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爱刮痧|脸上的黑痧
【脸上的黑痧】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
刮了十几年痧,一直都以身体为主,很少刮面部。
今天突发奇想刮了脸,结果大吃一惊!
脸上出的痧真的让我觉得匪夷所思。
一样的刮法,左边出痧,右边不出。
左边出痧就算了,刮第二下就出黑痧,黑的痧!黑的!
油色还是很淡的。
出黑痧最厉害的是按下去会隐隐作痛的左边太阳穴部位。
一开始看见黑痧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还以为是刮痧板上的灰尘混着刮痧油造成的,
可是等我把第三次刮下来的黑痧用纸擦干,
第四次再刮左太阳穴还是出现黑痧,
那就不由得我不信了。
而且刮痧油只是我平常炒菜用的葡萄籽油,浅绿色:
如果说黑痧是因为这个浅绿色的话,
那为什么刮右脸和身体其他部位就没有黑痧呢?
而且很明显,油被纸吸收了以后,
遗留下了黑色的物质。
啊天哪,这都是从我脸上刮出来的,
脸是有多脏啊!左太阳穴是有多堵啊!
这是顺手刮了三四下左边肩膀出来的红痧。
不是血哦,是不是血我还是分得出来的啊。
而且如果是血就已经被这个干燥的纸张吸进去了,现在油被吸收了,红色物质是浮在纸上面的。
🤔我的身体左边是怎么了……
好吧,接受身体的指引,我又顺手刮了左边的小腿外侧阳明胃经,痧出得哗啦啦……站完桩本来就饿,现在更饿了……
#我爱刮痧##生活里的国医#
❷ 刮痧出现黑紫说明什么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
刮痧是一种祛湿排寒的手法,并且具有泻火的功效。很多时候刮痧出现颜色不一,有些人认为是刮痧人的力度太大导致的,其实是与个人身体有关。那么,刮痧出现黑紫说明什么?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
刮痧出现黑紫说明什么1、青色:青色为风,侵犯到皮肤,皮肤易过敏,吃银杏。
2、紫色:紫色为寒,侵犯到关节浅筋膜(连结骨骼)。
3、黑色:黑色为湿,侵犯到滑囊,吃什么也不好使,用拍打法。
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一、风寒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少商、大椎。
(2)定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髑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少商、大椎放痧。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按摩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风热感冒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感冒刮痧刮哪个部位 感冒的刮痧疗法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正确的刮痧方法1.头部: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拭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全息穴区:额顶带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刮拭。
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
顶枕带及枕下旁带从上向下刮拭。顶颈前斜带或顶颞后斜带及顶后斜带从上向下刮拭。额中带、额旁带治疗呈上下刮拭,保健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区的刮拭采用厉刮法。
2、面部: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响美观,因此手法须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3、背部: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4、胸部: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❸ 刮痧时,刮出来的“痧”到底是什么是毒素吗
很多时候,经历刮痧后,它一般都在背上,会有一层红色的瘀伤。这是体内的毒素吗?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真的。刮出刮痕,事实上,通过刮痧,身体的经络中的毒素都要被挖走。气和血会变得更光滑。每一次,只要擦掉,效果就会更好。
首先,要注意保暖,特别是不要在低温空调房里待太久。由于温度较低,很容易在人体内积聚湿气。并且,应该控制好饮食,过于辛辣的食物,过于甜的食物,都应该少吃,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到忌辛辣,忌油腻。这样,身体健康才会有所保障。并且,在刮痧后的四个小时,都不适合洗澡。刮痧后,就洗澡,很容易就会给后背上的皮肤造成损害,影响到皮肤的恢复。所以,应该对这些行为,有效注意。这样,对健康才是最为有好处的事情,尽早解决很关键。
❹ 刮痧的原理和作用 刮痧的颜色各代表什么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刮痧这项养生活动,很多人也都去刮痧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刮痧的原理,因此我们便来了解一下刮痧的原理和作用?刮痧的颜色各代表什么?
刮痧的原理和作用
具有宣通气血、舒筋活络,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偏头痛等临床多种病症,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穴位分布于全身以及背部和腹部,刮痧后可以使脏腑的病邪之气通达以外,促使全身气血的流通,扶正主祛邪外出。因其简、便、廉、效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喜爱。根据现代医学的分析,本疗法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于神经末梢,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刮痧虽有利于健康,但对皮肤有一定伤害,所以皮肤局部有皮损、传染病和体质虚弱的患者不适合刮痧。
刮痧的颜色各代表什么
刮痧颜色反映病症,鲜红色的痧代表身体阳气旺盛,淡青色紫色的痧代表身体气虚,而且血瘀较为严重,紫黑而暗的痧代表体内血瘀严重并且有发寒的迹象,青紫色的痧代表体内的寒湿较重,紫色的痧反应身体里边有湿疹,紫红色的痧反映身体湿热情况严重,温紫色的痧代表心寒,特别是大面积存在的时候,黑色的痧反映的是寒症,深红色的痧代表身体有热症,刮痧如果出现散在沙痧点,表明身体健康,这种微循环障碍可以通过机体自我调节治愈。轻度痧象代表轻度循环障碍,提示经络轻度缺氧,陷于亚健康状态。中度痧象提示中微循环障碍,提示经脉中度缺氧,时间较长。重度痧象提示重度微循环障碍,提示机体缺氧时间较长。
刮痧是什么意思
刮痧的意思是采用刮痧板作用于皮肤局部,使体内之热、湿邪以出痧的形式透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刮痧的操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器具,一般选用牛角板,表面应光滑,避免刮伤皮肤。其次是选择适合刮痧的部位,刮痧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的,一般选择局部穴位或者沿着经络循行的方向进行操作,选择肌肉较为丰厚的部位,否则操作过程中疼痛感较强。刮痧过程中将刮痧板与皮肤呈45度倾斜刮拭,注意力度应轻柔和缓,以局部皮肤出痧为宜,不宜过长时间操作。刮痧有助于治疗热证、寒湿之证,孕妇及婴幼儿不宜刮痧。
刮痧是毛细血管破裂吗
刮痧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血液溢出,所以在刮痧后要喝多水,不仅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还可以排出代谢产物。刮痧效果虽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面部刮痧,更要谨慎一些。像面部长有粉刺的人就不宜进行刮痧,因为很容易导致面部感染。刮痧疗法是中医非药物疗法之一,它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排除毒素、调整阴阳等作用。刮痧后皮肤表面会出现红、紫、黑斑等现象,称为“出痧”。这是刮痧后出现的正常反应,数天后可自行消失,不需作特殊处理。因为刮痧会导致血管扩张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而这种血凝块不久就会溃散消失。“出痧”的皮肤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对皮肤是没有损害。颜色的深浅通常是反映病症轻重。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❺ 刮痧后出现的痧痕颜色分别说明了什么
刮痧后出现的痧痕颜色分别说明了被刮痧者的身体状况及病症深浅程度。具体参考如下:
清代医家郭志邃在《痧胀玉衡》中将痧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肌肤之痧,二是血肉之痧,三是脏腑之痧。不同层面的痧则颜色不同,
1、浅层的肌肤之痧较为鲜红
意味着病症较浅,如亚健康人群出痧通常是红色,比较亮眼。
2、血肉之痧颜色偏紫红、较深
意味着疾病时间较长,比如月经不调患者的痧色。
3、脏腑之痧颜色更深
比如肿瘤病人、肝硬化病人在特定脏腑映射区,刮出的痧呈现紫黑色。
痧象反映的是身体状况,对于判断疾病有帮助。多次刮后,出痧从紫红色变为淡红色,说明身体情况逐渐好转。
(5)面部刮出的黑痧是什么扩展阅读
刮痧六大误区
误区一:刮痧会把血管刮破了,是对身体的损伤。
不少人拒绝刮痧,觉得它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形成淤血。痧确实是从血液中渗漏出来的,但血管并没有损伤。刮痧停止时,出痧也停止。说到淤血,也是多虑。假如人体内出现淤血,会产生疼痛,引起运动障碍。而刮痧出现痧斑后,不但能减轻疼痛,而且身体运动自如。
研究证实,痧是从管壁最薄的微血管中渗漏出来的。微血管是微循环部位的血管,只有一层内皮细胞,本身就具有通透性。
当人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代谢产物潴留、免疫机能异常、炎症与结缔组织病变时,会造成微循环障碍、代谢产物积聚。
刮痧时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含有体内毒素的血液从通透性紊乱的毛细血管壁渗漏出来,在皮肤下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痧”。少量的出痧不仅不会造成组织损伤,还会改善局部微循环。
误区二:刮痧仅仅是治疗手段。
很多人只有在发热或某个部位疼痛时才想起刮痧,这就有点小看刮痧的作用了。刮痧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还可以清洁体内环境,有防病保健、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健康的人,微循环正常,刮拭后不出痧;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伏病变及已患病的人刮拭后会出痧。
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程度、性质不同,痧的部位、颜色、形态亦不同。刮痧将经脉缺氧、气滞血淤的程度以“痧”的形式呈现在体表,可以让医师直观地了解病变,这就是出痧的诊断作用。
误区三:没有病的人不能刮痧。
微循环障碍是亚健康和疾病发生早期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淤、活化细胞、排毒解毒、改善微循环,正是刮痧疗法的特点。
刮痧疏通经络、畅达气血、激发和调节经络脏腑功能,能及时消除隐患,早期发现、治疗潜伏的疾病,避免亚健康向疾病转化,是保持健康体魄、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误区四:刮痧一定很疼。
掌握了正确的刮痧技巧,刮痧是不疼的。
1、被刮拭者应选择舒适的体位,使刮拭部位肌肉放松;
2、刮痧板与刮拭方向形成的角度应小于45度,刮拭角度越小,速度越慢,疼痛越轻;
3、避免生硬按压,做到柔中有刚;
4、刮痧时不全都用腕力,必要时肘关节、肩关节均可成为用力点;
5、应多种刮拭手法、方法相结合;
6、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刮拭;
7、每次刮痧不超过30分钟。
误区五:随便找个工具就能刮痧。
刮痧器具包括刮痧板和润滑剂。刮痧板的材质应没有副作用,可选择水牛角、玉石、砭石等。身体刮痧润滑剂选择油剂,面部刮痧选择乳剂,可以有效保护皮肤,提高疗效。
误区六:什么人都能刮痧。
任何一种疗法都不能包治百病,刮痧也有禁忌症。诊断不明确的疾病或急性病、危重病患者应交给医生诊治或在医生指导下刮痧。过度疲劳、空腹或大汗、大出血后不宜刮痧。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病人不能刮痧。
骨折的部位在痊愈之前,也不能刮痧。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体表不能刮痧。月经期的女性下腹部慎刮,孕妇下腹部禁刮。肝肾功能衰竭者也不能刮痧。
❻ 刮痧的颜色各代表什么
刮痧的颜色各代表:
鲜红色的痧:鲜红色的痧代表身体阳虚火旺;
淡青色、紫色的痧:淡青色而且伴随有紫块的话代表身体气虚而且血瘀较为严重;
紫黑而暗的痧:紫黑而且暗的痧代表体内血瘀严重,而且发寒;
青紫色的痧:青紫色的痧反映体内的寒湿较重;
紫色的痧:紫色的痧反映了身体患有湿疹;
紫红色的痧:紫红色的痧反映了身体湿热情况严重;
温紫色的痧:温紫色的痧反映的是心寒,特别是大面积温紫色的痧存在的时候;
黑色的痧:黑色的痧反映的是寒症;
深红色的痧:深红色的痧代表身体有热症。
出痧程度反应病症:
1、散在痧点
刮痧后出现了浅红色、红色的痧点且痧点与皮肤其他部位基本持平的话说明身体很健康,出现这种微循环障碍可以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自愈。
2、轻度痧象
刮痧后如果是出现了不高于皮肤的直径约1/2厘米的浅红色、红色密集斑片状痧斑的话说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经脉有轻度的缺氧状态,人体还没有自觉的症状表现。
3、中度痧象刮痧后如果有多个直径大于2厘米的紫红色、青色痧斑,或高于皮肤或与皮肤持平的话说明身体已可见疾病状态,经脉有较长时间的缺氧状态存在。
4、重度痧象
刮痧后皮肤表面出现多个高于皮肤的直径大于2厘米的暗青色、青黑色的1个或是多个包块状痧斑的话说明身体可见严重的亚健康状态或者身体已经有疾病显现出来,这种情况最好能够就医检查身体。
❼ 李氏砭法•黑痧!谁来为你揭开神秘的面纱~王琪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内证基础上的。《内证观察笔记》的作者无名氏老师用内观的方法看到人体内“黑色的病邪之气随着气机的下降向脚部流动”,与李道政老师关于黑痧为“流痧“,通过从上往下刮拭,引邪下行,然后在人体四末将黑痧毒排出体外的四井排毒法不谋而合,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疗法通过四井排毒的方法帮助人体快速大量排出病邪之气,故临床治疗大病重病疗效显着,屡建奇功。
在人体特定部位通过刮拭,可以从皮肤表面排出黑色痧毒,这是李氏砭法临床上的一个伟大发现。是上海问痧堂李道政老师临床30年问痧不辍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它的发现,让位居中医六法之首,而今却沦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古砭法重放异彩。
它的发现,让诸多现代医学临床无法解决的难题峰回路转,迎刃而解。
黑痧,神奇又神秘,可遇又不可求。
它的出现让多少执砭人欣喜若狂?
它的隐密又让多少执砭人失落沮丧?
它给多少病人减轻了痛苦?
它让多少患者迎来了生的希望?
这个黑痧到底是什么东西?
它在人类的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它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
根据笔者近三年的跟师临床及执砭实践,现将自己的一些学习所得记录下来,希望能对有志于生命科学和中医研究的专业人士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还原黑痧真相,让更多人了解和受益于李氏砭法,为人类生命科学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添砖加瓦。
让我们先来看看现场通过虎符铜砭刮出黑痧的种种震撼人心的场景:
下图是上海问痧堂刮痧师陈颖骏的临床案例:乳腺癌术后多处转移患者,在其脑转移病灶处排出的黑痧,此病案正在治疗中,已初显成效。
下图为上海问痧堂临床病案,一名痛风患者,脚趾痛风石结晶,通过整体调理,腿部大量排出黑痧后痛风石结晶消除得愈。
黑痧,是指用特定的刮痧工具,即李道政老师集三十多年独创的虎符铜砭,通过在身体特定部位的刮拭和打磨,皮肤表面呈现灰黑色后,用油性介质在皮肤表面来回刮洗,此时黑色物质溶在油性介质里,再通过刮擦,一起从皮肤表面排出体外。因其颜色为灰黑色,故称之为黑痧。黑痧无味或略带腥味、仔细观察它为微细颗粒状的物质,有时触之手感有极细的沙粒感。
经过李氏砭法临床问痧研痧发现,通过刮痧,各人因素体不同会呈现形态各异的痧像,有的暗红,有的发黑,有的色淡,有的呈块状突出皮肤表面,有的呈点状均匀分布等,可以说是一人一种痧像。这些通过刮痧引出来的痧毒,浮现在皮肤表面,人体通过自身的溶血功能和自愈能力吸收修复,一般两三天时间即可消失得无影无踪,皮肤恢复完好甚至更好。而黑痧不同于上述浮现于体表的痧毒,它通过一定的方法引到体表,然后用油刮洗,此时黑痧会溶于油中,从而随油一起离开皮肤表面。也就是说,黑痧是可以通过刮洗直接排出体外的痧毒之一,其他可以直接排出体外的痧毒还有气味、脂肪毒、血毒等物质。
李氏砭法临床发现:再重的病人,只要能够大量的排毒(排黑痧),如疾风暴雨式的排毒,这个病人一时半会就不会死,可以为治疗赢得时间。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血液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器官,净化血液是挽救生命的第一要素。实践证明:通过刮痧引邪出表,可以做到把血液里的大量毒素排出体外,这是一个纯物理的方法,无需破坏皮肤,无需用药,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现代医学采用血透的方法也不能把血液里的毒素清理干净,但是李氏砭法找到了这个方法。临床曾经有一个危重病人当时是三个人抬进来的,治疗过程把主要精力放在排毒上,到傍晚的时候居然就能自己站起来走出诊室,其效果之神奇,如果用现代医学的思维模式去评判确实是无法解释和不可思议。
李道政老师说:我们在用药的时候,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具有个性,比如说治心脏病是这几种药,治糖尿病是另外几种药,这就是疾病的个性。但是用刮痧这个方法,临床发现所有的疾病具有共性。如果能把痧毒排出体外,所有的疾病都有可能康复,对于疾病,我们找到了一个共性的物质,那就是—痧毒!所以针对重大疾病,我们在临床上把排毒放在首位,只要大量的毒素排除体表,疾病就有好转的可能。
曾经有机构收集了黑色痧毒拿到实验室化验,结果表明其成分是一种变质的中性蛋白质,强酸强碱对它不起任何作用,但是把这个黑色痧毒放在肝上面,它会吞噬肝细胞;放在心脏上面,会形成血栓。
黑的痧毒,毒到什么程度?李老师在香港讲课时,学员收集黑痧也做过一个小实验:把蟑螂放进去,蟑螂一碰,抽两下就死了。
过去我们认为弱碱性体质是健康的,酸性体质是容易生病的体质,所以要多吃碱性的食物,而李氏砭法临床发现,只要把这种痧毒排出体外,随着刮痧疗程的渐次进行,脏腑功能将得到逐渐修复。
那么有两个结论可以探讨:第一,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物质到底是什么?是酸性、碱性还是这种变质的中性蛋白质;西方人他们不知道刮痧,也不知道刮痧可以从血液里面提取这种物质,包括国内中医界目前也没有这样的认识,而李氏砭法找到了这个样本,唯有李道政老师及其团队在探索生命科学的问痧过程中发现了这个现象。如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我们相信现代医学的很多基本理论会被推翻。比如上面讲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有高血压的原因,糖尿病有糖尿病的原因,你不可能让糖尿病人吃高血压的药,让高血压病人吃糖尿病的药。但是通过刮痧调理以后,只要尽可能多的把这个有害物质—“痧毒”排出体外,所有的疾病开始得到修复,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所有的疾病具有共性。我们认为源头是一样的,仅仅是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生命的本体是一样的。这个结论对目前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是一个冲击,是方向性的问题。这个李氏砭法已经在临床上验证了。
李道政老师经过30多年临床发现:痧毒在人体内随着气血的运行流动,谓之“流痧”。之所以全身上下到处都有可能排出黑痧,就是因为气血的运行通道在某处瘀堵,瘀堵之处气血流通受阻,黑痧就会在此积聚。有经验的刮痧师经常可以通过望诊和刮拭判断哪里有可能会出现黑痧。
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谓之顺,反之则为逆。刮痧可以打通和化解局部的瘀堵,然后引邪出表,引邪下行,故李氏砭法采用从上往下的刮拭手法,把身体的邪毒一步一步往下引导。
李道政老师发现:当把膀胱经和督脉打通以后,通过从上往下刮拭,把毒素往下赶。当毒素聚集于手部和脚部的时候,手和脚可以形成一个排毒的出口,就像从井里抽水,由于毒素密度比较高,比较浊重,排了以后,周围的毒素可以源源不断的汇聚过来,这个时候乘热打铁,尽量多的排毒,对疾病的治疗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这个方法就是李氏砭法八大理论之一的四井排毒法。此法是老师若干年前在临床中的偶然一得,但是却屡战屡胜,为李氏砭法的神奇疗效立下了汗马功劳。四井排毒法,完全掌握了痧毒的运行规律,是中医空洞一重大发现,是李氏砭法的开创性研究成果,李氏砭法因此在古中医砭法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立下了一个前不见来者的里程碑。
《灵枢•动输第六十二》: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故络绝则径通,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四肢者,诸阳之本也。 由此可以看出手足四肢末端是气之大络,就是气血在这里大量联络交汇的地方。为什么会在这里联络交汇呢?《灵枢·邪客》篇:“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彯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是强大的卫气会先走到四肢末端。四末解则气从合,相输如环。气血来到四肢的末端,走到了尽头,又从末端这里回去,日日夜夜,终而复始。这也就是这里容易排出黑痧,且能够调理全身疾病的一个原因。
第一次见到黑痧的人,会条件反射地认为,黑痧是在刮痧时铜砭与人体皮肤接触产生的反应物。细细想来,这个观点也不无道理。因为到目前为止,在中医界众多刮痧门派中,除了用虎符铜砭刮痧可以从体内排出黑色物质,其他材质的刮痧板至今未见有过类似的报道。我们也曾试过采用其他材质的刮痧板,如砭石、牛角、玉石等均未能刮磨出黑色痧毒。那么这个黑痧的出现一定与铜有着某种联系。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通过刮痧,人体内某种物质被引到体表,这种物质直接与铜原子发生了反应,从而形成了我们看见的黑痧;另一种可能是,铜只是作为一种媒介,是身体内的某种物质通过刮磨被引到体表后,这种物质与空气产生了反应而形成了黑痧。
那么这种被化验为中性蛋白质的物质到底在身体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它在身体中的存在与人体健康有怎样的关系?问题的答案还有待于科研机构的加入和研究。我们都期待着现代科技还原黑痧真相的一天早日到来。
1, 毒死小强:
以下为老师赴港授课时香港学员收集黑痧做的一个小实验,蟑螂放进装有黑痧的容器里,5秒即命归西天。
2, 黑痧排出体外以后的变化观察:
以下为笔者在2018年4月做的一个小实验,瓶里的黑色液体是当天从一个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排出的黑痧和刮痧油的混合物,收集在密闭的玻璃瓶里,第二天观察黑色液体变为绿色,两周后黑色液体变为无色。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潮汐是地球上的海洋表面受到太阳和月球的潮汐力作用引起的涨落现象。那么,人生于天地之间,与日月同参,气血运行同样会受到日月运转周期的影响。
中医的取类比象是古代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取类,即抓住矛盾的共性;比象,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李老师临床发现黑痧具有流动性。那么黑痧的出现与否不仅与人体疾病存在关系,和日月的潮汐会有什么关系吗?有待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总结。
内证是道、佛、儒三家特别使用的一种古代的科学观察和试验方法,也是古代研究中医基本原理、探索中医解剖学的重要方法。
以下文字摘自无名氏老师编着的《内证观察笔记》卷三-胆经观察中的一段。无名氏老师作为掌握了内观方法的实践者,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他在2007年5月中旬的某个星期六下午12点半到1点半通过内观所观察到的关于胆经的运动情况。文中这样描述:
“下降的心气,颜色也有几种,有红,有白,有蓝,甚至还有黑色的……
人体自排病气。过了一会,再观察时,心气下降基本已完成。下降的气机细了、慢了。但细细观察,红和蓝的气机中,有黑色的条,再细看,噢,原来是从人体中向外排的黑色病邪之气,这些气是圆球体,黑色,比薏米稍小点,连成一片、一串,随下降的心气,向下面流去。但心气向下流入人体耻骨边上的气穴不见了,到气穴那里全部消失。而那些黑色球状的病气,全部从脚部排入空间,没有一粒进入那个气穴的。看来那个气穴是个廉洁的“官”,能严格执行纪律,不是正经心气,它一个也不让再进入人体。穴道穴道,穴也有道。
这种排出的球状的黑气,是介于正常的气和有形物质之间的东西。应当有一点点固态的特点。它不是平常观察到的正黑之色,而是病色。”
1, 无名氏老师观到“黑色的病邪之气随着气机的下降向脚部流动”,与李道政老师关于黑痧为“流痧“,通过从上往下刮拭,引邪下行,然后在人体四末将黑痧排出体外的四井排毒法不谋而合,李氏砭法通过四井排毒的方法帮助人体快速大量排出病邪之气,故临床治疗大病重病疗效显着,屡建奇功;
2, 无名氏老师观到“黑色的病邪之气其性质介于有形和无形之间,有固态的特点”,我们临床也发现,所刮出来的黑痧是极微细颗粒状的物质,黑色痧毒如不及时用油洗涤,一重新入皮肤,二进入空气,这种毒素的物理性,又与内证所观吻合。
李道政老师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科学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中医的发展也在前进中,中医几千年来也是一个沉淀和积累的过程。每一代中医人都有当时时代的烙印和特征。我们应该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段不断地探索和解读中医。比如用现代仪器测定人体经络能量的流动;就刮痧而言,刮出来的分泌物是怎样的分子结构? 它属于哪类物质?痧、毒以及血管壁上的血栓是如何通过刮痧往外走的?又是怎样通过自身的溶血功能吸收后排出体外的?部分物质为什么能回到身体内但又不形成沉淀?这些问题能不能通过现代科学来解读它?如果有科学的进一步验证,我们中医就可以在不改变中医灵魂的基础上大踏步的前进,甚至可以进入几何级数的飞跃阶段。中医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原地踏步,我们迈进了数据和计算机的时代,可以探索更高空间的时代。用现代物理学来印证中医,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希望国家能在这方面多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课题研究,这是历史赋予现代中医人的使命。
我们在此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发现和重视这个课题,能把这项研究工作放到议事日程上。因为我们治病的过程也有,方法也有,效果也看到了,李氏砭法在临床上突破了现代医学目前无法解决的很多瓶颈,其疗效足以震撼整个医学界。这个中间过程的数据有待科研机构去做进一步的收集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命的重新认知,人们越来越青睐于物理的、没有副作用的、没有损伤的绿色疗法。李氏砭法正适应了这一潮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