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脸部麻木是怎么回事
三叉神经支配着面部感觉,凡是损伤三叉神经的感觉支及其传导纤维的病变,均可产生面部感觉麻木。一是,突然起病者,一般提示脑血管疾病。(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大多数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大约有1/4~1/3病例将在症状初发后2~5年内发生脑梗塞。治疗时可经常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潘生丁25mg,每日3次;肠溶阿斯匹林0.15g,每日1次;中药丹参、川芎亦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另外,患者应多饮水,以稀释血液,有助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血栓形成。除一侧面部感觉麻木外,还有同侧面部肌肉瘫痪,即口向对侧牵引,露齿时更明显,口角下垂,不能吹口哨。同一侧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同侧偏盲,即三偏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稀释血液。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或706代血浆500~1000ml,静脉滴注,持续7~14天。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同前)。③减轻脑水肿。脑血栓形成,局部血流不畅,缺血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局部血管扩张,渗透性加强,因而肯定存在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半小时滴完),2~4次/日,一般应用1周。二是,病前有发热史,提示可能为感染致三叉神经变性。可应用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250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B110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一个疗程为7~10天。三是,面部麻木感日趋加重,尤其合并有疼痛时,须要考虑颅内、颅底肿瘤、鼻咽癌,可借助CT、磁共振等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做手术。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Ⅱ 嘴不灵活面部肌肉麻木抽搐
指导意见:你这是外伤引起的三叉神经感觉障碍这个情况得及时来治疗一下建议你可以试试针灸方法来治疗配合着服用甲钴胺或腺苷钴胺来营养神经治疗一段时间后你面部麻木情况就能好转
Ⅲ 面部神经抽搐该怎么办
可能是三叉神经的问题,最好看神经科.不要看牙医.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即面部)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痛。以一侧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最常见。表现为历时短暂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数秒或1--2分钟,突发突止,通常无预兆,间歇期完全正常。严重者昼夜发作,夜不成眠或睡后痛醒。洗脸、刷牙、咀嚼、哈欠和讲话可诱发疼痛,以至患者不敢洗脸、进食,表现面色憔悴和情绪低落。在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女性较多。病程可呈周期性,每次发作期为数日、数周或数月,缓解期为数日至数年。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严重,很少自愈。
三叉神经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与原发性相似,但常合并其他症状和体症如耳鸣、耳聋、面部麻木、头痛,常见于桥脑小脑脚肿瘤如胆脂瘤、听神经瘤等以及一些颅底肿瘤。所以在治疗之前应该到医院确诊决定治疗方案。继发性的要先消除诱发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1、首选药物治疗,抗癫痫药物有效。卡马西平常为首选有效率约70%,孕妇忌用。氯苯氨丁酸,维生素b12,派咪清也可应用。2、封闭疗法:服药物无效者用无水酒精、甘油封闭三叉神经分支或半月神经节,使之发生变性,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但可获得止痛效果。3、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经ct导向将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通电加热至65℃--75℃,维持1分钟。疗效达90%以上。但可出现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和带状疱疹等症状。长期随诊复发率为21%--28%,重复应用仍有效。4、手术治疗:传统方法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手术暴露脑桥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止痛效果为目前首选。5、近年来推崇微血管减压术。г-刀和x-刀治疗也有效。
Ⅳ 脸部神经麻痹怎么办
这个病,一定要尽早治疗,最好一个月以内,一般由于风寒受凉,有的还加火气较多所致,最好到医院排查病因,有很多偏方和祖传秘方很好用,医院一般会建议针灸或烤电,或者贴膏药,不过都要慎重治疗,治不好会起反作用。出门一定要防风,注意脸部保暖,戴口罩,洗脸用温水,不吃生冷食物。
Ⅳ 面部神经麻痹怎么办
面神经麻痹一般是面部神经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的。
例如:骑摩托骑的太快而没有给于面部有效的防风措施。治疗上没有特效的方法。职能吃或者注射点营养神经的药物例如维生素B族的。最主要的是对面部的保养作些理疗什么的作用不太大。再说一句它有可能伏法的最少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还有更长的
时间。基本来说大多数的患者都能恢复。要多作些面部肌肉的运动啊。急性期就不用了。
面部神经麻痹又叫面瘫,该病起病急骤,其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清、口角流涎等,中医称之为中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脑血管
阻塞、面部血液循环不畅、患部神经传导失调所致。
面部神经麻痹发病后,往往口眼歪斜,偏向一侧,即一边面痉挛较甚,症状较重,对侧面部却较轻。治疗重点应在症状重的一边,针灸手法采用深刺、重捻。
取穴:合谷、太冲、颊车、地仓、迎香、风池、承浆、阳白、攒竹、印堂、四白。
其中合谷、太冲为循经远取法,两穴对头面的疾患最为有效,《百症赋》说得好:“太冲泻唇歪以速愈。”
风池、翳风同属少阳,有疏解风邪之效,并能祛风止痛;阳白、攒竹、四白、地仓、印堂、迎香、承浆,均有疏经调气的作用。
采用透穴法,还可以加强经气的通调,如攒竹穿鱼腰、地仓透颊车。《玉龙歌》说得清楚:“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
视情况需要,有时选择一些阿是穴配合治疗疗效更佳。对侧面部的症状较轻,其处理方法是:选取几个必要的对应穴位,进针较浅,并采用轻针轻捻。总的来说,一般留针半小时为宜,拔出针后必须用艾条点燃温灸,再进行局部按摩,使局部肌肉松弛,达到理顺经络的目的。每天针灸一次,10天为一疗程。
一般来说,按上述步骤进行针灸处理,一个疗程左右可逐步治愈。
Ⅵ 半边脸感到麻木,肌肉抽搐,是怎么回事
你这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面部神经瘫痪(简称:面瘫)就是三叉神经的问题,象你这种情况,你可以采用理疗,和针灸的方式啊.每天轻柔自己麻木的那半边脸,口服一些维生素B族的药物啊,其实问题不大啊,就是影响美观,治疗好了都容易复发的哦.你只要平时多吃着含维生素之类的东西应该问题不大,所以医生给你说没事。
Ⅶ 面部抽搐是怎么回事
面部抽搐,即是眼睑、口角、面颊肌肉
痉挛
而发生跳动。
此病以中老年为多,轻者仅有眼脸或口角
痉挛
,发作次数不多;
病重者,一侧面部频繁发生
痉挛
。颜面抽搐常由情绪波动引起,
且伴胸胁不适,或情绪激动,食少乏味,舌苔薄,脉弦。
1)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
血不养筋而面部抽搐。病人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
舌淡,脉弦细。
2)风寒侵袭
外风侵袭阳明经脉,导致面部抽搐,大多伴有
头痛
,恶风寒,
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觉。表现为舌淡、苔白,脉浮紧。
治宜发表散寒,祛风解痉。
3)肝风内动
肝气素旺,化风而扰及面部络脉而引起的面部抽搐,
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
头痛
,舌苔白或黄,舌质红,脉弦。
4)气虚夹痰
久病气虚,又有风痰客于面部络脉致使面部抽搐,常伴有周身乏力,
精神不振,
眩晕
,面部
皮肤
有虫爬感。舌胖,苔腻,脉弦滑。
具体治疗您最好拨打下面的甘普华健康管理中心
专家
健康热线给您详
细分析解答给您参考意见,
面对面的解答会更详细更具体更节省时间.
Ⅷ 面部神经麻痹没治愈完全怎么办 我21岁的冬天得的面部神经麻痹 现在23岁 这几天冬天一直面部抽筋
病情分析:根据您所说的情况,面部抽搐的现象,考虑还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可能性大。
意见建议:建议你及时复诊,根据医生确诊后积极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比如使用维生素b1以及甲钴胺口服或者肌注,必要时配合针灸以及中药治疗,生活中注意避免感受寒凉刺激。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Ⅸ 面部抽搐,面部发麻是因为什么
面部抽搐又叫做面肌痉挛,它是指一侧的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的抽动,没有神经系统的其他的阳性体征的一种周围性神经病。
目前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但是很多的学者认为面肌的抽搐主要是与面神经的通路受到一些机械性的刺激或者是压迫有关系。
就比如说血管的压迫,主要是小脑的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还有一些静脉血管,还有一些像桥小脑脚区的一些占位性病变,肿瘤,囊肿或者是肉芽肿等等压迫了面神经也会引起面肌的痉挛,还有少部分主要是由于面神经麻痹他恢复不完全,也会引起这种面肌的抽搐。
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与面神经的异位兴奋或者是伪突触的传导有一定的关系。
Ⅹ 面部最近经常抽搐是怎么了
面部抽搐,常见的有面神经炎,面肌痉挛,神经性抽搐,脑血管疾病等,建议到三级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针对性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