用:它覆盖着身体的各个角落,保护着内脏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同时,皮肤带有些许油脂的角质层,还具有防止细菌侵入、细菌繁殖的作用。对于光线或紫外线,皮肤也有折射作用,以防止它对更深一层皮肤的伤害。人们也说“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资料:网络-皮肤

❸ 人体表皮层一共分为几层分别叫什么

皮肤是遮盖身体表层的较大的人体器官,皮肤包在人体表层,立即同外部自然环境触碰,具备维护、代谢、调整人体体温和体会外部刺激性等功效的一种人体器官,是人的身体人体器官中较大的人体器官。身体皮肤的结构是如何的?身体皮肤组织构造分哪多层?
一.表皮
外皮为最表层的皮肤,其构造似一堵墙体,砖与砖中间的混凝土,是一层疑胶状的物质,当其所含的长链脂肪酸与水份没法均衡时,皮肤外型马上会看起来发干、不光滑。
它也是外地人物质进到皮肤的安全通道,外皮由深层次至表皮分成五层:角质层薄、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真皮层
外皮构造(皮肤的结构的功效各自是啥?)
1.角质层薄:保湿补水,安全防护
它是外皮外层一层,由密不可分的鳞状细胞所构成,会持续脱落,带有角质蛋白及角质层人体脂肪。角质层薄为已身亡的无细胞质体细胞。由10-15层偏平互连密不可分交叠并坚固黏合在一起的身亡角质层细胞组成。
角质层薄的关键功效是维护其皮下组织组织,避免皮下组织组织遭到感染,脱水及其抵御有机化学和外力作用所产生的工作压力。
角质层薄吸水力发电较强,一般水分含量不少于10%,以保持皮肤的莹润。如小于10%角质层薄的体细胞内带有角质蛋白。它有利于降低水分公开增发,乃至能消化吸收水分,使皮肤维持潮湿。
也有一些新陈代谢的物质组成纯天然保湿补水系数,他们在皮肤的凝固功效,柔韧度及延展性上饰演了关键的人物角色。
2.透明层:皮肤光泽度。维护
体细胞为一层全透明脆化无籽体细胞。透明层能够阻拦外部的纯净水被皮肤消化吸收,因此水在脸部会往下流,是关键的人体安全防护层。能够反射面太阳,决策皮肤的光泽度和色度。
3.颗粒层:防潮,阻拦紫外光
坐落于棘细胞层的浅部,由2-3层细胞组成。其薄厚随角化层的薄厚而转变。在角化层薄的位置常无颗粒层。从这层刚开始,体细胞越来越全透明而且发硬,维护皮肤免遭到损害。
它可以阻拦外皮水分向角质层薄渗入,使角质层薄体细胞的水分明显降低,变成角质层细胞死亡的原因之一。它也有映射光源功效,可降低紫外光入侵身体。
4.棘层:供奉
棘细胞层一般由4-8层多角行的、有横突的细胞组成。棘体细胞中有溶酶体及吞噬体,能够开展关键的新陈代谢活动及吞食和消化吸收表皮损伤后的体细胞残片及皮肤色素颗粒物等。参加伤口修复全过程,给外皮供奉。
5.真皮层:造成信息报,色素决策皮肤的颜色
是外皮最深层次,这层有二种体细胞,肌底体细胞和黑素细胞。肌底体细胞具备瓦解繁育,造成新细胞的功能,一切正常状况下,从一个肌底体细胞造成到变为角质层体细胞最终掉下来,需要24-28天。

❹ 人的皮肤分为五层,都是什么

1、角质层

是表皮的最外层,由多层角质细胞和脚层脂质组成,角质层主要由5至10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

2、透明层

是角质层前期,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无胞核,仅见于手掌和脚底的表皮。HE染色呈嗜酸性,切片上呈波形带状弯曲,有强折光性,故名透明层。具有防止水,电解质与化学物质通过的屏障作用。在静电上,颗粒细胞层为荷阴电荷带,透明层为荷阳电荷带,构成表皮的防御屏障。

3、颗粒层

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

位于基底层之上,由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层细胞组成,也有分裂增生能力,但仅限于深层接近基底层的细胞。棘层深部细胞呈多边形,愈向浅层愈扁平。

5、基底层

即基底细胞层,是表皮的最底层。基底层是表皮中分裂增生能力最强的一层细胞,每天30%~5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分裂周期约为19天。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42天,从颗粒层移至角质层表面而脱落又约需14天,所以正常表皮更新时间约为28~56天。在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基底层细胞有重要的~再生修复作用。

(4)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扩展阅读:

护肤品成套的原因:

1、"角质层"吃霜,无霜就会飞起皮屑,产生干纹。

2、"透明层"吃水,无水就会死亡,使皮肤没有保水能力和光泽。

3、"颗粒层"吃乳,缺乏就会使皮肤产生敏感。

4、"基底层"一般精华类,缺乏就会影响新细胞产生,使黑色素细胞易生成色斑。

5、“真皮层"吃顶级精华类。分子颗粒要几乎到纳米级、有亲肤性才易被皮肤吸收。如果缺乏,皮肤就会松驰形成皱纹。

如果您的护肤品快用完了,使用效果不如愿,正考虑换什么牌子好,真心邀请您一定要试试无限极的护肤品!如果角质层很薄,肌肤很敏感,动不动就过敏,皮肤干,偏油的亲,我建议你先从洗面乳开始体验,体验与那些碱性洗面乳有什么区别。

相信您一定会爱上它与您以前使用的产品说拜拜,因为她已经破坏了你皮肤的保护膜,越洗角质越薄越敏感,你该选择的是跟我们皮肤的PH值相近的弱酸性配方的洁面乳。

并且要大量补水,无限极的所有产品成份完全纯植物,弱酸配方不含任何化学成分,符合国家化妆品法规,与世界戴尔玛公司合作,是您无悔的选择!

❺ 皮肤分为哪几层分别是什么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

一、表皮位于皮肤最外层,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皮肤附属器借此发生。表皮包括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及梅克尔细胞。表皮最重要的作用是形成机体的外部屏障,同时尚有吸收和免疫功能。

二、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基质构成,并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及其他细胞成分。通过其合成的细胞因子互相调节,对免疫细胞的活化、游走、增殖分化,免疫应答的诱导,炎症损伤以及创伤修复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细菌入侵时也可在此引起炎症反应和超敏反应。真皮一般厚1~2mm。

三、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的部分。主要由 10 至20 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

四、生发层在角质层的下面,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它增生的细胞逐渐向表层推移,形成表皮的各层细胞。生发层中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黑色素增加,皮肤颜色就变得黑些。

(5)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扩展阅读

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从基底层到表面可分为五层,即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一、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借基膜与深层的真皮相连。基底层是一层矮柱状上皮细胞。矮柱状上皮细胞之间有黑色素细胞。黑色素颗粒能够吸收紫外线,使深层组织免受紫外线辐射的损害。基底层的细胞分裂比较活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向浅层推移,以补充衰老、脱落的角质细胞。因此,也称生发层。

二、棘层:位于基底层的浅面,由4-10层多边形细胞组成,细胞较大,由许多棘状突起,胞核呈圆形。

三、颗粒层:位于棘层的浅面,由2-3层梭形细胞组成。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透明角质颗粒。普通染色呈强嗜碱性,胞核较小,染色较淡。

四、透明层:位于颗粒层的浅面,由2-3层无核的扁平细胞组成。胞质中含有嗜酸性透明角质,它由颗粒层细胞的透明角质颗粒变性而成。

五、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浅层,由几层到几十层扁平无核角质细胞组成,细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的角蛋白,对酸、碱,摩擦等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角质层的表面细胞常呈小片脱落,形成皮屑。

❻ 皮肤作为身体的最大器官,都分为哪5层,每层分别有什么作用

表皮层又可分为五层:

1、基底层:即基底细胞层,是表皮的最底层。基底层是表皮中分裂增生能力最强的一层细胞,每天30%~5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分裂周期约为19天,产生的新细胞向上推移进入棘层,所以基底层也称为生发层。基底层增生的细胞向表皮层不断推移,逐渐分化为其他各层。在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基底层细胞有重要的再生修复作用。

2、棘层:位于基底层之上,由4-10层多边形、体积较大的棘层细胞组成,也有分裂增生能力,但仅限于深层接近基底层的细胞。棘层深部细胞呈多边形,愈向浅层愈扁平。

3、颗粒层:位于棘细胞层浅部,常见于掌、跖表皮内,细胞厚度可达10层。由于它在正常表皮细胞和死亡角化细胞之间过渡,因此也称为过渡带。颗粒层上部细胞内的“膜被颗粒”向细胞间隙释放磷脂类物质,使邻近细胞间不易分离,成为防水屏障,使体表水不易渗入,也阻止体内水外渗。

4、透明层:是角质层前期,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无胞核,仅见于手掌和脚底的表皮。HE染色呈嗜酸性,切片上呈波形带状弯曲,有强折光性,故名透明层。具有防止水、电解质与化学物质通过的屏障作用。在静电上,颗粒细胞层为荷阴电荷带,透明层为荷阳电荷带,构成表皮的重要防御屏障。

5、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多层角质细胞和角层脂质组成。角质层主要由 5 至10 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而掌跖部可达40-50层。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此层由于皮脂膜的形成,可防止水分流失。角质层正常含水量为20%—25%,皮肤干时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会干燥、脱屑,低于5%出现红、肿、热、痛、痒。

(6)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扩展阅读: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真皮比表皮厚,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皮肤下面有皮下组织,属疏松结缔组织,有大量脂肪细胞。皮肤还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许多附属物。

参考资料:网络-皮肤

❼ 浅表器官是什么部位

在身体表面或皮下比较浅的器官,如眼睛、乳腺、甲状腺、睾丸、皮下组织等。

❽ 皮肤由浅到深依次是什么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❾ 皮肤分为几个层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

①表皮。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由浅入深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由多层角化上皮细胞(核及细胞器消失,细胞膜较厚)构成,无生命,不透水,具有防止组织液外流,抗磨擦和防感染等功能。

②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由浅入深依次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之间无明显界限。乳头层与表皮的生发层相连,其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等感受器。网状层与皮下组织相连,其内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它们互相交织成网,使皮肤具有较大弹性和韧性。

(9)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扩展阅读

皮肤是披覆在人体的表层,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组织。具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呼吸等功能。由表皮和真皮紧密结合而成。

皮肤覆盖全身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约占体重的16%。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2—2.0平方米。全身各处皮肤的厚度不同,背部、项部、手掌和足底等处最厚,腋窝和面部最薄,平均厚度为0.5—4.0毫米。

个体之间的指纹形态是不同的,因而指纹具有个体差异。皮肤上有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毛发。四肢末端有指甲和趾甲。皮肤可分泌汗液和皮脂,是由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的。

参考资料:网络-皮肤

阅读全文

与人体皮肤浅表面部位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0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0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0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