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受伤流血了怎么处理
开放性损伤,指受伤部位的内部组织(如肌肉、骨头等)与外界相通的损伤;简言之就是血能往外流的,或肌肉或骨外露的创伤,如擦伤、撕裂伤、切伤、刺伤等。开放性损伤不论平时或战时都较多见,因伤口多有污染,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易发生感染,影响愈合和功能恢复,严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治疗在于改善修复条件,促使及早愈合!
一、擦伤
擦伤是皮肤受到外力摩擦所致,皮肤被擦破出血或有组织液渗出。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创口,周围用碘伏棉球消毒,待干即可,勿需包扎;关节附近的擦伤不宜使用暴露疗法,以免皮肤干裂而影响关节运动。
创口内若有煤渣、细沙等异物,要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干净。否则创口愈合后,皮肤里会留下黑色异物。
二、撕裂伤
皮肤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以额部和面部较多见,如篮球运动中眉弓部被他人肘部碰撞,引起眉际皮肤撕裂。如撕裂伤口小,经止血、消毒处理后,可用粘膏粘合;伤口较大则需缝合,必要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三、刺伤、切伤
刺伤和切伤,常见于刀伤,其处理方法与撕裂伤基本相同。凡被不洁物致伤且创口
⑵ 各种外伤出血的急救处理是怎样的
外伤出血如何急救?在参加各种户外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点磕磕碰碰、小伤小痛,那出现出血该怎么办呢?今天,小编在这里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种外伤出血的急救处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大腿出血:屈起其大腿,使肌肉放松,用大拇指压住股动脉之压点, (在大腿根部的腹股沟中点),用力向后压,为增强压力, 另一手的拇指可重叠压力。
足部出血:在踝关节下侧,足背跳动的地方,用手指紧紧压住。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上文就是完完全全针对各种外伤出血情况作出的处理措施,经常外出的朋友们,这些常识就是你的外出好伙伴哦。
⑶ 宝宝脸昨天被大人牙齿磕破了出血了怎么办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磕碰的牙齿是否是门牙,有无伴有疼痛,是否伴有断裂等情况。如果单纯性出血的话可能是因为创伤性引起的牙龈撕裂而导致的流血,一般一定的时间以后会自行凝固,凝固以后只要不进行刺激一般不会再出血。最近一段时间注意不要刺激这个部位,吃东西也要注意不要过硬,过凉过热等。
⑷ 摔倒擦伤破皮出血怎么处理
摔倒擦伤破皮出血怎么处理
摔倒擦伤破皮出血怎么处理,行走的路上不小心摔倒也是常见的事情了,特别是孩子,更加容易摔倒擦伤,这是需要及时处理的,下面为大家分享摔倒擦伤破皮出血怎么处理。
依据患者跌破皮局部损伤的程度以及出血多少,临床上常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如果患者局部的损伤较轻,伴有少量的渗血。此时建议患者采用0、5%活力碘消毒2-3遍,外敷云南白药粉和无菌纱布,大部分患者经过局部压迫止血后,创面在3-5天后可结痂愈合,不会造成严重的感染。
二、如果患者跌破皮处损伤的范围较广,并伴有活动性的出血,此时患者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给予双氧水、活力碘、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创面,清除局部坏死组织,给予清创缝合处理,可覆盖凡士林纱条避免局部的感染,术后切口完全愈合,可考虑行丝线的拆除。
磕破皮怎么办
1、彻底清创
当我们在生活中,不小心摔倒磕破皮之后,很多人都会觉得就小小一个伤口,这没什么,但是,时间一长你会发现,这怎么还不愈合呢,这就是因为创面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反复的感染所导致的愈合缓慢,因此,一定要彻底的清理伤口哦!
2、消毒得当
出现伤口要迅速消毒,对于一期缝合切口,可用酒精棉球由中央向外擦洗伤口2~3次即可;对于有创面的伤口,在用消毒水清洗后,可用生理盐水把消毒剂冲洗干净。如果局部感染已控制,尽量避免使用消毒药水清创内创面。
伤口愈合过程要注意定期消毒,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沾染污染物,如水、食物等,清洁无感染伤口一般3~5日更换一次敷料即可,如感染伤口,在控制感染的同时,避免多次使用消毒药水清创内创面。
在这里,要提醒各位朋友的是,我们在购买和选择消毒药水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创伤程度进行选择,对于有创面的伤口可以选择低浓度的碘伏或者是生理盐水,而对于需要缝合或者已经缝合过的伤口,则需要用酒精换药。
3、适度包扎
别扎得太紧,保持伤口湿润,充分接触氧气,特别是伤口增生期保持伤口湿润可使皮层细胞再生能量及游移速度增加,促进愈合;有研究发现,湿润伤口较干燥伤口愈合时间快1、5倍。
(一)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与处理原则
1、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处理时可先用清水洗去伤口上的泥土,如无泥土可直接涂上红汞水(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暴露干燥、形成痂痴自愈。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都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二)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摔跤擦伤破皮可以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局部。若伤口较深且污染严重,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可以减轻炎症,促进皮肤愈合。服用一些抗炎药以防止感染,如罗红霉素胶囊,每天用碘伏消毒皮肤两次,完全恢复约5-7天。若划痕特别深,需要用生肌软膏长出肉芽,然后在肉芽组织新鲜后局部移植。
小孩跌伤破皮怎么办
小孩摔伤破皮是一种突发现象,这时候家长一定要选择冷静处理,不要过于紧张,如果自己家的小孩不小心摔伤擦破了皮,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选择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适量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冲洗,然后再重量盐水冲洗,最后涂以适量红汞液,一般两天后会结痂。
怎么避免让小孩跌伤
家长们总是担心孩子的健康安全情况,所以总是选择处处留心,但是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孩子天生好动,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幼儿小宝宝在户外玩,可选择单脚跳、双脚跳、慢跑、藏猫猫、过家家、拍球、踢球、骑三轮车或四轮车等运动或游戏,提醒宝宝不做从高处往下跳、快跑等危险动作。以防孩子摔倒或撞倒。
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免不了出现磕磕碰碰的情况,那么小孩跌伤破皮的时候,家长应该看一下是否严重,如果严重的话,可以选择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治疗,如果不是太严重,可以选择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再进行包扎处理,这样很快就可以痊愈。
⑸ 当发生创伤性出血时,怎样处理
外伤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况,而处理外伤出血的方法有许多,比如指压法、包扎法、止血带法等等。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止血方法是指压止血法。比如四肢、面部、颈部动脉出血或者静脉出血,就都可以先使用压迫止血,然后再拨打120。如果是静脉出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采用纱布进行压迫止血,或者采用干净的衣服进行压迫止血。
日常生活磕磕碰碰难免,家中可以常备一些急救药品或急救包。手被刀切破了,小伤口流血不多的话,纱布或者创可贴就足能应付了;若是严重受伤,甚至伤到动脉,大量失血,就需要紧急我直接贴个创可贴,稍微严重一些的消下毒再贴创可贴。不过,要是睡觉之前的伤口就不贴了,敞开更有利伤口愈合,但是白天会包起来省得伤口碰到。要是出血比较多的要去医院了!
⑹ 1岁半宝宝摔跤后脸受伤流血了怎么处理
如果是表皮擦伤,别紧张可涂红汞或碘伏,预防污染,很快会好的。如果伤口深,流血不止,因为在面部,涉及到美容,去医院包札处置。
等宝宝大了教他学习时,推荐你使用游戏+教学这样的方法。
因为小孩子爱玩嘛,也坐不住,就得需要点他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去学习。
我当时是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猫小帅/学汉字)这样的识字软件,总体来说还不错,孩子识字过程是跟着猫小帅一起去冒险,各种故事剧情,非常得孩子的心意。而且每个字都是象形化,还有实物动态图,孩子看到也好理解,还方便记忆,比如大树,孩子再看到树就能联系到这个汉字了。
而且还有课后复习功能,通过小游戏来复习刚学到的汉字~
另外还有时间设置功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量来设置学习时间,保护孩子的眼睛。
⑺ 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及急救措施有哪些
发生伤害事故的常见原因一般有,触电、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碾压(压榨)伤,土石方坍塌掩埋等。以下介绍十种常见伤害事件的急救处理方法。
一、创伤出血
1、伤口不深的外出血症状,先用双氧水将创口的污物进行清冼,再用酒精消毒(无双氧水、酒精等消毒液时可用瓶装水冲洗伤口污物),伤口清洗干净后用敷料包扎止血。出血较严重者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2、一般的小动脉出血,用多层敷料加压包扎即可止血。较大的动脉创伤出血,还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加强止血效果。(上肢:肱动脉,腋下动脉;下肢:足背动脉,股动脉;颌面部:颌下动脉,耳前动脉,头颈部:锁骨下动脉,颈动脉。)
3、大的动脉及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立即送医院处理,以免贻误救治时机。
4、对出血较严重的伤员,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皮肤温度、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以判断伤员是否进入休克状态。
5、对在高处坠落,腰、腹部遭受重物打击或被车辆撞击的伤者,无明显大量外出血但迅速进入休克状态的伤员(症见:神情淡漠、面色苍白,皮肤冰冷、脉搏细弱且快、血压下降),应高度怀疑为内脏破裂出血,要立即送院检查观察。
二、挤压伤
1.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
2.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
3.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
4.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
5.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性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
6.迅速转往医院。
三、烧伤
发生烧伤时的处理原则时迅速消除致伤原因,脱离现场,并及时予以适当的治疗,尽可能地减轻伤情。
衣服着火时,应尽快脱去着火的或沸液浸渍的衣服;或迅速卧倒,慢慢就地滚动,压灭火焰;或用手边不容易燃烧的材料加大衣、沙土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之与空气隔绝;也可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坚决制止伤者奔跑呼叫或用双手扑打火焰,以免助长燃烧并引起头面部、呼吸道和双手烧伤。电击伤应尽快中止电流继续作用,并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
对于伤者的处理:面积不大的肢体烧伤可用冷水或冰水浸泡0.5-1小时。此方法可减轻损伤程度和缓解疼痛,效果良好。酸碱及其他化学物品致伤后,应迅速脱去被浸渍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越快越好。沥青烫伤后,应用冷水浸泡或浇洒,使沥青尽快冷却,避免热力继续作用。然后用软布浸松节油后轻轻将体表的沥青擦去,减少毒素吸收,避免沥青中毒。切勿强行撕扯体表的沥青。
烧伤创面处理:用灭菌敷料或干净被单、衣服、毛巾等手边材料,将创面简单包扎加以保护,以减轻污染和再损伤,并减少疼痛。对复合的其他创伤如骨折等给予包扎、固定。经过简单处理,伤员可转送医院。途中注意防寒、防尘、减少颠簸。
四、创伤性窒息
创伤性窒息又称胸部挤压伤。常见于过程塌方、房屋倒塌、车辆碾轧等。伤者常伴有其他胸部损伤,如多发肋骨骨折、气胸、血胸或心脏挫伤。
在事故现场,如果伤员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和辅助呼吸抢救;根据具体情况,边抢救边运转或待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迅速转往医院。
五、休克伤员应急处理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使其安静、保暖,在平卧的体位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对创伤性休克伤员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六、颅脑损伤应急处理
颅骨损伤如导致颅内高压的症状有:昏迷、呕吐(呈喷射状呕吐)、脉搏或呼吸紊乱、瞳孔放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等。
颅底骨折或颞骨骨折的伤员不一定有昏迷、呕吐症状,但有脉搏或呼吸紊乱、瞳孔放大或缩小,鼻、眼、口腔甚至耳朵可有无色的液体流出,伴颅内出血者可见血性液体流出。
颅脑损伤的病员有昏迷者,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有颅骨凹陷性骨折,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立即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⑻ 面部失血,怎么止血
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
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⑼ 意外受伤失血怎么调理恢复
喝些大骨头汤补补骨头,在腿不痛的前提了,适当的走走,对腿的恢复是有好处的。
⑽ 受伤了,大量出血怎么办
1.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与处理原则 1.毛细血管出血 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处理时可先用清水洗去伤口上的泥土,如无泥土可直接涂上红汞水(红药水),再用消毒纱布包扎,或暴露干燥、形成痂痴自愈。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一般在外伤时多见。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止血时应行动快,止血彻底,防止失血过多。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都应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二)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三)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