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要如何处理
如果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损伤器官功能的恢复,又可造成严重的颜面部畸形,给病人造成精神负担,因此应了解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特点及处理原则,使恢复功能和美容相统一。因此,对于颌面部软组织损伤要如何处理要引起重视。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在早期清创处理中,应尽量保留组织,一般仅将破碎的创缘略加修整,去除坏死组织。新鲜而整齐的切割伤,可不切除组织。眼睑、耳、唇、舌等处的撕裂伤,即使大部分游离,仍应保留;有时甚至完全断离的组织,在数小时内缝合回原处,也可能存活。由于颌面部组织的再生能力强,在伤后24~48小时之内均可在清创后严密缝合;甚至超过48小时,只要伤口无明显的化脓感染或坏死,仍可在清创后严密缝合。损伤组织如有外翻、下垂、移位、或由于水肿、感染,清创后不能严密缝合者,可作定向缝合,使组织先恢复或接近正常位置,待消肿和控制感染后,再作进一步处理。定向缝合法,通常是用衬衫扣和细不锈钢丝或钢丝铅丸作褥式缝合以达到定向和减张的作用。颊部贯通伤,原则上应尽量关闭穿通口和消灭创面。无组织缺损或缺损较少,可将粘膜、肌肉和皮肤分层缝合。如颊部全层组织缺损较大,不要勉强拉拢缝合,以免造成畸形和张口受限,而应将创缘的皮肤与口腔粘膜相对缝合,消灭创菌。遗留的洞形缺损,后期再作修复。舌部组织较脆,易于撕裂,缝合时应用较粗的丝线,穿刺点应距创缘稍远(约5毫米以上)。腮腺损伤时,如伤口无明显感染,在清创后可用严密缝合和加压包扎,防止发生涎漏。腮腺导管断裂,可根据情况作导管吻合或改道处理。改善是将导管近心段的断端缝接于口腔粘膜某处,使涎液能流入口内。
B. 颌周骨折应该怎么办
颌周骨折应该怎么办?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颞下颌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咀嚼、发音、吞咽和表情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青壮年,以20~35岁患病率最高。一般发生在一侧,但有的可逐渐累及两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一般病程较长,并经常反复发作,多属功能紊乱,也可有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破坏,所以应引起重视,及早治疗。
1.病因
(1)精神因素:临床上,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病员,常常有情绪焦急、易怒、精神紧张、好激动以及失眠等症状。
(2)咬合关系:患者多有?关系明显紊乱的情况,如?干扰、牙尖早接触,严重的锁?、深覆?,多数后牙缺失,?面过度磨耗等。
(3)关节负荷过重:经常咬坚硬食物、夜间磨牙、紧张时咬牙习惯,使颞颌关节负荷过重,会导致本病的发生。
(4)偏咀习惯:单侧咀嚼习惯会引起两侧关节不均衡运动,并影响两侧颌骨的发育和肌力量的平衡。长期的偏咀习惯易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5)外伤、打哈欠张口过度、突然的寒冷刺激、不良坐姿及牙齿疾病等,也可造成颞颌关节、周围肌群和韧带的损伤而致发病。
(6)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等也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2.临床表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展过程一般有三个阶段:功能紊乱阶段、结构紊乱阶段、关节器质性破坏阶段。
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以下三个主要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厘米,开口型不偏斜,呈“↓”。本病患者则会出现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者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者歪曲),开闭口时关节出现绞锁等。
(2)疼痛:主要表现为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如关节有器质性破坏或肌痉挛时,相应的关节区和肌组织会有压痛。
(3)关节弹响和杂音:正常颞颌关节在下颌运动时无明显的弹响和杂音。本病常见的异常声音有①弹响音,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卡”的声音;②破碎声:即开口运动中有“卡叭、卡叭”的破碎声音;③磨擦音,在开口运动中有连续的似揉玻璃纸样的磨擦音。
(4)此外,还常伴有许多其它症状,如各种耳症,各种眼症,以及吞咽困难、语言困难、慢性全身疲劳等。
3.分类
(1)咀嚼肌群功能紊乱类:主要为各咀嚼肌的功能不协调、功能亢进和痉挛,实际上是关节外疾患。关节的结构和组织正常,以开口度异常和开口型异常以及受累肌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关节结构紊乱类:是关节紊乱综合征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类。为关节盘、髁状突和关节窝之间的正常结构紊乱,以在开口运动中各种不同时期的弹响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开口度、开口型异常。
(3)关节器质性改变类:通过X线片、造影和关节内窥镜等检查可发现关节骨、软骨和关节盘有器质性改变,除了出现以上两类的症状外,关节运动时可闻连续的磨擦音或破碎音。
4.自我诊断
(1)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2)一般都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征的病史。
(3)有关节弹响、疼痛的主诉症状,疼痛与下颌运动、咀嚼有关。
(4)检查时发现颞颌关节运动异常(开口度过大过小,开口型偏斜歪曲)。
(5)X线片检查:X线片可发现有关节间隙改变和骨质的改变,关节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及关节周围组织的变化。
(6)关节内窥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根据观察到的结果直接作出诊断,还可以在镜下取材做活检。
【家庭治疗】
1.防治原则
(1)以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2)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应改进全身状况和病员的精神状态。
(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性质、发病因素,使患者增强信心,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
(4)循序渐进,确定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
2.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1)服药:常用的有消炎痛,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安定,片剂,每片2.5毫克,每次2.5~5毫克,1日3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2)理疗:可选用局部红外线照射、氦氖激光照射,每次20分钟,1日1次,连续照射1周为1个疗程。
(3)磁铁疗法:适合于家庭治疗用,患者可以用磁铁片敷贴在痛点最明显的部位,使用方便,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本病中的疼痛和张口受限,对关节弹响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还可以采用封闭疗法、调?、正畸矫正等方法。如果有明显手术适应症的,也可采用手术疗法。
3.治疗要点
(1)翼外肌功能亢进:主要是调整翼外肌功能,可用0.5%或1%普鲁卡因5毫升作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5~7次为一疗程。
(2)翼外肌痉挛:主要是解除肌痉挛。①理疗:可用15%氯化钙溶液作两侧关节区及咀嚼区钙离子导入,每日一次,7~10次为一疗程;②封闭疗法:用2%普鲁卡因2~3毫升行翼外肌封闭,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5次为一疗程。如疼痛无明显改善,则应放弃封闭疗法。③中药局部热敷、药罐、推拿等亦均有一定疗效。
(3)咀嚼肌群痉挛:治疗同翼外肌痉挛,但以温和的物理治疗为宜。同时可服用镇静、肌松驰剂,如安定、肠溶阿司匹林。
(4)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弹响初期患者,可戴用复位?板进行治疗,如关节盘前移明显无法进行?板治疗的,则可行关节盘复位术。
(5)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首先可使用手法复位,方法同关节急性前脱位手法复位法,复位成功,可听到一弹响声,然后再按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治疗。手法不能复位的,可戴用枢轴?板,严重的则行关节盘复位术。
(6)关节盘穿孔、破裂:应遵循合乎程序的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无效的,则根据病情考虑关节盘修复术或摘除关节盘。
【注意事项】
(1)饮食原则上不予限制,但应避免咬嚼生冷坚硬的食物。
(2)消除精神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精神乐观、放松、心胸开阔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3)工作紧张时不要养成咬牙的习惯。
(4)勿大张口,打哈欠时要注意保护下颌关节。
(5)冬季时注意面部防寒保暖。
(6)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下颌关节;其它口腔内治疗时,应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
C. 下巴脱臼复位歪了
你好,下巴脱臼医学上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一般颞下颌关节囊松弛及张口过大时易发生。
建议行颞下颌关节CT,如果一侧未复位,需再次手法复位一次。如果已经复位,只是软组织肿胀引起的面部不对称,一般不用处理,肿胀消除后会恢复正常。
D. 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有一年了,现在有麻木肌肉等症状,我想尽量恢复,怎么治疗啊
针灸效果最好,中医针灸能刺激面部的经络,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迅速减轻麻木等症状
E. 一名交通事故的口腔颌面创伤的患者,伤后立即急诊入院,应做哪些检查及处理
诊断检查
1、注意有无呼吸道阻塞、口唇发绀、躁动不安、鼻翼煽动等呼吸道阻塞先兆。
2、检查脉搏、血压和瞳孔变化。
3、查明窒息发生的原因,是否因损伤组织移位或异物、血块、分泌物堵塞呼吸道,是否因局部血肿或水肿的压迫而闭塞呼吸道,有无分泌物、血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
4、检查时尤其要重视昏迷患者。
治疗方案
一、防治窒息
(一)治疗
1、针对窒息的原因,进行抢救。舌后坠者,将舌牵出并在舌前部穿线牵拉固定。咽喉部有异物、呕吐物者,应立即清除。
2、由血肿或水肿而闭塞呼吸道者,昏迷患者喉头反射消失者,及有异物、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内者,均应作气管切开。
3、紧急时,可作环甲膜切开,纠正后改作正规气管切开术。或以数个粗针头刺入环甲膜,以保持通气。
4、后送时,应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
二、止血
(一)治疗
1、指压止血 根据出血部位可将颈总动脉压于第六颈椎横突处;在下颌骨下缘指压颌外动脉,在耳屏前指压颞浅动脉。
2、填塞及包扎止血 深部创口可用填塞止血。浅部创口一般都可采用包扎止血;创口可放入止血粉或明胶海绵。
3、结扎止血 创口内明显出血时,根据出血部位,结扎相应的颈外动脉分支,必要时作患侧颈外动脉结扎。
(5)颌面部外伤未复位怎么办扩展阅读
下面简单介绍以下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现场处理方法:
1、面部软组织挫伤
这种损伤一般无需到医院就诊,受伤如不超过24小时,可用毛巾浸冷水后冷敷,有条件的也可用冰袋,以帮助止血,减轻疼痛。如受伤时间超过24小时,则应采取热敷,可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于伤部,以帮助化瘀,但不管是冷敷还是热敷,都不要连续进行,以避免引起冻伤或烫伤。
2、牙折
(1)重症牙折发生后,一方面影响咀嚼功能,另一方面影响美观,所以,一旦发生缺损较大的牙折,特别是牙髓暴露于外的,最好立刻到医院牙科急诊就诊,予以相应紧急处理后,再择期行补牙术。
(2)轻症如牙折程度较轻,缺损较小,可不必立刻进行急诊处理,可自行或请人帮助用大蒜瓣涂擦表面,用脱敏牙膏刷牙,不要用伤牙咀嚼食物,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时机去医院行断牙修补术。
3、口腔颌面部复合伤
由于口腔颌面部所处的特殊位置,创伤程度较重时很容易发生复合伤,并可影响到颅脑而发生颅底骨折或颅脑损伤,且由于在正常时口腔、鼻腔等存有大量细菌,所以也容易并发感染。
(1)处理危重损伤当怀疑口腔颌面部有复合伤时,一定要冷静,首先处理危及生命安全的损伤,如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发生;
(2)出血对面部及头皮等处的出血,可用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毛巾等行加压包扎。
(3)伤口处理对于面部、颈部裂开性或穿通性伤口,可采取填塞止血的方法,将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填塞伤口,然后再行加压包扎;
(4)休克如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平稳,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诊室进行抢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口腔颌面部外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口腔颌面部创伤
F.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切割伤 (别名:面部撕裂 )
口腔颌面部如颊、唇、鼻及眉部为人体暴露部位,无论交通事故、外伤及战争等均可引起这些部位软组织损伤。按其损伤特点常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
别名:面部撕裂就诊科室:口腔科症状
伤口特点是边缘整齐。如知名血管被割断,则出血严重;如切断面神经,可造成面瘫;如切断腮腺导管,可造成涎瘘。
病因检查
1.询问有无外伤及锐器创伤病史。
2.必要时可行口腔镜检查进一步确认损伤程度。治疗
切割伤如无感染,缝合后,可望一期愈合。遇有面神经较大分支或腮腺导管被切断时,应尽可能在清创时立即进行神经或导管吻合。
1.针对损伤情况 待全身状况平稳后处理颌面损伤。
2. 受伤后48小时以内患者,可在清创术后作I期缝合;48小时以后应延期缝合后放置引流条;创口已经发生感染者,一般在感染控制后,再考虑缝合,清创时应尽可能保留生活组织。
3. 尽量恢复面部正常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4.伤口如与面神经腔窦相通,应在清创及缝合时,尽早关闭这些伤口,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预防与预后
避免受外伤,使用锐器或食用带刺类食物时应注意。
G.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怎么办呢
你好,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颌、面骨骨折同时发生。各类损伤的临床症状和处理方法也各其特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颌、面骨骨折同时发生。各类损伤的临床症状和处理方法也各其特点。口腔颌面部损伤伤员只要全身情况允许,或经过急救好转,条件具备,即应尽早对局部创口进行早期外科处理,即清创术(。清创术是预防创口感染和促进愈合的基本方法。
H. 下巴脱臼怎么紧急处理
日常生活由于咀嚼用力或外伤不当常常会引起下颌关节脱臼,俗称掉下巴,下颌关节脱臼后就会出现以耳前关节区疼痛不适,下颌不能正常活动为特征。 掉下巴后应及时复位,复位后应该限制下颌活动。复位前,医生应让患者作好思想准备,肌肉要放松,精神不要紧张,必要时复位前可给镇静剂。医生首先要明确患者是双侧脱臼还是单侧脱臼,以便复位时协调用力。常用的手法复位有口外法、口内法、颌间复位法三种。 (一)口外法: 患者端坐位(但头部紧靠墙壁),下颌牙合面的位置应低于两臂下垂时肘关节水平。医生立于患者前方。复位时,术者两拇指放在患者两则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状突的前缘,即下关穴处,然后用力将髁状突向下方挤压。此时患者感觉下颌酸麻,术者同时用两手的食、中指托住两下颌角,以环指、小指托下颌体下缘,各指配合将下颌角部和下颌体部推向前上方,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此法优点是没有咬伤医生拇指的危险,不需要太大的按压力量。 (二)口内法: 病人和医生的体位同口内法一样,医生两拇指裹以纱布伸入口内,尽可能向后放在下颌磨牙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力量逐渐增大,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状突移到关节水平以下时,再轻轻向后推动,此时髁状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有时在滑车回关节窝时能听到清脆的弹响声。在即将复位闭颌时,医生拇指应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避免咬伤。当两侧同时复位有困难时,可先复位一侧,再复位另一侧。 (三)颌间复位法: 病人体位同上述。如复位右侧,医生站在右后方,复位左侧时医生坐于病人左前方,左手掌及手指托持颏部,右手如握笔式,将一圆形软木棒(约5-10毫米为宜)放在最后上下磨牙间合面上。复位时,左手稳重用力托于颏部,使之向上,当髁状突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时,左手掌间即会感到下颌车在移动而不稳定。此时,右手乘势迅速转动软木棒向前方,同时托颏部向后使髁状突滑入关节窝。随即抽出木棒,一侧复位后,再复位另一侧。
I. 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分型及其相对应的固定方法
Le Fort I 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低位骨折或水平骨折
Le Fort II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中位骨折或锥形骨折
Le FortIII型骨折:又称为上颌骨高位骨折或颧弓上骨折
颌骨骨折应该如何治疗?一颌骨骨折后主要是复位与固定颌骨骨折复位的重要标志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即牙齿的广泛接触关系否则将影响骨折愈合后咀嚼功能的恢复常用的复位方法有三种:
1.手法复位:在颌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较活动可用手将移位的骨折段回复到正常位置
2.牵引复位:颌骨骨折后经过较长时间(上颌骨三周以上下颌骨四周以上)骨折处已有部分纤维组织愈合手法复位不成功可采用牵引复位法下颌骨骨折多用颌间牵引就是在下颌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夹板(图1)然后在与上颌的牙弓夹板之间用小橡皮圈作弹性牵引使之逐渐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上颌骨骨折后如骨折段向后移位可在上颌牙列上安置牙弓夹板在头部制作带有金属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夹板与金属支架之间作弹性牵引使上颌骨骨折段向前复位(图2)需要较大牵引力时也可作卧式重力性牵引
图1 分段式牙弓夹板
图2 金属支架石膏帽将上颌骨骨折段向前牵引复位
3.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适应证较宽骨折段移位较久已有纤维性愈合或骨性错位愈合手法和牵引都不能复位时则应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将骨折断端间错位愈合中所形成的纤维组织切除或凿除骨痂重新离断使颌骨恢复正常的位置手法复位困难的或复位后不稳定的新鲜骨折或开放性骨折一般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
二颌骨骨折复位后的固定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颌间固定法颌间结扎固定法小钢板(miniplate)或微型钢板(microplate)固定法颅颌固定法其他方法还有颌周固定法加压钢板固定法等
1.单颌牙弓夹板固定法:是用直径2毫米的铝丝或成品带钩牙弓夹板按牙弓形态成形然后用较细的金属结扎丝穿过牙间隙将牙弓夹板结扎在骨折线两侧的部分或全部牙齿上(图3)以固定骨折段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如下颌骨颏部正中线性骨折局限性牙槽突骨折
2.颌间固定:常用的方法是在上下颌牙齿安置带钩牙弓夹板然后用小橡皮圈作颌间固定使颌骨保持在正常咬合关系的位置上(图4)此法稳妥可靠适用于多种下颌骨骨折优点是能使颌骨在良好的位置上愈合有利于恢复功能缺点是伤员不能张口进食也不易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应加强护理
图3 单颌牙弓夹板固定
图4 颌间牵引固定法
3.骨间结扎固定:手术切开复位的病例可在骨折两断端钻孔然后穿过不锈钢丝作结扎固定(图5)这也是一种可靠的固定方法小儿颌骨骨折和无牙颌骨骨折也可用此法固定
图5 骨间结扎固定法
4.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在手法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将适当长度和适合形态小钢板或微型钢板跨置于骨折两断端的骨面上用特制的螺钉穿骨皮质固定钢板达到固定骨折的目的(图6)小钢板一般用于下颌骨微型钢板适用于上颌骨
5.颅颌固定法:上颌骨横断骨折不能单纯依靠下颌骨进行固定可利用颅骨进行固定否则面中部易发生拉长变形固定方法是先在上颌牙齿安置牙弓夹板然后用不锈钢丝一端结扎在后牙区牙弓夹板上另一端经口腔内穿出颧颊部软组织悬吊在石膏帽的支架上(图7)同时加有颌间固定
图6 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法
图7 颅颌固定法
颌骨骨折固定的时间可根据病人的伤情年龄全身情况等决定一般是上颌骨3~4周下颌骨4~8周可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缩短颌间固定时间方法是固定2~3周后在进食时取下橡皮皮圈允许适当的活动采用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坚强内固定后可以适当提前进行功能训练促进骨折愈合
J. 面部软组织挫伤需要怎么调养
在发生软组织挫伤之后24小时内一般不应该搽跌打药,此时,如果无外伤出血,最简易的治疗方法便是冷敷,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后湿敷,
指导意见:
也可以将挫伤处局部浸在冷水或自来水中20分钟,可以使皮毛血管收缩,组织水肿消退,起到止血消肿止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