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下颌关节紊乱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口腔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为累及颞下颌关节和(或)咀嚼肌系统的,具有相关临床问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主要表现为颌面部关节疼痛、张口时有弹响声,可见张口受限、咀嚼运动障碍等,严重时可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眩晕、食欲不振。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资料源于:网络)
通过进行骨骼的反向锻炼,让整体平衡。
考虑到肌肉和骨骼的关系:
肌肉包裹着骨头,短暂是的反向锻炼是不够的,需要进行一定期段的训练。
1)通过对异位骨头的反向锻炼,让肌肉也得到锻炼,达到和骨骼一同复位。
2)通过加强骨骼关节点肌肉的锻炼,让肌肉得到强化,保护关节。
具体动作,请见医,专业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来安排。
调整肌肉、体态全身的骨骼恢复到比较平衡/对称的位置,也会影响脸部的骨骼。
1)用嘴习惯:
(1)调整说话嘴巴的姿势,练习正确的发音;
(2)说话的频率控制:
减少说话
目的:让关节不运动过度、减少劳损。
说说话(避免不说话)
目的:让关节在运动后有润滑。
(3)吃饭:
尽量两边都使用。
2)睡眠作息
身体得到休息的时候,身体的骨骼也会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建议:睡眠时间8小时(早睡更佳)
3)饮食习惯:
a.多喝水,增加身体的含水量,也会影响关节之间的润滑;
b.减少吃刺激类食物的频率(eg:过辣)
4)其他习惯的去除和减少:
(1)托腮———会把嘴巴往反方向推
(2)看手机——会让我们的下颌往脖子缩,造成下颌关节的异位。
改善方法:可以打羽毛球;做肩背的健身锻炼。
(以上为自己见医后的学习心得,仅供参考和作为预防了解 具体情况见医就医调整。希望对你有用。❤️)
㈡ 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根据实验和临床研究提出和本病发病有关的因素,且都认为该病是多因素发病,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容易激动以及失眠等精神症状,有的患者可以明显地存在精神情绪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慢性迁延性的患者中,也可以发现精神因素对症状反复发作的影响。
2、牙合因素。对TMD患者的临床检查常常发现有明显的牙合因素,包括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牙合、深覆牙合、多数后牙缺失及牙合面过度磨耗致垂直距离过低等。
3、免疫因素。免疫学研究表明关节软骨的主要成分如胶原蛋白多糖和软骨细胞都具有抗原性,由于关节软骨有基质包裹,从胚胎到成人都和血管系统隔绝,成为封闭抗原,不能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相关实验研究说明TMD也有细胞免疫参与。
4、关节负荷过重。适度的负重对维持关节的正常结构、功能和生理改建时必须的,有重要意义。但是过度的负重,超出生理限度则可造成关节的退行性改变甚至破坏。
㈢ 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因素都有哪些该如何预防
这种病往往是综合因素引起的,与精神心理障碍、咬合紊乱、口腔不良习惯有关。因此,预防这种疾病的关键是调整生活节奏和秩序,合理饮食,保持口腔清洁,运动,定期口腔检查,尽快治疗口腔关系异常,这一点尤为重要。
㈣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颞下颌关节混乱发病原因关键是1.精神实质因素,2.外伤因素,如曾受外力作用碰撞、突咬硬块、张嘴过大(如打哈欠)等亚急性外伤;也有常常咀嚼硬食、晚间磨牙齿及其一侧咀嚼习惯性等。这种因素可能造成骨节伤害到或施工磨损,咀嚼肌群作用失衡。3.牙齿咬合因素,如牙齿咬合干挠、门牙过多损坏、磨牙齿缺少过多、欠佳修补体、颌间距离过劣等。4.满身以及他因素,针对性病症,比如类类风湿关节炎,除此之外,某些医源性因素,比如喉癌的肿瘤放疗。
㈤ 什么原因导致颞颌下关节神经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到现在为止尚未完全清楚,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可以确定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
1、精神心理因素:包括现在社会节奏比较快,很多人压力比较大,处于焦虑或者抑郁的状态,这种人群就容易患这个疾病;
2、咬合因素:牙齿不齐、缺牙、智齿萌出,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咬合出现问题,慢慢的就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生;
3、不良习惯:有的人总是喜欢用一侧进行咀嚼,有的人总是喜欢咬硬物,如湖南地区部分人群喜欢嚼槟榔,还有的年轻人喜欢嚼口香糖,这些不良习惯时间久了,也有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4、磨牙症:有的人晚上睡觉时牙齿咯咯的响,长期磨牙症没有及时治疗,也有可能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5、环境因素:如天气突然变冷,病人的发病率会明显的升高;或者在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是如果长期的吹空调或者风扇对着关节吹,也有可能会患这个疾病。
㈥ 什么原因导致颞颌下关节神经紊乱
你好,颞下颌关节紊乱多发于青壮年,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不少病员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神经性因素与本病可有一定关系,如有些病员有情绪急燥,精神紧张,容易激动等情况,此外,有的病员有风湿病史,有的发病与受寒有关。
㈦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什么病该如何应对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髁和关节软盘组成,这是一个关节胶囊,韧带和咀嚼。当您开放,关闭或咀嚼时,颞下颌关节区的症状,关节刚度,开口和闭合紊乱,以及活动期间的弹性声音和关节摩擦声,是颞下颌关节障碍的典型表现。
我应该如何处理颞下颌关节障碍?有效缓解5种大型方式
TCM认为颞下颌关节部分是肾脏,肾脏不足,弱弱弱,过度疲劳更容易受到弱势的影响。当人们不稳定和弱,他们可能会导致人类生理功能障碍并导致颞下颌联合障碍。此外,该疾病也可以通过封闭关节障碍,两侧的发育不对称和单面咀嚼,创伤等。
(3)挤压法律。如果侧面有下颌骨,医生矗立在患者身后,如果左侧偏离,医生根据患者的左下颌骨部分具有掌状,并且右侧手掌根据患者的肌肉联合部分。患者是开放的,然后患者关闭,并且在关闭患者的同时,医生接近患者的上下手。
(4)。由于头部的底部,下颌骨的前缘被推到3到5次。
(5)法。使用小鱼或大鱼际,有一个下颚关节的钳口,局部痉挛被抬起,并且可以使用末端。
㈧ 镊下颔关节紊乱综合症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
别称
Costen综合征
英文名称
disturbance syndrome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就诊科室
口腔修复科
常见病因
精神因素,创伤,咬合紊乱,系统性疾病等
常见症状
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
病因
1.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和加重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创伤因素
很多患者有局部创伤史。如曾受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
3.咬合因素
咬合紊乱也可以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或者加重。如咬合干扰、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修复体、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4.全身及其他因素
系统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此外,一些医源性因素,例如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会导致咀嚼肌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临床表现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关节局部酸胀或疼痛、关节弹响和下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可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关节酸胀或疼痛尤以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弹响在张口活动时出现。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为清脆的单响声或碎裂的连响声。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张口时下颌偏斜,下颌左右侧运动受限等。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
检查
1.X线平片
关节薛氏位和髁状突经咽侧位X线平片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改变,如硬化、骨破坏和增生、囊样变等,对比开口和闭口两个不同状态时髁状突的位置,可以了解关节的运动状态。
2.关节造影
上腔造影因操作容易而多用、下腔造影国内应用较少,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关节盘诸附着的改变以及软骨面的变化。近年来,不少学者应用关节内窥镜检查,可发现本病的早期改变,如关节盘和滑膜充血、渗血、粘连以及未分化成熟的软骨样组织形成的“关节鼠”等。
3.锥形束CT(CBCT)
CBCT的分辨率很高,可以发现关节硬组织的细微结构变化,对关节病的诊断很有意义。
4.磁共振(MRI)
通过高分辨率的MRI图像,可以判断关节盘和肌肉等软组织的情况,为诊断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提供重要的信息。
诊断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很多类型,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治疗方法也各异。因此,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应该由专科关节医师来作出具体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鉴别诊断
由于很多其他疾病也常常出现上述三个主要症状,因此必须与以下疾病作鉴别:
1.肿瘤
颌面深部肿瘤也可引起开口困难或牙关紧闭,因为肿瘤在深部不易被查出,而误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甚至进行了不恰当的治疗,失去了肿瘤早期根治的良机。因此,当有开口困难,特别是同时伴脑神经症状或其他症状者,应考虑是否有以下部位的肿瘤:①颞下颌关节良性或恶性肿瘤,特别是髁状突软骨肉瘤。②颞下窝肿瘤。③翼腭窝肿瘤。④上颌窦后壁癌。⑤腮腺恶性肿瘤。⑥鼻咽癌等。
2.颞下颌关节炎
(1)急性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 关节区可见红肿,压痛明显,尤其不能上下对咬,稍用力即可引起关节区剧痛。
(2)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 常伴有全身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尤以四肢小关节最常受累,晚期可发生关节强直。
3.耳源性疾病
外耳道疖和中耳炎症也常放射到关节区疼痛并影响开口和咀嚼,仔细进行耳科检查不难鉴别。
4.颈椎病
可引起颈、肩、背、耳后区以及面侧部疼痛,容易误诊。但疼痛与开口和咀嚼无关,而常常与颈部活动和姿势有关。有的可有手的感染和运动异常。X线片可协助诊断颈椎有无骨质变化,以资鉴别。
5.茎突过长症
除了吞咽时咽部疼痛和感觉异常外,常常在开口、咀嚼时引起髁状突后区疼痛以及关节后区,耳后区和颈部牵涉痛。X线片检查容易确诊。
6.癔病性牙关紧闭
癔病性牙关紧闭如和全身其他肌痉挛或抽搐症状伴发,则诊断比较容易。此病多发于女青年,既往有癔病史,有独特的性格特征,一般在发病时有精神因素,然后突然发生开口困难或牙关紧闭。此病用语言暗示或间接暗示(用其他治疗法结合语言暗示)常能奏效。
治疗
1.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而阻止花生四烯酸合成炎症和疼痛介质前列腺素,从而发挥止痛和抗炎作用。
(2)硫酸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sulfate):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目的是消除炎症、减轻疼痛。虽然目前还没有药物能确切地抑制或修复关节组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但已有证据提示,硫酸氨基葡萄糖很可能是一种具有同时改善骨关节炎症状和关节结构的药物。
(3)阿片类镇痛药。
(4)抗抑郁药。
(5)抗惊厥药。
(6)皮质类固醇激素。
2.非药物治疗
(1)首先要去除精神因素的影响,必要时需精神科医生协助制定治疗计划,进行心理-行为疗法;
(2)矫正咬合关系,以及不良习惯,如过度张口、单侧咀嚼等;
(3)其他非药物治疗,如:神经刺激疗法、神经阻滞疗法、外科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中医针灸疗法等。
㈨ 颞下颌关节紊乱是什么样的体验
你知道牙齿错颌畸形会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吗?颞下颌关节紊乱主要有三个症状,一是关节杂音。在张闭口、来回左右晃下巴或者下颌前伸过程中可以听见关节响声。二是关节疼痛。关节区、咀嚼肌、耳后甚至枕部和肩颈疼痛都有可能是因为颞下颌关节紊乱,偏头痛也是一个常见并发症。三是运动受限。正常情况下张嘴时是直的,左右移动下巴可以到达的范围是一样的,下颌前伸也是直线向前,如果与上述形容情况不同,那可能就出现了运动轨迹异常,需要考虑颞下颌关节紊乱的可能。另外一些患者会出现张口受限的情况,严重时张不开嘴,食物也很难进入口中。
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病例。一位33岁的女性患者就因为牙齿的错颌畸形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她牙齿主要问题是牙突,深覆盖,深覆合,自述会有关节疼痛,酸胀,有时候张口受限,开口度最多只能一手指,严重的两次发生张口过小,不能进食。无法正常吃饭成了她非常苦恼的一件事。她在当地三甲医院检查多次,未做相关处理,仅口服和血化瘀的药物疗效不明显。为了不影响日常生活,她选择做牙齿正畸来改善情况。使用的矫治器是正雅GS隐形牙套。具体用的是S8做咬合重建。佩戴SGTB两个月后,患者反映原来的酸胀,张口闭口等问题,明显消失。现在第十个月后,覆盖浅、覆合正常。原来的症状都没有了。主治医师也表示目前患者的状态很好,马上进入第二期正畸了。正雅S8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S8-SGHB可用于骨源性突面畸形应TMD导致的突吸退、突吸偏病例;S8-SGTB可用于存在TMD迹象的混II型突面畸形病例。
㈩ 什么是颞颌骨功能紊乱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颞下颌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发音、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1.病因
(1)精神因素:临床上,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员,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2)咬合关系:患者多有�关系明显紊乱的情况,如�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深覆�,多数后牙缺失,�面过度磨耗等。
(3)关节负荷过重: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使颞颌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4)偏咀习惯:单侧咀嚼习惯会引起两侧关节不均衡运动,并影响两侧颌骨的发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长期的偏咀习惯易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5)外伤、打哈欠张口过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齿疾病等,也可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群和韧带的损伤而致发病。
(6)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
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厘米,开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则会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等。
(2)疼痛:主要表现为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如关节有器质性破坏或肌痉挛时,相应的关节区和肌组织会有压痛。
(3)关节弹响和杂音:正常颞颌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的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①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卡”的声音;②破碎声: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声音;③磨擦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磨擦音。
(4)此外,还常伴有许多其它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语言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3.分类
(1)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主要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协调、功能亢进和痉挛,实际上是关节外疾患。关节的结构和组织正常,以开口度异常和开口型异常以及受累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关节结构紊乱类:是关节紊乱综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类。为关节盘、髁状突和关节窝之间的正常结构紊乱,以在开口运动中各种不同时期的弹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开口度、开口型异常。
(3)关节器质性改变类:通过X线片、造影和关节内窥镜等检查可发现关节骨、软骨和关节盘有器质性改变,除了出现以上两类的症状外,关节运动时可闻连续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4.自我诊断
(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2)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征的病史。
(3)有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诉症状,疼痛与下颌运动、咀嚼有关。
(4)检查时发现颞颌关节运动异常(开口度过大过小,开口型偏斜歪曲)。
(5)X线片检查:X线片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的改变,关节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变化。
(6)关节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直接作出诊断,还可以在镜下取材做活检。
【家庭治疗】
1.防治原则
(1)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2)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
(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病因素,使患者增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
(4)循序渐进,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2.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服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安定,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2)理疗:可选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钟,1日1次,连续照射1周为1个疗程。
(3)磁铁疗法:适合于家庭治疗用,患者可以用磁铁片敷贴在痛点最明显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本病中的疼痛和张口受限,对关节弹响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还可以采用封闭疗法、调�、正畸矫正等方法。如果有明显手术适应症的,也可采用手术疗法。
3.治疗要点
(1)翼外肌功能亢进:主要是调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鲁卡因5毫升作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
(2)翼外肌痉挛:主要是解除肌痉挛。①理疗:可用15%氯化钙溶液作两侧关节区及咀嚼区钙离子导入,每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②封闭疗法:用2%普鲁卡因2~3毫升行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如疼痛无明显改善,则应放弃封闭疗法。③中药局部热敷、药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疗效。
(3)咀嚼肌群痉挛:治疗同翼外肌痉挛,但以温和的物理治疗为宜。同时可服用镇静、肌松驰剂,如安定、肠溶阿司匹林。
(4)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弹响初期患者,可戴用复位�板进行治疗,如关节盘前移明显无法进行�板治疗的,则可行关节盘复位术。
(5)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复位,方法同关节急性前脱位手法复位法,复位成功,可听到一弹响声,然后再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手法不能复位的,可戴用枢轴�板,严重的则行关节盘复位术。
(6)关节盘穿孔、破裂:应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无效的,则根据病情考虑关节盘修复术或摘除关节盘。
【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
殷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