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面部护理 > 男孩挤眼并且面部抽动是什么病

男孩挤眼并且面部抽动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2-11-28 10:38:04

⑴ 孩子老眨眼,嘴角,面部抽动怎么回事

病情分析:你好,考虑抽动症,慢性精神病抽动症又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它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抽动症是一组肌肉或几组肌肉不可控制地反复快速抽动,而且是全身很多部位的肌肉都可能抽动。抽动障碍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为主,因此,除了常规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外,详细的精神检查是必需的。治疗除药物外,心理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各种类型的抽动症,取得明显效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人依从性好。不少病例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痊愈。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并积极治疗比较好抽动障碍有一些常见的表现,如不随意、快速、重复的非节律性运动和/或无明显目的、突然性发声抽动。常见于5~10岁小儿。首发症状为眨眼、努嘴、伸舌、耸肩等,逐渐出现伸腿、捶胸、抖腿、步态异常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出现发声性抽搐、鼾声、呻吟、犬吠声或粗语或重复别人的话。注意力不能集中。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并积极治疗比较好意见建议:建议到医院检查确定并积极治疗比较好

⑵ 十岁的男孩面部抽搐还挤眼是病吗

根据发病过程和然堂把抽动症分为6级。第一级,频繁眨眼,容易治愈。第二级,面部抽动、清嗓子,需要治疗几个疗程,基本可以治愈。第三级,摇头,肩膀、肚子抽动。需要治疗一段时间,大多数可以治愈。第四级,手抽动。有点难治,有可能治愈。第五级,脚抽动。比较难治,有可能治愈。第六级,手脚控制不住的抽动,走路不稳。属于晚期抽动症的表现,很难治。有的患儿一上来就是第二级。有的患儿眨眼自己好了,再次复发就进入第二级。甚至跳级。手脚抽动有可能造成患儿残疾。因此家长需要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避免向严重程度发展。
网络搜索文章“儿童抽动症治疗指南”,解答了你的问题。

⑶ 请问儿童局部抽搐症是怎么回事我儿子8岁,一开始光挤眼,现在面部肌肉都挤

是儿童暂时性抽动障碍,也叫小儿抽动症(不是多动症,注意两者的区分),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象你的孩子这样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小儿抽动,不用做特殊治疗,绝大部分孩子会在一段时间后自愈.药物在较重的情况下用,因为治疗这个病症的药物副作用都比较大.中医中药虽然自称副作用小,但疗效不肯定.不要相信某些广告的医疗机构的宣传,以免上当受骗,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损伤.如你还有疑问,发消息给我.

⑷ 我家小外甥今年一年级,最近几天发现经常挤眼,而且脸也有抽搐的表现,其他也没什么,不知道怎么回事

如果没有眼疾或其他异常,这种表现很可能是小儿局部抽动症。一般轻度的无需特殊治疗和服药,大部分孩子过段时间自愈。不要训斥和反复提醒,否则会加重其症状。对于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则要治疗,诊断治疗请去公办医院,不轻易相信广告。

⑸ 孩子老眨眼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抽动症啊

儿童抽动症就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多发于儿童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具体的病因还没有明确说法,患儿主要表现为眨眼、耸肩、斜视等等,会不自主的抽动,在紧张、焦虑等状态下症状会加重的。

抽动症的表现:

1、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复杂发声性抽动由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表现为与环境不符的不由自主地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无缘无故地骂人,这是少数抽动症患者的首发症状。

2、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频繁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随着病情进展,表现形式会由简单地抽动发展为复杂抽动,由单一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发展成两者兼有,发生频率也增加。

3、抽动-发声综合征: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或多发性抽动。有研究表明,抽动症至少有30%患者出现秽语症。严重患者还会出现模仿动作、模仿和重复语言、强迫动作或猥亵行为。

⑹ 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

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

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反应孩子无论上课还是做作业,都会出现做鬼脸调皮,挤眉弄眼的症状,总是不好好学习,那么,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是什么原因呢?

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1

小孩挤眼睛,嘴角也跟着动,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来排查是否存在抽动障碍或者面部痉挛的症状,在明确诊断后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抽动障碍:

通常需要检查小孩头部核磁共振,同时需要查脑电图、外周血化验,以及检查铜蓝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等。

如果上述检查结果都在正常范围,需要考虑小孩挤眼睛,嘴角跟着动的原因是抽动障碍所导致,可以对小孩进行心理辅导,给予多一些关爱和关心,尽量不要给其过多的压力,不要苛责、打骂,让其有一个宽松、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同时,尽量避免让小孩接触一些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视等。如果经过上述办法效果不佳,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中药类可以选择地牡宁神口服液或者是静灵口服液,西药类可以选择盐酸硫必利片或者是氟哌啶醇片来进行治疗

经过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大多数小孩挤眼睛,嘴角也跟着动,都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2、面部痉挛:

小孩挤眼睛,嘴角也跟着动,也有可能是面部痉挛的症状。面部痉挛可能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能把神经纤维挤压在一起,使其髓鞘脱失

导致神经轴突间的动作电流短路现象,通常会有不自觉挤眼睛,还有嘴角抽搐等不良反应,可以先给小孩口服卡马西平片,如并未得到缓解,则需要通过手术来做进一步治疗。

抽动障碍好发于男孩,年龄多在5-10岁,少数患儿至青春期可自行缓解,有的患儿可延续至成人。

面部痉挛的症状也是需要尽早治疗,当小孩挤眼睛,嘴角也跟着动的情况出现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检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因治疗。

儿童抽动症有什么具体的症状?

其实,抽动症” 又称抽动障碍、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多见于男孩

起病在2~15岁之间,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运动性抽动或发生性抽动,并可伴有诸多行为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

有的患儿还会出现秽语行为,主要表现为患儿在会最不适宜的场合,大声说出一些秽语。

抽动症看似小毛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但是由于孩子表现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易造成孩子自信心缺乏,不乐于与人沟通,时间久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另外抽动症共患多动症时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对于抽动症的治疗要越早越好,不要错过6~12岁的治疗黄金时间。

“抽动症同时具有易波动、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时较为棘手。”西医治疗抽动症以氟哌啶醇、泰必利等精神药物为主,有一定疗效,但副反应明显,常因此被迫停药或换药。

抽动症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像小逸的情况,就可以初步判断为抽动症了。

“抽动症具有易波动、易反复的特点,在治疗时较为棘手。”医教结合治疗具有科学性、绿色性,优势明显,除了药物治疗外,医院还会根据患者的抽动情况进行针灸、推拿、心理治疗等,以达到治疗抽动的目的。

阿宝特别提醒,抽动症症状消失后,家长们切莫以为病好了而擅自停药,需要坚持治疗,直到医生说停药。

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2

有可能是患上了抽动症,抽动症患儿分类及表现出的特征如下:

1、慢性单纯性抽动症:表现为单纯的面部肌肉抽动,持续时间长,患上即是终生的。

2、急性单纯性抽动症:这种病症多发生在12岁以前,孩子在受过刺激、打击、发烧后的情况下发病较多。开始是简单性、不随意性的运动抽动,极少数为单纯性发声抽动。

常见的眼、面部抽动,一般表现为点头、摇头、伸脖、眨眼、挤眉、翻眼、咬唇、张口、耸肩等。也有的会发生反复咳嗽、发出怪声、清嗓子等症状。

3、多发性抽动:也称抽动秽语综合征,即是身体抽动伴随声音抽动。

4、亚急性或可持续性抽动症:儿童时期,青春期较为常见,属于单纯性抽动。

面部或四肢肌肉抽动持续1年以上,至青春期自然消失(此处要与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综合征)相鉴别,多发性抽动有发声者,至青春期症状是否消失不一定)

5、总的表现为:活动过于频繁、自控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性格冲动任性;

时常出现不由自主动作,脸部表情丰富,频繁的眨眼睛、噘嘴巴、装鬼脸等,肢体上的动作也过多,经常耸肩膀、摇头晃脑,甚至出现不自觉的清喉咙、大叫或发出怪声。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小孩挤眼睛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频繁出现挤眼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诊治,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从而更好的治疗疾病。

小孩面部挤眼睛抽嘴角3

这是一组发病于儿童期、原因未明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反复、迅速、无目的、不自主的单一或多部位肌群收缩。抽动部位常见于面部,如挤眉、眨眼、口角抽动,肩部、上下肢体抽动,和不自主发声或骂脏话。

可为简单的局部肌肉抽动,也可为复杂的不自主动作。常伴发注意缺陷、强迫观念和动作、自伤行为等症状。

应排除小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 癫痫 性肌阵挛等脑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抽动。不可辱骂或责备孩子,或反复提醒矫正他的这个行为。

此病治疗只有是慢慢的恢复。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孩子出现不自主眨眼和嘴角抽搐的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儿童抽动症。儿童抽动症初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儿童抽动早期有以下典型的症状:

1、儿童抽动症病人有其他行为障碍

部分抽动症患儿发生注意缺陷、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2、儿童抽动症病人有运动抽动

多发性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可为抽动症患儿的初期症状表现,或是发声抽动在运动抽动发作后1到2年后出现;或是单一发声抽动为首发症状,如,各式各样的动物叫声、清嗓声,或不适当的语句,往往是重复刻板的秽语。

3、儿童抽动症病人有声音抽动

抽动症病人表现为异常发音如干咳声、清嗓声、吼叫声,或随地吐唾沫,或口吃、语节、重音不当,这些都是抽动症息儿的初期症状表现。下肢抽动,表现为抖腿、 踢腿、踮脚、旋转、甚至跪姿走路、步态异常等。

温馨提示:希望大家对于“儿童不自主眨眼和嘴角抽搐是怎么回事”有所了解,抽动症的症状很典型,家长们一要及时了解孩子的症状,确诊后要及时治疗,同时还需要加强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争取早日康复。

⑺ 12岁小孩眨眼睛是怎么回事

一、12岁小孩频繁眨眼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病毒性角膜炎多发生于感冒发热后,患儿突然发生频繁的眨眼,可伴有眼红、流泪、羞明(怕光)等症状,也可无眼部 其它 症状,但在裂隙灯下检查,可以发现黑眼球的表面有病灶浸润。

2、电视图像刺激。这是因为电视画面闪烁,变化速度快,导致 儿童 视觉中枢过度兴奋所致。

3、精神刺激多见于5—13岁的儿童。患儿在眨眼时,常使劲挤眼,或伴有面部肌肉痉挛、抽动,或伴有肩、腹部肌肉的抽动。这类儿童大多受到父母的斥责,或学习有压力,或心情不舒畅。眼部检查无任何异常。

4、挤眉弄眼、鼓肚子、怪叫、说脏话,在医生眼里,这些所谓的“不良习惯”和“坏毛病”,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抽动症的疾病。

二、12岁小孩频繁眨眼怎么办?

其实,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大多数是上述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综合治疗,才能获得好的疗效。具体包括:

1.减轻孩子的精神心理负担

如果孩子平时学习压力过大或者爸爸妈妈给报的早教班过多,那么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要给孩子适当减负,可以先转移孩子的精神压力,采用正确的 方法 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不要打骂孩子,否则只能加重病情;

2.形成良好的生活用眼习惯

让孩子减少看电脑等视频刺激,避免视疲劳、干眼症的发生;

3.合理营养膳食结构

给孩子多吃蔬菜、水果,纠正偏食嗜好;少吃辛辣刺激、油炸食物以及易导致精神兴奋的食物,如咖啡、可乐、巧克力等;

4.合理用药

针对上述病因可适当滴人工泪液对症治疗,对能找到病因的要针对病因治疗。大部分患儿通过心理辅导、局部点眼药水即可治愈,对于抽动症或经久不愈的眨眼患儿配合中药、针灸治疗能获得很好的疗效。严重抽动症患儿需要到神经科就诊。

⑻ 青少年挤眉弄眼是什么病

是儿童局部抽动症(要注意不要和多动症混淆,这是两个不同的疾病).抽动症是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或其它行为症状,运动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张口、伸脖、摇头、耸肩等。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发出类似动物的叫声、哼声、清嗓声等。

二、抽动症的病因

1、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紧张、在学校受到批评、父母教育观点不一致等。

2、行为模仿:有些儿童对别人的眨眼、清嗓子等行为很感兴趣,以为很好玩,便开始模仿并固定下来。

3、躯体因素:抽动症开始时往往有局部激惹而产生,如结膜炎、倒睫、鼻炎等,当局部原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在。

4、遗传性因素:患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较为多见。

5、器质性因素:围产期损伤,如产伤、窒息等因素可能有关。

6、药源性因素:如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等,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抽动。

三、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1、多发生于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之比约为3:1。
2、首发症状:多数较为局限,一般以眼、面肌抽动为多见,在数周或数月内波动或部位转移,可向颈部或上下肢发展,最常于头面部抽动,表现为做鬼脸、眨眼、皱额、鼻翼抽动、咬嘴唇、点头、摇头,还见于呼吸和消化道症状,表现为叹息、深呼吸、打嗝、咂嘴、不停地清嗓子。
3、以上症状多种多样,在一段时间内可变换不同的表现,抽动的频率和程度变化较大,睡眠不好,精神紧张,受到批评时抽动次数增加,有意克制时可以少发,睡眠时可无任何症状。
4、躯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
四、诊断
1、起病于学龄前期,在4-7岁最常见。
2、有快速、不自主、重复的单外或多个运动抽动或发声抽动,通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
3、抽动基本天天发生,1天多次,至少持续2周以上。
4、抽动短时间受意志克制,入睡后消失。
5、除外小舞蹈病、药物或其他疾病所致。
五、治疗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1、治疗躯体疾病,对患者有沙眼、倒睫等眼科疾病的患儿到眼科治疗,对鼻炎、咽喉炎到五官科治疗。
2、一般支持性心理治疗:让家长和患儿了解抽动症的基本临床特点,认识到虽然抽动症病程较长,但并非不可治愈,服用适当剂量药物几乎每个患儿都可获得痊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家中家长对患儿症状不必过分关注,更不要批评指责,在学校,老师要理解患儿,不可认为患儿是故意的,是专门与老师对着干的,不可当着同学的面批评、斥责、挖苦患儿。
3、合理安排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兴奋、过度疲劳、睡眠不足、长时间剧烈运动、看电视、打游戏时间过长。
4、药物治疗:目的减轻症状,改善功能,也是心理治疗的基础。
(1)氟哌啶醇:是治疗本病有效的药物之一,治疗有效率达70-85%。每片2mg,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大剂量时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2)泰必利:有效率为40-60%,最大的优点是不良反应较轻,无锥体外系症状,易为患儿接受。

轻度抽动症无须药物治疗.如果还有疑问,请发消息给我.

⑼ 眨眼,口角抽动是怎么回事

考虑是眼科疾病或者心理因素,眼科常见的是先天性眼睑内翻或倒睫。如果是近期才出现的,考虑是儿童多动症的可能大,需要结合其他情况综合判断。最好是先去眼科检查一下,如果是眼部疾病引起的,拔除倒睫,及时治疗睑内翻;如果是多动症,家长不要训斥孩子,否则会强化儿童的这种习惯,让孩子逐渐克服眨眼,挤眼,嘴角抽动等情况。

⑽ 小孩子经常眨眼是不是儿童抽动症的信号

眨眼不能和儿童抽动症,简单的画等号。

1.眨眼是正常的,但是眨眼过多过频繁,应该引起家长注意了。

2.眨眼可能是因为眼部疾病引起的,比如倒睫、角膜炎、结膜炎、视疲劳都有可能导致孩子频繁眨眼,但是这些一般都伴随着孩子的眼睛干、痒等眼部不适。

3.排除眼部疾病,孩子无意识的频繁眨眼,需要考虑是抽动症了。

无论是眼部疾病,还是抽动症,都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
欢迎点击头像关注我,与医生成为朋友,了解更多 健康 知识!

频繁眨眼、耸肩、清嗓子、发出奇怪的声音、不自主的抽动、摇头晃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污言秽语等都是小儿抽动症的典型症状,所以当孩子眨眼次数繁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重视 ,及早到院就诊检查。

从表现形式上来说,儿童抽动症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的抽动;发声性抽动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二者又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

1、简单发声性抽动是指单音、吸鼻声、哼哼声、清嗓子、咳嗽声、尖叫声、喊叫声、咕噜声、吐唾沫、吹口哨声、吸吮声、犬吠声等。

2、复杂发声性抽动是指单词、词组、短语、短句、重复单词或短语、重复语句、模仿言语、说脏话等。

3、简单运动性抽动有以下表现:眨眼、斜眼、皱眉、张口、伸舌、噘嘴、歪嘴、舔嘴唇、皱鼻、点头、摇头、斜颈、耸肩、动手指、搓手、握拳、动手腕、举臂、伸展或内旋手臂、动脚趾、抖腿、踮脚、蹬足、屈膝、伸髋、挺胸、收腹、扭腰等。

4、复杂运动性抽动表现为:挤眉弄眼、扮鬼脸、眼球转动、旋扭手指、甩手、挥舞上臂、刺戳动作、四肢甩动、用拳击胸、弯腰动作、下颌触膝、扭动躯干、下蹲、踢腿、靠膝、跺脚、蹦、扔、敲打、触摸、嗅、修饰发鬓、走路转圈、后退动作等。

5、儿童还有一些特殊表现,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诊,如感觉异常、胸闷、憋气、叹气样呼吸以及颈部不适等。

看看眼科医生是怎样解释,小孩频繁眨眼睛的原因:

孩子经常眨眼,挤眼时,首先要仔细询问孩子眼睛有什么不舒服,是否发痒及有异物感等,还要停止看电视,不玩电脑。如为不良习惯的眨眼,挤眼,不要一味训斥孩子,要教育孩子尽量不要有意识地眨眼,挤眼,并逐步克服眨眼,挤眼的坏习惯。但是频繁眨眼,也有可能是抽动症,建议去眼科检查。

阅读全文

与男孩挤眼并且面部抽动是什么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次燕窝要多少克 浏览:1094
面部血管瘤怎么治不留疤 浏览:1920
yamii胶原蛋白怎么吃 浏览:1348
贵阳祛斑哪个好先荐利美康 浏览:1280
和田玉戈壁料没油性怎么办 浏览:891
鹅耳朵冻疮涂什么精油 浏览:1909
燕窝有什么不好的副作用吗 浏览:879
皮肤使用爽肤水有什么好处 浏览:1252
漂白燕窝炖不烂怎么办 浏览:1424
燕窝跟什么吃最好 浏览:1663
容易长痘痘油皮怎么可以做美白 浏览:1489
医院和美容院哪个祛斑好 浏览:1652
山羊奶面膜与龙血精华面膜哪个好 浏览:1701
学生干皮适合什么面霜 浏览:1477
生姜和什么一起煮能祛斑 浏览:1331
两三个月的宝宝选面霜怎么选 浏览:1547
嘴巴上和下面长痘怎么治 浏览:1652
南京医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钱 浏览:985
燕窝每天多少毫升合适 浏览:1589
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于吸收 浏览: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