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面部三大神经两出一进是什么

面部三大神经两出一进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25 20:42:34

Ⅰ 三叉神经痛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

三叉神经主要分布在面部,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出现反复发作的剧烈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或撕裂样疼痛,严重影响生活,有的人形容疼痛生不如死。该病的病因主要分为两类:1、原发性的三叉神经痛,发病原因至今医学上仍未能明确,考虑可能是因为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有关,导致神经异常放电出现疼痛。2、由于继发性因素导致,如炎症、肿瘤、动脉瘤及外伤等压迫三叉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异常而发病。三叉神经痛发作突然,也可迅速停止,发作没有规律,有时候说话、进食、洗脸、刷牙等动作可诱发,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精神抑郁产生消极情绪,需积极正规医院治疗。

Ⅱ 三叉神经到底指什么地方

概述

三叉神经(n.trigminus)为混合神经,是第5对脑神经,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支配脸部、口腔、鼻腔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将头部的感觉讯息传送至大脑。三叉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和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间、口裂以下的感觉和咀嚼肌收缩。

位置

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它的运动部分从脑桥与脑桥臂交界处出脑,再并入下颌神经,一同经卵圆孔穿出颅部。而它的感觉部分的胞体组成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节。

形态

三叉神经含有一般躯体感觉和特殊内脏运动两种纤维

病症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从病因学的角度可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症状性三叉神经痛两类。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发病率1.8‰,70-80%病例发生于40岁以上,高峰年龄为50岁组,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为单侧,右侧多于左侧,5%以下为双侧。疼痛多由一侧上颌支或下颌支开始,逐渐扩散到两支,甚至三支均受累。

三叉神经损伤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上损伤时:可出现患侧头面部皮肤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觉丧失;角膜反射消失;患侧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三叉神经半月节以下受损时:可出现各单支损伤表现,眼神经受损时,出现患侧睑裂以上皮肤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上颌神经损伤时可至患侧下睑及上唇皮肤、上颌牙齿、牙龈及硬腭粘膜的感觉障碍;下颌神经受损时可致患侧下颌牙齿、牙龈及舌前2/3和下颌皮肤的一般感觉障碍,并有患侧咀嚼肌的运动障碍。

希望能帮到你~~~~

Ⅲ 三叉神经痛在什么位置

三叉神经的分布:

三叉神经是脑神经中最大者,是口腔颌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和咀嚼肌的运动及本体感觉神经。有三条分支,分别称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

1.眼神经为感觉神经

经眶上裂出颅,主要分布于泪腺、眼球、眼睑、前额皮肤和部分鼻黏膜。

2.上颌神经为感觉神经

根据其行程可分为四段:

(1)颅中窝段:发出脑膜中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2)翼腭窝段:发出颧神经、翼腭神经(包括鼻腭神经和腭前、腭中、腭后神经)和上牙槽后神经。

(3)眶下管段:上颌神经进人眶下裂后改称眶下神经。发出上牙槽中神经和上牙槽前神经。

(4)面段:丁眶下孔处发出睑下支、鼻内侧支、鼻外侧支和上唇支。

3.下颌神经

为混合性神经,是三叉神经中最大的分支。经卵圆孔出颅,发出如下分支:

(1)脑膜支(棘孔神经):分布于硬脑膜。

(2)翼内肌神经:分布于翼内肌。

(3)颞深神经:分布于颞肌。

(4)咬肌神经:分布于咬肌。

(5)翼外肌神经:分布丁翼外肌上下头。

(6)颊神经(颊长神经):分布于下颌后牙颊侧牙龈及颊部黏膜皮肤。

(7)耳颞神经:主要分布于颞下颌关节、外耳道、腮腺、颞区皮肤等。

(8)舌神经:主要分布于下颌舌侧牙龈、舌前2/3及口底黏膜、舌下腺等。

(9)下牙槽神经:主要分布于下颌牙及牙龈、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等。

三叉神经的分支及分布:

自三叉神经结向前发出三支由周围突组成的三条大的分支,至内向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

眼神经

三叉神经【外侧面】眼神经(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眼神经向前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 泪腺神经细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前行至泪腺分布于泪腺和上睑的皮肤。

(2) 额神经较粗大,位于上睑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经较大,经眶上切迹,分支分布于额顶部皮肤。

(3) 鼻睫神经在上直肌的深面,越过视神经上方达眶内侧壁。此神经分出许多分支,分别分布于眼球、蝶窦、筛窦、下睑、泪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肤。

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n.maxillaris) 也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之后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间的面部皮肤以及部分硬脑膜。

(1) 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终支,通过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上唇的皮肤。

(2) 颧神经在翼腭窝内发出,经眶下裂入眶,穿眶外侧壁至面部,分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在行程中发出由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组成的小支与泪腺神经吻合,此支进入泪腺,控制泪腺分泌。

(3) 上牙槽神经分为上牙槽前、中、后支。后支有2~3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穿上颌骨体后面进入骨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牙槽前、中支从眶下神经分出,三支在上颌牙槽骨质内吻合,形成上牙丛,分支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各牙和牙龈。

(4) 翼腭神经也称神经节支,为2~3条神经分支,从上颌神经主干行经翼腭窝上方的一段发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后分布于腭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腭扁桃体。

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n.mandibularis)为混合神经,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经卵圆孔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分为许多支。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各牙、牙龈、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1) 耳颞神经以两根起始,向后包绕脑膜中动脉后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实质内,与颞浅动脉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颞区皮肤以及腮腺。

(2) 颊神经沿颊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后分布于颊粘膜以及颊区直至口角的皮肤。

(3) 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经的鼓索从后方加入此神经。此后越过翼内肌浅面到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经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的刺激。

(4) 下牙槽神经为混合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下牙槽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的外侧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分出分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在下颌管内分支构成下牙丛,分支分布于下颌各牙和牙龈。其终支自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粘膜。

(5) 咀嚼肌神经为特殊内脏运动神经,分数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Ⅳ 脑神经一共多少对分别是什么,每一对的功能

人的脑神经又叫颅神经共12对:

1、嗅神经:与嗅觉传导有关。

2、视神经:视神经与视物和视觉的传导有关。

3、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等主要眼外肌的运动。

4、滑车神经:经眶上裂入眶内,分布于上斜肌,支配此肌。使眼球转向外下方。

5、三叉神经:此神经分为两部分,较大的一部分负责面部的痛、温、触等感觉;较小的一部主管吃东西时的咀嚼动作。

6、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可使瞳孔转向外侧。

7、面神经:主管面部表情肌的运动,此外还主管一部分唾液腺的分泌以及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感觉。

8、位听神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做听神经,主管耳对声音的感受.另一部分叫做前庭神经,其主要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

9、舌咽神经: 主管咽喉部粘膜的感觉, 舌后三分之一的味觉。与第十对迷走神经一起主管咽喉部肌肉的运动。

10、迷走神经: 除与第九对舌咽神经一起主管咽喉部肌肉的运动外,还负责心脏、血管、胃肠道平滑肌的运动。

11、副神经:副神经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主要负责转颈、耸肩等运动。。

12、舌下神经:舌下神经支配舌外肌和舌内肌,主管舌肌运动。

(4)面部三大神经两出一进是什么扩展阅读:

连于脑的脑神经和连于脊髓的脊神经共同组成人体周围神经 。

脑神经共有12对。 其中第1对、第2对、第8对为纯感觉性神经,第3对、第4对、第6对、第11对、第12对是纯运动性神经,第5对、第7对、第9对、第10对是运动和感觉混合性神经。

脊神经共有31对。有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1对尾神经。

脊神经前根是运动性的,可含有支配骨骼肌的躯体运动性纤维和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内脏运动性的纤维。

脊神经后根是感觉性的,可含有传递温痛触压觉和本体感觉的躯体感觉性纤维和传递内脏感觉的内脏感觉性纤维。

Ⅳ 脸一面大一面小怎么调整

面肌属于皮肌,薄而纤细,起自面颅诸骨或筋膜,止于皮肤,使面部呈现各种表情,又称表情肌。面肌主要集中在眼裂、口裂和鼻孔的周围。面肌由面神经支配,面神经受损时,可引起面瘫。
面部脸一面大一面小怎么办皮肤薄而柔软,富于弹性,含有较多的皮脂腺、汗腺和毛囊、是皮脂腺囊肿和?肿的好发部位。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颊部脂肪聚成的团块,称颊脂体。睑部皮下组织少而疏松,水肿在此部显现最早。浅筋膜内有神经、血管和腮腺管穿行。由于血供丰富,故面部创口愈合快,抗感染能力亦较强,但创伤时出血较多。面静脉与颅内的海绵窦借多条途径相交通,因此面部感染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面部的小动脉有丰富的血管运动神经分布,反应灵敏,当情绪激动或急某些疾病时,面部的色泽也随之变化。血管分布
脸一面大一面小怎么办
血管分布于面部浅层的主要动脉为面动脉,有同名静脉伴行。
(1)面动脉:于颈动脉三角内起自颈外动脉,穿经下颌下三角,在咬肌止点前缘处,出现于面部。面动脉行程迂曲。斜向前上行,经口角和鼻翼外侧至内眦,改称内眦动脉。面动脉的搏动在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相交处可以触及。面动脉供血区出血时,压迫此点可有一定的止血作用。面动脉的后方有同名静脉伴行,浅面有部分面肌覆盖,并有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和颈支越过。面动脉的分支有下唇动脉、上唇动脉和鼻外侧动脉。
(2)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伴行于面动脉的后方,位置较浅,迂曲亦不太明显,至下颌角下方,与下颌后静脉的前交汇合,穿深筋膜,注入颈内静脉。面静脉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口角平面以上的一段面静脉通常无瓣膜,面肌的收缩可促使血液逆流。因此,在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内,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时,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故此区有面部“危险三角”之称。
脸一面大一面小怎么办淋巴分布

淋巴面部浅层的淋巴管非常丰富,吻合成网。这些淋巴管通常注入下颠了淋巴结和颏了淋巴结。此外,面部还有一些不恒定的淋巴结,如位于眶下孔附近的颧淋巴结,颊肌表面的颊淋巴结和位于咬肌前缘处的下颌淋巴结。以上三群淋巴结的输出管,均注入下颌下淋巴结。
脸一面大一面小怎么办神经分布

神经面部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支配面肌活动的是面神经的分支。
(1)三叉神经:为混合神经,发出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三大分支,其感觉支除分布于面深部外,终末支穿面颅各孔,分布于相应区域的皮肤。以下只叙述三个较大的分支。
1)眶上神经:为眼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由眶上切迹或孔穿出至次下,分布于额部皮肤。
2)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穿出眶下孔,在提上唇肌的深面下行,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的皮肤。
3)颏神经:为下颌神经的分支,与同名血管伴行,出颏孔,在降四角肌深面分为数支,分布于下唇及颏区的皮肤。
(2)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入腮腺,先分为上、下两干,再各分为数支并相互交织成丛,最后呈扇形分为五组分支,支配面肌。
1)颞支:离腮腺上缘,斜越颧弓,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上部。
2)颧支:由腮腺前端穿出,支配眼轮匝肌下部及上唇诸肌。
3)颊支:出腮腺前缘,支配颊肌和口裂周围诸肌。
4)下颌缘支:从腮腺下端穿出后,行于颈阔肌深面,越过 面动、静脉的浅面,沿下颌骨下缘前行,支配下唇诸肌及颏肌。
5)颈支:由腮腺下端穿出,在下颌角附近至颈部,行于颈阔肌深面,并 支配该肌。

Ⅵ 懂医学的人请进,有两个问题要请教

三叉神经是人面部最大的神经,它主要是管人面部的痛觉、触觉和肌肉运动。比如风一吹人的脸上感觉凉这就是三叉神经的感觉。我们咬东西很有力量,这就是三叉神经运动支配肌肉的作用。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非常多,主要分为三类,这三类方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有效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药物治疗,主要是让患者口服药物,最主要的药物叫卡马西平,这种药对于很多患者都有效。患者可以首选口服卡马西平来缓解疼痛。
第二种方法是微创介入治疗,也称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这种方法是向三叉神经半月节内放入一个很细的射频针,这个针尖可以加热到70到80度,使半月神经节内的蛋白质发生轻微的变性,使疼痛信号不能传导。
第三种方法是功能神经外科手术,也叫微血管减压术。它是在头后部开颅来解除血管对三叉神经的压迫。这三种方法针对不同疼痛程度的病人,可以分别采用。

治疗三叉神经痛成熟的方法国内外公认的是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和微血管减压术。这两种办法如果规范地使用的话,都会使患者长期的疼痛得到缓解,复发率极低。国内很多大医院都可以开展这些治疗。我们宣武医院开展这两种治疗是分别在两个科室,在疼痛科主要是做CT引导下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毁损术,在功能神经外科做微血管减压术。有可能的话你可以过去看一看。

关于风湿,自己去看吧。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21129/0718284025.shtml

Ⅶ 面部三叉神经痛什么症状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Ⅷ 面神经在管外的重要5个分支是什么,支配哪些肌肉

面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面神经核位于脑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半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纤维成分
面神经为混合性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①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被盖部的面神经核,主要支配面肌的运动;
② 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的上泌涎核,属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有关副交感神经节换元后的节后纤维分布于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的粘膜腺,控制上述腺体的分泌;
③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即味觉纤维,其胞体位于颞骨岩部内,面神经管弯曲处的膝神经节,周围突分布于舌前2/3粘膜的味蕾,中枢突终止于脑干内的孤束核;
④一般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解剖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是较大的运动根,自脑桥小脑角区,脑桥延髓沟外侧部出脑;一是较小的混合跟,称中间神经,自运动根的外侧出脑,两根进入内耳门合成一干,穿内耳道底进入与中耳鼓室相邻的面神经管,先水平走行,后垂直下行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内有膨大的膝神经节.面神经穿经面神经管及最后穿出腮腺时都发出许多分支.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① 鼓索:传导味觉冲动及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② 岩大神经,也称岩浅大神经,含副交感分泌纤维,支配泪腺、腭及鼻粘膜的腺体分泌;
③ 镫骨肌神经:支配鼓室内的镫骨肌.
颅外分支: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3小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前行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发分支至腮腺前缘,分布于面部诸表情肌.
① 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 颧支:3-4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 颊支:3-4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 颈支:支配颈阔肌. 面神经的全长可分为9段:

Ⅸ 十二对脑神经都穿过颅骨的什么孔出脑干的位置是什么

1、嗅神经,穿过筛板入颅前窝,连于大脑腹侧的嗅球。
2、视神经,由眶内经视神经管入颅中窝,续于视交叉。
3、动眼神经
为运动神经,自中脑腹侧离脑,穿硬脑膜入海绵窦外侧壁继续前行,经眶上裂入眶动眼神经含一般体躯和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前者支配大部分眼外肌,后者即动眼神经的副交感节前纤维,至眶内睫状神经节,节细胞发起之节后纤维至眼球,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4、滑车神经
为躯体运动神经于中脑背侧前髓帆处出脑,绕大脑脚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在动眼神经下方继续前行,经动眼神经外上方穿眶上裂入眶,支配上斜肌。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亦含本体感觉纤维。
5、三叉神经
为脑神经之最大者,是头面部主要的感觉神经,也是咀嚼肌的运动神经。躯体感觉纤维大部分起源于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位于颞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经压迹处,由节的前外缘分出3大支:(1)眼神经:是感觉神经,最小哦,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居滑车神经下方,继经眶上裂入眶。(2)上颌神经:较大,亦为感觉神经,向前穿入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继水平向前,经圆孔出颅腔进入翼腭窝,再由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3)下颌神经:最大,为混合神经,经卵圆孔至颞下窝。
6、展神经
是躯体运动神经,于脑桥延髓之间正中线两旁离脑,在鞍背外侧方穿硬脑膜进入海绵窦内,在颈内动脉外侧行向前出海绵窦,继而经眶上裂内端入眶,至外直肌。
7、面神经
是混合神经,于延髓脑桥沟的外侧部附于脑,经内耳门入内耳道,穿过颞骨岩部骨质内弯曲的面神经管,最后出茎乳孔离颅。面神经含:(1)特殊内脏传出纤维主要支配表情肌;(2)一般内脏传出纤维;(3)特殊内脏传入纤维;(4)一般内脏传入纤维;(5)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8、位听神经
由传导位置平衡感觉冲动的前庭神经和传导听觉冲动的蜗神经组成。前庭神经节位于内耳道底。蜗神经节位于内耳蜗轴螺旋管内。两神经从内耳道底起始,经延髓脑桥外侧端,面神经的外侧入脑。
9、舌咽神经
是混合神经,由连于延髓外侧面的许多根丝集合成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腔。神经含:(1)特殊内脏传出纤维支配咽肌和喉肌;(2)一般内脏传出纤维分布于腮腺;(3)特殊内脏传入纤维(味觉);(4)一般内脏传入纤维;(5)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肤。10、迷走神经
是混合神经,在舌咽神经的下方由许多附于延髓的根丝集合成干。经颈静脉孔颅腔。神经含:(1)特殊内脏传出纤维支配咽缩肌和颈突咽肌;(2)一般内脏传出纤维分布于腮腺;(3)特殊内脏传入纤维(味觉);(4)一般内脏传入纤维;(5)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甲和外耳道部分皮肤。
11、副神经
是特殊内脏运动神经,由延髓根和脊髓根构成。12、舌下神经
是躯体运动神经,由延髓外侧沟离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腔。舌下神经支配舌肌。

Ⅹ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比如先讲一个 中枢神经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脊椎动物的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胚胎时身体背侧的神经管发育而成。神经管的头端演变成脑,尾端成为脊髓。神经管腔在脑内的部分发展演变成为脑室,在脊髓部分演变成为中央管。脑在开始时是3个脑:前脑泡、中脑和菱脑泡,以后又衍化成为端脑、间脑、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 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许多神经纤维是有髓鞘的,它们聚集在一起时,肉眼观呈白色,称白质。相反,神经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肉眼观呈灰色,由大量神经细胞体和树突上大量突触组成,称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体集聚组成的,具有明确范围的灰质团块叫做神经核。在脊髓中进行的神经活动,主要是按节段进行的反射性活动;但脊椎动物的许多活动都带有整体性,这有赖于脑与脊髓之间联系来完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出现了许多纵向走行的神经纤维束。在脑和脊髓的左、右两侧之间也有许多连合纤维,其中最粗大的是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胼胝体。 脊髓还保留着原来神经管的模式,灰质居中央管的周围,而白质围于灰质的表面。脊髓的背侧部分由胚胎时期神经管的翼板发展而成,主要接受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腹侧部分由基板发育而成,其功能是运动性的。脑干的颅神经核的位置按其感觉、运动的性质,基本上与脊髓的排列方式相似,但由于脑室的形状变化,当然,不如脊髓那样明显而整齐。脑干中的一些既非感觉又非运动性的神经核,如红核、橄榄核等,则位于脑干的不同部分。由于脑室及众多的神经束和传导束的出现,脑干的构造比脊髓要复杂得多(见表)。大脑及小脑的灰质主要分布在表层,分别称为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而白质则在深层。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像是一部容器巨大的信息加工器,加工的结果可以出现反射活动、产生感觉或记忆。例如动物遇到伤害性的东西,会逃避躲开,这是一种反射动作。在这个反射动作中,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信息,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加工,再经运动神经传出,引起了肌肉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接受传入信息后,可以传到脑的特定部位,产生感觉,这一点在人类是可以根据主观的经验明确地报告出来的,在动物或许也有同样或类似的“感受”。有些感觉信息传入中枢后,经过学习的过程,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留下痕迹,成为新的记忆。 中枢神经系统在完成上述功能活动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协调与整合。协调指整体作用中的各个作用结合成为和谐运动的过程。整合是指把单独的、部分的活动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在这里,输出不再与输入呈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是多个输入,转化成单个输出,或者相反。例如,当左腿屈曲时,右腿为了支持体重一般都是伸直的,而左腿屈肌是收缩的,伸肌却是松弛的。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与整合作用。

阅读全文

与面部三大神经两出一进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19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79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0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8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0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0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0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4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