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神经痛用什么仪器能检查出来
神经性头痛主要是指紧张性头痛、功能性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发病原因多为精神紧张、生气,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头部出现有紧箍感,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其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但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
步骤/方法:
1 可采用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预防、治疗、及处理因疾病或伤害所带来的动作问题。主要是借着自然界中的物理因子、运用人体生理学原理法则等,针对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障碍或病变,施加适当的非侵入性、非药物性治疗来处理患者身体不适和病痛治疗方式。
2 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为经性头痛,剧烈的头痛往往让人坐立不安,痛苦不堪,这时人们习惯服用止痛片来减轻疼痛。而脚部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新奇的康复疗法,安全、简便、易学、有效、经济等特点。
3 神经性头痛可采用放松疗法的方法,这是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通过主观想象和客观措施,使人达到肌肉松弛精神安定减轻焦虑的治疗方法。放松疗法是减轻焦虑的心理行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显着缓解精神因素造成的各种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等。
B. 神经损伤能用仪器检测出来吗
河北邯郸同济医院是一家专业治疗重症肌无力,肌萎缩的中医院,运用独特方法治疗此病,效果显着,网站:cnjws.com
C. 神经损伤能冶好吗神经损伤程度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得出来吗
问题分析:
这个一般是看损伤的程度的有治得好的有治不好的,这个一般可做CT这些来治疗
意见建议:
可以看到内补神经的现像,神经也像血管一样的是有这个神经走向的。
D. 请问各位肌电图机是做什么用的,他的用法是怎样
首先要了解电生理学:
电生理学是研究肌肉和神经细胞电活动的科学。电生理检查是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及基因等检测仍不能取代的检测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康复科、骨科、职业病、运动医学、精神科、耳鼻喉科及儿科等领域。
电生理技术依据一般的神经系统解剖学定位原则来对周围运动和感觉障碍进行定位,为临床检查的进一步深入提供详细的客观证据,同时还可以帮助测定在临床上容易被忽略的病变,如深部肌肉的萎缩和轻瘫;通过不同的特殊检查,可以鉴别病变位于神经的不同节段、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电生理诊断可以对反射进行定量,还可分段测定神经传导通路。
肌电图机就是用来检测人体电信号的仪器,简单的说,就好像人体万用表一样。通常我们所有的动作都是通过电活动去控制,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也会产生电。肌电图可以用来检查我们人体肌肉活动时的电现象,根据与正常值的比对,来判定是否有肌肉方面的疾病。通过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电活动的测量,来判定周围神经系统是否正常。
通常,肌电图机通过前置放大器记录放大人体微弱电信号,通过刺激器输出刺激信号,通过采集系统采集记录器传来的电信号,显示出波形,供操作者识别判断。
E. 面神经损伤应该在什么科看
现病症是脑干周围面及外展以及动眼神经损伤,需助发来原CT和最近的磁共震照片为你指导。
治疗方案,中西复合治疗消除原发性血水肿对神经的损害、增强改善神经受累局部微循环血运以养神经,同时采用神经再生之药兴奋激活麻痹神经才能再生修复神经获得各种功能的最佳恢复、。能否恢复的关键在于早期的治疗。
F. 面神经损伤的检查
1.放射学检查
乳突X线片、岩骨高分辨薄层CT扫描和MRI可发现骨折、血肿和中耳、内耳的结构异常。当病变累及脑干部、脑池段以及腮腺段时,MRI为首选;当病变位于颞骨时,高分辨为首选。MRI可显示面神经损伤的情况,如水肿、血肿、断裂等。高分辨CT薄层采集和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骨折线的存在以及骨折线与面神经管的关系。
2.面神经电图
可了解面神经纤维变性的百分数,在伤后3~4天到2~3周内有诊断价值。
3.经皮神经兴奋试验
能在早期(伤后3~4天)查出面神经轴突再生情况。
4.肌电图
能在10~14天后反应面神经再生情况。
G. 周围神经损伤的判定方法是什么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in juries,PNI)是周围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由于外伤感染受压中毒缺血和营养代谢障碍,而形成各种类型各种程度的损伤和疾病其最主要的病理变化,是神经受损造成断裂远端轴索和髓鞘自近及远产生变性碎裂,其后为雪旺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2~3周内变性过程完成,神经的兴奋和传导功能丧失
如果神经膜未遭破坏,则逐渐形成空管,其后从近端轴索形成轴芽,逐渐向远端延伸,形成神经再生过程,速度为1~2mm/天神经再生完成后其功能将逐渐恢复,如果再生受阻,在半年后神经膜管会因周围组织的压迫而萎缩,再生无望
各种不同原因所形成的变化,也可能只限于节段性脱髓鞘,而轴索保持完整
周围神经损伤按Seddon的观点分为三类:①神经失用(neurapraxia);②轴突断裂(axonotmesis);③神经断裂(neurotmesis)三者的特征如下(表9-2-1):
表9-2-1三种周围神经损伤的特征
二功能评定
1.Tinal征即神经干叩击试验,是检查神经再生的一种简单方法当神经轴突再生,尚未形成髓鞘之前,对外界的叩击可出现疼痛放射痛和过电感等过敏现象沿修复的神经干叩击,到达神经轴突再生前缘时,患者即有上述感觉定期重复此项检查,可了解神经再生的进度
2.感觉恢复的测试两点辨别觉测试和皱纹测试,是检测周围神经完全损伤后感觉恢复的好方法
(1)两点辨别觉测试:两点辨别觉测试提供了感觉恢复的定量测试方法它是应用带有钝尖的卡钳测量,无疼痛感卡钳在患者皮肤上随机轻轻使用,以帮助治疗师检测出皮肤神经支配和失神经的区域远端手指辨别两点的正常距离是2~4mm,两点辨别觉大于15mm,表示触觉丧失(感觉缺失)
(2)皱纹测试:是另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测试它是将患者的手浸泡在42.2℃的清水中20~30min,直到出现皱纹此时,擦干患者的手,按0°~3°分级,照相0°表示缺乏皱纹,3°表示正常皱纹皱纹测试为新近周围神经部分和完全损伤的手的神经支配,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测试方法引起皱纹的生理机制还不清楚测试对外伤患者是不合适的无论如何,测试能有助于确定感觉再生的速度,提供失神经的记录图形
3.电生理学评定对判断周围神经损伤的部位范围性质程度和预后等均有重要价值在周围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的同时,定期进行电生理学评定,还可监测损伤神经的再生与功能恢复的情况常用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有”
(1)直流感应电检查法:通常在神经受损后15~20天即可获得阳性结果观察指标有:兴奋阈值,收缩形态和极性反应等其情况如表9-2-2
表9-2-2直流感应电刺激神经肌肉的反应
(2)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法:通常在神经受损三天后即可获得阳性结果观察指标有:扭结,曲线的位置,时值和适应比值等正常部分失神经支配和完全失神经支配的I/t曲线形状,如图9-2-1
图9-2-1几种类型的I/t曲线
(3)肌电图检查法:将肌肉兴奋时发出的生物电变化引出放大,用图形记录出来一般可比肉眼或手法检查早1~2个月发现肌肉重新获得神经支配正常情况下,肌肉在松弛时,是静息状态,无波形出现轻收缩时呈现单个及多个运动单位电位肌肉最大收缩时,多个运动单位电位密集,互相干扰,呈干扰相周围神经完全损伤早期,其所支配肌肉可完全无电位活动2~4周后,可出现失神经的纤颤电位和正向电位,试图做肌肉收缩时,亦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神经再生后,失神经的纤颤电位和正向电位逐渐消失,恢复新生电位,少数单个运动单位电位,最后恢复运动相以至干扰相若神经长期未获再生,随着肌纤维被纤维组织所代替,失神经的纤颤电位和正向电位亦消失如果运动单位电位数量渐增,说明神经再生过程在继续;如果数量不增,则提示预后不佳,应考虑手术干预
(4)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在单位时间内传导神经冲动的距离
以此可以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神经再生及恢复的情况既可用于运动神经也可用于感觉神经的功能评定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是最有用的一项检查正常情况下,四肢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一般为40~70m/s神经部分受损时,传导速度减慢神经完全断裂时,神经传导速度为0
(5)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当刺激沿周围神经上行至脊髓脑干和大脑皮质感觉区时,在头皮记录的电位,具有灵敏度高定量估计病变定位测定传导通路重复性好的优点(其具体用法参见《康复疗法评定学》)
4.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的评定
(1)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表9-2-3)
(2)感觉功能恢复的评定(表9-2-4)
表9-2-3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表9-2-4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
5.预后的预测
上述介绍的一些常规电诊断技术虽然设备技术并不复杂,但确能很好地估计预后凡直流感应电诊断和强度-时间曲线检查时呈正常反应正常曲线者,病损为神经失用症,多在3个月内恢复;如为部分变性呈部分失神经曲线,多为轴索断裂,病程恢复一般在3~6个月或更长,视轴索断裂的部位高低而定如检查结果为完全变性反应,呈完全失神经曲线则多为神经断裂或严重的轴索断裂,恢复多在6个月以上,甚至不能恢复如常规电检查结果呈绝对变性反应,表明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已完全丧失功能,恢复无望,手术也无能为力但为了确诊,应在一个月内重复检查2~3次,以免因误差而造成误判
另外,也可通过临床表现预测恢复过程
(1)皮肤表现:随着水肿消退,侧支血管生长,循环系统逐渐恢复正常,皮肤的颜色和质地有所改善
(2)出现原始的保护性感觉:对疼痛温度压力和触碰的总的认识
(3)麻刺感(Tinal’s征):沿着损伤神经由远至近地轻叩,以探查恢复如果患者感觉麻刺远至假设的损伤部位,表示神经再生;如果在损伤处感觉疼痛,表示神经瘤形成
(4)发汗:随着植物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的再生,汗腺恢复功能
(5)辨别觉:更多精细感觉,如识别和定位触觉本体感觉立体觉肌肉运动觉以及两点辨别觉,在此时应有所恢复
(6)肌肉张力:随着神经再生至肌肉组织的运动终板,肌肉的软弱程度减轻,肌张力增加
(7)随意运动功能:患者首先在消除重力的情况下活动肢体,随着肌力的增加,肢体可能进行关节全范围的活动此时,可开始分级锻炼
H. 末梢神经损伤用什么医疗器械设备可以查出来
未稍神经受累的种类很多,肌电图能查出来病情就很严重了,因对病情了解不够,需助详细说明发病年龄,发病原因,发病时间,发病准确部位,检查结果(原始磁共震照片),现病情详细症状,曾做过的治疗,越细越好,这对病情分析定性、评估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看能否帮你。
I. 神经损伤有什么后遗症
神经损伤分类
具体包括:
(1) 嗅神经损伤 常有筛骨骨折或额底脑挫伤表现,如脑脊液漏、一侧或双侧嗅觉部分或完全丧失。
(2) 视神经损伤 常伴有累及眶尖和视神经管的前、中颅窝骨折。病人伤后即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正常。若视交叉部受损,出现双眼视力受损,视野缺损。
(3) 动眼、滑车、外展及三叉神经眼支损伤常有蝶骨小翼、颞骨岩部及颌面部骨折表现。动眼神经伤者可见复视、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偏向外下方;滑车神经损伤可见向下凝视时出现复视;外展神经损伤可致受损侧眼球外展受限、眼球内斜;三叉神经损伤可见角膜反射消失、面部感觉障碍、咀嚼无力,偶有三叉神经痛。
(4) 面、听神经损伤 常有颞骨岩部及孔突部骨折,伤后不同时间出现面部瘫痪、同侧舌前2/3味觉丧失、角膜炎、耳鸣、眩晕、神经性耳聋等表现。
(5)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损伤极少出现。常有枕骨骨折。表现吞咽困难、咽反射消失、舌后1/3味觉丧失、声音嘶哑、肩下垂、伤侧舌肌萎缩、伸舌偏患侧。
折叠编辑本段诊断
(1)Ⅹ线头颅片、颅底断层摄片、CT扫描 通过骨折线走向推断脑神经损伤;(2)MRI 颅底薄层扫描偶可见神经根肿胀、出血、断裂情况;
(3)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可检测视神经、听神经损伤情况;
(4)肌电图检查可测定面神经的损伤并判断预后。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治疗方法
折叠非手术治疗
(1) 脱水药 缓解颅内压及神经水肿。常用20%甘露醇150~2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2)糖皮质激素治疗 保护神经,常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 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常用尼膜同10mg静脉滴注,每日1~2次。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4) 神经营养及代谢药 常用有能量合剂、脑活素、GM1、神经生长因子及弥神经损伤可保。弥可保静脉滴注500μg,每日1~2次,10天后改口服,0.5mg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