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艾灸美容灸哪些地方
艾灸通过点燃艾绒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体表的经穴或患病部位,通过施以温热的刺激,从而达到经络温通、扶正去邪的作用。中医认为,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等作用。《本草正义》说:“古人灸法,本无一症不可治,艾之大用,惟此最多。”经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艾灸还有治面部皱纹、雀斑、痤疮、冻疮等美容养生功效。
平复面部皱纹:患者仰卧,将盐末填平脐孔,取0.3厘米厚度的鲜姜1片,用针穿刺鲜姜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如局部灼热难忍受,将姜片向上稍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复操作,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有益气健脾等功效。
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在面部,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
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炙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为度。
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B. 面部针灸美容的方法
爱美又不想整容的朋友们,肯定都想到过面部针灸美容!那么,面部针灸美容的方法是什么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水分
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三阴交
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1、健形养神
针灸美容在生活中也被很多人认可,在您的生活中就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美容方法。神,又称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特征。一个人的精神容貌则是人体精、气、神的充分体现,而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神赖气血奉养而精明。根据中医“形神合一”及“形与神俱”的理论,针灸临床历来注重“形与神”而强调以“神”为主。
进行针灸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种的,您在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合理的针灸。针灸就其保健延年、美容美形方面可谓形神兼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充分调动人体自身的积极因素,调理脏腑,运行气血,使肌肤得濡润,毛发获滋养。若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面容憔悴,皮肤苍老晦暗、弹性减弱,皱纹渐增,腹部脂肪堆积等,可以通过针灸调节使其精充气足,容光焕发。
2、通经消斑
进行一些斑块的消除也是很大的作用的,在生活中你就要进行一些合理的针灸措施。黄褐斑,临床上很常见,是指对称性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或深褐色色素斑,好发于鼻部、额部、颧部、口周和面颊等处,多无自觉症状。
发生褐斑的情况一般就会和患者的自身的身体条件相关,进行针灸也是对身体的一种调节。根据临床观察认为黄褐斑往往与一些妇科疾病相关,如月经不调、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妇女以血为本,其生理特点,则以经血为重点,首重调经。脏腑和调,精气、津血上荣,黄褐斑自然消退。针灸既可以改善局部盆腔的血运,又能通调面部血运,既调整了内在脏腑功能,又可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
3、祛痤疮
在生活中我们始终会被一些疾病缠身,进行针灸也是一种面对痤疮的良方。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发达的部位,若不及时治疗或防治不当,可遗留终身难愈的瘢痕而影响容貌。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主要与雄激素、毛囊和皮脂腺内微生物有关。
C. 面部穴位图
面部穴位图如下图: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面为五脏之华”,按摩美容即运用一定手法,作用于面部的穴位,使面部气血流畅,达到美化容颜的目的。
面部穴位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祛病养生,还能有效去除角质和废弃物,并补充营养及水分,从而改善肤色,使皮肤得到完全的放松和恢复。面部按摩要求手法要稳定,部位要准确,力度要适中,快而有序。
(3)面部美容灸什么部位扩展阅读:
大致穴位列表:
头部穴位(正面):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迎香穴、水沟穴、瞳子髎穴。
头部穴位(背面):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哑门穴、完骨穴、风池穴、天柱穴。
头部穴位(侧面):太阳穴、下关穴、客主穴、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膻中穴、鸠尾穴、巨阙穴、中脘穴、水分穴、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气舍穴、俞府穴、或中穴、期门穴、日月穴、天枢穴、气穴、大巨穴、大赫穴。
人体背部穴位:大椎穴、陶道穴、身柱穴、神道穴、至阳穴、脊中穴、治喘穴、肩井穴、曲垣穴、天宗穴、命门穴、腰俞穴、腰阳关穴、上仙点穴、六华灸穴、风门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膏肓穴、志室穴、肩外俞穴、厥阴俞穴、三焦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
人体上肢穴位:内关穴、外关穴、曲池穴、尺泽穴、治痒穴、孔最穴、列缺穴、阳池穴、神门穴、合谷穴、中渚穴、少冲穴、落枕穴、指间穴、太渊穴、口内穴、胃肠穴、手三里穴。
人体下肢穴位:膝眼穴、梁丘穴、复溜穴、阴谷穴、血海穴、承山穴、解溪穴、委中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百里穴。
人体足部穴位:涌泉穴、大敦穴、太冲穴、太白穴、太溪穴、申脉穴、丘墟穴、昆仑穴、足临穴、行间穴、里内庭穴、下痢穴、高血压点穴、第二厉兑穴、第三厉兑穴、阿基里斯腱穴。
D. 美容美体穴位
人体有美容美体的八大特效穴位,时常按一按,轻松美容又美体。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美容美体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美容美体穴位
大迎穴:为面部美容要穴
大迎穴又叫髓孔穴,位于胃经上,负责将胃经中的精微血气传送到头部,具有过滤浊气的功用。大迎穴主治牙痛、面颊肿痛、口角歪斜等多种口部及面部疾病,其下布有丰富的面部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此,又是面部美容的要穴。它在人体头部,位于侧面的下颌骨前方,下巴骨的凹陷处。
按揉大迎消除浮肿,做小脸美人
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水汽过多地堆积在面部便会造成面部浮肿。利用穴道按摩法,打通面部经络,加快血液循环,排出多余水汽,便可快速消除浮肿。具体方法:取大迎、颊车、听会3穴,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将指腹置于左右两侧鼻翼,然后从此处开始点按,逐渐经过面颊、耳际,便可消除水肿,长期坚持,还可消除面部赘肉。平时在涂抹护肤品时,加上经大迎穴向耳际提拉的动作,亦有瘦脸的作用。
水分穴:消除腰腹水肿第一要穴
水分穴又叫“分水穴”“中守穴”,是任脉的要穴之一。水分穴在人体腹部,位于腹部中线上,于脐上1寸处取穴,向下纵深剖析,为小肠。此穴具有分流水湿、通调水道、理气止痛的功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腹痛、泄泻、反胃、胃炎、肠炎、肠粘连、肠鸣、肾炎、腰背强直、小儿陷囟等症。
按摩水分,重现迷人腰线
女人坐着时最怕什么?最怕腰线上那一层又一层的“游泳圈”。女人的形体美,来自于窈窕的曲线,腰线臃肿的人,自然少了一分女人味。这时,就该找找任脉上的水分穴了。任脉,具有消除胃部、腹部胀气的作用,刺激任脉上的水分穴,可向胃、腹部输送更多的阳气,排出腹部多余水分,消除水肿;此外,该穴深处又是小肠 所在。因此,刺激该穴还可加速胃肠蠕动,加快新陈代谢,消除腹部多余脂肪,让突出的小腹平下去。具体手法:单手置于穴位上,以水分穴为中心先顺时针再逆时针按摩,直到表皮有热感为止;或采用养护脾、胃、肾的按摩法亦可。
盲俞穴:消脂散热第一穴
盲俞穴,又叫“子户”,属冲脉,为足少阴会穴,位于人体腹部,在肚脐中点左右旁开0.5寸处。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经由此穴,散热冷凝输散于腹部各部。因此,本穴有消脂散热的功用。现在常用于治疗腹泻、绕脐痛、痢疾、疝气、腰背痛、月经不调、呕吐等症。
指压盲俞,消除腰、腹赘肉
腰腹赘肉,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缓慢造成脂肪堆积于腰腹而形成的。采用指压盲俞等腹部穴位,可加快胃肠蠕动,帮助排气、散热、排便,加速新陈代谢,以消脂;而运动可紧实腰腹线条,达到平腹及美化腰腹线条的目的。具体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按盲俞穴约1分钟,直到感觉酸胀为止,左右手交替进行。
四白穴:美白特效穴位
四白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散发脾热,向天部提供水湿”的功用,直视向前时,它位于瞳孔正下方眼眶之下的凹陷处。此穴对治疗眼部疾病、养护眼睛及眼部肌肤、面部美白有特效,临床上还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等症。
点压、按揉,美白效果明显
按揉四白穴,可加速血液循环,保证面部气血充盈,面部皮肤自然就显得光彩照人有弹性,皱纹之类的皮肤衰老问题也就解决了。此外,四白穴还是人体面部美白的特效穴位,俗称为“美白穴”,长期坚持点压、按揉可改善面部毛孔粗大及色斑等问题。具体手法:先以双手食指稍微用力地点压在四白穴上,再减轻力道轻揉几分钟,坚持一段时间便会收到美白效果。
睛明穴:为眼睛输送气血的第一要穴
睛明穴又叫“泪空”“泪孔”,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为人体腧穴,有“降温除浊”的功用。它位于双目内眦外上方的凹陷处,膀胱经的经血借由此处交于眼睛,可改善眼睛疲劳症状,使视力保持清晰,因此得名“睛明”。睛明穴主治眼睛视力不清、眼睛红肿、近视、风流眼、色盲、夜盲、内眦痒痛等眼部疾患。此外,还可对风寒头痛有用。此穴不宜灸。
点按睛明,缓解眼睛干涩、疲劳
“睛明”顾名思义,就是使眼睛保持明亮的重要穴位。睛明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膀胱经的上行气血借由本穴提供给眼睛,而眼睛在此穴中受膀胱经的温湿之气而变得水润晶莹。眼睛疲劳使眼部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阻滞,眼睛得不到滋养,所以易出现干涩之感。点按睛明穴可疏通膀胱经,保证其气血源源不断地流向眼睛,使眼睛恢复湿润。具体手法:用双手拇指或食指指尖在鼻翼两侧取穴,一边点揉2~3秒,一边吸气;点揉放手再呼气,如此重复36次即可。
大巨穴:美胸特效穴位
大巨穴具有传输胃经经水的功用,位于人体下腹部,取穴时需仰卧,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3/4点的左右三指宽处即是该穴。此穴具有调肠胃、固肾气的作用,临床上,大巨穴主要被应用于治疗食欲不振、腰痛、泄泻、痛经、便秘、阑尾炎、肠炎、肠梗阻、腹痛、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遗精、阳痿、疝气、失眠等症,又因其可刺激荷尔蒙分泌,对丰胸也有奇效。
按压大巨穴可丰胸美胸
大巨穴离人体胞宫非常近,胞宫是人体储藏生命遗传物质的藏所,蕴涵人体精华。刺激大巨穴,可间接起到刺激胞宫的作用,对女性而言,这就有利于加速女性荷尔蒙的分泌,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对乳腺又将产生刺激作用,促进乳房的再发育,让女性拥有坚挺的乳房和傲人的胸部曲线,增强女性魅力。具体手法:先将单手大拇指置于大巨穴上,然后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吐出,在吐气的过程中,用拇指压下穴位并保持6秒钟,吸气时再松开。如此再做5次即可。
期门穴:排毒要穴
期门穴是肝的募穴,且阴维、足厥阴、足太阴三脉交会于此。因此,它是肝经上的要穴,对因肝脏产生的问题有显着的防治作用。此穴在人体腹部第6肋骨的间隙上,取穴时,可从腹部中线上左右旁开4寸处。临床上,期门穴主要用于治疗腹胀、胸胀、打嗝、呕吐等肝部和胃部不适引起的病症。此外,它对肝脏排毒等问题引 起的皮肤粗糙、肤色蜡黄等皮肤问题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打圈按摩,排毒养颜
众所周知,人体的肝脏从晚上11点便开始排毒,一直要持续到凌晨1点。习惯晚睡的现代人,往往错过这个最佳的肝脏排毒期,长此以往,便造成脸色粗糙、蜡黄,和肝火过旺引起的小痘痘。对付这些问题,除了在肝脏排毒期保持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外,还应该辅以穴道指压法对肝脏进行调理,促进排毒期的睡眠质量。具体手法:找准腹部中线旁的双侧期门穴,将双手大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每天打圈儿按摩60下左右。
印堂穴:最好找易用的美容穴位
印堂穴是人体面部的重要穴位,位于两眉连线的中点上,就是人们常说的“眉心”。取穴时,最好仰面或仰卧。本穴具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的功用。临床上多被用于治疗头痛、眼睛红肿、高血压、失眠、鼻炎等疾病,同时也是美容的常用穴。
每天推揉2穴位,消斑很简单
面部保养的穴位按摩法很多,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最简单最好记的方法,只要记住2个穴位,即可做好日常面部保养,尤其适合那些经常面对电脑长有色斑的白领。这2个穴位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四白穴和这里讲到的印堂穴,将这2个穴位结合按揉,每天坚持,不仅可消除眼睛酸胀等眼部不适和由此引起的眼部肌肤问题,还可消除脸部色斑。先用食指点压四白穴,再轻揉,如此重复3~5次,感到表皮有微热感即可;然后再点压印堂穴3~5次即可。
E. 艾灸脸部哪些穴位可以起到美容效果
炙疗不但可以防病保健,还可以美容健美。女性只要正确地掌握了灸疗的方法与穴位,每年在月经间歇期抽时间灸上半个小时的时间,连续灸20次左右,就可以长葆青春的容颜。 【中医好轻松艾灸疗法】 取穴:关元、归来、足三里、太冲、肾俞、命门、肝俞。 灸法:可用艾条温和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连续灸20次;或用温灸器灸,把温灸盒置于腹部和背部穴位上施灸30分钟,背部和腹部穴位交替使用,每日灸1次,连续灸20次;还可以用隔姜灸,取枣核大的艾炷施灸,每穴灸3~5壮,隔日灸1次,连续灸20次,也可用隔附子饼灸,取枣核大的艾炷施灸,每穴灸5~7壮,隔日灸1次,连续灸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