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艾灸可以直接用于面部吗
现在很多人的一个误区就是艾灸要尽可能地热,越热越有效。艾灸时故意将艾条压下,以抑制灼痛感。其实不是艾灸而是烧烤,曲解了艾灸的初衷。
艾灸只有保温不热,才能把艾灸的药力送入体内。艾灸处一旦发烫,身体本能地开始与之对抗,皮肤表面就会抵抗艾热。这时身体会调动附近所有的水和液体来抵消热量,这样身体的水分就会被消耗掉,很容易生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艾灸后会口干舌燥,头晕耳鸣的原因。归根结底,方法不对。
艾灸可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等疾病。就中医而言,对风寒湿痹、脾胃虚寒、气滞气滞、上实下虚、晕厥、外感表证、咳嗽、痰喘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㈡ 艾灸什么穴位治疗面部皮肤松驰
您好,面部肌肤松弛,建议您可以采用面部刮痧和身体艾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理。每天在面部护理结束,面部比较滋润的情况下用水牛角的刮痧板刮拭面部。然后配合身体艾灸,主要是通过艾灸改善人体的脾胃功能,从而收紧肌肤。可以艾灸:中脘,天枢,足三里,合谷,气海,关元。
㈢ 艾灸能提升脸部皮肤吗
中医以为,人之所以能生龙活虎,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阴阳均衡,人才安康而无疾。
女性体质为阴性,容易因寒凉而生病。寒邪进入身体后耗费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养,各种皮肤问题就会显现。
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而艾草为纯阳性,能够疾速补充人体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从内至外的散发生机与魅力。
一、艾灸美容功效
1.面部排毒祛湿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气、湿气、提升面部肌肤免疫力、抵抗力,排除毒素(如黑头、斑痕、青春痘)。
2.面部皮肤方面
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3.眼部方面
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二、面部艾灸常用手法
【温和灸】:温和灸或者也叫悬灸,也就是用手持艾条,不借助任何艾灸工具,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手持艾条对准穴位,在皮肤上方2-3cm位置熏烤。不移动位置,如果感觉很烫,则适当的离皮肤远一点。
【雀啄灸】:顾名思义,雀啄就是小鸟啄食的意思,雀啄灸的方式,就是模仿小鸟啄食而来,点燃后,对准穴位,垂直上下移动,移动速度适中即可,仿佛小鸟啄食一般。当与离皮肤很近,皮肤感到很烫时候就提高度,稍息1-2秒,再次下移即可。
【回旋灸】:回旋灸能艾灸到的皮肤范围比较大,点燃后,在穴位上方2-3cm附近顺时针画一个圆,再逆时针画一个圆,反正就是作用画圈圈的意思。以上操作手法基本。
三、艾灸面部美容的具体方法
1、治眼睑下垂用艾条点燃后,在上眼睑至前额部来回悬灸,至局部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施灸2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每晚1次,10次为1个疗程。
2、治雀斑以艾条点燃后,熏熨合谷、曲池及面雀斑处,使局部有温热感,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施灸时,尤其面部要小心艾灰掉落灼伤皮肤,每晚或隔日晚上施灸1次。通经活血防治雀斑。
3、治痤疮将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颧骨、下关、巨骨、迎香等穴上施灸,距穴约1~2厘米,每穴灸2分钟,至局部皮肤红晕出现为度。
4、治黄褐斑卧前取1支艾条,点燃后在面部黄褐斑局部施灸,艾条距皮肤2~3厘米,至局部皮肤产生红晕,自觉有温热感,施灸10分钟左右,施灸时小心艾灰掉落烫伤皮肤。
5、治面部皱纹多患者仰卧,将盐末填平脐孔,切取0.3厘米的鲜姜1片,中心用针穿刺数孔后置于脐上,姜片上置中艾炷(如黄豆大)点燃施灸。如局部感到灼热而不能忍受时,可将姜片稍向上提起片刻,再放下施灸,反复操作,至艾炷全部烧完再换一艾炷,至局部皮肤产生潮红为度,每晚1次。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6、治面部虚胖每晚临睡前,将艾条点燃,端坐床前,分别灸足三里、天枢、中脘穴,每穴悬灸5分钟左右,局部出现红晕,自觉温热舒适感。益气健脾,养血容颜。
7、脸颊、脑门子上老长痘痘,口臭、粪便干燥坚持每一天艾灸双侧内庭、天枢3分钟。
8、不用唇彩,双唇仍然鲜亮每一天睡前灸神阙、关元各10分钟,再艾灸血海3分钟。
9、留住乌黑秀发的秘密,每一晚泡脚后艾灸双侧太溪和涌泉2-3分钟,从内部来为头发补充营养。
10、让皮肤洁净而清爽,每一天敲打胆经,艾灸太冲,皮肤变得洁净,面貌顿时清爽。
11、怎样拥白里透红好肤色坚持每一天早上7-9点艾灸足三里3-5分钟,不必选用任何极其昂贵的打扮用品,皮肤照样可以白里透红。
12、怎么改善粗糙、爱起疙瘩的皮肤要想皮肤细腻平滑有弹性,别只盯着化妆柜,坚持每一天前9-11点艾灸两侧列缺3-5分钟,半月后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13、怎么对付“黑头”每一天艾灸双侧阴陵泉10分钟,晚睡前艾灸双侧足三里3-5分钟,脸就变得光洁无瑕。
14、跟“黑眼圈”说再会事情学习压力大,一不小心熬夜就会也现熊猫眼”,这时候只要每一天艾灸双侧肝俞、膈俞、太溪3-5分钟,睡前艾灸双侧三阴交3分钟,就能够跟黑眼圈拜拜。
15、简单消除眼袋、脸浮肿的好方法每一晚睡前艾灸足三里和水分穴10分钟,,再艾灸阴陵泉3-5分钟,会很快消除眼袋和浮肿。
16、嘴唇发干老脱皮怎么办这是阴虚火旺,要补阴。身体上有个穴位叫“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艾灸此穴补阴可以事半功倍。它在内脚踝尖向上四横指。
面部艾灸注意事项
1.面部温灸顺序: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廖、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尖→颈部→耳周。
2.艾灸时间:面部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3.灸材选择:因面部皮肤较为娇嫩,因此需选用高比例的艾条,实际比例应达到20:1及以上。
4.切忌用卷制松软的艾条,一定要紧致,否则容易掉灰和烫伤,后果很严重。
㈣ 艾灸美容穴位
针对这些最常见的问题,艾灸美容是采用先在头部的主要穴位(太阳穴、睛明穴、百会穴、四白穴等)施灸,然后再在身体上的穴位(关元穴、足三里、三阴交等)施灸的办法,从身体和面部靠近穴位一同对证调理女性的身体体质,可以说是给女性朋友整个身体“做美容”。当然,美丽的成果也自然会明显的体现在脸上。
一般脸上的每个穴位施灸3~4分钟,身体上的每个穴位施灸5~6分钟,一个治疗下来大概1小时左右,如果能用艾灸坚持这样做几个疗程,女性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皮肤红润光洁,身体很舒服,精神也更加饱满。这都是化学护肤品美容所达不到的效果。
㈤ 美容时脸上的穴位有哪些
养生专题--->经穴养生--->文摘
脸上有8个美容穴
经常按摩能减少皱纹和浮肿,缓解神经衰弱。爱美的女人喜欢在脸上下功夫,花钱买护肤品,其实在我们的脸上,藏着很多个“美容穴”,我们通过按摩这些穴位,能起到很好的保养效果,而且穴位按摩,不需要花一分钱,所以是最超值的美容方法了。
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安主任向大家介绍脸上这些美容穴的妙用。其中,缓解眼睛疲劳和眼周浮肿的穴位有攒竹穴、太阳穴、承泣穴;消除脸部浮肿的穴位有颊车穴、天突穴、迎香穴;减少额头皱纹的穴位有鱼腰穴。
安主任指出:按摩最好在洗浴后进行,因为沐浴后,血液循环加快,体温上升,容易产生较好的效果。入睡前,以轻松的心情按摩睑部,对皮肤弹性的恢复很有帮助。早晨起来或是午饭后也可以,一般来说用食指或中指的指尖按摩,没有特别方向,每个穴位2到3分钟,感到穴位酸胀为好。
美容穴怎么找?
攒竹穴: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太阳穴: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
承泣穴: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
颊车穴: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天突穴: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
迎香穴:在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
承浆穴: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
鱼腰穴:在眉毛的正中间。
㈥ 艾灸1小时,迅速提升下垂脸!简简单单就变美
一、人到中年,脸下垂!
少女时代,女性的脸常常是肤如凝脂,吹弹可破。但随着年龄增长,到了中年我们会发现,女性脸上的皮肤逐渐失去了美丽。为什么会这样?
《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这里说的就是女子,到了三十五岁,皮肤变得焦黄,头发大量脱落,最明显的一点是,脸会开始下垂。这其中的“罪魁祸首”是里面提到的阳明脉衰。
阳明脉,即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女子三十五岁时后,阳明脉的功能会开始“衰退”。
要知道,这两条经脉都直接经过人的脸部,而且与人体营养消化吸收直接相关,随着经脉功能衰退,脸上运行的气血减弱,皮肤肌肉得不到滋养,于是发黄下垂。
另一方面,脾脏与胃密切相关,阳明脉衰时,“脾”也会开始走向虚弱!
而脾主肌肉,脾主升提,脾虚则肌肉松弛,干皱,死气沉沉。脸部的肌肉得不到支撑升提,自然就显出“下垂”之象。
当然,三十五岁是相对而言,比如有些脾胃功能一直很差的女性,往往不到这个年纪,脸部就开始下垂了。而脾胃强盛者,吃好喝好,也许40,50脸都不会怎么下垂。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女人的脸下垂的晚一点?
二、艾灸为何能提升下垂脸?
女性十分关爱容颜,发现脸下垂时,许多女性会选择美容化妆,掩盖脸部下垂的线条。其实心知肚明,这些东西只在表面功夫,甚至还会加速脸部衰老。
相比之下,艾灸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一根艾条可调理数百种疾病,不用打针吃药,往往灸到病除!
其实除了克服疾病,艾灸还能给人“美容”,缓解女性下垂的脸部。
艾为纯阳性,能够疾速补充人体内的阳气,使之气血充足。而中医以为人之所以生龙活虎,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以气带血,以血养气,气血均衡,身体安康无疾。
坚持艾灸相应穴位,可以给与两条阳明经脉以良性刺激,恢复它的功能,延缓它的衰老,强壮脾胃和大肠,肌肉也就不容易下垂了。
三、每天这样艾灸,迅速提升下垂脸!
女人与艾灸天生是一对,艾灸与一般化妆品美容,一个改善本质上,一个是表面遮盖,甚至可能是在损害 健康 额前提下,孰优孰劣一眼明了。
而脸部下垂艾灸的思路,主要是健脾调胃,运化气血,升阳举陷,直接关系部肌肉的松弛,女性调理脾胃还可以减少许多妇科问题的发生。
古代名医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讲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又说:“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盖脾胃为血气生化之源,为统血之脏,具运化之功。
若脾虚失统,往往发生血证。《校注妇人良方•暴崩下血不止方论》云:“暴崩下血不止……大法当调补脾胃为主。”无论从生理、病理或治法上,脾胃与妇科都有密切关系,具体穴位如下:
艾灸脾胃、提升下垂脸
1、脾俞、胃俞
2、中脘、神阙(肚脐)、天枢
3、足三里
4、冲阳(或太白)
艾灸方法:循环取穴艾灸,每天艾灸3-4穴,大约一小时左右,一周休息1-3天。(此外还可以适当温灸头部穴位,头为诸阳之汇,头部、有许多阳经,头部气血旺盛,脸上经脉气血相对畅通,人会显得精神,面部皮肤富有弹性。)
四、艾灸的其他美容效应!
1、艾灸黑眼圈
中医认为,肾水不足、虚火上扬、熬夜等习惯,容易导致黑眼圈的形成。此时艾灸以滋阴补肾、清降虚火为主,取穴如下:
艾灸黑眼圈穴位:阿是穴、脾俞穴、肾腧穴、水分,三阴交。
操作:黑眼圈处闭温灸3-5分钟,其他穴位20分钟左右,一周休息1-3天,坚持灸一段时间后,能改善黑眼圈、眼睑下垂等现象,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使眼部恢复光彩。
2、 艾灸眼袋
眼袋是所有人的公敌,人的眼角皮肤又薄又嫩,里面还有很多血管,而一些好的习惯就容易使得多余的水份及血液积聚在眼睛下方,形成肿胀,看起来相隔口袋。
中医认为眼袋多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不利,使得肌肤浮肿,艾灸以健脾利湿、运化水液,濡养肌肤为主。
艾灸眼袋穴位:眼袋处、脾俞穴、足三里、三阴交,艾灸方法同上。
3、艾灸色斑
艾灸具有清除面部寒气、湿气、排除毒素,消除色斑,黑头、斑痕的作用。
中医认为色斑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而绝非仅是面部皮肤局部的病变引起。需要艾灸内外调理、使气血充盛、脏腑功能正常、色斑斑才会消失。
艾灸取穴:斑点处、中脘穴、肚脐、足三里,艾灸方法同上。
五、这些美容穴,看到就不亏!
人身穴位成百上千,其中一些对于改善气血,调节人的脸色气色尤其擅长,比如下面这些:
1、血海
血海是足太阴穴位,意为人之心血汇聚的海洋。血海穴在脾经上,善于运化脾血,活血化瘀、引血归经、补血养血。
除了调理气血,女性如有 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 血液问题 ,均可 找血海。
2、三阴交
取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临床上,很多女性患者的妇科病和不孕都是跟胞宫受风寒湿邪侵犯有关,这种患者多见于环唇的皮肤有暗青色,因三阴交跟肝脾肾三条阴经相通,常按此穴能调经通络,颜面部恢复红润。
3、太溪穴
《九针十二原》云:“肾也,其原出于太溪穴...”
太溪穴为肾经原穴,即肾经原气经过并留止的地方,肾气会在这里停留,所以十分适合养阴填精。
肾阴不足,阴虚火旺,及肾阳亏虚者,都适合灸太溪。另外每日17 19点是肾经流注时间,此时按揉太溪穴也有益处,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感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觉。
4、太冲
肝经有一穴,既养肝阴,也助藏血,养肝柔肝,最是适合女子,这个穴位就是太冲。
它是肝经原穴,专业调理月经不调、头痛、目赤、小儿惊风、腹胀、遗尿等一系列疾病,艾灸太冲,艾灸太冲能够养血柔肝,对月经不调有着很好的疗效。
㈦ 如何用艾灸面部,脸部穴位怎么艾灸
艾灸可以用在脸部。
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艾灸脸部有以下好处:
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
眼部方面:清热明目,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㈧ 面部常用的十个穴位
十个面部穴位
承泣穴--眼袋松弛
位于眼球正下方,约在眼廓骨附近。由于有胃下垂的人眼袋容易松弛,所以此穴能提高胃部机能,从而防止眼袋松弛。
攒竹穴--缓和眼睛的疲劳和浮肿
眉头下方凹陷之处即是。眼睛疲劳以及头痛,都会引起眼部四周的浮肿。此穴位可以缓和不适。
太阳穴--消除眼睛疲劳、浮肿
眼睛与眉毛间的侧面,向后约1横指处,快接近发际处。此穴位可促进新陈代谢
颊车穴--消除脸颊的浮肿
沿脸部下颚轮廓向上滑,就可发现一凹陷处,即为此穴位。它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
迎香穴--减轻肩膀酸痛及鼻塞
眼球正下方,鼻翼的旁边即是。此穴位不仅可以消除眼部浮肿、预防肌肤松弛,还能减轻肩膀酸痛。
承浆穴--消除胸颈浮肿
下唇与下颚的正中间凹陷处即是。它能控制荷尔蒙的分泌,保持肌肤的张力,预防脸部松弛。
地仓穴--抑制食欲
嘴角旁约0.5cm处即是。胃部如果持续处于高温状态,就会促进食欲,所以此穴的功能是降低胃温、抑制食欲。
球后穴--提高小肠的机能
眼尾正下方,脸颊头下处。能调整小肠机能,帮助吸收。
百会穴--预防过量饮食、便秘
左右两耳洞向上升,在头部连结后的那条线的顶点,即是百会穴。它可以起到安定精神预防饮食过量。
天突穴--促进水分的排除
位于喉斜下方肌肤的内侧。它能刺激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去除脸部多余的水分。
㈨ 美容艾灸熏脸怎么做
艾灸适当的穴位,通过艾条熏烧的作用刺激这些穴位,就能够起到疏通经络,促进气血生成的作用,相信大家坚持时间长了,就能看出效果了,艾灸能使面部皮肤光洁柔嫩,更加富有弹性。
整体调节取全身穴位,分别是足三里、关元、曲池、合谷、三阴交。这些穴位可以调补肝肾,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使机体代谢功能旺盛,这样就能够延缓衰老,推迟皮肤老化的问题了。
局部调节的穴位主要是针对面部的,有颊车、下关、阳白、印堂。局部穴位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皮肤组织的营养状态,还能够有效的防止出现皱纹,消除褐色斑,使自己更加美丽。
如果使用艾条悬起灸,可取局部穴位2—3个,每次灸10一15分钟,以温和灸为主,隔日1次,灸量不宜过大,局部皮肤有微热感即可。全身取穴每次2—3个,每穴灸15一20分钟,隔日或每周1次。长期坚持,可获良效。
也可以采取艾炷隔蒜灸,取局部穴位2—3个,每穴灸5—7壮,隔日1次。适用于面部有粉刺、痤疮者。
如果使用温灸器灸,取腹部穴位,每次灸30分钟,隔日或每周1次。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什么灸法都要注意安全哦!
㈩ 抗衰老艾灸哪些地方
肺俞:艾灸这个穴位能有效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使皮肤细腻。还可以用于治疗咳嗽气喘,潮热,鼻塞,盗汗以及皮肤病等症。
脾俞: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起到抗衰老作用,同时对腹痛,泄泻,呕吐,水肿,便血,气虚乏力等有显着疗效。
肾俞:艾灸该穴位可调理因内分泌失调造成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及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等问题。
三阴交:艾灸该穴位可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症状有改善作用,是女性常用穴位。
曲池:曲池作为多气多血之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清热凉血,解毒,抗炎作用,能促进大肠气血畅通,有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毒素,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